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500字作文 >

【推薦】江南作文500字6篇

【推薦】江南作文500字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江南作文500字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江南作文500字6篇

江南作文500字 篇1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每當我看到這首詩時,內心便浮現出“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風光。

江南是一首清脆婉轉的歌。

江南的雨是與眾不同的,飄飄灑灑,絲絲綿綿。屋檐上殘留的雨落在青石板上,落在窗上,落在水中,發出清脆的聲響,窗外幾隻黃鸝的放聲歌唱,奏出一曲嫁婉轉的樂章,縈繞在我耳邊。

江南是首悠揚的歌。

緩步踏上蓬船,魚兒在水中掠過,蕩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街頭小販的吆喝聲從遠處傳來,小巷裏,小孩子們你追我趕,時不時傳出陣天真的笑聲,回落在空中,無法散去。

江南是一首意味深長的歌。

我沿着岸邊走着,厚重的青石板在雨水的沖沖刷下顯得斑駁滄桑。院落一座挨着一座,卻並不顯得擁擠。那些幾百年的石橋,仍立於河岸上,望着這江水東流,流了近百年。站在石橋上,向遠處望去。在一片朦朧中,隱隱約約地露出亭台樓閣的輪廓,或許這就是在杜牧筆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罷。長長的街道上,有許許多多的小巷,正是這些小巷,它們默默地見證着江南的變化,留下了深厚的烙印。

漫長的歲目,在“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中緩緩流過,綿綿的細雨,孩童的歡笑、黃鸝的歌聲奏響了江南水鄉的愜意與寧靜。

讓我們一起在這首歌中,體味歲月靜好,感悟詩和遠方。

江南作文500字 篇2

又是一個秋天!

一兩陣涼風,兩三場細雨,秋天不知不覺的來到了江南。

秋風透着習習涼意,鑽進敞開的窗子,輕撫臉頰,帶來幾分悽美的感覺。沒過幾天,秋風便吹停了蟬兒吱吱不休的樂曲;吹滅了夏日毒辣的太陽;吹涼了空氣中悶悶的熱感。它不比冬風的寒冷凜冽,也不比夏風的燥熱慵懶,更沒有春風的温柔細膩。秋風帶着一些蕭條,它吹來了,吹散了人們壓積了一個夏的沉悶。

秋天的雨説下就下,時而細密,時而滴滴,讓人的心思飄得很遠。一場秋雨一場寒。在這個雨絲綿延的季節,不妨穿過彎彎曲曲的小路,看看美麗的江南風景。秋日的西湖,雖然看不見蘇堤春曉柳岸聞鶯的景緻,卻可享受到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愜意。雨放肆地給莊稼在成熟前做了最後一次洗禮。

褪去一身的綠,楓葉紅了,黃了。秋天裏,楓葉毫無節制地展示着它應有的特色:深紅的,淺紅的,淡黃的,一簇又一簇,一樹又一樹,山上,林間,遠遠望去,真像傍晚日落時的壯觀景象。風吹過,一些葉子經受不起搖曳,開始紛紛揚揚地掉離枝頭,一片片細小的紅色在陽光下搖搖曳曳的隕落。林間,是一陣沙沙的落葉聲。

太陽出來了,飽滿的稻穗低着頭,把稻稈都壓彎了。午後,好像有誰在無聲的指揮着。老人,青年都不約而同的,手裏拿着閃着銀光的鐮刀,走出家門,開始搶收,咔擦咔擦響成一片,匯成了一支交響曲。連豆莢裏的大豆也忍不住探出圓圓的小腦袋看個究竟。

我愛秋天,她涼爽的風,她纏綿的雨,她錦簇的葉,無不讓我神往!寫一首韻味的詩,賦一曲讚美的歌,願這個秋天駐足不去。

江南作文500字 篇3

我遊覽了有“江南第一洞”之稱的龍硿洞。

坐車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到了這個傳説中的“第一洞”。龍硿洞位於龍巖市新羅區雁石鎮,山路蜿蜒。據導遊介紹,龍硿洞是一個天然石灰巖溶洞,形成於三億年前的古生代,是海洋經三次地殼運動和間歇演變而成。龍硿洞最早在唐代就已被人們發現。以前,人們是打着火把進來的。而洞中“龍、蛇”漫舞,洞外又有龍井、龍蛋石、龍鬚瀑、龍潭湖等遙相呼應,龍文化內涵豐富。之所以稱龍硿洞,大概是緣於此吧。

洞口地處山坳,四周山石嶙峋,林木茂密。洞口上方, “龍硿洞”三個大字赫然入目。入洞口處,為一個大小可容納數十人的.“三仙洞 ”, “三仙洞”前面,是“三仙門”,三門並列,左為幸福門,中為平安門,右為發財門。

沿着鵝卵石鋪砌的小徑往前走,便是很多風景區都有的“一線天”。 不過,這“一線天 ”有點神奇,仰頭不見天,也不見一縷陽光,只見一齒狀豁口罩一團迷濛的折射光,全洞採光通風皆憑此豁口,增添了洞裏的神祕氣氛。

游完第一個第二個洞中洞,前往第三個洞,途中見一蘑菇狀石傘,張錦成蓋,傘面鍾乳密佈。這便是人人皆知的“龍傘”,“龍傘”已成為龍硿洞的一大奇觀及其標誌性景物。

接着,我們又分別遊覽了一些地方,然後,就來到了出洞口,這是一個暗河出口。搖船出洞,也是游龍硿洞的一大特色。出得洞口,豁然開朗,一片湖光山色撲入眼際,我感覺有一種跨越時空的浪漫神奇。龍硿洞真不愧是“江南第一洞”。

江南作文500字 篇4

20××年7月22日,我遊覽了有“江南第一洞”之稱的龍洞。

坐車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終於到了這個傳説中的“第一洞”。龍洞位於龍巖市新羅區雁石鎮,山路蜿蜒。據導遊介紹,龍洞是一個天然石灰巖溶洞,形成於三億年前的古生代,是海洋經三次地殼運動和間歇演變而成。龍洞最早在唐代就已被人們發現。以前,人們是打着火把進來的。而洞中“龍、蛇”漫舞,洞外又有龍井、龍蛋石、龍鬚瀑、龍潭湖等遙相呼應,龍文化內涵豐富。之所以稱龍?洞,大概是緣於此吧。

洞口地處山坳,四周山石嶙峋,林木茂密。洞口上方, “龍?洞”三個大字赫然入目。入洞口處,為一個大小可容納數十人的“三仙洞 ”, “三仙洞”前面,是“三仙門”,三門並列,左為幸福門,中為平安門,右為發財門。

沿着鵝卵石鋪砌的小徑往前走,便是很多風景區都有的“一線天”。 不過,這“一線天 ”有點神奇,仰頭不見天,也不見一縷陽光,只見一齒狀豁口罩一團迷濛的折射光,全洞採光通風皆憑此豁口,增添了洞裏的神祕氣氛。

游完第一個第二個洞中洞,前往第三個洞,途中見一蘑菇狀石傘,張錦成蓋,傘面鍾乳密佈。這便是人人皆知的“龍傘”,“龍傘”已成為龍洞的一大奇觀及其標誌性景物。

接着,我們又分別遊覽了一些地方,然後,就來到了出洞口,這是一個暗河出口。搖船出洞,也是游龍?洞的一大特色。出得洞口,豁然開朗,一片湖光山色撲入眼際,我感覺有一種跨越時空的浪漫神奇。龍洞真不愧是“江南第一洞”。

江南作文500字 篇5

石徑彎彎,巷子長長。粉牆黛瓦,小橋流水——這是我夢中的江南。或許我該撐一把圓圓的傘,漫步於細雨之中;或許我該捧一杯濃濃的香茗,靜坐於船舶之上;或許我該執一本優美的詩集,領略於字裏行間。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我看見青石路上,楊柳依依,兩兩相望,故人惜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看見蝴蝶翩躚,萬花壓枝,嬌鶯輕啼,春色滿園;“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我看見豔陽東昇,綠水淼淼,異色相襯,奇特美麗。

我的江南,是打水少女的銀鐲輕響,是採蓮姑娘的如鈴笑聲,是賣花阿婆的聲聲吆喝。

我的江南,是青石板上的微微濕潤,是杏花深處的高高酒幡,是烏衣巷口的斜斜夕陽。

我的江南,是牡丹亭裏的國色天香,是斷橋殘雪的悽清絕美,是蘇堤白堤的明媚動人。

我願握一隻搖櫓,水袖輕擺,看魚戲蓮葉間。我願悄然佇立於姑蘇城外,聽清越的鐘聲,品寂寞深秋。我願橫笛月下,把酒放歌,一樽飲盡千古事。“江南蓮花開,紅光覆碧水。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你瞧,娉婷的蓮花盛開,能否挽起一縷青絲,高高綰起,斜插一朵白蓮;“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你聽,悠揚的仙音撥響,能否奏響一曲琵琶,皓腕翻轉,流瀉於手指之間;“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凝舉袂,叢蘭浥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你念,碧綠的蘭草灑淚,輕蹙一彎黛眉,獨笑含顰,惋惜春日已過。

我從唐詩宋詞中看見,那明眸如水,黛眉如煙,妖嬈嫵媚,淺笑嫣然是我的江南。柔柔,無語也繾綣;

脈脈,無酒亦沉醉。請跟我一起,在詩歌詞曲中領略江南。

細雨微揚,夢尋江南。

江南作文500字 篇6

站在岸邊遠眺,橋洞同倒影猶如一輪明月,輕輕地吐灑着江南的清輝。

空中下起了小雨,一場如江南春色般纏綿的雨。飄落在身上卻濕不了衣服,反而使人迷離了,雨露在青瓦間聚集,隨後滴落在水窪裏,聲音清亮透徹,不知要滴碎幾許迷茫。步入寄暢園內,拐入右側,即是斜徑,雖是亂石鋪路,卻有嶙峋之秀。伴着泉水叮咚,隨着清溪踱步,望着亭台樓閣,遊興頓增。

不知不覺中,已到池旁,步入水中亭裏,才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原來在這兒,透過氤氲的水氣,望着一池魚靜靜地遊着。水霧漸散,陽光暖洋洋地灑了下來。忽然明白,縱使世事混沌,在游魚眼中,依然是時光清淺,那些煩惱,不過只是一場驚夢。

由此想到了徐霞客,他手揣僅有的盤纏,全靠步行,足跡印遍了大半個中國,他的精神彷彿就寄託在大好河山間。他猶如那游魚驚夢。再如顧憲成,縱使庶民百姓,也要領袖東林,他如那奇坡斜鬆。還如阿炳,縱使再苦,也有那麼純淨的二胡曲,他如那二泉映月。

惠山寺中傳出了悠長的鐘聲。那些歷史的光輝已經遠去,但除了當下,除了未來,還有曾經。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春,還綠。“一場秋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酒,還醇。“樹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花,還笑。

鉛華褪去,還是昨天。

錫惠景,藏於一磚一瓦;樑溪情,融於一河一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wubaizi/e2elr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