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700字作文 >

【精品】除夕的作文700字彙編七篇

【精品】除夕的作文700字彙編七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除夕的作文700字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除夕的作文700字彙編七篇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1

在老舍的筆下,北京的春節躍然紙上,熱鬧非凡。而我們潮汕的除夕,一點也不亞於北京的春節。

除夕從臘月十五就開始了。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要清洗乾淨,稱為“採囤”。除夕前一兩天,家家户户都在製作各形各式的?品,以備過年用。

除夕一到,就相當於迎來了一個高潮。除夕這一天除了要祭祀祖先外,還要祭神。例如,在這一天,許多人家都將,米缸倒滿米,供上兩個大柑橘,這就是拜米罐。

拜過神後,就該到男人們忙碌了。每當這個時侯,男人們都動手把大門、廳門、房門的舊春聯撕下來,糊上膠水,輕手輕腳地貼上新春聯。於是,家中門户,煥然一新。春聯,在潮汕俗稱門符。而貼春聯也有學問。在潮汕春聯中,常可見到單扇門兒或神龕上貼着斗大的一個“春”字。“春”字有兩層意義:一是表示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一派生機;二是巧借“春”與“存”潮音的相諧,表示年年有餘的良好願望。這與北方喜筵上吃魚,諧音“餘”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逢除夕,家家户户除了貼春聯外,還要貼“福”字。近年來才有人家學習北方把福倒貼過來。而“福”字倒貼的習俗,其中還藴含着一個民間故事。據説有一年春節前夕,清朝恭親王王府的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按慣例寫了幾個斗大的“福”字,叫僕人貼在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一個僕人因不識字,竟將大門上的“福”字倒貼了。恭親王福晉看了十分氣惱,欲鞭罰懲戒。幸好大管家是個能説善辯之人,他見事不妙,怕牽涉到自己,慌忙跪在主子面前説:“奴才常聽人説,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祥之兆。”恭親王一聽,也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説恭親王府福到(倒)了,遂賞管家和僕人各五十兩銀子。自此,倒貼“福”字的習俗從王府傳到民間。潮語“倒”與“到”並不諧音,故潮汕地區以往無倒貼“福”字習俗,是改革開放後之後從北方引入的。

忙完了該忙的習俗,一家人圍着桌子吃起了團圓飯。吃團圓飯時要説吉利話,當家的人要祝長輩身體健康長壽。在吃團圓飯之時,如果小孩子不慎將盤碗掉落地,大人們會接上説聲“缶開嘴,大富貴”之類的吉利語。

吃團圓飯的別稱也叫圍爐,這不正反映了中華民族渴望團圓,渴望幸福的民俗文化和難以分散的凝聚力嗎?

圍爐過後,大人給小孩發壓歲錢。隨後,一家人團聚在燈前爐旁,看着聯歡晚會,一直到十二點。這也叫守歲。

如若你來到潮汕過除夕,又怎能不感歎除夕的豐富多彩,又怎能不認為潮汕的春節不亞於北京的春節呢?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2

除夕夜迎着無數煙花回奶奶家,窗外震耳欲聾的鞭炮讓我們不得不大聲喊着説話,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喜悦,還是奶奶的一聲招呼,我才留意到滿桌的豐盛——五顏六色的菜餚擺成各種圖案,像一件件藝術品。中國人的年夜飯,講究的是吉利,各盤菜都有各自的寓意,每道菜都藴含着對新一年的祝福,對新一年的期待。

紅色的是魚——年年有餘

魚可是年夜飯中的大菜,代表着年年有餘,中國人熱愛紅色,紅燒魚就意味着紅紅火火、喜氣洋洋了。它正擺在桌子的正中,是富貴典雅的象徵,那高傲地翹起來的尾巴,高昂地翹起的頭,就如飛躍的玉龍,欲跳龍門仰頭張望的模樣。那晶瑩欲滴的醬紅,全部都掛在了魚身上,紅醬既不稠也不稀,與炸出來的金黃交相輝映,令人垂涎。

金色的是年糕——年年高

年糕是年夜飯中的必需品,代表着年年升高,中國曆代喜愛金色,而油亮亮黃澄澄亮晶晶的年糕正是金色的象徵。每塊年糕上都有一個紅豔豔的棗,既好看,又讓糯糯的年糕不再像白麪似的無味,而夾雜棗的甜膩。蒸好的年糕費嚼,卻是我們的最愛。抓起一塊扔進嘴裏,像嚼泡泡糖,卻越嚼越有味道。奶奶做的年糕,愈嚼愈有那淡淡的糯米味道,奶奶的心血就全都揉在這團面中,温馨的年味就靜靜散發出來,充斥了整個口腔。

翠碧的是餃子——富貴吉祥

餃子是中國曆代帝王的美食,是年夜飯中的“壓軸菜”,代表着富貴吉祥,大財大運。奶奶做餃子的水平可不含糊,晶亮的皮兒,斑斕的餡兒,翡翠似的韭菜中還有嫩紅的蝦仁,咬一口,便露出裏面的雜樣兒,還有盈盈的湯兒,一點點滲在舌尖、味蕾,難道不是享受嗎?當然,在滿鍋熱氣騰騰的餃子中,有一個是水果糖做的餡兒,如果誰吃到了,必手舞足蹈,讓甜蜜融化在幸福中,讓幸運降臨在歡樂中,下一年必是甜蜜的一年。

晶瑩的是湯圓——團團圓圓

也許你會問——湯圓是端午節的代表呀,怎麼會出現在年夜飯中呢?因為湯圓是我們喜愛的美食,又有團團圓圓的美意,一個瓷碗中正好盛八個,圓滾滾的在裏面翻滾着,哧哧地冒着熱氣,代表對下一年圓滿開端的祝願。湯圓中香香甜甜的餡兒,入口即化,甜而不膩,好吃又吉利,當然成為年夜飯中的佳品了。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3

開啟所有的燈,照亮每一個角落,讓一整夜的光明帶給未來一年的吉祥,是除夕之夜必做的一件事。陳規陋習也好,不節能環保也罷,反正在昨天這個乙未丙申之交的夜晚,我仍然固執地做着。

其實,是否應該點亮所有的燈在於你的情趣和能否激起你情趣的着眼點。眼下,這方形小院的院牆上,那幾盞圓柱型燈罩的節能燈正環着一圈亮。日間並不使人在意的兩棵枝杈怪生的棗樹和兩棵頂着原本應該脱盡而依然頑強固守在樹梢上那幾片老葉的櫻桃樹,此時,把它們的影別樣地呈現出來。木質的葡萄架光禿禿地矗立在果樹的對過,呆呆地凝視着腳下的三個月前被下架後再用草簾和塑料布嚴嚴實實地蓋起來的十四條葡萄藤,那神情是憂傷還是思考,是依戀還無奈,是沮喪還是冀希呢?讓人一時無法讀得懂,只是覺得這光有些清冷。廊下有兩隻通紅通紅的大燈籠,那是過完小年就掛上去的,晚上自動定時亮起以昭示開始過年了。而到了正月十五就準時地撤下來,那意思是告訴人們,這個年又過去了!紅紅的燈籠像兩團火,寒冷中烘烤着窗前檐下。紅色染到了院中間,便補給了冷光中一些暖意。我一下子覺得,夜間的冷和暖並不是絕對的,也原來是這樣的可以轉化。

今年,東北電網的負荷壓力很大,尤其是進入春節長假。工廠短暫而集中停工使得用電量減小,發電量受限。輪停各電廠發電機組以保證整個電網安全是唯一的辦法。這樣一來,對於我們這個靠熱電聯供的電廠而保居民供暖的小城市來説可怕極了。我怕冷,可千萬別停!所以我今晚要開啟所有的燈,多耗電。開啟所有的燈,讓它照射到每個角落,今夜無處不光明!我努力着,行動着。樓上樓下,屋裏屋外,廚房浴室,“啪啪啪”全部按下開關,心滿意足地在新春鐘聲敲響之後安然入睡。

初一的鞭炮聲把我叫醒,叫到了衞生間。這是一樓樓梯與車庫之間的一個窄小空間,裝修時在這間壁出了一個小衞生間。喲,這裏的燈怎麼忘開了?還有那樓梯下儲藏室的門緊關着,透不進去一丁點光。無奈,即使整個世界充滿陽光,仍然會有一兩處暗的角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存在的就是正常的。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4

農曆大年,邊城洪安一派喜氣。二月三日,即臘月二十五,洪安鎮黨委政府為邊民獻上精美文化大餐:洪安鎮春節聯歡晚會。

晚會在洪安鎮文化中心舉行。渝湘黔三省邊區各族民眾擠滿了文化廣場。參加聯歡晚會文藝演出的,主要有邊城、山陽、溜沙、新田等村居文藝代表隊。

在晚會開幕後,一台台精彩的節目,一幕幕優美的畫面,讓邊民沉醉。精彩的傳統花燈、優美的少數民族舞蹈,把觀眾帶去了夢幻的世界,讓人們感受到邊城的美麗與神祕。一場場精彩文藝表演,展示出邊城洪安悠久的歷史文化。洪安鎮政府機關職工的精彩表演,鎮黨委書記、鎮長對唱的歌聲,迎來觀眾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聯歡晚會上,邊城十佳村民,十佳孝心人士登台領取洪安鎮政府頒發的新年紅包。這些紅包獲得人士,他們用實際行動樹立了邊城文明新風。在頒獎時,洪安鎮鎮長程軼講到:“未來兩年,洪安邊城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洪安的發展,需要洪安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和洪安人民齊心協力和共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為邊城的發展而共同努力奮鬥。”

邊城洪安的大年文化,確實精彩。

雪花飛舞舊年邊,

晚會聯歡古鎮前。

眾志成城歌笑語,

官民共舞夢心間。

七絕,賞洪安春晚,這是筆者欣賞聯歡晚會後感動的一首小詩。

二月七日,即大年除夕之夜的晚上。在邊城中心廣場,一場特別的文藝聯歡晚會讓邊城年味更加濃烈起來。這是邊城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民間文藝聯歡晚會:“邊城清水江迎新春文藝聯歡晚會”。

邊城清水江畔、平馬、貴措、老力等村居文藝隊員以及觀眾演員登台表演。邊民們或開車,或騎車前來欣賞春晚。邊城中心廣場堆滿了觀眾。十八點開始到二十點的兩個小時時間裏,土家妹的歌舞,苗族的舞蹈,男、女聲的獨唱、變錢魔術等節目,贏得了觀眾一陣陣掌聲。這台春晚,為邊城居民奉上了精彩文化大餐,讓邊民感受大年的喜悦。讓邊民度過了美妙的時光。

邊城清水江迎新春文藝聯歡晚會,讓觀眾在大年除夕,美美地品味了本土特色文化大餐。

邊城的大年除夕,確實讓人感受到了她獨特文化的精彩。

邊城除夕

美景邊城風影萃,

清江水畔喜盈盈。

迎新送舊聯歡會,

除夕開心享太平。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5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貼春聯、放鞭炮,到處充滿着喜慶、歡快的氛圍。除夕夜,我們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邊吃着年夜飯一邊尋找中國的“年味”。

年三十為什麼叫除夕呢?爸爸告訴我,版本有好多種,公認的説法是古時候有一個兇惡的怪獸叫做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夕最害怕紅色和響聲。於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貼大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逐夕獸,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寧。從此,這種習俗流傳下來,年三十就被稱為除夕。

中國的有着獨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餃子、貼門神、耍花燈,餃子的形狀像元寶,期盼來年財源滾滾,吃雞寓意“吉利”,吃魚就是“年年有餘”……不過,聽説過年不能吃酸菜,説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説是“白乾”。但我覺得,不能光靠這些食物決定來年的好運或厄運,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顧,是要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得來的。

接着,爸爸媽媽聊起了自己的家鄉過除夕的風俗。爸爸給我講了湖南老家過年的習慣:在湖南,除夕的團圓飯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開始的,食物一般有臘魚、臘肉、油炸豆腐等,還有地瓜乾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為豆腐諧音“多福”或“鬥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爸爸説,他小時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觀看花燈,還有耍雜技、變魔術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戲。

媽媽是江蘇人,她也講起了小時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蘇,每家每户的團圓飯都是在晚上吃的,“魚米之鄉”的年夜飯一定少不了魚,當然和湖南一樣,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媽媽小時候的新衣服是自家買布料,請裁縫做的,新鞋子是外婆親手納的千層底布鞋;初一還會跟同齡小朋友結伴去拜年,一圈下來就會“大獲豐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滿滿的……

聽了爸爸媽媽的講述,我又想到:像我這種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長”的“00後”,和爸媽他們這一代的過年方式就不一樣了,主要是使用各種電子產品,並通過網絡和老家的親戚“團聚”。想和遠方的親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見到對方,還能用視頻通話模式;想送給長輩一件禮物,能夠先去網上挑選,再寄到對方家裏;當然,壓歲錢也不用給現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網上銀行賬户……於是,我把我的想法也説了一遍。“不過,”我又説,“這樣過除夕,雖然省去了回老家時的旅途勞累,但總感覺缺少了家人團聚時的那種温馨味道,不如我們明年回老家過年吧!”爸爸媽媽齊聲説“好”!

這時,我們彷彿聞聽到了遠方家鄉的歡聲笑語……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6

如果有人問起我最喜歡的節日,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倘若問起為何喜愛它,我定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春節有香噴噴的`年 夜 飯,放鞭炮,看春晚……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春節的好太多太多了!”

一年一度的春節終於到了,我開心到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下面,我就要和大家講講今年的除夕。

中午,我來到奶奶家。一進門,一股濃濃的飯香便撲鼻而來,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便迫不及待地坐到飯桌前,別説吃,就是看看也能把人看入迷哩!你瞧!那金黃金黃的大蝦,嬌嫩的酥肉,潤滑的粉絲,碧綠的花菜……讓人眼花繚亂。

GOOD!終於開吃了!挑起一片酥肉,輕輕含入口中,嗯~果然名不虛傳,鹹鹹的,入口即化,酥酥的,味道鮮美的簡直讓人心都醉了;挑起一筷子粉絲,放進嘴裏,絲滑的氣息,一下子滑入肚子裏哇!真爽啊!接着,我像一匹餓狼似的吧十幾種菜吞了個遍,哇!真好吃啊!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們一家團聚的日子啊。

我喜歡放炮,喜歡那“啪”的那一聲脆響,更喜歡那各種鞭炮的各種顏色。

我並不明白為什麼要放炮,便從網上找到了答案:

“據説在很久以前,有一怪獸稱為年。 年獸禍害百姓,百姓苦不堪言。 後來年獸被打敗了,人們過生了安寧的生活。放鞭炮是為了嚇唬年獸。 不讓它來禍害人。 所以就一直流傳下來放炮的習俗。 現在放炮是圖熱鬧喜慶。”嗯,原來如此啊!

晚飯前,老爸説要和我一起出去放鞭炮。

到了樓下,老爸熟練地拆開鞭炮的包裝紙,每一年都是他放鞭炮,自然很有經驗。只見抓起一小把鞭炮紙屑塞到鞭炮接頭處,我很清楚,老爸這樣為的是安全,讓紙屑先燃燒一會,再“感染”到鞭炮上。他叼起一根煙, 放到紙屑上,大約兩秒鐘後,鞭炮噼裏啪啦的響了起來,聲音依舊是那麼響亮,綻放出橘紅色的火光。

在奶奶家吃完團圓飯,我們回到家,我們團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詼諧幽默的相聲,滑稽逗人的小品惹得我捧腹大笑;優美歡快的歌曲,動感十足的舞蹈迎得了陣陣掌聲.這台晚會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快樂的時光不知不覺地流逝。轉眼間,時間老人已把又一個春節送到了,啊,春節!美好的春節,快樂的春節,人人喜愛的春節,我眼中的春節,我愛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時間不早了,人們都去休息了,好好地睡上一覺,準備迎接新的快樂的一天……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7

今天是年三十,在除夕之夜和一大家人相聚一堂是我每年都早早期盼的事情。我天天盼望着過年,盼望着長大,但時間老人總是放慢腳步緩緩而至。有時我真想直接把日曆翻開將日期跳到除夕之夜。

下午我和爸爸早早來到爺爺家,和爺爺一起貼春聯、貼福字迎接即將到來的三十之夜。年三十又叫除夕,那麼除夕有何來歷呢?通過網絡我瞭解到:傳説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害怕紅色和響聲。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貼紅春聯、燃放大紅鞭炮,來驅除“夕”獸以求一年安寧。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隨着家家户户飄溢的菜香味,鞭炮聲逐漸響起。時而隱隱約約漸行漸遠、時而轟轟隆隆愈走愈近、時而密集時而舒緩。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們都在快樂的忙碌着。有的在洗、有的在炒、有的在煎,整個一廚房協奏曲。我和弟弟來到院外欣賞着同樣快樂的夜空。五顏六色的煙火金光四射、星星點點裝扮着夜色中的天空。夜晚的天空變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多麼美麗的夜晚啊!都讓我們變得目瞪口呆了。在媽媽的一再催叫下,我和弟弟回到餐桌旁。隨着叔叔點燃鞭炮,我們的家庭除夕大宴開始了。迎着大人們的一張張笑臉和祝福聲我和弟弟滋滋有味的品嚐着每一道年夜菜。我舉着杯子和每一個人碰杯,給他們拜年也同樣送給他們吉祥的話語。

當八點的鐘聲敲響的時候,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全家人共同圍坐在一起欣賞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在一陣陣歌聲、一串串笑聲中,大人們一邊交流着一年的辛苦和收穫一邊包着初一的餃子而我和弟弟卻是邊唱邊歌,完全融入到節目中了。不知不覺中十二點的鐘聲又快敲響了,鞭炮聲再一次驟然響起,我們全家人一起倒計時、一起歡呼,一起送走除夕之夜,一起迎接春節的到來,迎接春天的到來。

在共度今宵的歌聲與微笑中,聯歡晚會結束了。凌晨我和爸爸媽媽踏着新春的鞭炮聲回到我們自己的家。我想我會在夢中繼續我的快樂除夕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qibaizi/q07l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