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900字作文 >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900字錦集6篇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900字錦集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900字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中秋節的作文900字錦集6篇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1

昨夜中秋。黃昏時西天掛下一大簾的雲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將海天一體化成暗藍色,寂靜得如黑衣尼在聖座前默禱。過了一刻,即聽得船梢布篷上悉悉索索啜泣起來,低壓的雲夾着迷濛的雨色,將海線逼得像湖一般窄,沿邊的黑影,也辨認不出是山是雲,但涕淚的痕跡,卻滿布在空中水上。

又是一番秋意!那雨聲在急驟之中,有零落蕭疏的況味,連着陰沉的氣氲,只是在我靈魂的耳畔私語道:“秋”!我原來無歡的心境,抵禦不住那樣温婉的浸潤,也就開放了春夏間所積受的秋思,和此時外來的怨艾構合,產出一個弱的嬰兒——“愁”。天色早已沉黑,雨也已休止。但方才啜泣的雲,還疏鬆地幕在天空,只露着些慘白的微光,預告明月已經裝束齊整,專等開幕。同時船煙正在莽莽蒼蒼地吞吐,築成一座蟒鱗的長橋,直聯及西天盡處,和輪船泛出的一流翠波白沫,上下對照,留戀西來的蹤跡。

北天雲幕豁處,一顆鮮翠的明星,喜孜孜地先來問探消息,像新嫁媳的侍婢,也穿扮得遍體光豔。但新娘依然姍姍未出。我小的時候,每於中秋夜,呆坐在樓窗外等看“月華”。若然天上有云霧繚繞,我就替“亮晶晶的月亮”擔擾。若然見了魚鱗似的雲彩,我的小心就欣欣怡悦,默禱着月兒快些開花,>我們不會忘記夢想_400字,因為我常聽人説只要有“瓦楞”雲,就有月華;但在月光放彩以前,我母親早已逼我去上牀,所以月華只是我腦筋裏一個不曾實現的想象,直到如今。

現在天上砌滿了瓦楞雲彩,霎時間引起了我早年許多有趣的記憶——但我的純潔的童心,如今哪裏去了!

月光有一種神祕的引力。她能使海波咆哮,她能使悲緒生潮。月下的喟息可以結聚成山,月下的情淚可以培畤百畝的畹蘭,千莖的紫琳耿。我疑悲哀是人類先天的遺傳,否則,何以我們幾年不知悲感的時期,有時對着一瀉的清輝,也往往悽心滴淚呢?但我今夜卻不曾流淚。不是無淚可滴,也不是文明教育將我最純潔的本能鋤淨,卻為是感覺了神聖的悲哀,將我理解的好奇心激動,想學契古特白登來解剖這神祕的“眸冷骨累”。冷的智永遠是熱的情的死仇。他們不能相容的。

但在這樣浪漫的月夜,要來練習冷酷的分析,似乎不近人情!所以我的心機一轉,重複將鋒快的智力劇起,讓沉醉的情淚自然流轉,聽他產生什麼音樂,讓綣繾的詩魂漫自低迴,看他尋出什麼夢境。

明月正在雲巖中間,周圍有一圈黃色的彩暈,一陣陣的輕靄,在她面前扯過。海上幾百道起伏的銀溝,一齊在微叱悽其的音節,此外不受清輝的波域,在暗中墳墳漲落,不知是怨是慕。

我一面將自己一部分的情感,看入自然界的現象,一面拿着紙筆,痴望着月彩,想從她明潔的輝光裏,看出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跡,希冀她們在我心裏,凝成高潔情緒的菁華。因為她光明的捷足,今夜遍走天涯,人間的恩怨,哪一件不經過她的慧眼呢?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2

農曆八月十五,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中國傳統文化自成一體,在農曆十五日的節日除了中秋,還有元宵和現代人大多忽略的中元節!何以會如此呢,都選擇在月圓之夜。我想這應該跟中國的歷法息息相關,而曆法又以開地宇宙日月星辰相關,所以中國的傳統節日特別是中秋節就有了一個很特殊的過節方式---賞月。天人合一,就此出來。

這是一個只有中國人才會有的過節方式:天人合一。中國的傳統文化,追根塑源:先是河出圖洛出書,伏羲制八卦,周文王推演八卦為為六十四卜。始有<<周易>>。以後的文化發展,都少不了周易的影子。周易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一個整體概念。所此影響,發展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學,有了神龍見首不見尾,而對這種周易這種哲學的具體運用上,推生了獨一無二的中醫,在起居生活上,又有了強調以天地人相互和諧的風水而表現在過節上,就有了中秋節。

俗話説: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是説一到農曆十五月圓之夜。表示這個月就快要過完了;而一到中秋節,則提醒人們這個年要到頭了,流浪在外的人該準備回家了,先來一年當中的右中間八月十五做個小小思念,它是一年當中的一個插曲,一個思念的插曲。

提到中秋節,關於思念的.詩從古至今相必太多了,以蘇東坡的一首<<水調歌頭>>又最為後人吟誦。人們可以在這樣的節日歌以詠志或賭物思情,這都跟中國人的文化情情有跟。中國文化當中的整體觀念,把人當成宇宙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比如佛家所強調的:同體大慈,同緣大悲。於是會把人物化也會把物人化。所以七月初七不單是看星星,更是看兩個人一年一度的相聚。而冰涼的月宮,也是單單浩月一輪,她裏面有我們美麗可愛的嬋蛾姐姐,而姐姐也並不孤單,她有玉免為伴。基於這些,節日當中的一種人文情懷油然而生,那麼的自然那麼的和諧,以至於中國文人被她的吸引,千年不衰。每每在該動筆的日子, 就會自然而發:天待月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嬋蛾該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中國文化的這種連貫性,會讓流戀其中的文化人或非文化人不那麼感到孤單。每年中秋節,自己在思念親朋,寄月託情時,思緒會不自覺的穿越時空,回想當年今夜蘇東坡會是用怎樣的一種心情,怎樣的一種情懷,在思念他的弟弟。而今的我們,儘管物是人非,心情總會一樣吧,於是在不知不覺當中,一種穿越時空的神交,與古人如痴如醉的進行着,是那樣的恬意與舒服。古人似乎就這樣一直活在我們的身旁。

這就是中秋節的魅力,她函蓋萬千,她承前啟後,是一年當中的一個小插曲。淡淡的思念,牽動着人們的神精,一直積蓄到年關,一種徹頭徹尾的思念全面爆發,於是,只能是回家。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3

晚飯過後,月亮升起來了。湖面上倒映着一排掛着燈籠的樓房和一輪明晃晃的圓月,給人以如夢如幻的感覺。我們坐在亭子裏,沐浴着皎潔的月光,欣賞着美麗的月亮,還品嚐着香甜的月餅,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我們全家去海邊的生態農莊過中秋。

剛到那兒,我和表妹衿衿就迫不及待地去了“農業大觀園”。一進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個很大的人工湖,湖中有一座假山。我們沿着石子路登上假山,“農業大觀園”全景盡收眼底。六個氣派的大棚分列兩邊,中間是許多塊菜地,裏面種着各色蔬菜,顏色深淺不一,向我們展示着勃勃生機。

爬下假山,我們來到第一個大棚——奇巧園藝。這裏種滿花草,被匠心獨運地設計成了一處處景觀。有一處叫“旭日東昇”。一種不知名的紅色植物給設計成半個太陽的形狀,又襯上了碧綠的背景,一眼望去,彷彿真是有一個又大又紅的太陽在冉冉升起。我看了不由暗暗叫好。還有一處叫“農業為本”。這是由一株株綠苗組成的四個大字,蒼勁有力,渾然天成,真是巧奪天工!奇巧園藝,真奇!

我們東走走,西看看,不斷能找到新的發現,感受新的驚喜,讓人不能不佩服農莊建設者們的勤勞與智慧。

晚飯過後,月亮升起來了。湖面上倒映着一排掛着燈籠的樓房和一輪明晃晃的圓月,給人以如夢如幻的感覺。我們坐在亭子裏,沐浴着皎潔的月光,欣賞着美麗的月亮,還品嚐着香甜的月餅,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中秋的明月在幾縷浮雲中緩緩穿行,我們不禁齊聲唱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啊,美麗的中秋夜,難忘的中秋節!

提起中秋節,誰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節”嘛。可我們舟山人過中秋節卻在農曆的八月十六日。那麼,我們舟山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是什麼呢?吃月餅、賞月、和家人團聚……這些都已成為我們舟山人必不可少的習俗。...

俗話説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天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要去和爺爺奶奶一起過這個節。早晨的陽光十分柔和,空氣中透出一絲絲桂花的清香,沁人心脾,讓人的心情都十分地舒暢,真是一個秋高氣爽的好日子。

中秋節到了,爸爸買了一盒月餅。裏面有8個,各種味道的都有。今天晚上,爸爸把月餅擺在桌上,我們圍着桌子坐下。開始吃月餅了!我説:今天我來分月餅。我把兩個大的給爸爸,兩個大的給媽媽,我自己要了兩個小的。

中秋將至,似乎人們都在期盼着,或盼望着一家團圓其樂融融地觀賞者中秋的圓月,或舉頭望月憑藉着這個眾人團圓的日子,徹頭徹尾地將內心對親人對故鄉的思念宣泄一番。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4

心底的思念,一年的期盼,朋友的祝福,千載的精魂,這一切鑄成甜香酥餅而歌中秋。

生活的艱辛,事業的挫折,離散的煩憂,失意的失落,於這圓月之夜,青光之下,嗑瓜子,細嚼慢嚥月餅中雲消煙散,盡化烏有。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着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裏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説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説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着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着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着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在北方家家都是自己做月餅)。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裏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裏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那麼香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台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着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户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朝窗外望去,朦朧間,竟然看到了天上那輪又圓又亮的月兒!凝視圓月融入圓月,我的心也有些圓了。是啊,月亮都圓了,我有什麼不能圓呢!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5

蟹兒肥,菊花黃。每到中秋,品月、賞月已經成為老百姓們不可或缺的習俗,在我們這個年代,每到中秋,家裏都會有着各式月餅,我從不會為了能吃到一口月餅而發愁,更不會因為吃不到月餅而哭泣,而在媽媽那個年代就不是這樣了,那是一個夢,一個許許多多家庭的中國夢……

媽媽説在她小的時候,我們的國家還很窮,什麼東西都還靠着各種票證去購買,就連我們現在隨意就能吃到的月餅,在那時都是“緊俏”貨,需要拿票去購買的。一個家庭每月發的可以購買糧食啊,糖啊,油啊等物資的票證,都是按每户人頭分配的。所以,為了可以購買月餅,這個月的糧票和糖票就不可以隨便用掉,到了中秋把積攢下來的票證拿去買月餅,這樣一來,月餅在家庭裏的地位就變得彌足珍貴起來。38年前的中秋,那時媽媽剛兩歲,外公外婆用積攢了很久的糧票和糖票買來了兩塊月餅,計劃在中秋晚上全家四口人一起分享的。媽媽和年長她四歲的舅舅從早上就圍着外公外婆討要月餅,大人們一遍遍把他們驅趕開,告訴他們:“晚上才可以吃的,因為今天是中秋節,因為晚上月亮才會圓。”

天漸漸黑了下來,小小的的屋內點起了昏暗的燈光,媽媽不知去向,舅舅還在外公外婆身邊“哼哼”着要月餅吃。終於,織毛衣的外婆不耐煩地對外公説:“去拿來給孩子們吃吧”。外公領到了“聖旨”前去藏有月餅的地方“尋寶”,舅舅不再哼哼,伸長了脖子探望着外公的身影。

“這小傢伙!”另一間屋內傳來了外公的感歎。

“怎麼了”?外婆聞聲詢問着。

“快過來吧”,外公傳喚着外婆。

外婆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毛線活,循聲而去,舅舅也緊跟其後擁向了另一間屋,眼前的一幕,令舅舅頓時大哭,令外婆看後生氣不已。媽媽在外公的旁邊正不知所措的看着大家,嘴裏塞了滿滿的月餅,手上還有一點僅存的月餅渣。頓時,原本安靜的屋內立刻炸了窩,舅舅的哭聲響徹雲霄,外婆掄起巴掌就要打媽媽,只有兩歲的媽媽驚恐地躲在了外公身後不敢露頭,外公阻攔着生氣的外婆,不停地説:“太小了,不懂事。”外婆的怒氣漸漸消散,可舅舅的哭聲卻依然持續着。媽媽説,她根本不記得如何找到的月餅,也不記得曾經要捱打,她也依稀還記得,舅舅不知為什麼一直在哭,哭的很傷心,只記得那一次吃到的月餅好甜,好香,這世上最最好吃的就是月餅!

日新月異,我們的國家不再貧窮,票證早就被歷史而拋棄,玲琅滿目的商品塞滿了各個商店,關於月餅的需求,不再成為人們奢侈的夢想,中國人想要隨便吃月餅的中國夢,已經實現了!歲月蹉跎,一輪又一輪的明月輪換着舊年的記憶,可是在媽媽的記憶裏,兩歲那年的中秋,好美!輕柔的月光籠罩着她的家,香甜的圓月餅塞滿了整個記憶,多少箇中秋過去了,兒時那搖曳在記憶裏的月餅成為了媽媽今生最深的記憶。這是一個夢,一個全中國人都期待的中國夢,一個關於月餅的中國夢。老百姓期待着有一天可以吃飽穿暖,期待着有一天可以敞開肚皮吃月餅,而現在,這一切都已經成為現實!

月兒圓,月兒明,最最好吃是月餅……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6

又是一年中秋節。又圓又大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户,灑滿了整個陽台,柔柔的,清亮亮的。樓下花壇裏花草的氣息混合在空氣中,淡淡的,甜甜的。樓前面的廣場上三三兩兩的人們圍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賞月,海闊天空地交談。陽台上,姥爺、姥姥、爸爸、媽媽和我圍坐在餐桌前,一邊吃飯一邊交談。

我忽然有了個念頭,就問:“姥爺,您小時候是怎麼過中秋節的?”

姥爺於是就給我講起了他小時候過中秋節的情形:那是建國初期,物質很匱乏。還沒到中秋節,孩子就巴望着。當中秋月亮升起來時,大人們就把三塊憑糧票和錢買來的月餅、半斤糖果擺上餐桌,還擺上一小盤柿子餅和一小盤花生。花生是自留地裏種的,但大部分都換成日用品了。柿子餅是太姥姥買來柿子自己做的。姥爺要和三個兄弟姐妹分吃那三塊月餅,太姥爺太姥姥是捨不得吃的。吃完月餅,姥爺他們就出門找小夥伴玩。十幾個孩子聚在一起,吃完從家裏帶出來的糖果柿餅,然後分成兩組在草垛旁玩攻山頭的遊戲。姥爺講完後發出一聲感慨:“要是你太姥爺、太姥姥看到現在的幸福生活那該多好!”。

“爸爸,你小時候怎麼過中秋節呀?”姥爺剛講完,我扭頭問爸爸。爸爸笑眯眯地説:“我小時候,每到中秋節的前幾天,你奶奶會到商店用糧票和錢賣九塊月餅、一斤糖果、兩斤花生和兩三斤蘋果。四塊月餅用粉色的紙包好送給你太爺爺、太奶奶,其它美食也送給太爺爺、太奶奶一半,剩下的留到中秋晚上吃。中秋節晚上,你爺爺奶奶高興地吃着自己用黑麪粉做的糖餅,我們兄妹三個狼吞虎嚥地吃着美味的月餅,還沒品出個味,就已經沒有了,只好期盼明年的中秋節了,真饞呀!”爸爸説到這還不由自主地嚥了嚥唾沫。“然後我們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稻草人’和‘捉迷藏’的遊戲。”

“我是最幸福的,最快樂的,我的中秋節最有意義!”我大聲説。“為什麼呀?”媽媽問。“看,這一桌子的美味佳餚,都是我喜歡的。紫紅的葡萄、清蒸的鱸魚,還有這些月餅——蓮茸餡的、豆沙餡的、蛋黃餡的、水果餡的,小魚樣子的、小熊樣子的、玫瑰花樣子的……是我最喜歡的。” “原來你是一個小饞貓!”爸爸哈哈大笑起來。“才不是呢。”我立刻辯解。“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擁有你們的愛,我的中秋節最幸福!”媽媽恍然大悟:“怪不得你常問我們最愛誰,原來是擔心我們不愛你呀!”我害羞地笑着拿起一塊水晶月餅塞進媽媽的嘴裏。

這時廣場上燃起了燦爛的焰火,夜空瞬間綻出朵朵絢爛的花。人們發出陣陣歡呼聲。月亮更大更圓了。廣場上人羣都散盡了。在這寧靜祥和的夜晚,我走進屋裏,打開了琴,彈奏起海萊爾的《渴望》。

午夜時分,我們全家三代人向當空的月亮三鞠躬,感謝它帶給我們無比的圓滿和幸福的時光,祝願祖國明年的月亮更圓更亮。

標籤: 字錦集 中秋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jiubaizi/72zk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