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900字作文 >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900字十篇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900字十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900字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900字十篇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1

這是多麼美好的情景啊:手裏捧着一杯醇香的熱茶,嘴裏吃着甜的如蜜糖般香甜的月餅,看着精彩的文娛節目,和家人們談談心,此時的心情又是那麼美好......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然而,中國也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我最喜歡的就是中秋節,看着朦朧如水,如夢似幻的月色,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餅,和自己的親人聊聊天,敍敍舊,心情不由得好了起來,總想舒展雙臂,擁抱着這柔美的境界,心中的煩惱,憂愁立刻煙消雲散,使人心曠神怡,進入了甜甜的夢鄉......呵呵,你是不是也被這美好靜謐的景色給吸引了呢?不急,讓我們一起去享受一下這如仙境般的中秋節吧!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曬得人們無法繼續生活下去了。當時有個力大如牛的英雄,后羿。后羿是個心地善良,機智神勇的人,他為民除害,射下了九個太陽。

人們得知了這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後,都十分敬重他,拜他為師。有個叫逢蒙的人,為人奸詐狡猾,從不通過勞動來獲取東西。當他得知后羿的妻子嫦娥手中有一丸能使人長生不老並可昇天成仙的仙丹後,也裝模做樣地拜在後羿的門下,為的就是找機會偷走仙丹。

在八月十五日的夜晚,只有嫦娥一人在家裏。逢蒙乘着這個好機會偷偷潛入嫦娥家裏,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可嫦娥善良的人,她想:要是讓這種人拿了仙丹豈不是會害死很多無辜的百姓嗎?嫦娥不給,眼看逢蒙就要搶到仙丹了,嫦娥一個箭步衝上去,取出仙丹,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飄飄悠悠地飛上了天,一直朝着月亮飛去。

老百姓們得知了這個消息後,都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裏擺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點心,遙遙地為她祝福。從此以後,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期盼團圓的中秋佳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現在,中秋節不僅可以吃月餅,觀月,還可以觀看一些中秋節的文娛節目。你瞧,舞台上的男男女女唱着一首首婉轉動聽的歌曲,有一個個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小品,還有那精彩絕倫的雜技表演......

這是多麼美好的情景啊:手裏捧着一杯醇香的熱茶,嘴裏吃着甜的如蜜糖般香甜的月餅,看着精彩的文娛節目,和家人們談談心,此時的心情又是那麼美好......

這是多麼心曠神怡的境界啊:清涼的微風拂過髮梢,空氣中瀰漫着月餅與桂花的清甜香味,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平地上......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2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着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裏才會改善一下生活;或許是一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一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一種心情的放鬆。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閒,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一種特別的欣喜,一種心境的安歇,一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説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説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着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着人內心即將收穫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嚐着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專業的站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像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裏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乾什麼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裏嫩,年輕人情有獨鍾。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琅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麼的清晰,那麼均勻,那麼好看。所以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中學生的好幫手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一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台等國宴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着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户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3

團圓,離別,思念……這些月色承載的美好,亦是不懂的。只知道,月亮圓時有月餅吃。立秋後,日子近了。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八月十五這一天,月餅香甜。這點念想如同草叢裏的螢火蟲,一閃一閃的,勝過頭頂的月亮

小小年紀,一家四口人,天天在一起。日子漫長得像一眼深井,任憑我惦着腳也望不見底。年輕的父母日日勞作,我和弟結伴在村小讀書。放學歸來,做功課,玩耍。十五這一天,飯菜很香。燉了家養的一隻雞,炒園裏時蔬。八十年代的月餅,都是牛皮紙包着,很大的個兒。一人一塊兒,在院子的大楊樹底下吃。夜露深,人亦困去。任憑上好的月色,一窗一窗,徒照酣甜的夢鄉。

童年過了,我去外地讀書。輕輕一翻,日曆像一面鏡子,前面照見一片天,後面卻是大不同的光景。開始舟車勞頓,聚少離多。成績單之外,回家成為年少的迫切心願。高中因體質發育,嚴重的暈車之苦,以致我不敢坐車,而不能回家。偶爾有些小意外,買書或貪玩將路費花了,回家就一推再推。

有一年國慶,歸家,中秋已過月餘。母親留給我的一隻月餅,拿出來,長了白毛毛。吃飯時,弟把他碗裏的一隻雞腿也挾給我。他告訴我,八月十五的那兩隻雞腿,全讓他一個人啃了。

時光如梭,青春初滿。青葱少年在大學,滿腦子風花雪月。月朦朧鳥朦朧的中秋之夜,文學社相約去小荷亭品詩賞月。月滿的荷塘,荷花是沒有的。三五杆枯荷立在水中央,似乎更添詩情畫意。

現在還記得清,中文系的康大才子朗誦《望月》。他揮一揮手,仰頭瀟灑地望向月空——啊,月亮!緊接着,中分的長髮昂然一甩,差點甩到月亮上去。這個造型太酷了,酷到月亮下的少年,笑酸了臉,人仰馬翻。而這一甩,堪稱青春的經典。後來,每每同學有聚,總有人來一句,啊,月亮!長髮短髮,貌似一甩,臉上表情是嫩得插出水兒的水木年華。

這樣的中秋,大抵因為太快樂,常常顧不上想家。玩得盡興而歸,才想起給家裏打個電話。深更半夜裏,母親被電話擾醒,還不忘問我吃了月餅。那年月,一家四口人,分三地。天上一輪明月,地上彼此相望。中秋的月兒圓,人卻不團圓。

而我,無比渴盼團圓,是工作兩年。人在遠方,奔波輾轉,生活時有困頓,人亦越發惦念家人的相親温暖。中秋無長假,通常是不能回家的。每年中秋前總要做一件事——去郵局寄月餅。對離別的感受深了,方知父母在家的孤單。值中秋之夜,萬家燈火。最深的念想,不是月餅,也非月亮。是想回家看看。

近年,得父母在身邊。中秋,月餅是提前一個月就買了的。廣式月餅小小的,拿去華麗的包裝,只蛋黃一般大。每日榨一壺鮮豆漿,配兩塊月餅,是一家人香甜的早餐。清秋好時節,天上的月亮廣闊無垠,普渡眾生。而月餅,讓日子錦上添花——吃着月餅,奔波的人們歇一歇腳,嘗一嘗天倫,望一望花好月圓。

二十年,光景就這樣一晃而過。成長像一個圓,從起點到終點,從離開到歸來。花開花落,數載浮沉。時光輾轉裏,繞了大半個中國,一家人再次團聚。親情、愛情、事業、友情、金錢,人生的五子棋,如果要我選擇,親情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它像一輪天上的明月,陰晴圓缺,始終照亮我的生命疆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鐵馬冰河入夢來。

明月夜,小團圓。二十年後的今天,我似乎懂了:窗前月色是温暖相親,勇氣,愛和感恩。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4

只因那麼一恍惚就錯過了,錯過了家人臉上因佳節團聚時才擁有的那一份笑容!

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有八個年頭沒有在家過中秋節了。

最後幾年在家過中秋的情景我都已經想不起來了,童年的時候到還有點印象,月餅是有吃的,不過不多,而且也沒有現在月餅這麼豪華,多是一種硬皮的,裏面的餡也是很普通,一點糖加上一些佐料,普普通通,價格也沒有現在這麼離譜,五毛錢或者一塊錢。即便如此,那個時候家裏也不會買好多月餅,我應該有兩個左右。中秋節在我印象中吃得最多的應該是桃酥餅,小小的一個,黃黃的,聞起來很香,現在大街上的糕點店裏面還能見到它的身影。稱一斤桃酥餅能有好幾十個,價格也不貴,爸爸從集市上回來往往要帶上兩斤,回來就掛在扶梯旁的牆壁上,我不要搬東西墊腳只要走上兩級扶梯,扶着牆壁,再側一下身子就可以輕而異舉的拿到餅乾了。記得那個時候,一天往往要爬那扶梯幾十次,而那也是我最願意做的事情,那種餅油很多,吃完一個雙手都變成油乎乎的,這個時候怎麼辦,拿水洗是不行的,太浪費了,於是就用嘴舔,反覆幾次以後,手上除了唾液以外就沒有其它什麼了,當然那種香味還是會存在好久的。那個時候以為桃酥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了,只要有桃酥餅吃,是吃不膩的,而且也會是自己一生的最愛,現在再回想起這些事情,自己也會為童年的幼稚啞然失笑。也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家裏不再買桃酥餅了,而我也不再像從前那樣終愛於它,一切關於它的記憶就突然間從腦海中消失了,直到多年以後,經過那扶梯,看着那牆壁上那油乎乎的印跡,心裏突然有種莫名的情感,似曾相識!佇立良久卻未能想起,現在想想應該和童年的那份獨特的經歷是有着某種關聯的。

關於中秋本應該還有一份記憶的,那就是全家團聚,共賞明月的情景,但這份記憶我卻在腦海中無法找尋,我十歲的時候我哥就離開家去福建當兵了,這一離開家就是八年,在這八年中父親每聽到流浪歌都會忍不住流淚,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中秋節在我們家也就不會別人一樣顯得那麼的重視。八年中姐和我又因各種原因相繼離開家,而我們的離開更加深了父母的那份思念及對全家團聚期盼。

從我哥離家算起,現在已經十四年了,每當中秋節打電話回家,叫父母出來賞月,向父母描述我這邊月亮有多圓時,父母多是迴應“嗯、是”,不曾真切,可能在父母的心中十多年未曾有過圓月。我在想等到我們兄妹都安定了,也許就能讓父母心中的月亮圓一次,但當我想起家中那頑皮的小侄子和遠方的外甥時,我又覺得這和我童年對桃酥餅堅持一樣幼稚可笑!在父母心中月亮能像桃酥餅一樣,雖然不大,但每一個都是小圓,那麼對於他們來説就圓的。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5

那位送水的中年婦女,進門不是踩上香蕉皮滑倒在地,我是不會知道她的名子的。幫她把礦泉水桶插上飲水機,領她去衞生室處理傷口時,才知道她的名子叫田園。

第三天的早上,田園來送水和我寒暄,笑呵呵的:給,新棉花做的,要比海面坐墊養人。前天,多虧你帶俺看醫生,抹了藥水不説,腿腕子還貼上膏藥。火辣辣的疼了一夜,沒耽擱上班……

我心裏一陣暖暖的,多實在多知道感恩的人啊!就把招待客人剩下的香蕉,同自己吃膩了的幾包方便麪,送給她中午飽餐一頓。見她後退拒絕,我説:放在這裏沒人吃,過幾天也是扔了。不想要,丟在垃圾箱裏好了。她趕緊接過去,笑着説:長得真好看,一臉的菩薩相……

沒文化的女人嗜好恭維人,門外那位拷紅薯的大媽,每次買她的紅薯都是耶耶耶的,説我細皮嫩肉的像電視劇裏的白娘子。有次買了另一位大媽的紅薯,走出沒幾步就聽到她發牢騷,説是怎麼得罪的狐狸精。所以在初夏的一天,田園説辭職回家學做豆腐賣,要我哪天路過她的家,一定家去讓她女兒認認。我是皮笑肉不笑,打着哈欠説一聲恭喜發財,頭也沒捨得點一下。

六一兒童節那天,單位派我去給山裏的小學送圖書,路過路集市時發現了田園,便麻利地下車打招呼。田園笑的合不上嘴,讓別人看着豆腐挑子,拉起我的手就鑽進衚衕,七拐八繞地去了她家。

一進屋,田園拉過一個十四五的女孩,笑着説:這就是俊阿姨,快叫姨姨……夜夜……

我呆了,沒想到女孩是個白痴,更想不到卧牀的男人是偏癱病人。笑呵呵的田園,承擔的竟是這樣的家庭,怎麼還笑的出來?出來的時候,我説:田姐,怎麼笑的出來?我都想哭……説啥?説啥?田姐!你怎麼笑的出來…..

田園笑的更歡了,抹着笑淚説:説實話,進家見他爺倆兒沒事兒,又團圓了一天,俺就知足的笑。叫俺姐,俺就有了城裏的親戚,往後更憋不住笑……

自那天起,我不再是多愁善感的女人。煩惱無緣無故的降臨時,就想想田園的笑臉,情緒會很快平靜下來。我知道了什麼是知足和快樂,懂得了守住家人釋放自己全部的愛,是一種無怨無悔的大愛。對我心平氣和的態度,老公還一時難以接受,撓頭咧嘴的像頭上長了牛皮癬。等田園託人送來了鮮花生,他才相信我説的不是假話,嘿嘿的和女兒調侃:嘿嘿,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小年紀就當上大小姐,可不能埋怨爸爸,是你媽一手造成的……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來臨,這個節日對田園來説意義不大,她天天過得都是這節的心情。晚飯時我和老公商量,過幾天買身女孩秋裝和一雙運動鞋,再買幾盒月餅給田園家送過去。老公説拿不出手,給點錢人家又不要,起碼得對起那十斤鮮花生,還是再割上幾斤肉……

別提我是多麼的開心,哼着《幸福在那裏》收拾碗筷:幸福在那裏/女兒哇告訴你/它在愛的奉獻中/它在不幸的分享裏……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6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然而,中國也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我最喜歡的就是中秋節,看着朦朧如水,如夢似幻的月色,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餅,和自己的親人聊聊天,敍敍舊,心情不由得好了起來,總想舒展雙臂,擁抱着這柔美的境界,心中的煩惱,憂愁立刻煙消雲散,使人心曠神怡,進入了甜甜的夢鄉......呵呵,你是不是也被這美好靜謐的景色給吸引了呢?不急,讓我們一起去享受一下這如仙境般的中秋節吧!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空中出現了十個太陽,曬得人們無法繼續生活下去了。當時有個力大如牛的英雄,后羿。后羿是個心地善良,機智神勇的人,他為民除害,射下了九個太陽。

人們得知了這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後,都十分敬重他,拜他為師。有個叫逢蒙的人,為人奸詐狡猾,從不通過勞動來獲取東西。當他得知后羿的妻子嫦娥手中有一丸能使人長生不老並可昇天成仙的仙丹後,也裝模做樣地拜在後羿的門下,為的就是找機會偷走仙丹。

在八月十五日的夜晚,只有嫦娥一人在家裏。逢蒙乘着這個好機會偷偷潛入嫦娥家裏,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可嫦娥善良的人,她想:要是讓這種人拿了仙丹豈不是會害死很多無辜的百姓嗎?嫦娥不給,眼看逢蒙就要搶到仙丹了,嫦娥一個箭步衝上去,取出仙丹,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飄飄悠悠地飛上了天,一直朝着月亮飛去。

老百姓們得知了這個消息後,都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裏擺上嫦娥平時最愛吃的點心,遙遙地為她祝福。從此以後,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期盼團圓的中秋佳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現在,中秋節不僅可以吃月餅,觀月,還可以觀看一些中秋節的文娛節目。你瞧,舞台上的男男女女唱着一首首婉轉動聽的歌曲,有一個個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小品,還有那精彩絕倫的雜技表演......

這是多麼美好的情景啊:手裏捧着一杯醇香的熱茶,嘴裏吃着甜的如蜜糖般香甜的月餅,看着精彩的文娛節目,和家人們談談心,此時的心情又是那麼美好。

這是多麼心曠神怡的境界啊:清涼的微風拂過髮梢,空氣中瀰漫着月餅與桂花的清甜香味,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平地上。

團圓,離別,思念……這些月色承載的美好,亦是不懂的。只知道,月亮圓時有月餅吃。立秋後,日子近了。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八月十五這一天,月餅香甜。

吃罷晚飯,妻子帶着女兒逛街去了,家裏就我一個人,顯得十分的安靜。我把電視機打開,想看看中秋晚會。可剛看了一下就不想看了,原因是我想起了父親。父親是個地道的農民,卻很看重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7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遊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讚譽月餅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 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説:“應將胡餅邀蟾蜍”。説完把餅分給羣臣一起吃。

月餅象徵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説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説,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敍述無遺。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8

農曆八月十五,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中國傳統文化自成一體,在農曆十五日的節日除了中秋,還有元宵和現代人大多忽略的中元節!何以會如此呢,都選擇在月圓之夜.我想這應該跟中國的歷法息息相關,而曆法又以開地宇宙日月星辰相關,所以中國的傳統節日特別是中秋節就有了一個很特殊的過節方式---賞月.天人合一,就此出來.

這是一個只有中國人才會有的過節方式:天人合一.中國的傳統文化,追根塑源:先是河出圖洛出書,伏羲制八卦,周文王推演八卦為為六十四卜.始有周易.以後的文化發展,都少不了周易的影子.周易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一個整體概念.所此影響,發展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學,有了神龍見首不見尾,而對這種周易這種哲學的具體運用上,推生了獨一無二的中醫,在起居生活上,又有了強調以天地人相互和諧的風水而表現在過節上,就有了中秋節.

俗話説: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是説一到農曆十五月圓之夜.表示這個月就快要過完了;而一到中秋節,則提醒人們這個年要到頭了,流浪在外的人該準備回家了,先來一年當中的右中間八月十五做個小小思念,它是一年當中的一個插曲,一個思念的插曲.

提到中秋節,關於思念的詩從古至今相必太多了,以蘇東坡的一首水調歌頭又最為後人吟誦.人們可以在這樣的節日歌以詠志或賭物思情,這都跟中國人的文化情情有跟.中國文化當中的整體觀念,把人當成宇宙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比如佛家所強調的:同體大慈,同緣大悲.於是會把人物化也會把物人化.所以七月初七不單是看星星,更是看兩個人一年一度的相聚.而冰涼的月宮,也是單單浩月一輪,她裏面有我們美麗可愛的嬋蛾姐姐,而姐姐也並不孤單,她有玉免為伴.基於這些,節日當中的一種人文情懷油然而生,那麼的自然那麼的和諧,以至於中國文人被她的吸引,千年不衰.每每在該動筆的日子,就會自然而發:天待月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嬋蛾該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中國文化的這種連貫性,會讓流戀其中的文化人或非文化人不那麼感到孤單.每年中秋節,自己在思念親朋,寄月託情時,思緒會不自覺的穿越時空,回想當年今夜蘇東坡會是用怎樣的一種心情,怎樣的一種情懷,在思念他的弟弟.而今的我們,儘管物是人非,心情總會一樣吧,於是在不知不覺當中,一種穿越時空的神交,與古人如痴如醉的進行着,是那樣的恬意與舒服.古人似乎就這樣一直活在我們的身旁.

這就是中秋節的魅力,她函蓋萬千,她承前啟後,是一年當中的一個小插曲.淡淡的思念,牽動着人們的神精,一直積蓄到年關,一種徹頭徹尾的思念全面爆發,於是,只能是回家.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9

5,4,3,2,1。倒計時的秒針、分針馬不停蹄如同巨大陰影籠罩整個大地,當時間跳轉至17:30分整,籠罩的陰影粉塵般散去,只留下時間繼續滴答的聲音。

傍晚將近七點,在七八月還是明豔亮亮毫無天黑之意的天空,至九月,竟黑不溜秋,吞噬整個天空。我肩上背一單肩包,時不時看手機上的時間,往廠裏的大門走去。

馬路邊的車來來往往,車水馬龍,絡繹不絕,讓人誤以為是城市的喧囂者在壟斷這條路,不讓其他人通行。其實這是接近高速路口,大家都為明天能和家裏人過上中秋,在夜裏噴馳而去。等了將近一個小時,能將我載回家中的公共汽車停靠在我面前,謝天謝地,我還以為這車停靠不發。

回到家中洗衣入睡前,刷朋友圈,才發現那些有自己圈子的小夥伴們已經決定在外過這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如那年一樣。整個花園也沒有喧囂,只有無盡的黑暗和靜寂。我彷彿透過窗子,可以看見窗外路燈下的橙黃色燈泡在一閃一閃,路燈下的小孩雙手交叉,矇住眼睛靠在路燈柱子下以最快的速度在念:12345678910。快速重複念十遍,那些手、脖子、腳身帶熒光圈的小夥伴們躲躲藏藏,在那小孩唸完最後一遍1-10就消失於視野中。燈光一亮,眼前的場景消失殆盡,恢復成破舊路燈柱子再沒有橙黃色嫩陽,照耀整個綠葉場和茂盛。

早上醒來時,能夠聽見樓下許多小朋友在玩的不亦樂乎發出的各種喊叫,若是在清早聽到這種聲音,則會被別人投訴,畢竟,中秋難得放假一天,誰也不想這美夢被那嘈雜聲打破。

電視安安靜靜,沒有人去開。大家都刷微博,刷朋友圈。如同往年,各種中秋祝福段子發表在朋友圈,羣發消息,再也不像過去,一條一條的複製,轉發。偶爾找到幾個知心好友聊天,然而各有各的忙。再看看其他小時候玩得開的朋友們,有的在今天趕回家的路上,有的在外面的世界和其他新結識的小夥伴逛街遊玩,決定中秋不回家。父親在房間用手機看電視,母親今日中秋還要上班,直到晚上才能夠趕回來一起吃頓飯。

夜晚時分,朋友圈“曬”起月亮,明亮亮的各種月光都在小夥伴們的朋友圈裏,有的人,點起燈籠,有的人,在孔明燈上寫下祝福願望,放飛夢想。有的人,還在為工作而忙碌。今年中秋,如近幾年的春節一樣,除了鞭炮的聲響告訴這應有的年味,其他都沒了。母親趕回來後,我們吃一頓豐盛的飯菜,然後吃月餅,看會電視,夜深時,母親還要趕回廠裏,因為第二天早上就要上班,所以別無選擇,她和父親先回到廠裏。而我也不得不早睡,因為明日大早,我也會因為需要正常上班而大清早趕去廠裏。

於我而言,每年的中秋,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無論離家都遠,我都會想方設法回到家,過上這一年僅有的一次節日,也許是童年的對這個節日過於深刻,如同春節、生日一般。而那些童年時候的種種,人、事、物、其實到了如今,已經是物是人非,該有的,不該有的,都會有它的命運。也許我應該在中秋佳節去街上買一個孔明燈,在孔明燈上寫上願望,然後放飛,即便那些願望,也不一定會實現。

16日清早,我離開了家,背上單肩包,乘上公交,回到了廠裏。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10

天幕上鑲着一輪圓月,墨藍色的背景將明月襯托得愈發皎潔明亮。小區的樹叢上,拱橋上,無不繞着五光十色的彩燈,閃閃爍爍,流光溢彩,嘿!遠遠看去三角形狀的一棵棵樹真像一卷卷五顏六色的冰激凌!在夏日氣息氾濫悶熱的初秋裏,在39°C的蒸籠裏,捧着草莓甜筒真是一種享受……正當我浮想聯翩之際,叮叮噹噹的音樂硬生生地把我從甜筒的世界拽了回來,怎麼這麼熱鬧?哦,今天是中秋佳節,可以DIY中秋的小特色——月餅了!

綠樹掩映的小花園裏,已經掛上了墨綠色的幕布,淡淡的桂香,行雲流水的字:花好月圓,中秋佳節DIY月餅大賽。桌台上擺滿了製作月餅的材料,模具,甜甜的香味擴散着,讓我有種想衝上去抓一個蜜桃餡兒吞下去的衝動。廚師正手拿蛋黃餡,親自示範,嘿,我也要學學!無奈我人小,愣是擠不進裏三層外三層的人羣裏,在“人羣警戒線”外看吧,人高馬大的看客們擠得嚴嚴實實,隙縫不留,我撇撇嘴:看來待會兒只能“發揮想象力”了。雖然是這樣,但我仍對那蜜桃餡兒想入非非,躍躍欲試。

主持人柔美的聲音終於響起,我迫不及待第一個衝上去。看到混在一起的餡兒和皮,我懵了:糟了,這黏黏軟軟的東西怎麼才能弄成月餅?依稀記得主持人説過“黃色是皮,透明的是餡兒”我小心翼翼的把粘在一起的餡皮一拉,分開來。蛋黃似的皮被我揉揉搓搓,終於成了一個球形,我使勁用麪杖一碾,球兒乖乖變成了扁扁平平的橢圓“披薩”,下一步幹嘛?我猶豫着左顧右盼,發現大家都將月餅雛形裝進各種模子裏,“嘩啦”推出來,一個標準的、刻有花紋的月餅就成型了——大家都這麼做,千篇一律,多沒意思!我得來點兒小創意!我思索着,不經意間瞟見墨綠色葉盤似的幕上那個銀白色的“花好月圓”——對了!符合主題,就把月餅做成花型吧!我拿着牙籤細細地在鋪平的皮上划着,很快,五瓣花做好了,該裝餡兒了!半透明的橙色蜜桃餡兒被我壓的平平的,又有那麼點兒突起,很像凸凹的小山坡,我輕輕地將餡捅進殼裏,封好,又照葫蘆畫瓢,在月餅面上亂刻一氣,勉勉強強像是月餅的圖案,又是五瓣花的蕊。我用牙籤勾出邊紋,完成了!打量打量,還算是有稜有角,有點兒新意。我滿意地把它放進烤爐……

十幾分鍾過去。新鮮的月餅出爐了。我搶着去欣賞我的傑作,可是——期望越大,失望越高,我算是應了這個道理:烤出來的成品倒還有月餅樣,不過發生了“泄油”事件——邊角滲出蜜桃油,看起來鬆鬆垮垮的,儘管這樣,我還是“接受”了這個怪怪的小月餅。在八月十五的皎月下,我咬着“勞動成果”,暗暗發誓:明年我一定會擠進人羣裏去受受專業指導了!

標籤: 精華 十篇 中秋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jiubaizi/0e37p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