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200字作文 >

冬至的作文1200字合集七篇

冬至的作文1200字合集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的作文1200字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的作文1200字合集七篇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1

冬至,它是我國從古至今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現代二十四個節氣之一。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夏朝,古人用最原始的土圭觀測太陽,就推測出每年的冬至大約在十二月下旬初的幾天。冬至又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節等。而每當過了冬至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晝夜長短循環的開始。古人云: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升。日至南,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

冬至起源於漢朝,鼎盛於魏晉,輝煌於唐宋,一直沿襲到今天。在古代,尤其是在漢朝,冬至大如年的説法毫不誇張。漢朝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稱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賀冬儀式。不僅如此,每年的這個時候,漢朝上至帝王將相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要休假五天,以茲慶賀。

後漢書中記載到: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日而後省事。這五天,朝廷不僅要放假休息而且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歇業。而親朋好友則互相拜訪問候,以美食相贈。愉快地度過這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魏朝晉書上也有記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到唐宋時期,冬至主要是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要在這一天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這時候,冬至與除、清、盂、重四節統稱為祭祖的時節。百姓也要在這一天向故去的尊長祭拜,向父母叩首而敬。

冬至周而復始,也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歌讚的對象。例如:陸游有辛酉冬至詩: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杜甫有小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冬至: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白居易有邯鄲冬至夜: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着遠行人。冬至夜懷湘靈: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冬至之所以在中華數千年古老文化的演變中,沒有退出歷史舞台,而一直流傳到迄今,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關冬至的古老神話傳説,所醖釀而成的富有含義的習俗。直到今天的冬至,祖國各地依然刮飛着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有關冬至所流傳下來的美食佳餚。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等。而每一種可口噴香的食物,又承載着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就先拿餛飩來説。關於冬至裏吃餛飩古老的習俗原因,南北各地説法不一,都存爭議。眾所周知,老北京人冬至吃餛飩是為了驅災辟邪。相傳,漢朝為了平息與匈奴的戰亂,希望能夠過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所以在當時,老百姓把匈奴部落中兩個罪大惡極的首領渾氏和屯氏取諧音叫做餛飩,用肉餡包成角兒,恨以食之。還有一種關於冬至吃餛飩的説法:在江浙一帶是讚美西施的聰慧和心靈手巧的。

傳説在春秋吳越爭霸時期,吳王夫差因吃膩了山珍海味而導致沒有胃口,西施進廚房為他做了些小點心,並用畚箕盛給夫差吃。夫差吃後高興問道,這是什麼點心?西施心裏想着,這昏君每天混沌不開,便脱口而出應道:混沌。為了紀念西施的創造力和智慧,江浙一帶人民把它定為冬至的美食。

冬至節這一天有關吃食所流傳下來的説法,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具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説,不僅讓我們真實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勇氣,更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在大河文明的源頭。

龍文的故鄉,豐袤的中華大地上,五千載中華文明滄桑鉅變的故事,在冬至這一天舌尖上的中國所烹調出的美食雅典!瑰麗佳話!幾千年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一直傳承着,而我們的中華民族從遙遠古老的秦漢一直昂首闊步走到了今日。

又一年冬至節的到來,令我感觸良多。是啊!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開河,八九雁來;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掩卷而思,我還想對這耳熟能詳的九九歌再續上一句:過完冬至過三九,新年不久就來到!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2

又是夕陽西下……

今日冬至節,怎麼可能不寫上一兩句。

多少個冬夜悄悄地來,又悄悄地逝去。走過冬至的陽光,在回家的路上雖然比以往的時日稍稍的晚了一些,可是,走的還是那樣的匆匆!

人生匆匆,歲月匆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在生命的一個季節去靜靜的等待?望着即將淹沒在西邊高樓下的落日,我的生命一刻也沒有停止對晚霞的思索,一天又一天,人生真的會在某日被水月帶走!

歎息,在日落的那一刻,我想,我們沒有一個人不為這流走的歲月而長長的歎息着,這是一個生命的疾呼!

冬天的夕陽,在落下的那一刻,就帶走了白日全部的熱量,於是,喧囂了一日的小城,很快就沉寂在這暮色中!

沒有了陽光,沒有了温度,我們行走的腳步只能靠亮起的霓虹燈來温馨,影影楚楚的霓虹燈,就像是這個小城守護的戰士,給人一份安然的依靠,小城安靜下來,就連高樓內,一個出生嬰兒的啼哭聲,都能讓人聽得真真切切,這是一個安靜的世界!

我的思緒,透過厚厚的玻璃窗,就像一個脱韁的野馬瘋狂地奔馳在草原上,嘶吼,狂踢,想用自己的激情,喊醒沉睡在冬季裏的綠草!

心思在為一份白雲湧動,我不懼怕歲月捻碎了斑斕的腳印,在高高的晴空裏,我想,我就是這草原上的主人!寒風可以從我心裏淌過,黑色可以淹沒我的視線,但是,絕不能辱沒我的心情!

這份狂熱的心跳,誰又能夠讀出其中的滋味?生命為愛的人來,這才是生命的本質!每個有價值的生命,都是愛的體現與擴展!

我的手指在鍵盤上跳躍,儘管脖頸都已經酸困,可是,我不想放過走過我身邊的靈感,文字就像一個不朽的愛,在人類與大自然之間,記述着一次次走過生命的痕跡,倘若沒有文字,再有光輝的思想,一樣會變成夜晚裏一個個流放的幽魂,文字有時候可以勝過光照萬物的太陽!

夜慢慢地暗下來,大地也漸漸地走進夢想,那一個曾經攪動了我心海的哪朵白雲,卻悄悄走進我夢的故鄉!

做夢,也許對於冬天來説是再好不過的時光,皚皚的白雪,沉沉地裹在大地上,就像是一個白色的精靈,緊貼着大地的胸部,聆聽着夜裏母親夢囈裏的歌聲,這是一場多好的相遇呀?

也許是羨慕,我一點睡意都沒有,我搖晃着鍵盤上空的手指,在不停地詢問自己的心,你為何合不攏眼睛?難道沒有聽到隔壁鄰舍小狗在暮色裏酣睡的聲音嗎?我不斷地垂問自己的心!

多少次,我在警告自己,不要讓文字使自己變成瘋子,有人説愛文字的人都是瘋子,我不算是一個愛好文字的人,可是我不想流放自己,我只想跟着這文字的腳印一次次上路!

人生就是一個翻閲、書寫與沉思的過程,想想白日那些臉,那些笑意在這暗夜裏,都不一樣的還會被模糊嗎?

我的心在這夜色裏掙扎,星星在眨巴着眼睛,黑壓壓的窗外,幾乎壓的我喘不過氣來……

月亮對周圍的星星説,我的愛在太陽的身邊,於是我努力地追,就這二十四個小時的路程,卻讓我追不到,可是,我從沒有放棄自己心中幸福的追求,他在苦苦的堅守着!

這是一份怎樣的愛情,我聽着星星與月亮的對話,心裏總是又幾分觸動,一份愛就是一個光環,一份情,就是我們人生攜手走過的紅地毯!

今天的文字似乎有點走筆,然而,我不能讓這份被文字點燃的渴望剿滅,因為一個沉落的心處了死亡,就沒有選擇!

白天哪知夜的苦,因而,有些事情便別無選擇!

我愛上黑夜,只是因為文字,文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次次閃爍出晶亮的光澤,驅散了我內心深處的孤獨!

我愛上文字,只是因為黑夜,黑夜就像文字裏的羣星,一次次萌發出獨特的光澤,驅散我內心的寂寞!

文字、黑夜、愛,讓我一次次陷入思索的邊沿!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3

冬天的冷,冷得刺骨,像芒針一樣狠狠地扎進皮膚,深深地刺入血肉。忘了是在什麼時候開始,我迷戀上了黑色,只是迷糊記住了有人對我説過,很多有傷口的人,只穿黑色的衣服,因為這樣不容易讓別人看到疼痛。偽裝吧,喜歡黑色的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吧。

這個冬天,自己的神經開始變得越來越衰弱,越來越敏感,心彷彿被掏空了一塊,四個胸腔空洞得蒼涼,靈魂好像遊離了我的身體,我突然有種感覺,自己是不是快死了?

朋友説:我大概是病了吧!

病了?噢,也對吧,心口上的那道傷,總會在見到他的那一刻微微地作痛,那痛一絲一絲地纏繞着我的神經久久不肯散去。傷口,隱隱作痛,折磨着我,麻木着我的思緒。從身體裏流淌着一股寒意,那些寒氣從骨子裏面一絲一絲地滲出,連血液也是冰冷的,我想我的血液應該是冰藍色的,因為冰藍色的`血液,最寂寞。

冬至已久,自己的腦子一片空白,理想,目標,連尋找希望的念頭也被那巨大的空洞吞噬了,自己猶如一個破舊的布娃娃獨自一人躺在茫茫的雪地裏,天空是灰白色的,地面是灰白色的,全世界的色彩只是遺留下一片死灰的白。而我,眼神空洞,無助地靜靜躺着,躺着,任憑巨大的寂寞和冰冷包圍着自己。

想逃的感覺像洪水湧現,無法尋知恐懼的根源,只是拼命想逃離那無盡的傷痛,只想窩在被窩裏狠狠地睡個天昏地暗,也許睡覺是逃避的最好辦法。我能感覺到一樣無形的東西緊緊地壓迫着我,連呼吸都顯得如此的力不從心。總會莫名地傷感,卻始終找不到哭的理由,不願壓抑眼腺渴望能大哭一場,而眼淚卻倔強地在眼眶裏打轉,最終也不肯滑落下來。

每當燈火闌珊的時候,所謂蔚藍的天際扯上了黑幕,在固定的那條走廊上,固定的時間,固定的位置,總會有那抹嬌小落寞的身影,看着匆匆的人羣,夜是如此的繁華,自己只是一個塵世的旁觀者,城市的繁華是別人的熱鬧,而我就像受傷的小狗躲在不為人知的陰暗角落裏獨自舔着那些流血的傷口。總愛把回憶撕碎,總愛在某段時間再將那零零碎碎的回憶再拼湊起來,看着那些支離破碎的畫面,然後觸動那些傷口,慢慢流淚。

忘記了是誰告訴過我,上帝會在他的子民出生的那刻為他送上的專屬於他的天使。那麼我的天使呢?是因為我不乖,上帝才沒收了我的天使嗎?我的沉默,我的失落,我的憂傷,只有那些早已結痂的傷口懂得。如果某天你在某個角落看到一個臉上總是掛着呆氣的笑臉,卻習慣在熱鬧中沉默的孩子,請在意一下她的眼皮底下是否閃過一抹憂傷。因為這,或許是一個習慣回憶過去,沉醉在傷痛中的倔強孩子。

有人告訴我,在孤單的日子裏用力呼吸,因為用力呼吸就能看見奇蹟,然而我這麼用力的呼吸,奇蹟又在哪裏?

在孤單的日子裏,想起滿目蒼涼的憂傷,總會有一種預感:愛將消散,所有的回憶會像玻璃被撞碎的那刻一樣,在瞬間碎成無數的小塊!是誰改變了原來的結局?或者,從一開始結果早已註定,只是途中出現了太多的意外,到最後,結局還會是原來的結局,只是塗添了更多的回憶和心痛罷了。

原來一切都未曾改變,只是走了太多的分岔路才到達最終的盡頭,曾以為努力了就會有所變化,可是最後無止境的失落和沮喪,無休止的無奈和心痛,一遍遍提醒着我,我的努力只是徒勞。

無條件的付出,無條件地為你,到最後收穫的只有那一句:對不起!,我還是要聽着心臟慢慢裂開的聲音,還是要假裝堅強地轉身背離你,還是要忍着眼淚學着淡泊你的一切。從今以後,我會離你遠一點,再遠一點,遠到你那麼明亮的眼睛那麼好的視力也看不到。那樣,我也就再不會看到你了。那樣,就真的,在你的世界裏,銷聲匿跡。那些傷痛,我自己承受,你就繼續在你的世界裏快活吧。

既然註定做不了你的天使,不如早些在你的世界裏,消失了蹤跡。

從今天開始,你就真的是我心裏面的少年了。不在眼前,只在心裏。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4

古代對冬至十分重視。有“冬至大似年”的説法,古人認為冬至陽氣生而君道長,是亂而復治之機。從漢代以來都舉行慶賀儀式,到了宋代,達到頂峯。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長至或大冬。冬至後一天叫作至後。節日三天,百官朝賀,君不聽政,民間三日歇市。北方地區又稱冬至為亞歲、小年,同春節差不多,只是沒有拜年這一條。據説孟子死於冬至日,鄉人非常悲痛。於是,廢除慶賀冬至的儀式。

至於冬至祭祖之俗,早在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記載。説民間要向玄冥和祖禰供薦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記載,至宋代多起來。《東京夢華錄》講京師最重冬至節,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武林舊事》説以餛飩享先。

明清時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陰縣誌》記載:“節朝懸祖考遺像於中堂,設拜奠,其儀並依元旦。”在宗族制度興盛的南方地區,祭祖往往在祠堂進行,嘉靖江西《南康縣誌》:“冬至祀先於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風俗,如萬曆《建陽縣誌》説:“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禮。”福建祀祖用專門製作的粉米圓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於家,祭於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樣,在家廟祭祀祖先。

冬至作為節候甚或歲首,具有繼往開來的意義,祭祖所表達的正在於此。

在我們小時候,冬至是個和過年(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一起並重的節日,並有諺語如下:“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就是説燒紙錢祭祖,清明節那天時辰要早點,冬至這天要時辰要晚點,而農曆七月十五更是不能等到中午。每到這幾個節日,家家户户都要燒四大碗祭祖,當中魚和豆腐不可少,魚即“餘”,希望過上富足有餘的日子,豆腐意即“都富”。祭祖的四大碗菜也有講究,首先不能有葷氣的東西,比如葱,蒜,韭菜。其次,魚最好是鯽魚,不能是鰱魚,因為鰱魚無籽(子)。四大碗一般至少有魚,肉,豆腐,第四種有時是蛋皮,過年則是肉圓子。

祭祖的場合在家裏堂屋,要焚香禱告,氛圍很是莊重,所以各種細節總是絲毫不敢馬虎。祭祖的飯要倒扣,每碗插的筷子數量一至三雙不等。小時候,我好奇地問家人為什麼這樣?家人只是説給死去的家族長輩吃的飯就該這樣,至於每碗飯上的筷子數量不等,更是解釋不清,是上代人傳下來的規矩。祭完祖先的飯菜要在灶上回過熱氣後才能吃。

祭祖的八仙桌的面板的紋路要東西走向(平常使用時候則是南北走向)。南面燒紙、拜祭。燒紙錢時,大人要求我們不能説話,不要亂跑,説這時亡人只在吃飯,不能打攪他們。還有一些小的細節,比如這一天不能打壞飯碗等。當然,更重要的一點,祭祖必須由男子進行(我想,這也許就是農村重男輕女的原因之一吧),所以沒有男孩的家庭,必須得招贅女婿,行駛兒子祭祖的義務。

我們家祭祖,父親健在時,由父親主辦,父親去世後就由哥哥們操辦,上飯、插筷子、點蠟燭(小時候沒有蠟燭,就點煤油罩子燈)、依次磕頭、燒紙錢、回鍋飯,一家人再吃飯。回來,我在城裏安了家,清明節、過年前肯定要回家上墳、敬亡人,過大冬就沒有回去過,生活在樓上也沒有敬過亡人。這樣一個場景:焚香燒紙的煙火繚繞中,一個孩童平神靜氣,滿臉肅穆,對着桌子三叩其首,這對於孩子是有教育意義的,教育後人不能忘根。

我們住進了城裏,我及將來孩子可能會不知道房子哪裏是正南正北,也不會有大大的八仙桌。即使一切從簡,想辦法焚香祭祖,我的祖先又怎會知道,在某個鋼鐵森林的小盒子裏,有他們的子孫在此祭拜?因此,我就一直沒有給他們遙寄過紙錢,只會在清明節、年前,帶着妻女把紙錢送到墳堆上燒。對我的孩子來説,我更不知道他們以後連我們這些精簡了的動作還做不做?也不知道是否能將這些祖祖輩輩都有的烙印繼續在她身上刻就下去?如果是,這是否是種迷信,或者是種自私?如果不是,這又是否會讓她從此失去了根?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5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一到冬至,這句童謠就回蕩在各個臨海人的腦海中,呼喚着在外奔波的臨海人回家過冬至。

冬至,這個節日對其他一些地方的人們來説無足輕重,但對於淳樸的臨海人無異於如過年,甚至比過年還要熱鬧幾分。

清早,天才剛剛破曉,集市上已是人山人海,每個人手上都提着一袋又一袋的蔬菜、肉、海鮮。滿載而歸後,就要開始準備一大桌菜餚了。這時家裏全體成員都該忙活起來,遵從主婦安排,洗菜的洗菜,燒火的燒火,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十分的熱鬧。大概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才能燒好滿滿一桌子菜。琳琅滿目的豐盛佳餚惹得我們的口水就像打開了水龍頭一般,不停地流淌。我們幾番想伸出手偷點吃,都被爺爺機警地逮住,眼睛一瞪或打下手給縮回來了。忙到月剛過樹梢,菜終於齊全了,有紅燒肉、糖醋魚、龍井蝦仁、整雞、整鴨等等,簡直是滿漢全席。

好不容易捱到菜全做好了,我們終於可以動筷子了吧?才不是,哎,美食擺在面前卻不能享用,真是對我們這羣小饞貓最大的折磨。這時,爺爺恭敬地請出一個金燦燦的香爐,在上面插上兩根點燃的蠟燭,手裏拿着五炷香去大門外把曾曾曾公太太太婆們請進門,入座,布筷子,斟酒,請老祖宗們喝酒吃菜。我們做小輩的一個個排着隊跪拜祖宗,奶奶在邊上請老祖宗們保佑我們平平安安、順風順水、身體健康、聰明伶俐、學業進步等等。酒過三巡,香也燃得差不多了,爺爺請老太公們放筷子,把恭敬地送出門去,還要燒些冥錢給他們,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生活過得富足。這個請老太公儀式儘管不是十分隆重,但在臨海是不可以不舉行的。儀式過後,就是我們想説美食的時候了。

吃完盛宴第二天,依然是忙碌的一天。大家準備好一份豐厚的禮物,送給辛苦了一年培育國家棟梁之材的老師。這在東漢崔定“四民月令”中也有説到: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可見拜年來歷之久,東漢時期就有了。

臨海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有着獨特的文化特徵,那又怎會沒有極具特色的美食呢?擂圓,是冬至必食的食物,也是重頭戲。圓,意味着團圓,,跟平日吃的湯圓不同。擂圓不僅食材豐富,還意味深長,寄託 着臨海人對團圓的期望,希望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開始做擂圓有兩個步驟,一搗糯米,二磨豆黃粉,搗糯米是要很多人蔘加的,一個巨大的石臼,裏面放着蒸熟的糯米,大家喊着號子,輪流上來使力,把錘子高高舉過頭頂,有節奏地搗着。我們小孩也會要求試上一試,看大人那樣輕鬆,自己親身體驗才知沒實力是絕對不行的,我們努力舉起石錘,但顯得是那麼的弱不禁風,打在糯米上一點印記都沒有,純粹是湊熱鬧,走米,開始推磨黃豆,在老街中,此時只有磨盤碾動的聲音。擂圓是糯米做的,先將温水和搗好的糯米粉攪和在一塊,放水也是見功底的事,不可放多,也不可放少。將和好的麪糰摘成一個個醋碟大小的圓子,放進煮鍋裏煮熟,再放到早已磨好的豆黃粉中滾,使它均勻地粘上豆黃粉,因為這個過程叫“擂”,所以圓子叫擂圓。因為是糯米做的,極其下肚,吃三四個就飽了。

古代,家長極其重視孩子的毛筆字,所以也會讓我們填寫lt;九九消寒圖gt;。傳説始於清朝道光初年,道光皇帝親書“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空心字,每個字都是九筆。從交九開始,每日一筆,寫完需要九九八十一天,填完九字,正好是九盡春來。可我們小孩總急不可耐早早寫完這九個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這首童謠又響在我心中。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6

寒風一陣陣捲過,猶如發狂的殺手,在大地上搜索着獵物,似乎隨時都可能刺入人的骨頭。北方的冬天更是寂靜得很,沒有人願意出門,大風發怒了似的在黑暗的街上呼嘯着。唯有郊區的那所礦工大學燈火通明。肖昕坐在教室專心地研究問題。教室的温暖、安靜使他漸漸有了睏意,忽然,他的手機振動了,肖昕輕輕地走出教室。

電話是父親打來的,他就在校門衞室。昏暗的燈光映出了父親熟悉的身影,肖昕小跑幾步,趕到父親面前。父親見兒子來了,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父親手中端着一個盆子,蓋着蓋。父親把兒子拉到校門外:“娃,今天是冬至,爸給你燉了點狗肉,快趁熱吃。”説着把蓋打開,盆內散發着熱氣和香氣。肖昕愣了一下,記起今天是冬至,和父親一起蹲坐在校門外的花壇邊。

肖昕拿起小勺欲吃,剛送到嘴邊又停下了,抬頭望着父親,小聲問道:“你吃了沒?”父親直了直身子:“吃了,吃了,我吃的比你這一盆子還多,現在還有點撐呢。”肖昕邊吃邊問起家中情況來:“媽怎麼樣了,還好吧?南方雖然沒這麼冷,但叫她注意身體。對了,她還在花炮廠工作吧?叫她不要再幹了,她不是對那個什麼——過敏嗎?”“乳膠。”“對,乳膠。”肖昕喝了口湯,稍停了停,望着父親,他比上個月更瘦了,眼袋也更明顯了,嘴脣被風颳裂了,身上穿着母親去年為他織的毛衣,已經破了幾個洞,頭上的白髮又多了不少,耳朵內還殘留着沒洗淨的煤末。對了,煤,肖昕想起來了:“爸,天氣這麼冷,今天又是冬至,你咋還去挖煤?”肖昕説着一陣心酸,若不是自己,父親也不會隨他到這來挖煤。“冬天工錢高,而且比夏天安全。況且你明年的學費……對了,你媽寄生活費來了,噥,她上個月的工資,還有我的。”父親説着從口袋裏掏出十幾張100元、50元的鈔票。“我媽怎麼還寄過來呢?她對乳膠過敏,全身發癢,這錢得給她治病,我不要,我這還有。”肖昕放下盆子,把錢塞給父親,“寄回去給我媽治病。”父親嘴拙,説不過兒子,從中抽出200元。“那我給她寄過去。”肖昕這才端起盆子,重新吃了起來,説道:“爸,你還是換工作吧,挖煤很危險。”父親哈了口氣,説:“這怎麼能行,換工作,我到哪裏去找工作?沒文化只能幹這個,我有經驗就不危險。”“不危險!你以為我不知道,前天就有地方發生了礦難。”

“我們礦安全工作抓得緊,沒事的,那一次塌方,我不是逃出來了嗎?放心,我命大,要真知道危險,就好好讀書,讀出來就不用幹這個了。”父親搓了搓手。兒子盆裏的狗肉也沒多少了。

父親打量了一下兒子。“娃,冬天冷,花錢買幾件衣服,別凍着,身體要緊。別擔心錢,我會掙回來的。”提到買衣服,兒子彷彿突然覺悟到了什麼,試探着問:“爸,這狗肉是你做的?”“對,我做的,在農貿市場買的,你問這個幹啥。”“買了多少?”“我不是和你説了嗎,有兩個這麼多。”父親用手指了指盆子,“我吃着口味還不錯,你覺得怎麼樣?”“不,鹽放多了,太鹹了。”“鹹!不會,我放鹽的量從不會錯,讓我嚐嚐。”“爸……”肖昕聲音嘶啞,“你為什麼要騙我,這些我吃不下了,你拿回去吧……”肖昕説不下去了,淚水落到肉湯裏。“傻兒子,你吃吧,大男兒哭什麼,別人看見了會笑話,別哭了,我真吃了。”父親摸着兒子的臉頰,自己臉上已流出了兩行淚。

肖昕哭着吃完餘下的狗肉,放下盆子向校內走去,又回過頭擦着淚水説:“爸,我去讀書了,你自己要小心。”望着兒子離去的身影,父親站起身來,叮囑道:“兒子,好好讀書,保重身體。”

寒冬的夜晚,一個身影緩緩移去,路上一片寂靜,寒風似乎發現了一個“獵物”,從背後一次次偷襲。父親並沒有感覺到刺痛,直了直身子繼續前行。寒風吹歪路邊的樹,為這個平凡的父親,深深地鞠上一躬……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7

隨着一場場秋雨的次第降落,馬路兩邊的梧桐樹葉,已經準備伴着最後的秋風一併回老家了。可是,深深的依戀,攪得它們心緒不寧,去留皆關情。所以,它們抓住這最後的大好秋光,要好好的再樂一樂。和生養它們的大地、樹幹和樹根做最後的歡聚與告別。

而今天的這場秋雨,應該就算是秋天告別的禮儀和腳印了。這最後的一場秋雨,就是為了迎接冬天的來臨而降落的。它纏纏綿綿、飄飄灑灑、恣意飛揚,把整個天地間都濡濕了,就連空氣也似乎可以擰出很多水份來了。寒冷的冬天,就會尾隨着這場秋雨的結束粉墨登場、開始了它嚴酷的統治了。而我們也會再度欣賞冬日無盡的風光了,那留存記憶裏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無比壯觀的冬景,就會讓我們暫時忘記冬天的寒冷和可怕。冬天也會用它無比温柔的一面,來撫慰我們失落的情懷,解除心靈上的恐懼和擔憂。不管怎麼説,季節的轉換和更替,總是會讓我們有些不自然和留戀。其實,適應了,也就沒有任何區別了的,春夏秋冬也就都一樣的美麗可愛了的。

或許因為,下一輪的輪迴誰也不知自己將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了呢?儘管,心裏還是希望做今天的自己,那幽冪中主宰萬物命運的神靈,豈敢泄露天機呢?既然,做不了主,那就只有聽天由命好了。只要在這天地間生存着,哪怕只是一片不起眼的落葉,也就有了機會報答所有的恩情;只要心裏有這份念想,不管是以一種什麼樣的生命形式存在,都足以感天動地的了。世俗外在的形式,沒有必要非要循規蹈矩的去踐行的。好好珍惜今天才是上策,明天如何?到時自會有分曉的,就像這秋盡冬來一樣自然交接的,一場普通的秋雨就把一切都搞定了的。

也許,這場雨,就是最後的一場秋雨了。為了禮貌,為了迎接冬天的到來,這是必須有的一場秋雨。既是握別,也是歡送。這繁文縟節,竟然連季節也嫻熟了。看來,萬物之間還是相通的呀!只是彼此不知,沒有交流,沒有溝通罷了。

這場雨,自是不同一般。先是温温柔柔的,一絲絲的飄着。然後,一點一滴的下着。再然後,淅淅瀝瀝,噼噼啪啪,狂轟亂炸。窗前的芭蕉,就有了韻律,像有一隻無形的手在彈着一曲不知名的樂曲。是那樣的悦耳,是那樣的清脆,是那樣的蕩人心魄、引人遐思。

喝着氤氲的茶水,看着窗外的雨景,聽那雨打芭蕉的樂聲。感覺是那樣的曼妙,這樣的人生,雖普通,但給人的感覺踏實。有絲竹之亂耳,有自然的韻律,有無邊無際的風景供我賞析。這樣安穩、與世無爭、恬淡的生活,不比老陶幻想中的場景更怡人嗎?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有這樣安穩、寧靜、恬淡的生活能不滿足嗎!這樣的時代,這樣的社會,作為一個單純的人來説,還會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社會前進,人也不落後。就如人對四季的態度一樣,每一個季節都有它的可取處,也都有它的侷限處,唯有將四季融合在一起,才會完美。其實,我們都知即使將四季融合在一起,也無法滿足我們心底的渴求。人的慾望,是人類最大的敵人,是人無法戰勝的對手。沒有心底無窮無盡的慾望,就不可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世上的事物,都是相對的。就看如何去開發和引導、疏流了。

我知道,這場雨是秋完美的落幕,也是冬即將來臨的序幕。我們的人生有這樣嚴謹的作風嗎?

從窗縫裏吹入的風,已經有些涼意了,還帶着哨子聲呢!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已經距我們不遠了。

朋友啊!乍寒還暖的時候,不要忘了保護自己哦!這個時候,最是容易傷風感冒的呢!不要像我一樣,永遠也長不大,總是讓親人操心、擔憂、嘮叨......

這場秋雨伴冬至,不要輕視哦!請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erbai/ej2m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