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600字作文 >

包粽子作文600字6年級

包粽子作文600字6年級

聽説,端午節人們要把粽子投到江裏來紀念古代著名詩人屈原,同時還要包粽子,所以為大家帶來了包粽子作文

包粽子作文600字6年級

包粽子作文6年級1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部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粽子。端午節當天,母親一邊給我聽寫生字一邊包粽子,姐姐也參與了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母親包的可就差遠了。

剛包了一回兒,我姐姐突發奇想,要往粽子裏包火腿和海苔,然後姐姐專職包火腿餡粽子,母親包花生綠豆葡萄乾餡的粽子。姐姐包了十多個,母親包了十多個,她倆互不相讓。

閒話就説到這裏,下面我們開始吃粽子,母親還做了很多菜和魚湯。我吃的第一個粽子是海苔餡的,這個端午節我們過得非常愉快。

包粽子作文6年級2

我可捨不得把香噴噴的粽子投到江裏,這多可惜呀!

今天,終於到了端午節。我決定自食其果,大顯身手一回。

我抱着虛心的態度,準備向家長學習。我換好衣服,舉起乾淨的雙手,佔領了最佳位置,一板一眼地準備包粽子。母親看着我哈哈大笑起來:“你是準備給粽子做手術嗎?”我看着自己,不禁也跟着笑了起來,包粽子活動就在笑聲中開始了。

母親給我做了示範,包好的粽子稜角分明,大小適中,可以和商店裏的媲美。我基本看清了動作,找了兩張粽子葉落在了一起。左手拿着寬的一頭,右手拿着粽子葉中間,把寬的一頭向中間一彎,底部形成了一個尖角。這時,粽子葉成了一個錐形小碗。只要放上米和棗,把它們包起來,用繩子拴起來就OK了。我開始往小碗裏裝米,忽然發現米總也裝不滿,原來粽子的底部成了無底洞。粽子葉也七扭八歪了,不管我怎麼擺弄就是弄不嚴底角。我靈機一動,又拿了一張粽子葉,把底角包住。不管三七二十一,米和棗一起放了進去,再用上面的葉子包住,雙手死死地攥着。接下來,捆繩子又難住了我,一隻手使勁捏住粽子,另一隻手拿着繩子,好歹捆在了一起。可我又該怎麼繫上呢?我恨不得把雙腳也用上,最後參差不齊的牙派上了用場,終於包好了一個“時髦”的“怪胎”。和母親的相比,簡直是太“酷”了。不管怎麼説這是我勞動的成果。在我不斷的努力與實踐下,終於還算包好一個個的粽子。最後再經過煮,就可以品嚐我的傑作了。吃着我的“怪胎”,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看來,做任何事情,都不想想象中那樣簡單,必須經過努力與實踐才能成功。

包粽子作文6年級3

我很喜歡吃可口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連包粽子的過程也全然不知,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一有粽子,我就吃個精光。姑媽看了,總是説“就知道吃,不知道自己做。”今天我要拜師學藝——包粽子。我頭一回這麼專心致志!我乖乖地在姑媽身旁耳染目睹,看了看這包粽子根本難不住我吧。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能包得漂亮而結實真的非常不容易。

姑媽瞧我這麼認真。讓我動手包粽子,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着姑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鮮嫩的豬肉,再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不讓儒米寶寶溜走。我得意極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十分生氣哦!姑媽看了,説‘遇到事情要有恆心,要有耐心,方法。姑媽來替你“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懸着的心,總算落了下來。-----我接過長長的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姑媽的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裏的吃奶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

吃着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味道就是不一樣,我的心裏像吃了蜜一樣,十分高興。

包粽子作文6年級4

週一,我們班上綜合實踐課,課題就是——包粽子。但由於上週五沒有把準備這事佈置為作業,許多人沒帶材料,我就是其中之一。看着人家不算很失敗的包粽子的過程與老師的講解,我想:包粽子不算很難嘛!於是我盼着下午放學。

總算回家了。吃過晚餐,我被告知——包粽子用的米至少要泡12小時,而不泡會使煮出的粽子不好吃。我只好開始包“假”粽子。

一開始,我把粽葉半重疊到一起,再從粽葉約三分之二處定為盛米的漏斗形的中心處的一個角,再卷出漏斗形……等等,剩下的那一半是一個還是兩個(多出的是粽葉的另一端)?幸虧一旁的母親指點才知道是一個。我怎麼卷也沒法把它弄到一邊,只能矇混過關。

開始填米了。這是很簡單,但米還是不聽話,順着粽葉滑走了。我把米填至三分之一,要放棗了,卻又被告知棗沒了,我只好無奈地把米填滿。

要把剩下的那半粽子扣過來時,葉子卻變窄了,蓋不住兩角。一樣沒有任何辦法。我剛想向母親請求幫助,可她卻説:“這根本不合格嘛!”説完,就把我即將誕生的“傑作”毀了。

我不甘心,又做了一次。那些問題其實絲毫沒有消失,只不過比上次好了點。纏繩子時,母親告訴我其實怎麼纏都可以,只要纏牢粽葉就行。然而我要打結時,兩根繩子卻無法“會合”,即使勉強湊在一起,線的細小也使我打不了結。母親又開始指導我説:“當初纏的時候要留一段兒(繩子),纏完了就好‘會合’了。”説完後,就給我的.像那種長的直角三角板一樣的粽子繫了個活釦,又把這“處女作”毀了。

包好之後,要把粽子上鍋蒸1小時(高壓鍋40分鐘),但現在包的是“假”粽子,又被毀了,我只得望“熟”興歎。不過,我並不失望,因為——我實踐了。

包粽子作文6年級5

星期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所以星期五我們舉行了一場包粽子比賽。我們準備第一節課包粽子,第二節課寫粽子,第三節課嘗粽子。

開始包粽子了。大家都熟練地拿起一張粽子葉,我也是不例外。我先把粽葉捲成一個筒(筒底下要是尖的,不能漏),然後開始填米。開始還一切順利,可到了蓋粽葉這一步我就怎麼也包不好了,不是個扁扁的三角形;就是蓋上後漏米。同學們都説我們這一組是“一點就通”,可沒人“點”,可我覺得我是“百點不通”啊!奶奶在家裏教了我好多次了,可我還是會有一點不會。最後的時候,在我們的老師的幫助下,我終於包出了第一個粽子,這個粽子該尖的地方不尖,該圓的地方不圓,真不成樣子,不過我還是很重視它,把它放進了我自己的小盆裏。

開始寫關於粽子了。所謂的寫粽子,就是包粽子的過程結合自己的感想寫一篇作文。我雖然包得不好,可寫起來是“下筆如有神”。我寫了一行又一行,很快交了上去。老師問:“怎麼這麼快?肯定沒好好寫。”我打趣地説:“我這是速成作文,保證質量!”

終於開始我們最喜歡的環節:嘗粽子了!老師就會把煮好的粽子發給我們,我們吃得津津有味。雖然這些粽子不如家裏包的好吃,不過在我們心中,各種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它—一個自己包的粽子,因為那是我們全心全意包出來的!

通過這一次活動,我對“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理解更深了,我還明白了:任何事都不能一味地去做。就像包粽子,這樣包不行,再換一種方法包。

包粽子作文6年級6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説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捲,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姥姥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着,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説:“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説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粽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藴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包粽子作文6年級7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舉行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活動。孫老師決定在班上開展一次包粽子的實踐活動。聽到這個消息,大家興奮不已。

經過小組討論,我們組決定包紅豆臘肉粽,分工如下:鄧柯桓負責帶臘肉,謝玭鍶負責帶紅豆,陳科宇負責帶工具,我負責帶糯米、粽葉和棉線。

母親單位有事不能來了,我好失望,貼心的母親後來叫她的同事董阿姨到學校來幫我們,我欣喜若狂。我們把食材洗乾淨,洗好手,把糯米、紅豆、切成小塊的臘肉放在盆裏攪勻,白的糯米紅的豆,連顏色搭配都有食慾,董阿姨先示範了一次,我們就開始包了。

我拿出兩張粽葉大部分重疊在一起,從底部往上捲成漏斗狀,用勺子把食材舀進去,舀得不多不少,再用一根竹筷築緊,以減少裏面的空隙。呀!不好,由於用力過猛,粽葉讓我給戳穿了,我尷尬地四周看看,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包粽子呢,沒人注意我,急中生智,我又拿過一張粽葉包在外面。這下好了,終於不漏米了,我拿過勺子,用勺子背把米壓緊,董阿姨介紹説,壓緊的餡煮熟後米會硬一些,會更香,而鬆的就沒這麼香了。壓完後,我把伸出的粽葉反折回來蓋住漏斗口,包成了一個三角形,最後,剪了一段線,把粽子“五花大綁”,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抬頭看到同學們熱火朝天地忙着,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很多同學咧着嘴,似乎口水都快滴到粽子上了,嘿嘿!哪能抵擋粽子的誘惑。孫老師、李書記、高校長都來了,一邊指點一邊欣賞我們包粽子。

最後我們組包了40個粽子,大家各自分了些帶回家,想想晚上可以吃到自己包的又香又糯的紅豆臘肉粽,心裏那個美呀!似乎聞到了熱氣騰騰的粽子散發出的陣陣清香。

包粽子作文6年級8

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老師為了讓我們更加了解端午節的習俗,就準備組織包粽子實踐活動。老師請來了幾位爺爺奶奶、阿姨等家長來教我們包粽子。

我們分成了八個小組,每六人一組,那些爺爺奶奶、阿姨們在食堂裏早已準備好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兩個盆子,一個裝着煮好的蘆葦葉,另一個裝着糯米、花生和紅棗,它們混合在一起好像是沙漠中一顆顆發亮的紅寶石。我們一進食堂分分圍到指定的“老師”身邊,都仰着頭認真地聽“老師”講解包粽子的方法。

我們小組的“老師”是一位奶奶,奶奶一邊做一邊講解,同學們的眼睛個個都直直頂着奶奶的動作,她拿起三片蘆葦葉,均勻分開並一片壓着一片,然後拿起剪刀剪去蘆葦葉的兩端,特別在剪蘆葦葉頭那端時,因成大約三十度角。之後,中指和食指要成剪刀形,夾在蘆葦葉頭那端向內捲起,就像一頂尖尖的“小帽子”。我們學着老師的樣子,第一步很簡單,第二步卷就有點難度了,我捲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要麼尖的地方有一個大“洞‘,要麼”小帽子“太小了,連餡都裝不了多少,怎麼辦呢?我心裏想着。突然聽到旁邊的蔡文傑興奮地喊了出來:”我會捲了“。還高高地舉在手裏,非常的漂亮。接着又有好幾位同學也説會捲了,我心裏可急了,我認真地看着”老師“到底怎麼做的呢?自己又試了幾遍,終於成功了,於是我在”小帽子“裏灌上一點米,在米的上面放上一顆大大的紅棗,再蓋上點米和”小帽子“口平齊,學着”老師“的樣子用蘆葦葉剩餘部分繞過來,將口封住,再用一片蘆葦葉將口封堅固,最後用細繩將粽子捆住,不能鬆開,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接下來又包了一個、兩個、三個……雖然這次自己包的粽子沒有像”老師“包的那樣精緻好看,但我心裏很高興,因為我又學會了一樣本領,以後每逢端午節就可以自己包粽子了。

包粽子作文6年級9

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一個賽龍舟的節日,一個包粽子的節日……還記得嗎?”端午節“!

今天下午,我們五(4)班組織了一回”端午粽飄香“的親子活動,我們一個個鬥志高昂,這並不難的包粽子活動怎得難倒我們?

下午一點開始,家長們陸陸續續地到來了,大袋子小袋子,大鍋小鍋,統統帶到班級來,米粒和粽葉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激動極了,一刻也不能安穩……開始,我們班請了一些同學上台告訴我們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好精彩!

之後,趙老師讓粽子包的最好的馬曉東母親給我們演示一遍:那兩片粽葉,重合一半,從上往下約一分米的位置,轉成一個圓錐;往圓錐裏插一根筷子,放入米,用筷子搗實;再用一片粽葉包好,用手指輕輕捏成三角形,把多出來的粽葉尾部向下翻折,裹幾圈,多餘的粽葉尾部方可折斷;抽出一根線,咬住線的一頭,把線圍着粽子的兩個角裹實,不宜太緊,繫好方可。

馬曉東母親做得甚快,過程又如此複雜,我們怎能記住?只能在包粽子的時候慢慢請教了。

包粽子活動開始了,大家包的熱火朝天,不過很多人都已在第一個關卡”摔了一跤“,我也不例外,左轉來右轉去,就是不成形,我便去找人幫忙,”終於知道怎樣完成第一步嘍!“我是很高興的,急忙裝米,不料,圓錐的下方已經通了個大窟窿。”唉,又得重做,真是的,氣死我也!“不久,聽到趙老師興奮地説:”哈哈哈哈!我包好一個啦,包好一個啦!出去炫耀炫耀……“確實,包的不爛,還像模像樣,似個買來的粽子,精美別緻。羨慕,羨慕。

我弄了半天,終於塞好了米,”下一步又怎麼弄呀?不會。“我又無奈的跑去請教,教過之後,拿回來,又散架了,我跑去又跑回,乾脆在那兒不走了,除了米少了點,資源還是挺豐富的,划來。

歷經千辛萬苦,我終於包好了兩個粽子,兩個不像粽子的粽子……看到些心靈手巧的家長包的粽子,小巧玲瓏,看着就想吃。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們結束了這次包粽子活動,雖然我的業績不是很好,但是包得很愉快,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在超市裏輕輕鬆鬆買來的粽子,原來是如此的難包。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包粽子活動……

包粽子作文6年級10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熱熱鬧鬧的端午節就來到了我們身邊。端午節還必須包粽子、吃粽子呀!為了讓我們端午節能過得快樂,學校為全校師生準備了包粽子的材料,讓大家在端午能體驗到包粽子的樂趣。

下午,大家都為包粽子前的準備而忙得不亦樂乎——有的同學去講台領粽葉、糯米、肉等材料。有的同學幫忙將鐵盆等容器洗乾淨。而我呢,將我組組員的桌子拼在一起,擦拭乾淨。再把各種材料往上一放,包粽子活動正式開始!

剛開始時,楊老師只是讓我們自己試着包粽子。我拿起兩片粽葉,疊在一起,雙手分別拿着粽葉的兩端,圍成一個圓錐形,再往裏放少量的米:嘿,難就難在這兒了——只要手稍有鬆開,圓錐的尖兒就會裂開一個小洞,變成名副其實的漏斗。如果這時往裏放米,米就會像瀑布一樣”嘩啦嘩啦“地流出來,這顯然是包不成粽子的。怎麼辦,怎麼辦?這時我回想起我以前吃過的粽子,剝開粽葉,那漏斗的尖兒不是朝一邊歪的嗎?有了這樣的靈感,我立即開始動手實踐。再做一個圓錐,右邊的手往上一提,再往左一橫,放上米一試,終於沒有米露出。再放上一塊肉,再撒上一點米,粽子的肚子就算填滿了。但是又一個難題出現:怎樣才能合上粽肚呢?我試了七八次,次次都不成功,粽肚總是裂開。正當我不知所措之時,方老師走過來接過我手中的活耐心的教導我:將葉尾葉尖拉在一起,握着粽子的手彎成u型,最後把葉尾、尖一起往反方向拉,用繩子綁緊,剪去多餘邊角,一個精美的粽子就誕生了。有了方老師的幫助,我接下來包粽子可就輕鬆多了,隨着粽葉的旋轉和糯米的一點點增多,有一個粽子出現在我手中。到活動結束,我一共包了三個形態各異的粽子,可能是我技術還不夠熟練吧,回家還得練習練習。

端午節包粽子活動就這樣結束了。這是我小學階段的最後一次活動了,此時我想説,感謝學校在我的小學生涯裏能舉辦如此多的活動,相信這次包粽子的經歷能伴隨我的初中生活,給我帶去童年的記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liubaizi/207ey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