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200字作文 >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8篇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8篇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春節,它是一年當中的第一天,在春節這一天裏,我們會來迎賀春節。現在距離春節已經過去了有十幾天了,但是每當我每每想起那一天,彷彿春節就在昨天一般。

春節這一天,我和媽媽祭拜玩祖先就回家了。回家的第一件大事兒就是貼對聯了。我和媽媽拿着對聯的橫幅和數幅以及一個大大的福走出了家門,準備去把對聯和福貼上。個子不夠高,貼不到最佳的位置,我便進去拿了把小凳出來,站在小凳上貼對聯就方便多了。先貼數幅,我脱掉了鞋子,站在了小凳上,把對聯給對平,對平後,我就讓媽媽給我剪一點膠帶,媽媽剪好後,便將膠帶遞給了我,我便貼在了對聯上。''第一片膠帶貼好了!現在差不多已經平衡了,只要在下面貼幾片膠帶來固定就行了''我滿意的看着對聯説到,誰知正在我洋洋得意的時候,刮來了一陣風,因為只有一片膠帶固定着,對聯立馬就被吹掉了,我穿上鞋子,彎腰撿起了對聯,撕掉了上面的不黏了的膠帶準備重帖,這次因為有了前一次的教訓,我特地的在上面貼了兩片膠帶來保持平衡,這時候又刮來了一陣風,嘿嘿因為貼了兩片膠帶所以沒被風吹掉,之後我又用了膠帶把對聯的下面的給固定好,固定好後,我又用了同樣的方法來貼第二片數幅。兩片數幅都貼完了,這次要貼橫幅啦!

我把橫幅放在最中間,讓媽媽先用手按住橫幅,我看看有沒有歪。一看,我的天哪!我竟然把橫幅弄倒了!''還好還好,現在還沒貼上膠帶。''我自言自語道。喔走過去,把橫幅放正,之後又到後面看了看,''恩,這次沒有貼倒,而且貼的也很正,這次可以把它用膠帶給澆住了,媽,你來給我貼一下。''我對着一旁的媽媽説到。''好的。''媽媽回答。

對聯貼好後,便是貼''福''字了,嘿,貼''福''字可比貼對聯簡單多了,我把福字放正,拿起膠帶剛剛要貼,卻被媽媽叫住了。事後媽媽對我説:“'福'”字同其他不一樣,'福'字要到這貼,這樣寓意着福來到。”

把紅紅的對聯和福字帖好在了門上後,遠遠望過去,真是氣派!顯示着一種過年該有的氣息。

貼好了對聯,吃好了便要為晚上的團圓飯做準備了。待一切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也就到了晚上。晚上,一大家子的人圍坐在一起,吃着晚飯,看着中央頻道的春晚。春晚可好看了!這兒詳細的就不説了,大致的給大家講一下。就是一個老太太失憶了,她的丈夫為了幫助她尋找她丟失的記憶就找了隔壁孤兒圓的園長,讓他來演他們的兒子,幫助老太太恢復記憶,但他們並不是説失憶的是老太太,他們説失憶的是老先生,想要讓老太太用幫助老先生尋找''丟失的記憶''的時候找到自己的記憶,在經歷種種困難後老太太終於恢復了記憶,但是後來老太太又失去了記憶。在這個小品結束的時候,甜品也就上來了,小饞貓的小表妹看見了,連忙跑過去,拿起一個甜品,往嘴裏塞了進去,吃的滿嘴都是。

吃完了晚飯,外面兒響起了陣陣的鞭炮聲,全家人都趕了出去,絢爛的煙花像花朵般綻放在了黑棋般的夜空裏。''一朵''、''兩朵'',''黃的''、''紅的''......別提有多美麗了!在這燦爛的煙花底下,大人們坐在椅子上喝着茶水聊着天兒,小孩子們呢,則是在你追我趕的玩耍,那場面是多麼的温馨啊!

雖然春節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十天,但它去在我的記憶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春聯"變臉"短信博客農耕春節向現代春節轉變

隨着煙花爆竹由禁改限、各地老街廟會浮出水面,20xx年的春節開始呈現出“迴歸傳統”的氣息。20xx年春節期間不少民俗學家和大眾傳媒“保衞春節”一浪高過一浪的吶喊,如今已經成為學者、商家、民眾共同“經營”春節的自覺行動,而春節的精髓也隨着時代變遷延續到現代文明中。

與送灶王、貼門神、寫春聯等這些傳統春節密切聯繫的形式相比,手機短信、QQ拜年、博客祝福和網絡遊戲幾乎成為城市春節必不可少的內容。

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傳統春節中貼春聯、挨家挨户送拜年帖的方式,可以從手機短信、QQ拜年中折射出來。手機短信就不妨視為傳統春聯的延伸;網絡遊戲也完全可以看作春節期間放鞭炮、打陀螺等遊戲的變種。

除夕晚8點到12點,全國手機短信發送總量超過3億條,再創歷史新高。最高峯時刻平均每秒發送量超過6500條,比去年增長40%。記者收到的不少祝福短信均強調:“反對垃圾羣發短信,強調原創性。”

與此同時,網絡QQ祝福,博客時空中,也不斷收到來自各方的祝福。不少網絡遊戲運營商在遊戲中紛紛打出“春節專區”的旗號,吸引眾多玩家網上“過”春節。《大話西遊》就號稱同時在線人數突破60萬人,並開闢出“驅趕年獸”等一系列與傳統年俗密切相關的春節遊戲。

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彭富春認為,春節源於農耕文化,農耕時代的特點過年意味着能大吃一餐,能“勞農以休息之”;到了工業文明時期,温飽問題已經解決了,在城市社會中祭灶神、貼桃符等形式也就逐漸淡漠。而以網絡、電話、電信為主要傳播載體的祝福方式還將進一步多樣化,這也是春節多元化、娛樂化的重要體現。

民間市場悄然啟動“經營春節”潛力巨大

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重視農村市場的挖掘,不少企業正在重新評估農村市場。

常年從事節慶文化經營的營銷專家張世高認為,當前中國商家比較看重城市以網絡、電信、商鋪為主要載體的春節消費市場;與此同時卻忽略了以窗花年畫、門神春聯、舞龍舞獅、秧歌鑼鼓、元宵燈謎為代表,極富民族氣息的“傳統”市場,這部分市場潛力非常巨大。

張世高説:“隨着中國人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大眾化的春節肯定將向個性化、家族式的春節轉變,在未來10年-20年間,農村市場潛在的春節市場將超過上千億元。”

愛心“QQ”凸現温馨春節傳統精神代代延續

不少專家學者表示,“保衞春節”的核心啟示在於對傳統文化的守護,對中國人固有尊老愛幼、勤儉質樸、自強不息精神的一種捍衞。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我國各地城市、社區悄然興起的社區愛心“QQ”、社區愛心服務春節活動,恰恰表現出這種傳統美德在城市中的延續。

廣西南寧市青秀區愛心“QQ”羣成員之一、網名為“小蟲蟲”的熱心人士告訴記者,春節前夕,南寧愛心QQ羣就開始行動,清掃社區垃圾,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衞生、購買年貨,甚至請他們到家中過年。“做的事情不大,可參與活動的人內心滿足感很強。”

復旦大學博士鄭維寬引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肯定這種傳統精神的延續。他説:“春節其實是一種尋找快樂感和迴歸感的過程,快樂感與賺錢多少並不成正比,快樂感來自於對自己喜歡事物的投入程度,經營春節實質在於營造一種家族和家庭共同參與、共同努力的氛圍。年輕人的積極主動,長輩老成持重,孩子的活潑好動……通過奉獻自己的愛心,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家庭成員間、左鄰右舍之間、社區團體之間的感情溝通,恰恰能在更深意義上捍衞我們固有的傳統文化。”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春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去親戚與本家拜年。年初一就在村裏給直系親屬拜年,一大早起來就去爺爺、奶奶家拜年,還要帶上禮品,精果、紅糖什麼的,都可以;接着是其他的長輩家拜年,也要帶上禮品。初二就要到母親的孃家拜年,包括外公的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的人家就放長一點的鞭炮,要不就放短一點的,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的人還得高喊:“拜年了,恭喜發財!”對老人要説:“恭喜您哪,越活越鮮健!”老人家會親暱地在頭上摸一下,迴應道:“也恭喜你越來越聰明,將來考上大學!”接着就到一杯糖水;走的時候當然還會給一點壓歲錢,或者五毛,或者一塊,兩塊。一般會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頓團圓飯,這頓飯叫做喝年酒。擺了一桌豐盛的菜,魚圓子、肉圓子、紅燒肉、海帶、合菜(是用蓮藕絲、豆腐絲、芹菜絲、肉絲、黃花),魚圓子一般是所有人都愛吃的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夠的,所以會盛上兩碗。看廚藝的水平,主要就是看魚圓子做得好不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嫩脆的,那證明魚的含量比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兑的澱粉較多,我們都叫這種圓子為“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裏地位極高,父親、叔父、姑姑們還有我們晚輩都要先給他老人家拜年。從記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親、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幾十裏外的舅公(也就是父親的舅父家)拜年。

記憶中的初一早晨總是籠罩着迷朦的輕霧,父親帶着我們一大幫人長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據祖母説,她的父親,也就是父親的外祖父是很有錢的地主,後來打牌全輸了,幸虧如此後來才沒有被化成地主富農。但是,她的父親並不主張孩子們讀書,雖然舅公貴為獨子,但卻是文盲。

舅公一般並不理會我們,大約父親會和他進行一些交流與溝通。舅婆據説年輕時是個美人,即便老了,依然乾淨清爽。舅婆對我們卻很熱情,滿口的“兒呀,兒”的叫個不停。這是我們家那邊是少有的,父母自然不會這樣親暱地稱呼我們,祖父母也不會這樣稱呼我們,他們只是喊我們的名字,有時候甚至是我的綽號“太陽”,或者很正規地“新梅大姐”。僅僅如此,我們都覺得舅婆非常和藹。臨走時,她還塞給我們每個小孩兩毛錢的壓歲錢,説是買鞭炮放着玩。

大姨婆,祖母的姐姐很能幹。大姨婆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後來嫁到了甘肅,做了工人,是我們這個家族唯一的吃商品糧的人,總給大姨婆寄藥什麼的,母親總是羨慕極了。小的是兒子,我們叫表叔,卻也是讀書人,在一所中學裏教書。娶的太太是極厲害的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爾也住到我們家。

細姨婆是祖母的妹妹。她總是最歡迎我們到她家拜年。小姨婆有四個孩子,大的是個女兒,跟大姑姑一樣大的年紀,長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機靈,大約是外祖父做的媒吧,後來嫁了外祖父家裏的一個親戚家的兒子,後來成為一個非常有錢的男人。大兒子二兒子卻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兒秋芝則比我只大一歲。我還得稱呼她“秋芝姨”。

那聲勢浩大的遠來的親戚,其實宣示了某種地位。村裏人總是很羨慕小姨婆家有這麼多親戚。小姨婆總要招呼我們一頓年酒,想來對她那並不富裕的家來説,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可是,我們卻渾然不覺,直到我自己獨自一個人生活,發現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麼辛苦的事情時才理解她那熱情的可貴。綜合信息網

我最喜歡小姨婆的是她的大方。每年到她家拜年,她總是給我們嶄新的一塊錢的鈔票,比祖母給五毛錢自然要大方多了。只是到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其實小姨婆也是家境艱辛。後來她病入膏肓時,我也曾到她家給她拜年,她拉着我的手,熱情地説着話,那麼慈祥和藹。我那時沒有掙多少錢,給了她50塊錢,她執意不要,在我的堅持下,她接受了,口裏直唸叨我的好,依然滿口“兒呀,兒”的叫着。

後來,祖父母相繼去世了,舅公舅婆也相繼去世了,小姨婆也去世了。這世上便沒有了那麼慈祥地愛我的祖輩人了。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趕車累

“春運”這個詞,對於從未體驗過的我來説,很陌生。春運時人多就多唄,還採取那麼多措施幹嘛!——這可是我原先的感受,今年春節我家卻破了例,一家人要介入“春運”趕往老家,這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春運的威力:上午六點天還是一片黑,爺爺就快馬加鞭趕往汽車站買票了;九點,當我打了個哈欠起牀了,爺爺才買好票回家。天哪!排了三小時才買好了票,還是最末一班?這可真讓人不敢想啊,可由於沒親身經歷,我也不以為然。下午,我們三點鐘就趕到了汽車站,生怕擠不進汽車站大門(太誇張了吧),剛到,毫無任何心理準備的我倒吸了一口涼氣:汽車站門前那條唯一的“L”形通道被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貨和行李的人們擠得水泄不通,本來就挺狹窄的通道沒了一絲縫隙,那麼多人就像一羣羣魚,一批批遊進綠色鋼絲網的管子裏,各展神通,施展各種大法,如“眾星拱月”,“見縫插針”,“一往無前”,努力闖到最前面。我終於遊進了管道,這才發現,哪像魚呀,簡直是一個個下了鍋的熱氣騰騰的餃子!原本一排只能容納三四人的管道容下了五六人,大家擠擠挨挨,一個挨一個,暖和着呢,也得提防着,處處留神錢包,人挨人,真是“親密無間”啊,我巴不得早點衝出重圍,拼命向前擠,可無奈於人羣流動速度太慢,終於要到“L”形的拐角了,前面幾個走錯了地兒的老兄經過保安指點,返航了,後邊的人又拼命往前衝,招呼親人、提醒別人的聲音此起彼落,一浪更比一高,這哪是汽車站嘛,簡直就是菜市場!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氣喘吁吁的通過了第一“關”,哪知這只是個小小的開頭:汽車站裏,人山人海,能坐的位置早已被其他人給佔滿了,我們只能乾瞪眼,還有些搶不到位置的大叔大媽另闢蹊徑,悠閒地坐在了厚厚大大的行李包上,我瞥了一眼手錶,天啊,還有五十分鐘,一想到那個小小的行李包,我就冷汗直流,恨不得怨天怨地:為啥我的包怎麼小,坐不上去?於是我只能開始了漫漫等車路:前十分鐘,我無所事事,東瞧西看;三十分鐘後,我耐不住性子,拿出學習機一陣亂敲……耳邊不清晰的響起了檢票通知,原本懶散無事的我一聽便精神抖擻,提起包便衝向站台,原本人稀稀拉拉的站台突然間就被人海淹沒,我不得不佩服廣播的號召力。“扒手就是所謂的小偷……請1254次車的乘客馬上到站台檢票……他們行動於各種車上……1254次列車馬上出發,請乘客做好準備……要嚴防扒手,有以下幾點……”聽着這令人發笑的廣播,我卻笑不出來了,已經等了十多分鐘了,連四點十分的列車都出發了,通往資中的'車遲遲沒有到來,剛才宣佈的晚點的消息,讓人羣似乎又分裂了,減少了好多,累死了累死了!我打量着四周,突然發現一種新式坐法:坐在欄杆上,累得動都不想動的我顧不上淑女相,一跳一跨就坐上了欄杆,嘿嘿,感覺真好,黑壓壓的一片頭頂全都在我下面……晚點了二十分鐘後,那輛老爺車才姍姍而來……唉,春運太熱鬧,累死人啦!

遊玩累

到老家的第二天,我就嚷着要去沱江邊玩,爸爸和爺爺當然答應,哪知還沒走幾步,我的肚子就不樂意了(真不好意思説,我這個人一到假期就大吃大喝,“一天三餐制”早就廢除了,)似乎有一個小人兒,一個側滾翻,一個掃堂腿一個橫踢,在我的肚子裏“大鬧天宮”,害得我肚子隱隱作痛,痛,痛!對於我這個怕這怕那的小孩兒來説,這痛得我都要哭出來了,但經不住沱江的誘惑,我咬咬牙繼續趕路,還沒過那個岔路口,肚子又不安分起來,“小人”又試了試它新學的“少林拳”,害得我走路像個醉漢似的東倒西歪,好不容易到了河邊,我已經氣喘吁吁沒力氣了,肚子倒是不痛了。

在河灘上,許許多多的人在放煙花、鞭炮,巨大的響聲、絢麗的光彩,許多小孩在跳着鬧着,我也不甘示弱,甩下了幾個甩炮,“啪啪”幾聲,旁邊的幾個小孩嚇得捂住了耳朵,甩完後,我仍興致未減,沿着河灘跑了一圈。一回家,我就趕緊趴在了牀上:這趟遊玩可真是累啊!

春節的旅行,的確累得我夠嗆,但是這幾天都歡笑多多。累,並快樂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的。在春節期間有許許多多的習俗和趣事。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媽媽去買了春聯和窗花。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户上貼上各種——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為它大多是貼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幸福已到”。

看着這些“福”字,我笑着和媽媽説:“媽,你看我多好,到了過年,處處都可以看到我的名字,還可以給人們帶來福氣呢!”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和吉利。晚上吃過飯和妹妹在小區裏玩,爆竹聲在耳邊響個不止,我覺得這爆竹聲有些像戰爭時期的槍炮聲。便與妹妹開玩笑説:“這聲音猛的一聽,咋這麼像世界末日到了?”

包餃子

正月初二到四奶奶家去包餃子。來到她家,我就聞到一股香味,到廚房一看,四奶奶正在做餃餡呢。餃餡做好了,四奶奶開始和麪,於是我們就開始動工了,我先開始在趕餃皮,媽媽説比賽看誰做得餃皮最圓。為了把餃皮做圓一些,我的雙腿可沒有停下來過,不停地繞着餃皮轉,轉到這邊又轉到那邊,忙得不可開交,四奶奶笑着説我:“你看你那就像‘小牛子拜四方’樣!”四爺在一旁包餃子,我就開始“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了:“四爺,你看我這幾個餃皮趕得是不是很圓啊?”四爺説:“圓,很圓。可你這兩面都有面粉,我這餃子不好封口了啊。”後來,我就注意了,不讓兩面都有面粉,我又拿着一個問:“這個行不行啊,又圓而且只有一面有面粉的?”四奶奶就説:“恩,真棒!這個非常好!”爸爸和小叔兩個是最懶的了,兩個都呆在家裏玩電腦。四爺就拿了一個餃皮,把裏面包的全是辣椒粉,並與別的包法不一樣,説:“這個是給你爸的。”妹妹又包了兩個空的,説是給小叔的。餃子終於可以吃了,我們首先給了爸爸一碗,爸爸吃着説:“這餃子怎麼是空的?”後來爸爸又喊着辣,拿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着飲料。我就説爸爸:“你運氣真好,三個都被你你給碰上了。”後來,爸爸吃的時候特別小心,我們説沒了,可他不聽。。這真所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餃子是我最喜歡吃的,所以吃了一碗又一碗。後來,覺得肚子有點脹了,我説:“我覺得我好像吃的有50個了。”大家都笑了,四爺説:“50個沒有,至少到30個了。”這才有過年的氣氛呢。

聚財

正月初一的時候,爸爸讓我倒垃圾,我把垃圾倒了。後來媽媽看見垃圾被倒了,就説:“誰的垃圾?”我疑惑不解地回答:“我啊,怎麼了!”“把錢都倒了。”“垃圾怎麼成了錢了?”我很好奇,上網查了資料,原來是這樣的: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中國的春節民間習俗可真有趣啊!是啊,這樣也更給春節增添了不少的氣氛。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自古至今,春節的歷史雖不及中秋節的源遠流長,也不及它的情感如此豐富,但春節也是一個國之大節,含有着令人神往的意義、內涵的新年伊始節。

春節是開始於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儀式,在這一天,就是人們的過小年,要把灶神等各大神仙送上天宮去報告玉皇大帝這一家人一年中的情況,以便大帝決定他們來年的運勢。而在除夕那天晚上,我們就相當於一次“死亡”,要把一年中的所有煩惱、所有痛苦都忘掉,而大年初一則是我們的一次“重生”了,這就相當於一次淨化儀式,而我們每年必做。春節是終止於元月十五的元宵節,等過了這一天,人們就要照常工作、照常生活了。

對於這萬人矚目的春節,古時的人們不亞於現代的中國人民對它的熱愛、對它的興奮、對它的歡迎。不僅有大唐盛世中王安石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對它的萬象更新景象的描繪;也有遊子高適的“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中的思鄉之情;還有現實主義詩人蘇軾的“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的勉勵自己惜時如金的決心;更有一代愛國名人文天祥的“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的寂寞與悲涼。

春節所賦予中國人民的新希望是無可比擬的,經過了一年的勤勞奮作,人們已經疲憊不堪,但就在此時,春節出來執行了它的使命——讓人們在已經沒有興趣對幹活的時候讓他們看到希望的曙光。它就像一架精巧的傳統樂器,發出優美的音樂來拉回人們的精神;它就像一瓶清甜的山中泉水,滋潤着人們的希望種子;它還像一根車軸的起始點,載着人們向前方堅定不移地行使。

隨着時間的演變、時代的進步,春節漸漸地變了樣,變得不再是人們的狂歡夜,而是一個搶紅包的日子,在這一天裏,放鞭炮被禁止,説是會傷害到人,但沒了鞭炮的年還叫年嗎?社會現代化、社會科學化使得傳統的春節文化幾近喪失,就連貼春聯也是有礙市容,這對嗎?中華傳統文化是需要我們去繼承、去發揚。縱使會傷害到人,那可以選出一個安全的地點供放啊!難道春聯——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也算有礙市容嗎?

一個又一個的春節過去,一年又一年的新春迎來,它給予我們生命的希望,也帶來了嶄新的另一個輪迴。

傳説中,是因為虞舜在公元前20xx多年的上古時期成為部落聯盟的王,他帶領人民對天地進行祭拜儀式,祈求上天保佑人民平安。於是這一天就被人們當作年首,即新一年的第一天。到了後來,這就發展成了現在的春節。

新一年的燦爛的陽光照進了紅格的中國窗紙,煥發出特有的中華文化氣息,紅鞭炮、紅包、紅年畫、紅春聯,這些似乎是一開始就有了的傳統物品,給予我們多少對春節、對中國經久不息的璀璨文化的感慨。

在春節,人們情感甚至比中秋還要豐富,因為中秋大部分都是思鄉的情緒,而春節,它既包含着對來年的期望,又有着對時間的珍惜。除此之外,它的習俗也是多的數不勝數。

即使是在近代,在戰爭紛紛的年代,春節的魅力也依然不能損減一分。在北京四合院時代,踩歲是一項特別流行的春節活動,每當我想到這裏,也不禁感慨萬分。雖然現在四合院已被高樓大廈代替了,踩歲這種活動也差不多銷聲匿跡了,但其展現出了中國文化中的文字的魅力——碎與歲——與中國人民想象的豐富。無論是在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節》中;還是在豐子愷先生的《過年》中;亦或是在梁實秋先生的《北平年景》中;都少不了對那個年代我國春節的熱鬧與文化表現。

春節,一個新年伊始的節日,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希望,給予我們新春的活力,紅色的能量!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7

按照我們老家過年的習俗,除夕前一天就開始了過年。

這一天,家鄉的每一家每一户都在預備除夕和春節的菜餚,忙得熱火朝天,燒的菜,燉的菜,煮的菜,炸的菜……廚房裏煙霧繚繞,熱鬧非凡!殺豬、殺雞、殺鴨、殺羊等等,自然是少不了的,以備獻祭。除夕晚上,最熱鬧的團年飯開始了!大圓桌的四面八方擠滿了家人,剛上第一道菜,彷彿伴奏似的,外面煙花開始綻放,鞭炮開始炸響,這一放,常常是此起彼伏的。你想呀!每家每户要團年,每家每户都要放鞭,所以鞭炮聲自然是不絕於耳了。飯桌上的菜,自然是堆得如小山般高,大人、孩子撐破了肚皮也吃不完!但是,魚、湯圓什麼的,一定要吃完,吃完了預示着連年有餘、預示着團團圓圓。吃完這一大餐,就要發壓歲錢,這是我們孩子最喜歡的時候。一會兒這個討一點,一會兒又向那個討一點,一會兒又撒嬌嫌少,一會又假意推辭一番,然後滿載而歸!出門,自個兒鬧去了,接着,孩子們一起在外面看煙花守歲。凌晨,是獻祭拜神的時候。把塗上血的,放上肝的雞、鴨、豬、羊往桌上一放,再放些新鮮水果就開始拜神了,每人跪拜一百下,祈禱神靈帶來吉祥,拜完神之後,還要燃放剛買來的鞭炮,特別隆重。正月初一,是整個春節最忙的時候,早上要遊歷,就是帶香上山上祭拜,乞求山神不讓妖怪下山作惡。回來之後,大家還不能歇,要做“麥饅頭”,這是我們老家在正月初一到初六必須做的食品,這麥饅頭,先把麪糰切下一大塊,再切成十幾小塊,包上綠豆或米,包完後再用雕着花紋的模具按下去,做好造型,最後拿去蒸,蒸出的麥饅頭清香撲鼻。做完麥饅頭,大家要做“花生糕”,這是用花生、蜂糖等熬製而成的,香甜可口,酥脆宜人!我們玩累了,玩倦了,吃上這兩樣食品,很快就飽了。過了初五初六,春節結束,大家又外出忙活了,爺爺奶奶上地裏幹活去了,爸爸媽媽親戚們出門賺錢去了,可小孩還沉浸在新年裏,仍買爆竹玩耍。我們家的春節就是這樣,熱鬧、忙碌、喜慶的春節。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地人民的春節也各有各的豐富多彩,現在我來為大家説説我的家鄉——江門的春節習俗吧!

年二十八,快新春了,家家忙着掃塵,據長輩們説,掃塵有着“除舊迎新”的含義呢!

除夕,江門人喜歡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嚮往與追求,有些人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晚上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在外的遊子必須趕回家吃團年飯。一陣鍋盆敲打的聲音過後,一道道美味佳餚端上桌面,小孩子們立馬放下游戲機,”呼啦“一下子圍過來,盯着佳餚”口水直流三千尺“。行了,吃飽了,喝足了,該守歲了。除了很小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共同辭舊迎新,大人和小孩子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晚,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起守候新年的鐘聲……

大年初一,新的一年拉開了帷幕。平時賴牀的孩子們這回竟不用鬧鐘便早早地起了牀。他們不用長輩們提醒,小嘴像是抹了蜜似的直向長輩們拜年,什麼”新年快樂,萬事大吉,吉祥如意,工作順利,心想事成”之類的的詞語説得長輩們樂開了花,一個個大紅包遞給孩子們,孩子們也笑開了顏。接下來,孩子們就跟着爺爺奶奶到處串門,風兒把它們的小臉颳得通紅,他們卻渾然不知。晚上,一朵朵絢麗多彩的煙花拖着長長的尾巴呼嘯着衝上夜空,帶着人們美好的祝願綻開了最美的一面……

大年初二到大年初十這段日子裏,孩子們走街串巷,像羣歡樂的小喜鵲,恭喜聲連連不斷。晚上,他們坐在牀上興奮地數着“勞動成果”,幾天來的疲憊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就是江門人的春節,雖平凡卻依然熱鬧、喜慶!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8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着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裏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裏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裏,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着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着大魚咧嘴笑,有身着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着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着兩條黑亮的辮子,穿着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裏神情專注的剪着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着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裏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悦。常常盯着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裏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為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裏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台,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裏面插上香點燃,香煙裊裊升騰起來。蠟燭台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着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裏,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着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着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着堂哥們來家裏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裏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説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erbai/k9np0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