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900字作文 >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900字彙總6篇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900字彙總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900字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900字彙總6篇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1

我盼呀盼呀,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啊,終於可以和家人團聚了,我十分高興。中秋節的那一天,我們早早地起了牀,我們馬上到爺爺姥姥那兒去,我們要搶在一些親戚前面去,姥姥早早地做好了早飯,熱情地招待我們。我們吃完早飯,然後姥姥安排媽媽去買月餅,又要買一些禮物送給親戚,還要買燈籠、鞭炮… …等這些物品,我們就連一直深藏着的橫排的,掛着像小珠子似的東西也拿了出來。我們把禮物擺放到爺爺姥姥卧室的空椅子上;然後又把燈籠掛起來;並且把鞭炮那一卷的鞭炮,放在了客廳的椅子上;把那些我們兒童玩的玩具擺到以前大舅舅睡過的那個屋子。

到了晚上,大舅舅和大舅媽帶着他們的孩子回來了;小舅舅和小舅媽也回來了。只見到處張燈結綵,我們大家聽着轟隆隆的鞭炮聲響起,就開始在家裏吃團圓飯。

只見團圓飯十分豐盛,有雞肉、鴨肉、鵝肉魚肉。我和楠楠狼吞虎嚥的吃完了,楠楠9歲了,我們搶着要去放我媽媽買回來的兒童可以玩的東西,可是大家不允許我們現在玩,得大家全部吃完了團圓飯才能出去玩,我們只好同意了,於是,我們只好垂頭喪氣地坐在沙發前,打開電視機,這時候正值中秋節聯歡晚會開始,於是我們就一直看中秋節聯歡晚會,我們被中秋節聯歡晚會迷住了,就連我的爸爸也被迷住了,都忘記了手上的飯碗。幸好大舅舅提醒,我們才從電視的腦海裏掙脱出來。爸爸也趕緊吃飯,一會兒就吃完了。這時,大家都吃完了,我們急忙丟下遙控器,去外面玩了,我們先玩魔術棒,這個魔術棒的神奇在於,只需要用火點燃它的尾,它就放出火花,然後你再一甩一甩地,那些火花就用遺留下來的東西組成一個形狀,就相當於科學家們所説的“視覺暫留”。我們又拿出一件大東西,那是一個長長的東西,它其實上也是一個煙花,只不過是我們小孩可以玩的罷了。

我們在地上找到一個煙頭,然後我們就去玩了起來,我們剛剛走近,並且在煙頭的手拿近的時候,那一霎那,大舅舅急忙趕了過來,他自己其實上看我們拿了那個東西,就知道你們要點燃它,可沒想到你們真的能點燃它,他真的沒想到我們會知道點燃它的辦法,大舅舅説:“你們一個個呀,我本想以為你們沒點燃之後,灰溜溜地跑回家來,然後再教育你們一頓,可沒想到勢態竟然會是這樣,幸虧及時制止,不然很容易傷着你們的。”

這時,全家人聽到了吵鬧聲,全都趕了出來,然後全家人批評了我們一頓,最後,姥姥説:“別破壞了中秋節的氣氛。”於是全家人就都回家了,我們又高高興興地玩起來。接下來我們來玩一些小人,我們鬥志鬥勇,實際上,我們用的是“嘴皮子説話戰”——講相聲,我們自編起了響聲,你一句,我一句;我一句,你一句,真是特別好玩。有一次,我説:“阿斗子跌倒扶不起來”,楠楠又説:“你這嘴猴皮子。”我們互相瞪了一下眼睛,笑得前俯後仰,我也跟着一起笑起來… …

今年的中秋節可真快樂呀!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2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着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裏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説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説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着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着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着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裏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裏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台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着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户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3

蟹兒肥,菊花黃。每到中秋,品月、賞月已經成為老百姓們不可或缺的習俗,在我們這個年代,每到中秋,家裏都會有着各式月餅,我從不會為了能吃到一口月餅而發愁,更不會因為吃不到月餅而哭泣,而在媽媽那個年代就不是這樣了,那是一個夢,一個許許多多家庭的中國夢……

媽媽説在她小的時候,我們的國家還很窮,什麼東西都還靠着各種票證去購買,就連我們現在隨意就能吃到的月餅,在那時都是“緊俏”貨,需要拿票去購買的。一個家庭每月發的可以購買糧食啊,糖啊,油啊等物資的票證,都是按每户人頭分配的。所以,為了可以購買月餅,這個月的糧票和糖票就不可以隨便用掉,到了中秋把積攢下來的票證拿去買月餅,這樣一來,月餅在家庭裏的地位就變得彌足珍貴起來。38年前的中秋,那時媽媽剛兩歲,外公外婆用積攢了很久的糧票和糖票買來了兩塊月餅,計劃在中秋晚上全家四口人一起分享的。媽媽和年長她四歲的舅舅從早上就圍着外公外婆討要月餅,大人們一遍遍把他們驅趕開,告訴他們:“晚上才可以吃的,因為今天是中秋節,因為晚上月亮才會圓。”

天漸漸黑了下來,小小的的屋內點起了昏暗的燈光,媽媽不知去向,舅舅還在外公外婆身邊“哼哼”着要月餅吃。終於,織毛衣的外婆不耐煩地對外公説:“去拿來給孩子們吃吧”。外公領到了“聖旨”前去藏有月餅的地方“尋寶”,舅舅不再哼哼,伸長了脖子探望着外公的身影。

“這小傢伙!”另一間屋內傳來了外公的感歎。

“怎麼了”?外婆聞聲詢問着。

“快過來吧”,外公傳喚着外婆。

外婆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毛線活,循聲而去,舅舅也緊跟其後擁向了另一間屋,眼前的一幕,令舅舅頓時大哭,令外婆看後生氣不已。媽媽在外公的旁邊正不知所措的看着大家,嘴裏塞了滿滿的月餅,手上還有一點僅存的月餅渣。頓時,原本安靜的屋內立刻炸了窩,舅舅的哭聲響徹雲霄,外婆掄起巴掌就要打媽媽,只有兩歲的媽媽驚恐地躲在了外公身後不敢露頭,外公阻攔着生氣的外婆,不停地説:“太小了,不懂事。”外婆的怒氣漸漸消散,可舅舅的哭聲卻依然持續着。媽媽説,她根本不記得如何找到的月餅,也不記得曾經要捱打,她也依稀還記得,舅舅不知為什麼一直在哭,哭的很傷心,只記得那一次吃到的月餅好甜,好香,這世上最最好吃的就是月餅!

日新月異,我們的國家不再貧窮,票證早就被歷史而拋棄,玲琅滿目的商品塞滿了各個商店,關於月餅的需求,不再成為人們奢侈的夢想,中國人想要隨便吃月餅的中國夢,已經實現了!歲月蹉跎,一輪又一輪的明月輪換着舊年的記憶,可是在媽媽的記憶裏,兩歲那年的中秋,好美!輕柔的月光籠罩着她的家,香甜的圓月餅塞滿了整個記憶,多少箇中秋過去了,兒時那搖曳在記憶裏的月餅成為了媽媽今生最深的記憶。這是一個夢,一個全中國人都期待的中國夢,一個關於月餅的中國夢。老百姓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吃飽穿暖,期待着有一天可以敞開肚皮吃月餅,而現在,這一切都已經成為現實!

月兒圓,月兒明,最最好吃是月餅……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4

中秋之夜,月光這般皎潔…“噹啷,噹啷……”大街小巷到處傳來了“博狀元”的骰子聲。“博狀元”是廈門特有的民間習俗,一種歡度中秋佳節的傳統遊戲。幾個人一組,輪流擲6個四方形的小骰子,按骰子停止時所顯示的“點數”依次分為“一秀、二舉、三紅、四進、對堂”,一直到“狀元”。擲出某種“點數”,便得某個相應的中秋月餅。其中,“狀元”餅只有一個,而且特別大,像中秋的圓月。晚飯後,我們全家也圍在燈光下,喜洋洋地玩起這種遊戲。大家越玩越開心。瞧,奶奶笑得眉毛直抖,媽媽笑得嘴巴成了月牙兒,爸爸笑得直拍大腿。弟弟呢?不停地扮怪相,逗得我們笑了又笑……

半小時過去了,我們各人得到的月餅也漸漸多起來。可是,唉,真倒黴,我擲到的盡是可憐的“秀才”,得到的只是幾個小小的“肚臍”餅。我偷偷瞟了一眼剩下的餅,還好,還有幾個“三紅”。而“狀元”呢?到現在為止也還“安然無恙”,沿未被誰博得。我心裏真是又緊張又高興。

這時,只見胖弟弟“咚”地從椅子上跳下來,一把搶過骰子,像變魔術似的在手心裏搓來搓去。我趕緊伸長脖子,緊張地盯着——要知道,弟弟是連續兩年的“狀元”獲得者。去年他得“狀元”時也是這個動作。我終於閉起了眼睛,只聽弟弟嚷道:“來呀,看我的!”見我睜開了眼,他又得意地拍着胸脯嚷道:“狀元是我的!”他一手拿起骰子,揚了揚,從上往下一擲。由於用力過猛,一粒骰子從碗裏蹦了出來。弟弟惋惜地瞪了一眼跳出的骰子,又狠狠地抓起那粒骰子往碗裏一扔,背轉過身子,呼哧呼哧地喘着氣。我們見了,都捧腹大笑,都説他是個吹牛大王。可他呢?還一個勁地嚷道:“下一次,哼!看下一次!”……大家笑了一會兒,又按着順序接着擲。又輪到我了,我緊繃着臉,胸脯輕輕地起伏着,心頭“撲撲”直跳。我雙手顫抖着從碗裏取出骰子,學着弟弟的樣子,在手心上搓了搓,又吹吹氣,站了起來。我的舉動也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有的還笑得趴在桌上直叫“噯喲”。弟弟又在一邊説風涼話:“姐姐,呵!怕又要吃‘黑巴巴’了!”是呀,誰叫我前兩年做了“烏龜大王”,盡得“秀才”呢?可我又不甘示弱,大聲喝道:“看吧!”一揚手,不輕不重地“擲”了下去。我屏住呼吸,緊緊盯着正在旋轉的骰子。“啊,五紅帶六!”全家人不約而同地喊了起來。我高興得又蹦又跳。弟弟目瞪口呆了。

接着他撅起了薄薄的嘴脣,那翹起的嘴巴足足可掛一個油瓶。忽然,他像發現新大陸似地蹦了起來,反揹着手,不住地眨着眼,説:“哼,高興太早了吧!俗語説:餅未擲完,狀元要掉下。”我一聽,趕緊俯下身子一看,糟糕,還有兩個殘存的“三紅”,還得博下去。這中間要是有人擲出的“點數”超過我那“五紅帶六”,我眼看快到手的“狀元”就要“掉”下——被人奪走。最後,這兩個“累贅物”幸好被爸爸和奶奶拿走了。我終於保住了“狀元”!我一下子蹦得老高,一把搶過狀元餅,緊緊地捧到胸前……

“噼噼叭叭”!一陣陣鞭炮聲響起來了,我手捧着“狀元餅”,沉浸在歡樂之中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5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中秋佳節素有全家團聚,品嚐月餅,吃酒賞月的.風俗。我要感謝今年的中秋節,因為它讓我們這幾個發小團聚在這裏。

中秋節到了,我正在想晚上要去哪兒溜溜呢,一陣敲門聲把我給吵醒了。我心想:會是誰呢?中秋節應該在和家裏人團聚呀。我懷着一種好奇心打開了門,“中秋節快樂”,一股暖流湧上了我的心頭,原來是我小時候的玩伴啊,“你們怎麼有空來找我玩啊”我邊説邊請他們進屋,賀蕊搶先答道:“這不是放假嘛,我們好久沒有一起玩了,所以趁這個機會好好聚聚。”我們都坐了下來,聊起了往事:那一天,我們在院子裏玩“鬼捉人”的遊戲,先是昌峯弟抓,他每次猜拳都輸,然後我們就向四周分散跑,搞的他都不知道抓誰了,最終他還是把目標集中在賀蕊身上,賀蕊跑的不快,跑了幾圈就被他捉住了。這次換賀蕊當“鬼”了,她又把目標定在了唯一的女生我的身上,她箭一般向我衝來,我慌得不知所措,打了個趔趄,我趕緊爬了起來,繞着院子拼命的跑,不時回頭看看在後面緊追不捨的她。看她與我距離遠了,我這才放下心來,和他們幾個哥哥聊了起來,一不留神,何瑞來了一個偷襲,把我捉住了,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説不出啊。接下來,我們又換了個人抓,看着我們玩的那麼開心,把鄰居家的狗也給招來了,我們跑,它也跑,我們停,它也停。那個“鬼”突然向我追來,我一轉身,剛想跑,卻被那隻大耳朵狗撞了一跤,和大地來了一個擁抱,我微微地站起來,感到膝蓋好疼,仔細一看,才發現膝蓋磕流血了。我抬起腦袋,賀蕊老望着我笑,她説:“你的臉摔得青一塊,紫一塊的,正是應了那個成語——鼻青臉腫嘛。”好多小夥伴都哈哈大笑起來,看着那隻大耳朵狗,真是讓我哭笑不得。

以前的我們是多麼快樂啊,假期裏,幾乎每天早晨起牀之後,就要去串門玩耍,雖然有時會發生糾結,但我們照樣很友好。十五的月亮圓又圓,我們的友誼更長久。讓這個美好的佳節見證我們的友誼吧。我那幾個小夥伴説:“中秋節怎麼可以沒有月餅呢,快點準備好,我們要出發了。”我們都拿出了平日裏積攢的一些零花錢,東拼西湊的,買了一些月餅,飲料,零食什麼的。這是,已經是傍晚時分了,我們搬出了自家桌椅什麼的,把這些吃的東西都擺在桌上,一邊看着月亮,一邊聊着這些日子以來發生的趣事,誰説我們小孩子不夠享受,看,正是因為有這皎潔的月光為我們照明,才會顯得我們的友誼是多麼地純真,多麼地堅固。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這個中秋節讓我有了許多感觸,我永遠都不會忘了這天發生的事,永遠都會為了我有這樣一份友誼而感到自豪。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6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遊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讚譽月餅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 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説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

月餅象徵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説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説,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敍述無遺。

標籤: 彙總 中秋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jiubaizi/drddm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