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600字作文 >

禮讓作文600字8篇

禮讓作文600字8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禮讓作文600字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禮讓作文600字8篇

禮讓作文600字 篇1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告訴我們生命是頑強且不屈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又昭示着生命的無常與脆弱。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予每個人一次機會,我們應當敬畏生命,珍愛生命。

在當今高速運轉的社會中,交通越來越發達,隨之而來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頻發,僅我國三年內發生在斑馬線上發生機動車與行人的交通事故就有1。4萬起,造成3898人死亡。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數字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這麼多生命,就因為交通事故而被吞噬。前不久磐安的一位羅叔叔,他卻用他的行為告訴我們禮讓斑馬線,讓出了生命安全,更讓出了禮儀文明。

記得,在去年國慶節時,有非常多的遊客來磐安旅遊,景區門口車水馬龍,連電瓶車都擠不過去。我和爸爸去超市買東西。路上遇到了一個老奶奶,我看見她正拄着枴杖,向對面走去,路上卻沒有一個人讓她。我正在猶豫要不要上去扶她過馬路,突然看到兩位年輕人走下電動車,站在路旁提醒過路人不要再騎過來了。周圍的人對兩個小夥子紛紛點頭稱讚。這件事讓我現在都不能忘懷。

我還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在9月16日的下午,有一個叫馮汗卓的小男孩在要過斑馬線的時候,看到了一輛車在駛過來的時候,禮讓了斑馬線上的他,馮漢卓便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能為行人讓路的司機叔叔阿姨都值得我們尊重,所以我想鞠躬感謝他們。”馮漢卓這樣告訴記者。

禮讓斑馬線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是折射出的卻是一個人的文明,一個人的素養。“車讓行人,行人敬車”,有了這樣的良性循環,我相信城市的交通會更加暢通。長大後,我也一定要成為一名中國好司機!

禮讓作文600字 篇2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説過:“人人都口口聲聲説要幫助別人,而他們自己都做不到,就拿公交車上讓座來説吧,大家都知道要給老人讓座,但真正讓座的又有幾個人呢?”

的確,有的人到處去説要幫助別人,可事到臨頭自己也做不到。説起來,我也有這樣一段令我感觸頗深的經歷。

那天放學後,我獨自坐公交車回家,上車坐下後不久,一位老奶奶上車了,但卻沒有座位讓她坐了,老奶奶只好抓着杆子,獨自站在車裏。

這時,我想起了老師對我們説過的話,心裏冒出了一個念頭:讓座。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不行!這個座位是我等了好久才等到的,哪能這麼輕易地讓給別人?可是如果我不讓的話,不僅對不起我胸前的紅領巾,而且還會受到別人的唾棄啊!

正當我猶豫不決時,一聲清脆而又稚嫩的童聲打破了公交車上的安靜:“老奶奶,我這裏有座位,您坐到這裏來吧。”我朝那裏一看,天哪,説話的竟是一個5歲左右的小妹妹!

老奶奶笑着坐了過去,一股愧疚之情湧上心頭,我輸了,輸得徹徹底底,輸給了一個小妹妹。後悔在我心中游蕩,為什麼我當時就沒有去讓座呢?

車開到了我家,我慢慢地走下車,雖然在車上坐得很舒服,可我的內心卻備受煎熬,連太陽似乎也在嘲笑我是個不懂事的孩子。

是啊,人人都知道公交車上讓座是美德,但你會發現,真正讓座的人往往很少,他們才是真正的“心靈美”的人。

現在,我又讀到了華羅庚的這段話,不由得心生感慨。我暗暗下定決心: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我一定放下所有的顧慮,向別人伸出援手,做一個“心靈美”的人。

禮讓作文600字 篇3

今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樣來到勝藍教育的作文教室。“叮鈴鈴”,上課了,只見王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根愛心線條,又在愛心線條上畫了一條直線,最後在直線的下面畫了一條彎彎的曲。我腦筋一轉,這不就是蘋果嗎?然後又在蘋果裏塗上紅色。這樣,紅彤彤的蘋果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看着黑板上又大又圓雙紅又香又甜的蘋果,不禁想起自己在家中吃蘋果的一兩件事情。

那一天傍晚,突然,爸爸輕手輕腳地走了過來,清了清噪子,説:“女兒啊!這次出差回來,有一個小朋友給了我兩個蘋果,一直不捨得吃,拿給你和貪吃的弟弟吃吧!”於是,爸爸從公文包裏拿出一大一小的紅彤彤的蘋果,放在我的手掌中。我接過蘋果,不好意思地説:“謝謝你,老爸。”我仔細地端詳着手中的大蘋果,真讓人着迷啊!綠中透紅的果皮,真讓人大飽眼福。圓圓的個兒有小碗一般大,我摸了摸果皮太光滑,湊近鼻子一聞,真香啊,都快掉了鼻子似的!讓我直流口水,真想咬一口!我又看了看手中的小蘋果,只是小了一點兒,只有壘球一樣大。

我一手拿着大蘋果,一手拿着小蘋果,左右為難:如果我把大蘋果給弟弟,那不就吃虧了,如果把大蘋果給我,那就會被別人嘲笑,被人會説我自私自利!。突然,我想起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那麼小,4歲就學會了讓梨,把大的梨經哥哥吃,把小的梨留給自己。

我主意已經決定了,我要向孔融一樣,把大的蘋果給弟弟,小的蘋果留給自己。弟弟在房間裏看《鋼鐵飛龍》,我轉過身來,跑向房間,氣喘吁吁地對弟弟説:“今天爸爸從山東回來,帶了兩個蘋果給你,我把大的蘋果給你。”弟弟聽了一邊跳一邊説:“謝謝你姐姐,我不客氣了。”爸爸站在門口,走了進來,對我説:“好孩子,你懂得了禮讓,你是弟弟的榜樣。”爸爸甜甜地笑了,我也笑了。我再抬頭看看黑板上的蘋果,不僅僅讓我嚐到了蘋果的甜味,而且還傳遞了愛心、友情和友誼。

禮讓作文600字 篇4

上帝給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條生命,不會多給任何一個人一次。而在當今這個十分繁忙的社會,交通也隨之越來越發達,這也使交通事故越來越平凡。 前些時候,我在電視上看到:政府規定機動車要在斑馬線前停車停車禮讓行人,不然就要罰款。我心中有一個問號:那麼多開車的人,會做到嗎?有一天,我和外婆正在經過斑馬線。我們先站在斑馬線的附近看着,只見一個騎自行車的男子,就在綠燈快要變紅燈的一剎那間竟然騎着自行車若無其事地從我們身邊衝過去,真險啊!忽然,我們又發現一位叔叔開着車在車流之間停停走走,差點從車上摔下來,真擔心啊。之後看到不遠外駛來一輛6路公交車,我和外婆想等公交車開過再走,便停了下來,出乎意料的是:公交車在我們面前停了下來,車上的駕駛員叔叔對我們擺了擺手,示意我們先過去。可是在公交車同行旁邊車道上的好幾輛小轎車,他們都好像沒有看見我們,都從我們的身邊快速穿過。

我對公交車叔叔説了聲謝謝,便拉着外婆快步走過了斑馬線。

這件事深深在烙在我的腦海裏,我國交通一直很擁護,經常出現堵塞、撞車的現象,嚴重的時候還導致死亡。雖然現在有許多不文明的現象,但也有互相謙讓的好市民,看前方路口,車水馬龍,司機們並不因為擁擠而煩躁,而多是笑眯眯地相互禮讓,等待。但如果每個開車的人都能像這位公交車叔叔一樣,做到文明禮讓,我們行人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那麼,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了。

我知道不文明的現象依然存在,但只要我們遵守交通規則,文明謙讓,我相信我們的城市一定會更美好起來的!我們一定要遵守好交通規則,珍惜自己僅有的一次生命! 讓我們都從最簡單的做起:禮讓斑馬線吧!

禮讓作文600字 篇5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一句人人都知曉的名言,古時人都能禮讓,而現今的文明社會卻不再注重這些,甚至有些人用錯誤的方法理解它。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古時候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才會被稱為聖人。他們對任何人都十分謙虛、禮讓。記得孔子有個學生在市井中與人發生爭執。其緣由是爭論一年中有幾個季節。平民説一年只有三季,而孔子的學生知道一年中有四季。兩人打賭,輸了的人就向贏了的人跪下磕三個響頭。他們都認為孔子是最公平的,便去找孔子評論,孔子的答案是三季,學生只好向那個人履行賭約。學生十分不解,孔子便説:“自己吃點小虧沒什麼。”孔子便讓自己的學生讓了那個人。

戰國時,趙國有廉頗、藺相如兩位大臣,當時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發動攻城之戰,是因為兩位大臣彼此相互配合,一個出謀劃策,一個奮勇殺敵,可謂是文武齊全。但牧野之戰後,廉頗覺得自己殺敵有功,而藺相如只是動動嘴皮子得到的官位卻比自己高一點,心中十分不服,宣佈看見藺相如一定好好地羞辱他,藺相如聽後,便很少去上朝,有時在遠處看見廉頗的車就繞道而行,大臣們議論紛飛,都覺得藺相如怕廉頗,有些大臣便來問他,他説:“如果我跟廉頗將軍內鬥,那麼最終受益的是誰呢?”這些話傳到廉頗耳裏,覺得對不起藺相如,便揹負荊條,來到藺相如府上請求他原諒,這便是禮讓的'一個典例。

這些人的禮讓是讓人敬佩,值得學習的。然而現今社會,人們忽略精神上的感受,只是追求物質生活,比如排隊時,有些人插隊,當人們譴責他時,他反而振振有詞地説:“不是講究禮讓嗎,那麼你就應該讓我。”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説不清”啊,這便扭曲了禮讓的本質。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流傳已有5000餘年,但如今我們對它不重視了,讓我們從“禮讓”開始,將它發揚光大。

禮讓作文600字 篇6

我們學校有一個“樓梯洞”,是連接教學樓與餐廳的捷徑。可是,每逢下雨,就會“水淹樓梯洞”。洞中水很深,但水中卻有幾塊磚頭,可用“輕功水上漂”從磚上“飛”過。於是,在下雨時,就會上演“黑白羊爭過獨木橋”的戲碼。這不?又來了:

“哎,你先下去唄,讓我先過去吧。”站在一端的男生説道。“憑什麼呀?我先過。”另一端的男生態度很不好的地。“不憑什麼,你就得讓我先過。”這一端的男生有點惱了,回道。“喲,還挺橫,我今天就不讓你過了,怎麼樣?”另一端的男生也火了。“讓開。”這端的男生伸手去推另一端的,另一端的不甘示弱……於是,兩個野蠻人就在磚頭上開戰了。最後的結果是:兩人都落入了水中,華麗麗的變成了落湯雞。

我站在後面,看着這一幕,獨自思考起來:剛開始時,這端男生語氣還好一些,可能只是想先過去,而那邊的男生可能曲解了他的意思,想着這麼多人看着,自己要是因為他的一句話就退回去給他讓路,豈不是顯得自己怕了他?那多丟人呀,於是語氣就不太好。這邊男生一聽這語氣,感覺這人找事,自己也要再給他讓,就太丟人了。於是,就因為這讓不讓路,丟不丟人的問題,兩人就動嘴甚至動手了。

想到這裏,我有點無語了,至於嗎?給別人讓讓路很丟人嗎?恐怕大家都不是這樣想的吧?相比之下,還是兩人打架落水比較丟人吧?我暗自搖搖頭,心道:這些人心中是怎麼想的呀?要是各退一步,互相禮讓,不就沒這事了麼?

其實,在校園中,你的禮讓非但不會讓別人覺得你軟弱,而且會讓人感覺你有禮貌,從心中欣賞你。同時也可以帶動身邊的人共同禮讓。這樣下去,我們的校園不就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了嗎?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互相禮讓,共創和諧校園吧!

禮讓作文600字 篇7

在19世紀末期,隨着汽車的發明,城市內開始車流滾滾。因為沒有明確法律規定,加之行人隨意的橫穿,所以交通事故頻繁發生。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英國人在街道上設計出了一種類似斑馬身上白斑紋的人行橫道線後,交通事故的發生才有所好轉。自此後,倫敦街頭出現了一道道赫然醒目的橫線,接着全球各國的城市街頭也都出現了這黑白相間的斑馬線。

雖然在斑馬線出現後交通事故有所減少,但還是避免不了悲劇的發生。這不禁讓我疑問了:難道斑馬線就只是為了規定行人通行的標記嗎?不是為了讓司機看到斑馬線會自動減速或停下嗎?

這就是人們文明的另一種體現。

在歐洲,無處不體現着人與車相互的尊重。例如比利時,在這個國家很少有紅綠燈,但卻極少發生車禍。因為那裏人人都知曉一條交通規則:行人第一,馬車第二,自行車第三,汽車最後。所以人人恭敬讓行,一切都井然有序。在那裏,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一位比利時的婦女曾言:“我已經享受着舒適的車,已經很優越,還有什麼理由和行人爭搶呢?”

有時我們不得不感慨外國人的大度,可若連這點大度也沒有算什麼中國人。想一想,如果每個司機都可以為了那麼幾十秒或幾分鐘,稍微等一等,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無辜死亡呢!

每個人出門在外,家裏人無不盼望其平安歸來。如今你開着汽車高傲的超過那些行人,可否想過當初的自己也是行人。所有,不必驕傲,覺得有了車就高人一等。請慢一點,細心一點,小心一點你前面斑馬線上的行人,他們的家人,也盼望他們平安回家。

一切安居樂業都基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尊重。即使你已經擁有更好的生活,為什麼要在一點點時間上斤斤計較。所以做文明人,做文明事,請從禮讓“斑馬線”開始!

禮讓作文600字 篇8

“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形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持。走進我的視野,從此不再陌生。人類的面孔,就是愛的表情。告訴你一個發現,你和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正如這首歌中寫道“世界很小是個家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如一首首心靈之歌,唱出了動聽的愛的旋律,唱出了人間的真情!

記得去年週末的一天,爸爸開車送我去上舞蹈課。由於走得有些晚了,所以剛出小區門我就迫不及待地催促道:“爸爸,快些開!快些開!超過前面那輛車,看它慢悠悠不走……”爸爸似乎要説什麼,卻沒有開口,但卻在安全的基礎上,努力加速快行。

突然,爸爸在斑馬線前停住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嚷道:“爸!這裏沒有紅燈,快走呀!我要遲到了!”爸爸卻指了指路邊幾個等待過馬路的行人,神情嚴肅地説:“就算遲到,也一定要禮讓行人,文明行車”。我不解地辯解道:“沒事可以讓一讓,可我上課着急呀!不讓也無所謂呀!”就在這時,有位老爺爺向爸爸示意了讚許的微笑,並快步通過;有位阿姨也面向我們鞠了一躬。當時,雖然爸爸沒再説什麼,但我的臉已經通紅了。

下車前爸爸看了我一眼,並語重心長地説:“玥兒,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就應該互相禮讓,互相關愛。正如孟子説: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禮讓可以讓出一份文明,讓出一份和諧,讓出一份暢通,讓出一份安全。”聽了爸爸的話,我連忙説:“爸爸我知道了,這就叫:勿以善小而不為吧。”爸爸微笑着點點頭。值得慶幸的是,那天上課我竟沒有遲到。

如今,在我的家鄉太原有太多像爸爸這樣的人,尤其是在學校附近,人流量集中的小街小巷,“禮讓行人”已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願“禮讓之美”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liubaizi/pjqxl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