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500字作文 >

尊師重教500字作文

尊師重教500字作文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知識帶給人類無窮無盡的財富,而老師則帶領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尊師重教500字作文,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尊師重教500字作文

尊師重教500字作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當習習的秋風在我們身邊吹拂,當累累的碩果在枝頭悄悄成熟的時候,我們又將迎來了一個極有紀念意義的節日,那就是九月十日(齊答:教師節)。雖然,九月,沒有嬌豔的鮮花,沒有嫩綠的楊柳,但卻因為有教師節而顯得美麗,讓人充滿期待。同學們,在這二十四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請允許我帶領全校同學,用熱烈的掌聲向辛勤耕耘在城西小學的全體老師致以最美好地祝福:祝老師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工作順利!再創新的輝煌!

我們尊重教師不只是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也不僅僅在於以上這些舉動,而是在於我們同學的心裏,同學們的意識中,把這種意識溶於自己的每一言每一行中。感恩老師,並不需要我們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它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課堂上,一道堅定的目光,一個輕輕的點頭,了你在全身心投入,你在專心致志地聽講,這便是感恩;下課後,在走廊裏遇到了老師,一抹淡淡的微笑,一聲甜甜的“老師好”,這也是感恩;放學了,向老師招招手,説一聲“老師再見”,這依然是感恩;

當然,認真地完成每次作業,積極地舉手發言,靠自己的努力換來理想的成績,取得更大的進步,獲得更好的發展,這更是對老師辛勤工作的最好回報,也是老師最大的欣慰,最快樂的滿足。

尊師重教500字作文2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知識帶給人類無窮無盡的財富,而老師則帶領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老師的工作不像明星一樣轟轟烈烈,也不像演員一樣充滿樂趣,平凡而艱辛。只能辛苦地站在小小的講台上,腳站酸了,嗓子也喊破了,他都毫無怨言。在自己的崗位上耕耘着我們這些幼小的樹苗,不,老師更像一隻無私奉獻的蠟燭,毫不吝惜地燃燒自己,發出全部的熱,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燃燒着自己,照亮着我們的心靈,是老師為我們點燃希望的光芒,給我們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識的海洋。人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老師在大家心中,您是最嚴厲的父親,又是最慈祥的媽媽。一個沒有教師、沒有知識的社會,不過是一片貧瘠的荒漠。

我國有許多尊師重教的故事:《程門立雪》、《張良拜師》等,所謂是數不勝數,我國的思想家、教育家,沒一個是不重視尊師重教這門傳統禮儀美德的。我還記得在今年的教師節上,我們班的`同學沒幾個是送花送自己做的賀卡給老師的,班上的同學送給老師的花和賀卡是全級老師最少的。不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的同學還有好多個,老師進教室時,我們班沒有一個人會和老師打一聲招呼,説一聲老師教師節快樂的。其實我們都知道,辛勤勞動體現在教學上,學生虛心學習,認真聽好老師的每堂課,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這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但我們卻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一點。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建造着一批有一批社會的棟樑。老師,是您讓我們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讓我們瞭解了大自然。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師,您就像高高的航標燈,屹立在遼闊的海面上,時時刻刻為我們指引着前進的航程!

尊師重教500字作文3

在秋風送爽、金果滿枝的九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教師節。在9月10日這個特殊的日子來臨之際,“尊師重教”這四個惹人醒目的四個大字總是在我的腦海中閃現時,心中不由得湧起股股暖流。

老師是最崇高、最偉大、最神聖的職業。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嘔心瀝血,兢兢業業,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精心澆灌着一棵棵幼苗,使他們茁壯成長,最終成為一個個有用的棟樑之材;他們長年累月地消耗自己的光能,照亮他人的光輝前程;他們無怨無悔,用巨人的肩膀和雙手托起了明天的輝煌的太陽。人們常用最美的語言把老師稱為“園丁”、“紅燭”、“春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丹心育桃李,熱血鑄棟樑”就是對老師的真實寫照。可以這麼説,如果沒有老師的辛勤工作,就沒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也就沒有人類文明的向前邁進。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尊重和愛戴自己的老師。

教育是老師神聖的職責。你想:如果沒有老師,誰來傳授文化知識?誰來培養出有用的人才?沒有人才,怎能建設國家。所以尊師重教也是值得重視的。我們是花朵,老師辛勤的園丁,是慈祥的母親,老師付出的是心血,我們得到的是甘露,我們能辜負老師的栽培嗎?不按時交作業,上課開小差,不是對老師的不敬嗎?我決心用實際行動作為最好的禮物奉獻給我的老師,我要讓老師也會為了這樣的學生而感到自毫。作為學生,要想學好文化,獲取知識,首先要學會尊重老師。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讓偉大的老師們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標籤: 尊師重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wubaizi/8e32y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