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500字作文 >

關於寫清明節的作文500字3篇

關於寫清明節的作文500字3篇

高分作文肯定不是臨場訓練出來的,而是平時修煉出來的,它需要你平時多閲讀,多觀察,多積累,提升我們的境界,錘鍊我們的思想。文章恰如人的影子,人的境界提高了,思想獨立了,文章自然也立竿見影。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關於寫清明節的作文,歡迎閲讀。

關於寫清明節的作文500字3篇

關於寫清明節的作文500字篇1

今天是4月5日,轉眼間,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已到來了。清明節有許許多多的習俗,有祭祖,掃墓,踏青,植樹。清明節這天呢,要紀念逝去的先人,還要去給他們掃墓。

一大早上,奶奶買來“三生”——雞、魚、肉,奶奶把這些菜蒸好,準備了一些酒杯、酒、紙錢、香,還有剪好的清紙,就帶着我們就出發了。

一路上,我看見了小河裏面,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小魚兒,在清澈的河水裏游來游去;看見了那盛開着的桃花,在春風中搖曳着、微笑着;還看見了那路邊的小花,在陽光的沐浴下還傳來一股清香,我便摘了幾朵小花兒,編成一個花環,準備放在老外公的墳前,來表達我對老外公的思念。這時我想起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可今年的清明節卻意外地沒有下雨,反而豔陽高照。真奇怪呀!

當我們來到了老外公的墳前,奶奶便拿出菜和酒,舅公公掃掉墓碑上的灰塵,然後用刀砍了一根樹幹,插進墳旁的土堆裏面,把清紙掛上去,然後倒了三杯酒,用打火機把香點好,燒了一些紙錢,雙手合十的同時嘴裏還説了一些想念和保佑的話,最後我們都鞠了三個躬表示哀思。

掃完墓,我們收拾好東西,等紙錢燒成灰燼,才離開了老外公的墓地,清明節是我們可以拜祭和懷念祖先的節日,同時也可以欣賞和擁抱大自然。

關於寫清明節的作文500字篇2

今年清明節並未像往年那樣,淅瀝小雨纏綿不絕,而是微風習習,晴朗温暖,充滿了春天的味道。

早上6:30從家裏出發,本以為走的夠早,卻沒想到,仍是被安排進了堵車的隊伍裏,我百無聊賴的望向車外,一排排車彷彿是被按下了停止鍵,絲毫不見動彈,路邊的油菜花開得正盛,我決定下車看看。

下了車,我才發現那油菜花遠比我想象的開得繁盛。一朵朵,一株株,開得那麼熱情,笑得那樣活潑。那金黃的花瓣是幸福,是希望,是春風吹過,是萬物的喜悦,是暖陽灑下後萬物的芬芳。我望着油菜花停下了腳步,發起了呆,卻被不遠處的嬉笑聲拉了回來。遠處兩個小女孩正互相推打,嬉笑着,旁邊是一個年輕的`阿姨,舉着手機一副要拍照的樣子,想必兩個小姑娘是在爭奪照片的C位吧。我眼中看到的,本是專屬於孩子的純真無邪、活潑爛漫,她們眼裏散發着的,是澄澈的充滿幸福的光芒。

幾經週轉,我們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一個親戚家。親戚家門前也有油菜花,一簇簇的熱烈鮮豔。表哥帶着弟弟妹妹們在放風箏,我在一邊看着,那真是生活最美的模樣。

下午天氣依舊晴朗,媽媽決定和全家人一起爬山。山下的廣場開滿了櫻花,粉紅色的温柔的浪,像極了春天柔和的模樣。廣場上有人們在放風箏,風箏乘着風飛上了天,帶着孩子的期盼的眼神,帶着人們美好的期盼,飛上天空。

外婆看到美麗的櫻花,激動的像個小姑娘,執意拉着外公的手拍照,看着他們幸福的模樣,我彷彿看到了外婆的青春歲月,她的羞澀,她的青春,她的被柴米油鹽埋沒了的曾經。

清明,清明。心之清,心之明。

關於寫清明節的作文500字篇3

清明節這條天,天黑壓壓的,萬物都換上了單調的衣服,我也不例外。畢竟今天是清明節嘛,不可能有人會因為這個節日而感到歡快,喜悦。我將在今天去看望去世多年的爺爺。

早晨,我與父母買好祭奠物品後,便出發去墳山了。聽着憂傷的歌曲,靜靜地看着車窗外時不時掠過的雲朵,不禁回想起爺爺在世時與我玩耍的情景。他將我抱起,用那短短的鬍子扎我的臉蛋,使我咯咯大笑。他和我比誰先吃完晚飯,最後被我“打”得五體投地……想到這,我笑了笑,又握緊了拳頭,默默地説:“爺爺,你不是説你是超人嗎?是我的守護神嗎?怎麼卻在那窄小陰暗的木棺材裏睡着了呢?”我咬緊牙關,與爺爺的往事仍然一幕幕的從眼前閃過。

到了墳頭,看到那冰冷的墓碑,眼睛漸漸濕潤了,這在一旁的大松樹也低着頭跟我一起歎氣。我拿着松枝掃去墓上的灰塵,在墓前貼了一些符保佑爺爺平安。我彎下腰磕了兩個頭,便靜坐在爺爺墳旁,悄悄地告訴爺爺:“爺爺,您以前不是希望我取得好成績嗎?我現在做到了。現在家裏,獎狀貼得到處都是,每次考試都能拿前五名。我多麼希望您能看到我的成績啊!”

“嘿!別傷心了,我們去搭房子吧!”一個聲音打斷了我,原來是我的表弟表妹。我點點頭,希望爺爺也能看到我們快樂健康地成長的樣子。我們搭樹枝,扯松葉,夷平地……沒過多久就搭好了一座華麗的“豪宅”。我們玩得不亦樂乎,把煩惱通通封存。

晚飯後,我們下了山。我雖與爺爺陰陽兩隔,但是我們間的情意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標籤: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wubaizi/7kw7e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