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600字作文 >

【精選】春節的作文600字五篇

【精選】春節的作文600字五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的作文600字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春節的作文600字五篇

春節的作文600字 篇1

打開博客,才發覺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更新。博客雖沒有更新,但每一天都是新的。萬事萬物都處於不斷地變化之中,無論是天氣,還是人的心情,當然,你無法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

説到“變化”一詞,讓我想起在春節期間聽到的算是最多的一句話:“春節不好玩兒了,沒有以前安逸了。”是的,這年過得是越來越沒感覺了,已經失去了小時候春節時的味道了。我們同樣可以放鞭炮,只是缺少了當年的急切與渴望;我們同樣可以穿好的吃香的,只是缺少了當年的欣喜與美好;我們同樣走親訪友,只是沒有了當年的天真與愜意。我們急切地想要去找回往昔,又急切地想要逃離,可最終,我們走不出這個圈兒,走不出這個歷經修飾和塗改的圈兒。其實,“年”還是當年的“年”,“年”的形式和環節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變化的只是我們自己,自己年齡、角色、位置以及心情。其實一切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與其一味地感歎與回首,倒不如用一顆平常心來面對變化中的自己,用一顆美好的心來念想小時候的小美好,用一顆細微的心去發現當下生活中的無數點點滴滴。

春節已經過了一半,前一週才歸鄉的人,而今又踏上新一年的旅途,帶着親人的愛與温暖繼續人生的歷程,上班族們患的“節後綜合症”還需好好調理,學生們的寒假也快結束了,大家都要各就各位,都要進入自己的軌道了,算是一種迴歸,一種輪迴吧。

春節在淡淡的美好中繼續着,難道在美好温馨的背後一定要小插曲才算是真實的人生嗎?如果是,我欣然地接受與面對。雖説有些意外不可避免,但我始終認為意外的前奏因我而起,於是在心裏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結”。這個“結”是一種愧疚,也是一種提醒,更是對人對事新的一種認識與體悟。其實不是我們突然變了,只是我們都進步了。既然做不到選擇性的失憶,那就選擇順勢。

説到“選擇”,想起自己曾經作選擇時的心情以及之後的結果,其實無論是哪種選擇,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所謂捨得,有舍就有得。我們努力地站在各自的.立場思考,努力朝向共同的方向,然而,我卻在選擇的門外,始終不徘徊。

人生中還有很多事需要我們細細地去經歷與體悟,沒有什麼比懷揣着一顆樂觀而美好的心重要,繼續簡單的人生,繼續温暖的人生,繼續我們大家的人生。

春節的作文600字 篇2

今天是1月12日,星期五,雖然元旦已經過去一個多星期了,但是新年的氣氛依然在我們身邊迴盪。這不,今天的美術課就將這氣氛變成了我們手中那洋溢着喜氣的形式多樣的“喜”字了。

剛上課,老師就考驗我們了,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誰會剪喜字?誰敢到前面來大顯一下身手?”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在盼望有一位大膽的勇士能夠舉手走上前去。終於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有一隻手高高地舉了起來。可是那舉起的手在慢慢降低,大概他有一些不好意思了。他是誰呢?他就是我班的高遠同學。你別看他平時的學習成績不太好,但是他那五根香腸一般健壯的手指卻非常靈巧。但是他經不起別人的誇獎,你看今天他看到大家誇他的勇氣大,敢於上前去剪紙,所以就原形畢露了。剛才還胸有成竹的他,卻由於一個疏忽,導致喜字少了一橫而失敗了。還好老師沒有批評他,反而表揚他的勇氣和手藝的高超,同時指出一個注意點。

老師提醒我們一些注意點以後就讓我們自己動手剪紙了。現在輪到我自己剪了,剪什麼好呢?我這個人總想與眾不同,剪一個普通的喜字有什麼呢!誰都可以剪,而且誰都會剪。對了,在喜字中間加上幾個春字,就可以顯得這個喜字的春意濃濃了。這春字可以代表春節的春呀!預祝春節喜氣洋洋、喜事臨門……

別看這喜字看看簡單,做起來卻是那麼不容易。我先將手中的紅紙對摺,再對摺。然後,我選一面畫上一個四分之一的喜字。這時,一個難題出現在我的眼前,那春字應該放在那裏呢?我將喜字打開,仔細琢磨。看着紅紙我左思右想,還是想不出這春字應該放在哪裏。正在我苦思冥想的時候,已經有同學剪好交給老師了。看着同學們一個一個剪好笑着將他們自己剪的喜字交給了老師,我有點羨慕了。我想自己得趕快想好,否則會來不及的。啊,對了,這喜字的中間不是有四隻大嘴巴嗎?就在那裏讓春字安家吧!我重新將紙摺好,在大嘴巴中間畫了半個春字。畫好,我立刻動手剪了起來。很快,我就將那喜字剪好了。

我看着自己的大作,得意地笑了。我心想我剪的喜字一定會與眾不同,讓老師刮目相看。我自信地將它交給了老師。果然老師看着我的喜字就表揚我心靈手巧,還將給我一張銀星卡。

春節的作文600字 篇3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説,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説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很盛行。我國最早的春聯,是五代時期孟昶寫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年畫源於唐朝的門神,它和燃爆竹一樣,在古代都是用來驅鬼避邪的,現在卻成了專為增加喜慶氣氛的習俗了。貼“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們把寫在紅方紙上的“福”字,故意倒貼在門、窗、傢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着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至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春節的作文600字 篇4

春節來臨了,今年春節我是到奶奶家過的,奶奶家可熱鬧了:我一家,妹妹一家,還有從西安回來的妹妹一家,看到這麼多人團聚在一起,這是多麼温馨的場面呢! 她們來了,就把我團團圍住,我都被她們的熱情弄得喘不過氣來

妹妹撒嬌似的温柔地對我説:“姐,你別生氣,我是看到你很激動,所以才做出如此的舉動。”

聽了她的話,我的臉色立即陰轉晴,我又繼續跟她倆玩了起來,在玩耍中,有歡聲笑語,也有喜怒哀樂,姐妹們團圓的一瞬間是難忘的,也是温馨的。 突然,爺爺説:“孩子們,要要放鞭炮了!”只見,我們三人第一時間 的反應是:“放我們小孩買的鞭炮還是大炮?”爺爺説:“當然是放大炮了!”

聽爺爺這堅定的語氣我們頓時有點失落了,可這時大人們都過來了,可我們説:“不行,先放小孩子的鞭炮。”可聽了大人的教導,於是我們就老老實實地在那裏看放鞭炮,一聲一聲地響,我們的耳朵也在不停地抖,現在大家都在看着鞭炮放了,春節來了,我們用放鞭炮來迎接春節,這一瞬間是温馨的時刻。

到了晚上,該吃年夜飯了,聽大人們説,年夜飯是團圓飯,一家人應該團團圓圓,我們小孩已經在飯桌上靜靜等候着,只見奶奶一樣菜一樣菜地端到飯桌上,那豐富又豐盛美味的佳餚,在桌上已經 擺好了,我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看着我們吃飯可真香

可此時在廚房裏忙活了一下午的“服務員”還在廚房裏忙活,我趕快跑過去對她們説:“你們辛苦了,快去吃吧,這可是年夜飯呀!”

聽了我的話,她們也都放下手裏的活,去吃飯了,年夜飯人員到齊,可以開始了,這是大家互相敬酒,祝福,願在新的一年裏工作順利,新年快樂,兔年吉祥!

此時,飯桌上,聲音非常大,氣氛非常好。我們用吃團圓飯來迎接春節,這一瞬間是温馨的。

春節的温馨瞬間實在是太多了,朋友,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在享受每個幸福温馨的瞬間呢!

春節的作文600字 篇5

回到老家,心裏可高興了,春節民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悦,開心地忙碌着。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説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民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説,説工作,説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説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着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民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民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説了!

這天,是初一,才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則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裏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着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liubaizi/gqryk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