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600字作文 >

道家作文600字6篇

道家作文600字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家作文600字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家作文600字6篇

道家作文600字 篇1

走進店裏,裏面的歡笑聲和大家邊吃邊説的北京味兒一直在我的耳邊想起。在家鄉的那條小街上,就屬這裏最有味道!

我走進店裏,坐在了一個離門不遠的座位並大聲喊道:“我要一碗滷煮和一個燒餅!”老闆娘帶着她的北京味兒道:“好嘞!您稍等啊。”不一會兒,老闆娘把一碗熱乎乎的滷煮和剛做好的燒餅帶到我的面前:“這是您的!”老闆娘還是一樣的熱情,一個‘您’字透着對顧客的款待。

吃着剛端上來的熱乎乎的滷煮,大鍋熬燉出來的特有香味加之燒餅的鹹鮮鬆脆,又讓我想起了那温暖的場景:媽媽帶着我一起來到這熱鬧的店裏,找個地方坐下,衝着老闆娘喊上一句,一會兒就端上來美味的滷煮了。在等候的顧客也都不急,各自和身邊人説着聊着。媽媽工作忙,這一次沒有一同來,但我也能感受着這熙攘的氣氛。聽着旁人講着趣事,就好像在滷煮里加上了香菜,調和着店裏的基調,陣陣歡笑是屬於店裏的每一個人的。我喝了一口滷煮的湯又吃了一口裏面的食物和香噴噴的燒餅,那幾口下去後,我瞬間感覺到滷煮加燒餅真的是絕配!只有在這個店能吃到這個味!

沒過一會兒,進來了一位老大爺,他坐在了我的面前笑眯眯地跟我打着招呼,然後轉向老闆娘,説道:“老闆娘,我又來了。來這兒就是吃個正宗!”“大爺瞧您説的,您這回還和以前一樣嗎?”老闆娘笑着説。那位老大爺向老闆娘點了點頭,並和我絮叨起了他今天所遇見的趣兒事,我被老大爺的神情和話語給逗笑了。老大爺越説越起勁兒,周圍的人也都跟着笑起來。小小的滷煮店,卻時常都充滿歡聲笑語。

滷煮店裏,那顧客們嘮的`家常,講的趣事是北京的味道;那老闆娘熱情的話語和招待是北京的味道。吃完後,我帶着滿足走出小店,外面颳着涼颼颼的風,但那地道的家鄉味兒依然温暖着我!

道家作文600字 篇2

家鄉是一種情懷,家鄉的味道,值得一生細細的品嚐一下。

——題記

“開飯囉!”,隨着媽媽一聲吆喝,我們立即圍座在了餐桌旁,瞧着一桌熱氣騰騰、色香俱佳的菜餚,我饞得直流口水了,可沒等我動筷,我親愛的家人們早就開吃了,我的家人正一個勁的誇着“好吃,可好吃了,家鄉的味道……”

被媽媽説我才注意到,今天的一桌菜比較特別,有“毛筍燒肉、油燜筍、馬蘭頭、青菜、番茄炒蛋……,很普通,但是卻一點也不平常,原來,這些菜都是早上我爺爺奶奶從山裏外公家帶來的,鮮嫩的竹筍和毛筍,是早上外公剛從山下挖來的,青菜和馬蘭頭摘來時還帶着早上的露珠,碧綠碧綠,鴨蛋是外婆剛從鴨棚裏撿起的……,怪不得媽媽吃得那麼迫不及待,這些菜果真有家鄉的味道!

説起這些家鄉菜,最先想起的是外公家門前的小菜園,不管什麼時候去,總是生機勃勃,青菜、捲心菜、黃瓜、玉米、辣椒等,時令蔬菜應有盡有。這片菜園對我來説帶來很多快樂,每次去,我和弟弟總喜歡拿個小鋤頭,挖挖這裏,又去撬撬那邊,澆水、搗泥漿……玩得可盡興了。

對於沒有生活經驗的我被完全戰敗了,反而逗得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全家後着肚子笑個不停,也就是這一次次笑聲中我慢慢認識了菜園裏的各種蔬菜,更加喜歡這個家鄉的味道。

媽媽和我從小生長在那裏,特別地喜歡家鄉的菜,只要是在家裏面吃的菜,一向愛挑食的媽媽和我都會多吃一碗,我們也特別的喜歡那一方水土給予我們的饋贈,一盆子筍裏有我童年在竹林裏嬉戲的身影,青菜和馬蘭頭上有我仔細觀察停留的眼神。

那裏是我的家鄉,有我的忠貞,還有那濃化不開的家鄉的味道!

道家作文600字 篇3

喜歡美食的觀眾朋友們,應該都瞭解舌尖上的中國。它向人們介紹了中國各地的誘人美食,有紅燒牛肉麪,有糖醋排骨,有紅燒獅子頭,還有白切雞……但最我愛吃的還是媽媽做的家常菜—叉燒肉。

下面,請允許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叉燒肉的做法:首先,要準備一塊上好的裏脊肉,一小塊生薑,兩片蒜瓣和一瓶李錦記的叉燒醬。然後將清洗乾淨的裏脊肉切成手掌大小的肉片,肉片閃爍着紅潤的光澤,彷彿在説:“快來,讓我變成美食吧!”再把姜和蒜瓣切成絲狀放入碗中,隨後再放入半瓶的叉燒醬並攪拌均勻,在碗口貼上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一天,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肉更入味更鮮美,在半天之後把姜和蒜取出來再將肉攪拌一次。整碗肉片在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叉燒味,我情不自禁地嚥了下口水。

第二天,媽媽從冰箱中取出醃製好的叉燒肉放入油鍋中煎烤。再打開保鮮膜的那一瞬間,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歎道:“啊!真香啊!”緊接着,媽媽點着火,在油鍋裏倒入適量的油,等鍋熱了以後,再把肉片依次放入鍋中用中火煎烤,肉片在金黃的油中變了顏色,香味越來越濃,媽媽還時不時地翻動,以防燒焦,我在旁邊蹦來竄去,讓媽媽哭笑不得。大約三分鐘過後,整個廚房都瀰漫着叉燒肉的香味。垂涎欲滴的我,像個饞貓一樣跟在媽媽的身後,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塊,細細品嚐着,又香又嫩的口感讓你百吃不膩。

就是這麼一道家常菜裏飽含着濃濃的母愛。我愛媽媽做的叉燒肉,我更愛媽媽。

親愛的小讀者們,歡迎您們來我家品嚐,記得點贊喲!

道家作文600字 篇4

家鄉的味道是不可複製的,有些味道唯有在家鄉吃,才最地道。

我的家鄉在江南水鄉,靠水的地方,自然魚就多,於是在我們家鄉,大家就會想出許多花樣來吃魚,而最受歡迎的要數魚餃湯了,這是用切成薄片的魚肉做皮,將肉餡填入魚片中,做成餃子的形狀的美食。每次只要它上了餐桌,都會一掃而空。

又到了一年團圓時,外出一年的親人們都在過年時回來了,家族裏熱鬧了起來,團圓飯自然必不可少。一道道可口的飯菜陸續上桌,我們也陸續落座,當那一大盆壓軸的魚餃湯上桌,我們小輩們的眼都直了:我起身去聞那飄出的香味,離我最遠的表哥也伸直了脖子張望,旁邊那剛牙牙學語的妹妹也一直叫着:“餃餃,餃餃……”姑姑看着我們這着急的樣子,邊笑邊給我們發着碗筷:“小饞貓們,都別急……”

筷子一到手我們就都直奔魚餃,大廚奶奶見狀,説道:“別搶,別搶,還有呢!知道你們愛吃,我做了兩大碗呢。”從廣東工作回來的姑姑也最愛吃魚餃,一邊吃着,一邊回味:“好久沒有吃到這個味道了,太香了!”“是啊!就在奶奶這兒能吃到這麼正宗的魚餃!”我也連連稱讚。你一筷子我一勺的,很快一大碗魚餃就被掃蕩一空,連湯都沒剩。這兩大碗也不夠我們吃的呀!

團圓的餐桌上除了吃飯,也是大夥兒交流做飯的的好地方。這不,媽媽就和奶奶聊了起來:

“我在北京也給女娃做過魚餃,可她就説沒您做的好吃。感覺少了點兒味道,您有什麼祕方?傳授傳授吧。”

“我哪兒有什麼祕方呀,就是用咱們這水裏的魚,廚房的料呀!”奶奶邊説邊笑着,“恐怕就是這一年到頭你們總想着、盼着我這一口吧。看着你們吃的開心我也高興。”

在一旁的我聽罷,心中瞭然,也許這就是水鄉的魚味,這就是親人的牽掛味。

餃子是團圓的象徵,一張皮子將思念、期盼、等待、合歡都包了進去。一家人在此時聚集到一起,兩碗魚餃在此地傳遞着最美好的團圓。新的一年,就在這熱鬧的團圓飯中開啟了。

道家作文600字 篇5

窗外小草冒出了新芽,樹木換上了新裝。

“奶奶!我們的香椿魚好了沒?”我從外面剛回來,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廚房。奶奶聞聲回答道:“馬上,馬上!等了一年的你,這麼會兒就等不了了!”邊説着,奶奶就把炸得金黃的香椿魚端到了我的面前。那醇厚的雞蛋味道夾雜着香椿的清香,就這樣在我的面前鋪散開來。我也不顧剛起鍋的熱燙,上手抓起一塊,再咬上一口,“咯吱”的聲音加之香椿獨特的香氣,便是春天裏最地道的家鄉味。

小時候,我和爺爺奶奶住在老家的院子裏,那裏有好幾顆香椿樹,開春時節,爺爺就會帶着我摘最嫩的頭茬兒香椿芽。香椿樹搞搞的,一簇簇香椿苗朝上生長着,爺爺舉着帶鈎子的長木棍一把勾住一簇香椿苗,香椿苗就掉落在樹旁。我呢,拿着個袋子,或蹲坐或彎腰,把落在地上的香椿苗都撿起來。看着那青紅相間的葉子,嗅着這股清香,再一想到等會兒拿回去,奶奶就能做出好吃的香椿魚了,我的幹勁兒就更足了,不一會兒的功夫,我們爺孫二人就摘了滿滿一口袋。爺爺見我幹活起勁兒的樣子,總誇讚我:“真是能幹啊!自己摘的吃起來肯定更香!”我也樂在其中。

回屋後,奶奶挑出最嫩的香椿芽,洗淨,然後放入攪好的雞蛋液中,架起大鍋,開炸咯!我問奶奶:“為什麼這叫香椿魚呢?”“這新鮮的香椿苗不切,直接裹着蛋液,炸出來就跟小魚似的!”奶奶邊炸邊説着,“這又香又嫩的‘香椿魚’啊,一會兒就遊進你的肚子裏啦!”一條條香椿魚隨着“茲拉茲拉……”的聲音在油鍋裏遊開了,等到變成金黃色,那酥脆可口的香椿魚就做好了。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院子裏,吃着剛炸出來,還冒着熱氣的香椿魚,有説有笑,其樂融融。

現在,我已不住在老家的院子裏,也不再有和爺爺一起摘香椿的時間了,但每到春天,看到附近的香椿樹開始滋芽,就會找機會回爺爺奶奶家,去吃上一餐家鄉的味道——香椿魚。這個味道就在我的心裏,那是清香的食物滋味,更是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童年時光的味道。

道家作文600字 篇6

安徽,是我的家鄉,那裏有數不勝數的美食,但我覺得最地的家鄉味卻是那條巷子裏吃到的雜麪條。

舟車勞頓回到家鄉,正趕上晌午,自然是要去吃上一碗雜麪條的。巷子裏彌散着那店裏用老母雞熬的高湯的鮮香,我不覺加快腳步,來到小店裏。老闆繫個圍裙帶着套袖,正在這架着的大鍋裏製作雜麪條呢。“回來了!又想這口雜麪條了吧?”老闆邊幹着活邊招待着我。那高湯的香味越發濃郁了,撲鼻而來,勾起了肚子裏的饞蟲。就這樣光聞不吃,也能把人給饞倒。

店裏面積不大,桌子也沒有空的,可我也是有地方坐的——和鄉人拼桌坐在一起。不一會兒便和他們聊起了天,完全沒有陌生人的感覺,彷彿就是一家人。第一次來這裏吃飯,人也是那麼多,也只能和別人拼桌坐在一起。那時還覺得有點兒尷尬,幾個不認識的人在一起吃飯多彆扭,其實不然,都是同鄉的人,彼此聊一聊身邊人,身邊事不一會兒就熟識了。那麼多年過去了,氣氛沒有改變,雜麪條的味道也依舊濃稠。

還在和同桌人説着話,一碗熱氣騰騰的雜麪條就端上來了,碗還那麼大,面卻冒出了尖,老闆娘笑着説:“姑娘,剛回來吧?快趁熱吃,等涼了就不是這味啦!”聽着這直暖人心的話,我嚐了一口,果然,麪條的味道沒有變,還是那麼香,這被高湯煮成黏糊狀的面,吃起來潤滑細膩。我只顧吃着,也顧不上跟同桌的鄉人們説話了。這時,旁邊的老鄉遞給了我一個托盤:“放上蒜末和炒芝麻,保準你能再吃上一碗!”我接過托盤,似信非信地分別從蒜末罐和炒芝麻罐裏舀了點兒加進碗裏,再進嘴的雜麪條比之前吃的更清口更濃香了!我連連點頭稱讚,老鄉也得意得很:“這雜麪條才是真地道呢!”是啊,老闆的手藝再加之老鄉的熱情,能不地道嗎?

吃完後起身要走了,老闆娘對我説道:“明年再見啊姑娘,在北京好好學習。”來時,老闆招呼我;走時,老闆娘囑託我。這種關心,就像父母關心自己的孩子那樣,帶着家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標籤: 道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liubaizi/4048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