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200字作文 >

【實用】春節風俗作文1200字三篇

【實用】春節風俗作文1200字三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風俗作文1200字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春節風俗作文1200字三篇

春節風俗作文1200字 篇1

俗稱破五。民俗一説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説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風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説,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説:“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風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户,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裏,在新的一年裏大發大富。

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説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路神變為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於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風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風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春節風俗作文1200字 篇2

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大年初一清晨,接財神的爆竹喚醒了黎明。街坊鄰里、朋友、同事,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恭祝新年好。春節是人們增進感情,鞏固友誼的好時機,人們互相拜年,寓情於樂,回顧過去,憧憬未來,情濃意濃。街頭巷尾,一隊隊拜年的瑞獅邊舞邊行,十分活躍,許多孩子尾隨獅子隊去看獅子拜年的熱鬧。當獅子隊走到一家商店門前,主人便點響鞭炮迎接,獅子在門前向主人行拜大禮,領隊也走上前向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獅子富有人情味的拜年禮、領隊致的吉祥辭使主人心花怒放,商店也會生意興隆。這時,獅子在鞭炮聲中起舞,舞出一身瑞氣,舞出一身雄風。它那喜氣洋洋的大腦袋、寬闊的額頭、神氣的大眼睛、突起的鼻子、方方的大嘴,金紅色的長毛,其形象既威武又憨態,逗人喜愛。只見獅子剛健而勇猛,出洞、過橋,在抬頭亂雲飛渡,低頭"萬丈深淵"的橋上奮起神威。此時驚獅鼓點如疾風驟雨,驚險而精彩的獅子表演驚心動魄。然後是上下山、飲水吃青、踏星走樁、上雲梯,九天攬月等,獅頭、獅尾配合默契。舞到酣時,疊羅漢採青,獅子採得青後點頭向觀眾作揖。然後理毛、理項,頗有趣味。鼓聲嘎然而止,獅子從九天廣寒直落,驚得全場譁然,待定睛看時,獅子卻穩穩地落在眾羅漢的手中,正在回頭望月。這一絕技於無聲處攝人心魄,贏得了滿場掌聲。獅子拜年是桂林人喜愛的傳統項目,因此每到春節前夕,獅子隊都將獅子裝扮一新,苦練獅子舞的傳統套路。

春節一到,獅子抖擻精神舞上街頭,到預先約好的人家或商店拜年。獅子走一路舞一路,蹦、闖、凜、吼、踏、躥等表演得生氣勃勃。耍獅的大頭和尚、大頭娃娃一步三扭,逗獅的猴子猴勁十足,獅於隊的鑼鼓聲,給桂林增添了喜氣,帶來融融春意。桂林的獅子拜年還有猴子採春、採高青、吃地青等多種形式。有些獅子隊的獅子,能夠舞上6米多高的高台,13條板凳疊起的高山,並能在上面運動自如,逗趣逗樂!舞罷,獅子還從從容容地緣凳而下,神態依然那麼自然。當然,吃地青的獅子與採高青的獅子相比,其技巧略低一籌。主人把封包和青菜放在板凳上,前面還放上一盆水,獅子在"吃青"前要喝水,"吃青"後也要漱口,這些極富動物情趣而又擬人的動作,令人忍俊不止。獅子拜年,在臨桂的一些鄉間,還伴以祝福吉祥的獅子歌: 獅子頭上三點黃, 今日拜上貴廳堂, 恭喜主家生貴子, 五湖四海把名揚。 獅子頭上三點青, 今日拜上貴阿庭, 恭喜主家福氣好, 又添財來又添丁。 獅子尾巴一個球, 來到你家拜豬牛, 恭喜主家豬快大, 有吃有穿總不愁。 獅子眼迷迷, 恭喜主家多福氣, 有福六畜得興旺, 有鵝有鴨又有雞。獅子歌唱得美情美意,千百年來流傳在民間,年年春節為鄉鄰祝福助興,使人們歡樂不已。

不知不覺到了元宵節,這正月十五之夜,桂林城雖沒有火樹銀花的盛景,卻是萬家燈火。昔日桂林的元宵節,從正月十三起就有龍燈出遊。龍燈走街過巷,連遊三個晚上,所到之處,家家燃放鞭炮,焚香點燭,祈求龍燈帶來吉祥如意。龍燈出遊時還有各種笙蕭鼓樂,高蹺、牌燈、鑼鼓棚等一起湧上街頭,形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龍燈遊行隊伍,景況十分壯觀。節日的夜晚,萬家燈火徹夜長明,它和飛舞的龍燈一道把桂林城點綴成一座不夜城。現在,桂林的元宵夜仍保留着燃燈的習俗。每逢元宵之夜,登高遠望萬家燈火,令人心曠神恰。閃爍的燈光匯成一條燈的河,猶如天上銀河落幾間。那燈光或寧靜、或流動,閃躍在高大的建築物上,開放在綠葉叢中,使桂林的夜空燦爛輝煌。此時家家的廳堂、房間,所有的燈都閃閃發亮,闔家坐在燈下吃着桂花糖心元宵、花生芝麻元宵……

那甜絲絲、香噴噴的傳統食品,使家家户户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除夕的火、十五的燈",這是桂林民間流傳的一句諺語。除夕的火盆紅紅火火,而這十五的燈呢,想必也與"火"緊密相關,同樣是對新年寄予一種希望吧。

春節風俗作文1200字 篇3

我的家鄉是三德範,那是一個風景優美的'村莊,那裏的春節有着獨特的習俗。 家鄉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了,家家都買起了年貨,忙裏忙外的準備了起來。而小孩子們更是熱鬧,男孩子向大人要錢買鞭炮,女孩子纏着父母吵着要買新年衣裳。可平時‘小氣’的大人們在這時總是大方地把錢從錢袋裏掏出來給小孩買衣服、買鞭炮煙花。 看吧,每天都有幾個是好朋友或者是親戚的男孩子在衚衕裏放鞭炮;聽吧,每天家門外頭都沒完沒了地響着,什麼二踢腳啊、竄天猴啊……各種各樣的鞭炮聲,隨着幾個男孩的笑聲響了起來。我不知道別人聽到這種奇妙而又特別的“樂曲”是什麼感受,但我知道每當我聽到這聲音的時候心情都特別舒暢。 轉眼間,已經是小年了,臘月二十三,孩子們差不多都放假了。這一天,大人開始忙活着包水餃了。晚上,一盤香噴噴的水餃擺在了餐桌最顯眼的位置,看着是多麼美味可口啊。這水餃的皮兒是父母的關愛,這水餃的餡兒是父母的期望啊。 臘月二十八這天,是趕集的日子,這一次趕集和往常的不一樣,這不僅僅是一年中最後一次趕集了,而且這一天大多數人都是去買煙花爆竹。小孩跟着父母,在賣鞭炮煙花的區域裏逛着,東挑挑、西挑挑,不一會兒,籃子裏就裝滿了煙花、爆竹,當然還有小孩能自己玩的小鞭炮和煙花。一家人就高興而滿意的回家了。 其實,最熱鬧的還是大年三十這天。天漸漸黑了的時候,一家之主,小孩的父親拿着掛在竹竿上的鞭炮,站在大門口上就噼裏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那熱鬧勁兒就甭提了。當天完全黑了的時候,男人們才開始放煙花,而婦女則在家裏準備除夕晚上豐盛的大餐。這時,小孩是最悠閒的了。大家都紛紛爬到了自己的房頂上,懷着那種興奮的心情看着五彩繽紛的煙花。當我像其他孩子一樣,站在房頂上看到那一朵朵燦爛奪目的煙花時,就會想到,這一晚今年的最後一個晚上,過了這一晚我就又長大了一歲,長大了一歲的我會邁向人生更高的階梯、會突破人生更多的奇蹟……看完了煙花的‘表演’,大家都從房頂上下去了,回到温馨洋溢的屋子裏,會看到一桌豐盛美味的大餐,還有幾盤光滑晶瑩的水餃。這時,小孩子的爸爸會拿出一瓶酒,津津有味地喝兩盅。全家吃着可口的飯菜,看着引人入勝的春節聯歡晚會,全家洋溢在幸福的生活之中…… 大年初一,這一天便是春節了。不管男女老少這一天都會穿着新衣服,邁着輕鬆的步伐去給親戚朋友們拜年。小孩這一天會非常的高興,因為他們又可以收到壓歲錢了,雖然我們這裏的壓歲錢給的不多,但是小孩們都會非常開心。 接下來的幾天一般都是去小孩子媽媽的孃家走親戚,這也是一種習俗,也是過春節可少的習俗呢! 大約初七初八吧,“扮玩”活動也隨之來了。大人小孩都到街上去看“扮玩”。扭秧歌的婦女們個個容光煥發;趕毛驢兒的、扮豬八戒的老太太們個個都精力旺盛,好像是年輕了好幾十歲;踩高蹺的人們個個都十分賣力;站在抬杆上的小朋友們個個精神抖擻。扮玩也是一門藝術,我覺得它是一門了不起的民間藝術。 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正是元宵節,也叫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賞燈節也是元宵節的別名,這是因為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這一天,大家會吃着香甜粘滑的湯圓;到了晚上,每一家都會出來放煙花,有的還會去街上賞燈,有耍龍燈的、玩雲彩燈的……真的是應有盡有!這一天,將又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夜晚…… 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也差不多就結束了,大人們去工作了,孩子們也都陸續開學了……大家都精神煥發地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和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erbai/09ymm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