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900字作文 >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900字合集7篇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900字合集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00字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端午節的作文900字合集7篇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1

畔,滔滔清浪重重碰撞着岸邊,意欲緊擁着碣石,無奈卻濺落,墜去,隨滾滾江水東逝大海。浪聲鏗鏘,執著也毅然,不僅使人浮想翩躚想到你,。你與激浪一般想攥住荊楚的疆土,楚地的鼎盛,故都的繁榮,但你找尋了一輩子,卻伴着你的綺夢葬身汨羅。

淌過亙古的江水溯游而上,在黯淡的燭光中望見了你。你無奈地脱去的衣胞,恨得咬牙切齒,揚起筆鋒疾書,狂嘯出你滿腹的怨恨與牢騷。昔日任左徒圖議國事,接遇諸侯的年華不再,你粲然笑顏亦鬢微霜,大楚聯齊抗秦的修明盛世漸漸地也被一心貪享貴族特權的投降派的排擠讒言所腐蝕,吞噬。回首有恨無省的往事,你便怒火中燒,恨徹心扉。但寫完橫世的後,你卻長歎,熱淚縱橫悽然望楚。“,吾將上下而求索。”你清楚,為了找尋理想的美政,“亦餘心之所善”,它必將履行,“雖九死,其猶未悔!”

歷史重重地行進着,不曾停輟,無論多少橫屍碾死在它的車轍上。那一年,懷王聽信奸言,念私利而不顧大局,縱虎歸山而爆發了又一場殺戮。怎奈黃鐘廢棄,瓦釜雷鳴,混亂不堪的楚國大廈將傾。數十萬的將士血灑刑場,載着猩紅的幽歎匯成了賁張的波濤。號角嘶鳴,黃沙漫天,你在風雨飄搖中舉步維艱,潸然涕下。“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目睹了遍野衰頹後,羸弱的你掩面低泣,一腔熱忱苦心化作篇篇,“魂魄毅兮為鬼雄”以奠國殤。秋冬之緒風,蔽日之旌旗,在你痛碎了的心上刻盡傷痕,但你對荊楚富強的赤誠,對庶民安泰的追尋卻在累累傷痛中潛滋蔓延,汩汩噴湧。痛哭數日,你炯然的瞳仁依舊如炬,“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帝王朝代的更迭並沒使你還官,在頃襄王的殘杯冷炙旁,你找尋的夢想更像那浮浪激起的金輝薄霧,縹緲得虛無,美好得令人心碎。“被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你深知仕途無望,仍死死堅守着平生找尋的綺夢,行吟江畔如墜痛淵。有人勸誡你要與世推移,你卻笑笑,笑顏如蘇世獨立的清溪,在濁水中亦不濯足而苟活。是啊,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最終,你還是懷石孑立於畔。如血般的殘陽拉長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鳴。汨羅清清清幾許,你,,找尋了一輩子清白與安泰卻終究不得志,載着汨羅清水的蕩地下,夙願得以在理想中彰顯,人格得以在長眠中永生。

,你找尋了一輩子,雖只展現墜江時的絢爛,只泛起清漪,只留下輕息,但也足夠了,畢竟江岸的青草知曉,畢竟後代的世人為你歎息,畢竟舉世的志士向你景慕。勿需頌“魂歸來兮”的悲吟,只求你在江底靜靜安睡,夢中一享找尋一世的歌舞昇平的頌歌。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2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學家與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哺育與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範圍,在她精心呵護與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憶,尤其是端午節棕子與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時候向我敞開了温暖懷抱,我在她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需要,在她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與上學,城裏與鄉下距離把我拉離了她懷抱,但我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種子深深種在了我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鄉下小路與小橋,奶媽家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圖畫。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清香與香包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温熱棕子,裏面各種豆兒與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吃起來軟軟,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這幾天,我主食就是奶媽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棕子是最好吃,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小棕子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與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一邊包着手裏,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棕子與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棕子與香包都無法替代美記憶,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裏為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為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因為您愛這個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3

對過節興趣越來越淡了。春節便春節,在冰箱裏多放些東西,堅持幾天不去菜市場而已。中秋便中秋,買來月餅也不吃,做做樣子罷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香味越飄越濃時候,我們剛好學到汪曾祺先生《端午鴨蛋》一文,平淡幽默語言,侃侃而談中流露出對故鄉與兒時生活眷戀,這種情愫抓緊了我,讓我也深深陷進了對家鄉懷戀之中。

家鄉端午節是有非常多講究。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蘆葦葉,碧綠碧綠,或者是槲葉,散發着淡淡清香。端午節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糯米浸泡在清水裏,飽滿蜜棗,花生仁,葡萄乾,都早已泡好,勤勞女主人用靈巧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絲線層層纏繞,一個精緻粽子便誕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愛用火爐,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爐子上,能燜整整一個晚上。第二天孩子們一起牀,揭開鍋,就是熱騰騰粽子,屋子裏,院子裏頓時都瀰漫着蘆葦葉與粽子香氣。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圓白玉般大蒜,肉紅色橢圓雞蛋,碧綠不規則形狀粽子,從顏色搭配到形狀組合,都煞是好看。薰艾蒿,我們這裏離山遠,艾蒿都是從集市上買,在端午節這天掛在門楣上,過幾天干透了,取一兩隻在屋子裏點燃薰一下,至於薰目是什麼,我是不非常清楚,有人説是薰蚊子,我想可能還有更多東西,比如蜈蚣,蠍子什麼,大概類似其他地方薰五毒吧。帶香包,鮮豔布料做成各種形狀飾物,裏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們心愛飾物,掛在脖子上不時嗅一下。系五色線,手腕腳腕都要帶。但最讓我記憶猶新,卻是黎明時分卻去田野裏拔“聖草”了。這裏説聖草,加引號,是我實在想不出當時大人們怎樣説。

長輩告訴我們,月宮裏嫦娥,年年不停地搗藥,這些藥是要在端午節前夜,灑在各種草木上,河水裏。在端午這天太陽沒出來之前,這些藥還停留在草上,如果這時拔回來,熬製成水,用這水來沐浴,可以治好百病。小孩子當然非常相信,天矇矇亮,我們就呼朋引伴出發了,向着蒙着神祕面紗田野,我們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聖使命。農曆五月黎明是美好,空氣涼涼,清爽滋潤,周圍都靜悄悄,你無意一台眼,也許就逢上鄰家來挖野草孩子。相視一笑裏,多少歡悦在其中。早晨田野在這一天提前被驚醒了,那茁壯青草上,露珠還在轉動,我們需要草是有講究,如貓貓眼,一摸眼就紅那種草,今天不怕它,就採。還有車前草,節節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陽出來之前採回家,這樣那些神祕藥才會有效啊。慌慌張張回家去,抬頭看看天空,戰勝了太陽般自豪。現在想來,還覺得那種神祕如格林童話中哪一篇,太陽一出,萬物回覆原貌神祕。

又要端午節了,誰還會去野地挖草呢,給孩子洗澡,有專門沐浴露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幹嘛哪麼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裏藏着細心,樂趣,也買些就可以了嗎?在能親自做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東西啊。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4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在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説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屍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着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裏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着母親帶我去x集,大人們忙着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在於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裏捧着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裏,和鄰里幾個小朋友圍着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穫,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着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由於姥姥説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父親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着戴荷包囉……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在母親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着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母親炒雞蛋、包粽子。

説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父親,指揮着他和母親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乾、枸杞放入盆中掏乾淨,然後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着拿來竹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後封起來,父親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後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父親,你也不動腦想想,包紮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後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後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着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父親矯正了父親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着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説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着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5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範圍,在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温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是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夠聞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温熱的棕子,裏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的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棕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的事,儘管我不會包,但是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和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一邊包着手裏的,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的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的棕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的棕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裏為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把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為法定假日,但是重視傳統節日的步子已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的,因為您愛這個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户户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裏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裏藏着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裏白白的粽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裏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裏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户户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儘管下着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裏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裏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麼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裏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説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湧湧。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7

十餘年前的五月,姥姥忙完生命裏最後一個端午,便匆匆離去。

以前每自清明前夜始,臨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語叮嚀,她總是踱着疲憊的小腳,輕輕推門,輕輕走近,拾起牀邊垂落的被角,為我一掩再掩。

物質極度貧瘠的歲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下,總是姍姍來遲。等待中長大的日子,不知何時,青葦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虛而至的瓦楞草,無聲無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個清晨,姥姥推醒了還在熟睡中的我們,笑眯眯的説,粽子熟了。燒了一夜的灶火已漸燃漸熄,大鍋裏還咕嘟咕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過那口大鍋的四周,瀰漫在農家小院的上空,縈繞在孩子渴望的小嘴邊,飄蕩在歡快的童歌裏。

端午粽香,縈繞歲歲年年的童謠,我們在姥姥精心準備的一個又一個端午之後長高。姥姥一雙操勞的枯手,漸漸託不住昔日蹣跚的娃兒們,當小弟也站在她身後,聲漸雄渾之時,姥姥轉身回望,卻已一笑白頭。

姥姥的端午,從老家搬到城裏,仍舊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閒的市民生活,狹窄的蝸居,使姥姥更多的呆坐在門前,想念鄉間,想念寬敞的農家小院,雞鳴犬吠,想念清晨趟着兩腿露珠,一雙巧手侍弄過的黃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樹樹蔭下,幾位老鄰敍敍陳年舊話,農諺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蒼老。

最後的端午,姥姥依舊忙碌,她似乎始終是這個節日大會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記這個日子,唯獨她不會。我們從各自的家裏奔來吃粽子的時候,還絲毫沒有感覺到姥姥的端午,將在這裏停留。只記得姥姥嘮叨了許多,關於誰該談朋友了,誰該快點結婚了,別讓姥姥這麼等着。大家聽着,都沒有在意。

端午後幾日,姥姥在一個深夜忽然丟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牀邊僅僅一步之遙,卻空着手沒留下老人家隻言片語。

次年端午,凝重在無限哀思裏,大家小心翼翼躲閃着,似乎稍不留意會不慎碰落太多的哀傷。談話間,説到童年,那葦塘、蛙鳴、老家的土炕、鄰家小孩憨態可掬的貓頭小布鞋。。。。。。小弟忽然説了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來。”大家頓住了,都不説話,大弟站在陽台,低頭點起一支煙,媽媽肩頭抽動,不知誰的眼淚叮咚掉在米盆裏,落在一隻只秀氣的青粽上。。。。。。

端午,翠綠與寂靜,蒹霞蒼蒼的古韻,帶着一春濡濕的水汽,簡淡,玄遠。蘆叢搖曳、薄霧輕裳,青衣姍姍,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粧行走在阡陌上的秀麗村姑,初見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淺笑低吟,甜而不膩,那種感覺在長久的凝睇裏掩埋,永遠都蟄伏在心靈深處不會消失。

嫻靜的汨羅江,從遠古走來,走過幾千年光陰。姥姥的端午永遠是其中一尺鮮潔的水,滌盪着我生命中的五月,走過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jiubaizi/prjwx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