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3000字作文 >

環境保護論文範文3000字

環境保護論文範文3000字

伴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資料的豐富,我國也出現了生活質量下降、生存環境惡化、“現代病”流行等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社會問題。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環境保護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環境保護論文範文3000字

《和諧和生態文明論文》

摘 要:在現代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的過程中,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生態生活方式建設要求確立人—社會—自然生態系統協調發展、人自身全面發展的生活價值取向,在現實生活中樹立節制、和諧、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生活觀念,將生態觀念落實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對精神超越的追求、節儉惜福、慈悲利生的生活觀念,以及戒殺護生、素食的生活實踐,對於生態生活方式建設具有啟迪意義。

關鍵詞:生活方式;工業文明;生態文明;消費;佛教;素食

伴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資料的豐富,我國也出現了生活質量下降、生存環境惡化、“現代病”流行等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社會問題。在温飽問題得到基本解決的基礎上,實現小康社會成為我國的基本奮鬥目標;在衣食無憂的前提下,生活方式的優化也逐漸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生活方式建設不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生態文明的最終實現也必然要求落實到現實的生產生活方式中。生態生活方式建設是在批判反思現代化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對傳統生活方式的辯證發展,研究傳統生活方式(如佛教生活方式)對於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啟迪意義。

一、生活方式與生態文明建設

本文關於生活方式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是在新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和理論視閾中進行的。當前我國一方面處於現代化建設進程當中,但另一方面在經濟、生態、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又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國家出現的關於現代文化的反思及後現代文化現象的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出既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也是經濟、生態、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而生活方式重構、重視生活質量和幸福最大化、將生活方式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等,則正是全球化背景下後現代文化思潮關注的重要主題。在這一社會文化背景下和理論視閾中探討生活方式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係,必然會與傳統教科書中對生活方式問題的忽視有所不同,而突出生活方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傳統教科書關於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闡述,存在片面強調生產方式重要性的傾向,而關於生活方式,則一般是將其理解為與衣食住行等相關的日常生活,並沒有賦予其相應的理論地位。實際上,在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他們不僅強調了生產力、生產方式發展對生活方式變革的作用,而且還從另一個角度肯定了生產方式是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人們從事生產活動的目的從根本上説是為了生產人們“必需的生活資料”,生產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定的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

關於生活方式的內涵,《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卷》作了比較嚴整的科學表述:“不同的個人、羣體或社會全體成員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制約和價值觀指導下,所形成的滿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動形式與行為特徵的體系。”一方面,生活方式是一個歷史範疇,在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中,受社會生產生活條件限制,人們會形成不同的生活價值取向,形成相應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人們的生活方式受特定的生活價值取向和生活觀念影響,生活價值取向、生活觀念體現在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廣義地説,生活價值取向、生活觀念與生活實踐一起,共同構成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

關於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關係,一方面,人們的生活方式樣態受一定的生產方式決定,生產方式制約着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生產的目的是為了生產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生產方式的變遷是為生活質量的提高服務的,從特定的角度看,生產方式是生活方式的有機組成部分。人類社會的發展本質上是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產物。王雅林教授曾從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關係的視角概括人類社會形態發展的三個階段,認為自然經濟時代由於生產力的不發達,生產和生活、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並沒有區分開來,並以生產方式“吞沒”生活方式體現出來;在工業時代,生產和生活分離,生活方式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領域;而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發展和未來的共產主義時代,生產和生活將在否定之否定的基礎歸於一體化,但與第一階段以生產“吞沒”生活的情形不同,而體現為生活方式涵蓋生產方式,生產也成為生活的基本內容。

肯定生活方式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必然肯定生活方式建設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而這種作用也必將隨着現代社會向後現代社會的轉型以及全球化時代的來臨日益體現出來。在當代發達國家,人們的休閒時間越來越多,工作與休閒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重視生活質量和幸福最大化、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正成為人們自覺追求的生活價值取向。對工業社會生活方式的反思和重構正成為人類文明建設的重要主題。解決人們“如何生活”的問題也被提升到“生活政治”的高度,成為主要的政治問題。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甚至將全球化的實質表述為“以一種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構我們的生活方式”。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思想啟蒙的任務尚未完成,但與此同時,生活政治與生活方式問題也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國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本身包含生活方式重構的內涵。也正是基於此,王雅林教授認為,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中國,生活方式正逐漸成為富有解釋力的核心概念,應從學術邊緣走向中心地帶。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對工業文明的反思和未來文明的理想形態,也必然要求將生活方式建設放在重要地位。

突出生活方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還源於對現代生活方式異化現象的批判性反思。現代生活方式的異化體現在多方面,而突出地體現在消費異化上。工業文明對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的關注,是針對古代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性匱乏進行的,本身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時,工業文明創造的物質財富,也為人類文明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是,由於過分強調物質資料的生產,以及資本家對利潤的貪求,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呈不斷擴大之勢。由於物質生活資料生產必須建立在人們對物質生活資料的不斷消費基礎上,不斷擴大的生產必須建立在不斷刺激大眾消費需求基礎上。現代化生產正是通過商業集團和包裝他們的廣告業的結合,通過廣告業和媒體的結合,不斷製造出種種誘人的生活方式和慾望。人們的消費不再是出於維持自身物質生活的需要,而是出於商業集團、廣告業、媒體制造出來的“時尚”,“時尚”成了一個人身份和價值的體現。這種人為的消費主義的生活價值取向及生活方式實際上是一種消費異化或生活方式異化。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這種消費主義生活方式在我國也逐漸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再向農村滲透,由中產階層向其他社會階層滲透。但是,消費主義生活方式並沒有給人帶來預期的幸福,反而給人們的健康、幸福造成危害。由於過度消費,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為了追求舒適的生活,人們發明種種產品替代人的體力勞動,替代人體自身的抗病機制和調節能力,也導致了人體活動器官的全面退化和抵禦疾病能力的降低。同時,這種生活方式與現代生產方式相互促進,以消耗大量的資源為代價,給環境帶來嚴重污染。也正是認識到生活方式異化給生活質量和生態環境帶來的消極影響,人們逐漸意識到在物質生活資料豐富的同時,重新調整生活方式的必要。對現代生活方式的反思,建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生態生活方式建設就是在這種境況下提出的。

二、生態生活方式建設

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人自身生存質量與自然生態環境存在狀態和發展趨勢密切相關,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希望瞭解維護人類生存環境,自己應從哪方面着手。這實際上關涉的是生態生活方式的建立問題。

1.生態生活方式建設的基本內容

前面我們提到廣義的生活方式實際上包含生活價值取向、生活觀念和生活實踐三方面內容,筆者認為,生態生活方式的建立,首先要求我們轉變物質化的生活價值觀念,確立生態生活價值取向;其次,要求我們因應人—社會—自然生態系統協調發展的需要,在現實生活中樹立合乎生態的生活觀念;再次,要求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將生態觀念落實到自身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價值取向即人生價值取向,是指人們追求的人生目標或方向。作為一種價值觀念,它是指在主體看來,什麼樣的人生目標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追求的。人生價值取向的形成受特定的社會條件限制,但它一旦形成,就會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方式起着指導作用。確立生態生活方式首先要求轉變現代生活價值觀念,確立符合時代需求的生態生活價值取向。具體而言,(1)它要求轉變現代生活價值觀中的人類中心主義、個人中心主義價值取向,在生活目標上,要求不僅關注自身物質生活的滿足和自身價值的實現,同時認識到自然生態環境對人自身的價值以及對人自身生活方式的限制,關注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確立人—社會—自然生態系統協調發展的生活價值取向。(2)它要求轉變現代生活方式中物質化的價值取向,確立人自身身體和精神全面發展的生活價值取向。人的生命是一個複雜的有機的整體,本身具有多方面、多層次的物質、精神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揭示:物質需要只是人的低層次的基本需要,在此之上還有保障或安全、歸屬或承認、尊重、自我實現的需要。一味地追求物質財富消費的滿足,不僅不是人的最高生活目標,而且會影響人自身生命系統的平衡,不利於身心的健康。因此,在基本物質生活需要得到滿足後,不應沉湎於低層次物質欲求的滿足,而應自覺調整生活結構,追求一種“全面的生活方式”、“平衡的生活方式”;追求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協調發展。

生活觀念是生活價值取向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主體處理自身身體與精神、自身與社會、自然生態環境關係的基本觀念。生態生活觀念是依據生態環境對人自身生活的約束規範人自身的生活方式的具體觀念。筆者認為,生態生活觀念大體可以概括為節制的觀念、和諧的觀念、全面發展的觀念、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等方面。所謂節制的觀念,就是從生態系統整體出發,將自身的生活方式納入到生態系統整體中考察,從生態系統的承載量、容納量及整體的良性發展出發,規約、限制自身的行為和生活追求。節約的觀念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所謂和諧的觀念,就是改變以我為中心,將環境作為自身利用的工具或征服的對象的觀念,追求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共處,協同發展;所謂全面發展的觀念,就個人而言就是追求人自身身體、心理、精神的全面發展;所謂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就是從自身、人類、自然生態系統的長遠出發,追求人—社會—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人們的日常生活內容包括衣食住行用等諸方面,生態生活實踐內容也隨之複雜多樣,在這裏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以説明。簡而言之,將生態生活觀念落實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要求我們在衣着方面,多用化纖、混紡代替棉布,減輕耕地壓力;在膳食結構方面,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減緩全球暖化;提倡發展城市集中供熱、供氣以節約能源;在農村推廣省柴灶;儘量選擇步行、騎車或坐公交車等等。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形成符合生態的良好習慣,如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拒絕過度包裝,不購買包裝過分和豪華的生活用品、儘量購買本地產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使用節能型燈具、簡化房屋裝修、不干擾野生動物的自由生活、使用菜籃子或布口袋、短途旅行放棄坐飛機、少用罐裝食品飲品、不鼓勵買動物放生、垃圾分類回收、不追求計算機舊的快速更新換代、夏天將空調温度調高一點、充分利用舊物品……?

2.佛教生活方式的啟迪

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已經深深影響到人們的心靈深處,對廣大民眾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具有較強的規範作用。研究佛教生活方式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和價值,有助於發揮佛教觀念及其生活方式對社會文化的廣泛影響,將生態觀念轉化為廣大信眾、民眾的自覺觀念和行為。在這裏我們還是大體上從生活價值取向、生活觀念、生活實踐幾方面論述佛教生活方式對生態生活方式建設的意義。

佛教的根本追求是人生痛苦的解脱,其人生痛苦解脱的方式和途徑則主要是通過禪定、智慧淨化自心,獲得心靈的超越。就此而言,佛教的人生價值追求從根本上説是一種精神追求。原始佛教對於現實人生及人自身物質欲求的滿足基本持否定態度。後來佛教傳入中國,逐漸吸收融合了傳統儒家道家文化肯定現實人生價值的觀念,但對精神超越的追求則始終如一。佛教生活方式的精神取向,對於現代生活方式的過分物質化取向具有糾偏作用,借鑑佛教的生活方式,有助於形成全面發展的生態生活價值取向。但是,傳統佛教否定現實人生、人的物質欲求的價值觀念則不可取。

佛教的生活觀念主要包括節制、惜福和慈悲利生兩方面。其中,節制、惜福觀念是與佛教對精神解脱的追求相互關聯的`。而慈悲利生觀念則是追求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教觀念。佛教節儉惜福、少欲知足、勤儉簡樸的生活觀對於節約資源、維護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慈悲利物觀念,體現了佛教尊重一切生命的平等精神,藴含着深刻的生態倫理精神。

佛教的生活實踐主要體現在戒律的持守、禪定實踐及日常生活中對節儉、慈悲利生觀念的踐行上。其中與生態理念直接相關的是佛教戒殺、放生、素食的戒律實踐。佛教的戒殺、放生、素食實踐從生態環保角度而言,不僅具有動物保護的意義,而且倡導素食對於緩解當前全球暖化、全球糧食危機及環境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具有重要意義。素食的生態環保意義,主要是對照肉食和畜牧業生產對全球暖化、全球糧食危機和環境污染的負面影響體現出來的。(1)在眾多影響全球暖化的因素當中,畜牧業生產和肉食的生活方式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一份題為《畜牧業長長的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的報告中説,由於人類對肉類和奶類的需求不斷上升,牲畜飼養業快速發展,牲畜產生的温室氣體已經超過了汽車。如果用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衡量,牲畜比汽車排放多18%。如果用一氧化二氮衡量,則人類活動(包括飼養牲畜)釋放的一氧化二氮65%來自牲畜,而一氧化二氮的“全球變暖潛勢”是二氧化碳的296倍。此外,人類活動產生的甲烷,37%來自反芻牲畜的消化道。而甲烷的温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2)畜牧業生產及肉食的生活方式加劇糧食危機。肉食的生活方式及與此相關的肉食生產把本可食用的糧食作為飼料,進行再生產,本身是不經濟的。比如,我們用50千克黃豆餵豬,能回收12千克豬肉;喂牛,能回收10千克牛肉。為吃肉,我們浪費了90%左右的食物,還要以多出10倍的土地來耕種。(3)畜牧業生產還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畜牧業生產除了會生產出大量的温室氣體外,其所帶來的大量禽畜糞便也會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據統計,美國飼養的家畜總數是美國人的4倍,每年糞便排放高達16億噸;北京市養殖業每年糞漿的排放量約1 200萬噸,最高時達3 500萬噸,相當於4 000萬人口的污染量。動物身體中排泄出大量硝酸鹽、農藥、生長素、抗生素等化學毒素,滲透到土壤或流入河川、湖泊,滲入地下水,不僅污染水體,更危害人們的健康。正是因為畜牧業生產在氣候暖化過程中所發揮的重大影響,因此,相關學科研究人員逐漸認識到削減畜牧業生產,推行素食對緩解全球暖化的重要價值。

不過,應該注意的是,佛教生活方式中包含生態環保意藴,並不代表傳統佛教具有鮮明的生態環保意識。佛教生活方式中的生態環保意藴更主要是一種基於人與自然一體的生命體證獲得的認識,是從主體德性倫理出發形成的倫理道德觀念,與當前生態文化思潮基於對現代文化的理性反思相比較,帶有古代文化所特有的自發性特徵,因此,在討論佛教生活方式的生態價值時不宜過分誇大。同時,當代佛教的發展也要求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充分發展大乘佛教的人間關懷維度,轉變自身偏重個人心靈解脱和精神超越的偏向,吸取西方生態文化觀念關注現實、謀求現實解決途徑的主體精神,積極參與現實的生態環保實踐,為生態文化觀念的建構和現實的環保實踐作出自身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sanqianzi/4nr4j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