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900字作文 >

【精品】端午節的作文900字錦集5篇

【精品】端午節的作文900字錦集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00字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端午節的作文900字錦集5篇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1

很喜歡江南水鄉端午時賽龍舟,那一條條龍舟猶如一條條巨龍,暢遊在江河之中,載着勇士們勇往直前。比賽時選手按着鼓點的節奏奮力地向前劃去,一條條龍舟又像一匹匹脱韁的野馬,箭一般的衝向終點。大家都奮力地划着,差距越來越小,終於一艘龍舟以很小的優勢勝出。大家都為他們歡呼、吶喊,這種場面令人十分振奮。

但家鄉的端午卻和江南水鄉有所不同,沒有水自然也就看不到賽龍舟這樣的大場面,不免讓人有些失落。曾經幻想自己有一天能親自參加一次賽龍舟,可對我來説,那只是一個夢了,漸漸地也就淡忘了。

家鄉的端午習俗大多與外地相同,吃粽子、帶香包、喝雄黃酒等。

我家住在鄉村,家鄉的端午節早已沒有了節日的那種熱鬧。人們幾乎不再親自包粽子,因為這時候大街小巷都有得賣。然而,每到端午,母親還是會自己動手包粽子。可我並不喜歡吃粽子,便覺得母親沒有必要自己做,一來太麻煩,二來路邊就有賣的,買一個多方便。於是我便問母親為什麼不買粽子吃,非要自己做呢?可母親卻總是説:“外邊買的沒有我們自己做的好吃。”是嗎?我懷着疑問買了一個粽子來,可最後吃完兩個不同的粽子卻沒有發現有什麼差別。可母親為什麼這麼説呢?唉,真搞不懂。

今年的端午節,母親依舊買了做粽子的食材。我正好閒來無事便來到廚房,母親正在包粽子,只見她用粽葉做了一個漏斗,然後舀了一勺糯米再放上一顆紅棗,然後兩隻手靈巧的翻轉包好再用繩子紮好,不一會兒桌上便擺放了好多粽子。這一個個粽子像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一個個綠色的小三角矗立在那裏,讓我人感到莊嚴、肅穆。

看到母親熟練的手法和包粽子的過程,我也想一試身手,便拿了一片粽葉,也捲了一個漏斗,剛舀了一勺糯米放進去,沒有想到它真成了漏斗,滿地的米粒鼓着白白的肚皮嘲笑我。母親笑着説:“算了吧,你歇去吧,我包好了叫你。”看着滿地的糯米“殘骸”我便不甘心:“不!媽,我一定要包一個粽子。”我又拿起了一片葉子。媽媽看出我已經下定決心,便鼓勵我説:“彆着急,慢慢來,你一定可以。”我這次很小心地終於包好了一個,可放在母親包的一堆中它卻”原形畢露“了。它不方不正,真看不出是什麼模樣。“別灰心,下一個一定能包得更好”,母親又説。我又開始包第二個,第三個......終於我包了一個和媽媽包得幾乎一模一樣的粽子。這時母親説“:“不錯呦,徒弟都超過師父了嘛!”聽了母親的誇讚我都笑得合不攏嘴了。

粽子煮上了鍋,我心裏卻有了一種莫名的期待。

終於,粽子出鍋了。

我迫不及待地找出了我包得最好的那個,立刻剝開便咬了下去,嘴剛碰到便立刻縮了回來。“籲,好燙。”“傻孩子,剛出鍋的粽子很燙的,不能立刻吃,看你急的樣子”,媽媽笑着對我説。

我這次竟一連吃了三個粽子,不知怎的這粽子比外邊買的好吃得多。後來我才明白原來這粽子裏有自己付出後收穫的喜悦和成功。我也終於明白了母親為什麼要年年自己親手包粽子,原來通過自己勞動得到的東西要遠比直接獲取味道更鮮美。

謝謝你,母親,我一定會銘記在心。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2

老人們説,端午節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説,端午節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説,端午節是腰上掛着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端午節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節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鍾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粽子,爸爸對我説,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願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於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説,箬葉要到山上採,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夥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採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採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夥伴們競賽,看誰採的多.箬葉採回家後,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裏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

肉買來後,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媽媽"這陣東風了!媽媽包粽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着,才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後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着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後,我望着一個個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説,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直流口水,又怎麼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捨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夥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都是被媽媽"趕"出來的.我們各自説着想象中自家的粽子應該是多麼多麼的好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着滿腔喜悦回家了.早就唾沫流了"三尺"的我飛一般跑回家,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香氣和熱氣的粽子,也不管燙不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粽子扔到這隻手,一下子把粽子拋到那隻手,一下子又這隻手抓抓,一下子又那隻手撓撓,可我畢竟是皮肉之軀,太燙了也受不了,就把粽子用衣服包起來,再用小刀將粽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無窮!我馬上跑到街上,一會兒跑到這家,一會兒跑出那家,一會兒又蹦進了另一家,相互品嚐着,各自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粽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3

父親,是我們堅強的後盾;母親,是我們避難的港灣。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生活才會安全舒適、多姿多彩、無憂無慮。

曾經,因為有了他們,我們在愛的包圍下茁壯成長。而現在,歲月蹉跎,堅強的後盾上已經漸漸有了“鏽跡”,避難的港灣也有些萎縮。作為兒女的我們真應該為父母盡一些孝心了。

生活中,感恩父母,隨時隨地。還依稀記得去年的端午節——

為了給父母一個驚醒,一大清早,我便把爸媽都“哄”上街去了。之後,我一個人在家穿上圍裙,開始行動。從抽屜裏拿出我一個星期前就準備好的祕密武器——一張寫滿字的紙片。你可別小看這張小紙片,這可是我又求朋友,又求同學,花了兩天時間,才讓他們從他們父母那兒打聽來的做粽子的方法。

按照紙片上寫的方法,我先把奶奶早就摘來洗好的柴葉,放在鍋裏煮。紙上説,煮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時間與火候,不能把葉子煮爛。於是我整整在鍋前看了十分鐘,你可別小看這十分鐘,對於我這個“多動症少年”來説真是太不易了。

葉子煮好後,將它們撈到盆裏,再放一些涼水,這就完工了。接下來是——急忙拿過紙片來看。哦,是準備重要的食材:泡糯米,買蜜棗。泡糯米簡單:先把糯米淘淨,再放些乾淨的水浸上。趁泡米的空兒,我騎上自行車麻溜地奔到了商店,一進店就跑到賣蜜棗的地方。經過許久的篩選,最終我買了一包精心挑選的蜜棗回家了。

回到家,開始最重要的一項工序——包粽子。

我按照紙片上的説明,先把一塊乾淨平整的木板平放在椅子上,然後把葉子一張一張的鋪在上面,一個粽子用了5——6個粽葉就可以了,我把葉子鋪好後,打算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形,但是卻怎麼也卷不出一個漂亮的。我仔細看了一遍説明,原來葉子的尖端要重合疊在一起,這樣才能包好。我照做了一個,果然包的不錯,這樣,一個基本合格的粽子模型就形成了,然後我抓了一小把糯米放進去,最後塞兩個蜜棗。我小心翼翼的包着,可是有兩個角的大米都漏出來了,不行,重包。就這樣我來回重試了多遍,最終包好一個讓自己基本滿意的粽子。就這樣一回生,二回熟,我包粽子的速度也快了起來。

我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裏煮,一會,一鍋香噴噴的粽子便出鍋了。“叮鈴,叮鈴……”,這時,門鈴響了,我想一定是爸媽回來了。我趕緊收拾好東西,將裝幾個粽子在碗裏,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

“爸媽,你們回來啦?”“怎麼這會兒才開門,是不是做了什麼壞事?”媽媽邊進屋邊詢問我。我使勁地搖搖頭,“不是的”我抓住爸媽的手,把他們拉到餐桌前,“爸媽,你們辛苦了,你們看,我也能幫忙了,我長大了。”説着我把粽子端到爸媽跟前。“真的啊,這——是你自己包的?”媽媽的聲音有些哽咽了。不知怎麼的我一下抱住媽媽,媽媽也把我緊緊的摟在懷裏。那時的我只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那個端午節,讓我感受到了感恩的快樂與幸福。我想感恩不在於特別時刻,只要我們有心,用心,身邊的機會多的是。有了感恩的心,你的身邊就會有愛的漣漪盪漾。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4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在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説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屍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着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裏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着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着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在於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裏捧着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裏,跟鄰里幾個小朋友圍着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穫,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着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來把花繩跟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為姥姥説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着戴荷包囉……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在媽媽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着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粽子。

説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這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爸爸,指揮着他跟媽媽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乾、枸杞放入盆中掏乾淨,然後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跟均勻,接着拿來竹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後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後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紮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後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後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着自己的花繩跟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着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説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着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跟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5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在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説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屍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着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裏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着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着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在於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裏捧着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裏,和鄰里幾個小朋友圍着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穫,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着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為姥姥説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着戴荷包囉……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在媽媽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着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粽子。

説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爸爸,指揮着他和媽媽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乾、枸杞放入盆中掏乾淨,然後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着拿來竹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後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後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紮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後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後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着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着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説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着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jiubaizi/wrkj2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