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800字作文 >

【精選】春節的作文800字集合五篇

【精選】春節的作文800字集合五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的作文800字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春節的作文800字集合五篇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1

睜開蒙朧的睡眼,我從枕頭底下摸出手機看了看,立刻嚇了一跳,怎麼會到九點一刻呢?媽媽可是説過,九點半以後再給外公拜年,就不能拿壓歲錢了呀!我馬上跳了起來,火速穿好衣服,拽起還迷迷糊糊的表哥就往下跑。還好趕上了,我那甜甜的小嘴搶先對外公説:“祝外公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表哥也緊跟一句:“祝老爹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外公哈哈大笑,他一邊笑,一邊掏出兩張鈔票,給我們一人發了一張!我們把錢裝進紅包,樂滋滋地一蹦一跳地“蹦”回了樓上。“哎呀,你們怎麼有空來我這兒呢?”這是媽媽的聲音,嘴上還沾着牙膏泡沫的我好奇的往樓下望了望。原來是馬姑姑、伏姑父還有他們四歲的女兒——可愛的伏正正。正正真是可愛!今天她穿了一身漂亮的粉紅色的衣服,紅撲撲的小臉一個勁地朝我微笑。我高興地跑回自己的房間,拿了一個芭比娃娃給正正玩,瞧啊!她一會兒給芭比娃娃梳頭,一會兒給芭比娃娃換衣服,玩得多開心啊!下午的時候,媽媽領來了一位爺爺,“榕榕,快叫陳爺爺。”媽媽笑容滿面的領着陳爺爺上了樓,“陳爺爺是來接你的,你和陳爺爺一起去李奶奶家。記住,到了奶奶家要先説:‘奶奶新年好!’哦!爸爸媽媽一會兒就去,你先在奶奶家看電視等媽媽。”“好的!”我乖巧的説。我和爺爺一起來到了奶奶家,奶奶看見我來非常高興,我當然沒有忘媽媽的囑咐嘍,“奶奶新年好!”我甜甜地説。“好好好!”奶奶還有奶奶身旁的一位哥哥一起説。我和奶奶他們進了屋,打開電視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不一會兒,爸爸媽媽來了。他們和李奶奶一起打起了牌。我百無聊賴,奶奶把我帶上了樓。我上去一看,有一台電腦。反正我也沒事幹,我打開電腦登陸了土豆網,看起了動畫片“魔卡少女櫻”。媽媽説今天我們要留在奶奶家吃晚飯。到了晚上,我下樓一看,哇!好豐盛的晚餐啊!有紅通通的大蝦,香噴噴的魚,美味的烏賊炒白菜……我攙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開飯嘍!”等到餐桌布置齊全,我就急急忙忙地把大家都喊來了。大家圍着桌子坐在一起,原本寬敞的桌子立刻變的窄小了。我們“開吃”了,我搶先拿了一塊大大的烏賊肉,像餓狼一樣咬了起來。那狼狽不堪的模樣把全桌人都逗的大笑起來。吃完晚餐,爺爺送給我一串漂亮的紫色手鍊,我高興的把它戴在手上,歡天喜地的和大家告別,一蹦一跳的回家了。回到家時已經七點半多了。我看了一會兒電視,便上牀睡覺了,今天真是累啊,我躺在牀上想,想着想着,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夢鄉……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想必詩人王安石也被這新年氣氛所感染,寫下這首流芳百世的佳句。

我們祖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其實放鞭炮是春節不可缺少的內容,尤其是孩子,如果沒有鞭炮可放,春節就沒有意義了。鞭炮給我們90後帶來了無數的歡樂。每當終於盼到過年的那一天時,我們顧不得寒風刺骨,顧不得玉盤珍饈的年夜飯,鞭炮聲夾雜着孩子們的歡笑聲。 作文素材

春節是我國第一大節日,也是印象中最熱鬧的佳節。然而一切隨着時代的進步,新年也開始了它的退步。

聞到爆竹過後散發火藥味,一種難聞的氣味卻能讓人感覺到温馨。然而現在,對東莞人卻是一種奢侈,禁止放爆竹!東莞人告別了爆竹,告別了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也有種告別春節的感覺。但認真想一想;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東莞政府沒有禁止放爆竹,新年就一樣會像以前一樣熱鬧嗎?新年醒獅子還是會和以前一樣進行嗎?新年中的各種習俗,各種傳統一樣會回來嗎?我敢説,要是以前就一定會,而現在卻……

以前那些顧不得寒風刺骨的孩子也似乎漸漸“褪去了他們的稚氣”,躲在家裏玩電腦,睡大懶覺。

以前那些朝氣蓬勃醒獅子的少男少女也似乎厭倦那種“沒什麼新意”的醒獅子,待在外面過情人節,吃麥當勞。

以前那些佛心十足歸依佛主的中年婦女也似乎淡化那種“十分煩瑣“的祭拜儀式,賴在外面做西式美容,打麻將。

那些商業街道上,一到情人節,聖誕節,等的西方節日,就把場地佈置成像外國店鋪一樣,只要一踏進那條街上,就感覺完全置身於外國一樣,周圍都洋溢着西洋氣氛。

正是因為現代的人民越來越喜歡西方的文化,學西方人的東西,吃西方人的快餐,過西方人的節日。而逐漸淡化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傳統禮儀。每年的開始也就從安靜中度過。情願縮在被窩裏,也不願體驗這冷清的節日。

春節是中國最大的節日,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春節是新的一年開始,我們會在春節回眸以往,憧憬將來。新的一年,新的希望,不要讓它過的悄無生機,只有爆竹聲瀰漫在空氣中,才像我們習慣了的“過年”。

爆竹聲中除舊歲,春風送曖入屠蘇。年,年年,我懷念的春節不是這安靜的春節。但願昔日的春節依然。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3

天津春節時段廣義上是指從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開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龍抬頭結束。天津民間有“沒出正月就算過年”説法。但狹義上講,天津春節當天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臘八節是在農曆臘月初八。這一天,家家開始熬臘八粥,各種各樣、大大小小豆子、米、乾果,給孩子們做還要放紅糖、白糖。還有臘八蒜,把大蒜剝皮,泡入醋內,再加白糖,拌勻。過年時,人人吃餃子。等吃餃子時打開,那蒜就呈翠綠色,給白白胖胖餃子又添一種美味。

準備過年,大人們忙,孩子們也忙。福字、吊錢兒、燈籠、窗花都是要買(也有自己做)。孩子們更是在煙花攤前挑來挑去,不買一大兜不行。最後大人帶着孩子們去買各種各樣糖、蜜餞、乾果。吃、穿、玩、用都要買齊全。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孩子們吃着糖瓜兒,等着天黑。吃飯後,大人帶着孩子們去放焰火。屋內人聽到外面煙花聲一點兒也不會覺得煩。那些煙花把黑夜襯托得無比美麗。

這一天孩子們也要吃糖,街上賣糖有長方形也有瓜形,這些糖統稱為“糖瓜兒”,是孩子們最喜歡,嚼在口中又黏又甜。

關於臘月二十三,還有一個傳説:

傳説有個神為“灶王神”,傳説他是玉皇大帝封“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灶火,被作為一家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神像。沒有灶王龕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有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善行或惡行,送灶神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一年中應該得到吉凶禍福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麪做成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紙馬和喂牲口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四周,邊塗邊説:“好話多説,壞話別説。”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嘴,讓他別説壞話。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4

年邊上,我和妻子唸叨,孩子又該來了吧。妻子對我不鹹不淡地回了句:想他們啦?真的説不好可是想了,反正感到他們該來了。我説的孩子是妻妹的兩個兒子,聰明、可愛、調皮,讓人在喜愛中有幾分的煩厭,不過煩厭也是對自己孩子般的。

想了想兩個孩子至少在我們不大但温暖的家裏連續過了五個春節,不知他們習慣與否,對於我卻成了一種不可或缺。他們都生在日本,對中國傳統文化聚集的春節感受得不是很多,異域的生活,他們有着自己生活的定勢,早些時候他們對春聯、鞭炮、壓歲錢之類充滿了陌生,春節讓他們感到是口福的體現,除此之外,他們鍾愛自己的口袋書和價值不菲的遊戲機。

孩子説來就來了,兩個孩子從容淡定地從上海乘快車自個兒來了,眼看着又躥高了一截,見怪不怪地在和我攀談中時而冒出一串日語,但中心表達的是對春節的期盼,是對我們一種濃烈的感情。

記得叫亮亮的老大,第一次幫我貼春聯,他的動作很快,在沒注意間,一副春聯就在門上了,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春聯貼得嚴嚴實實,卻將一副好對子生生地貼倒了。日本的孩子從小養成幹事認真、到位的習慣,我發現時,已不能將對聯揭下重貼了,如此將錯就錯吧,一個春節沒少受文友的數落。事後我和亮亮交流,把春聯的來歷和故事説了又説,他總算領悟了,之後的年份無需指導他已做得很好,且把弟弟陽陽帶上了路。

在我們的眼裏亮亮和陽陽有許多讓人難以接受的東西,特別是在春節期間,説不吉利的話是大忌,他們才不管這些呢,口無遮攔想説就説,而往往又詞不達意,岳母很有主意,年三十讓他們吃荸薺,説是吃了就“不忌”了,搞得一家人哈哈笑,平添了一份特別的歡樂。

春節肯定是親情的聚集。年前,妻子就對我説:你又要睡沙發了。我説:好呀。難得的`體會,我是為親情讓出舒適的牀的。去年春節間,半夜了,亮亮從睡夢中醒來,也不知是何原因,跑到了我沙發上的被窩裏,還深深地感歎了一番:大姨父的牀好温暖。讓我感動了很長時間,心是心換來的,嚴格來講,我們也沒做些什麼。想起一句俗話:魚奔深處,人奔恩處。今年春節孩子們又回來了,至少説明他們不厭惡我們,仍就喜歡我們,喜歡濃情的春節和深深的親情,我們的家如一汪深水,遊動的魚是喜歡的。

今年的春節,除了亮亮、陽陽及他們的父母,岳父、岳母及妻弟一家三口還將在我們不大的家歡度春節,加上我的父母,我們一家足足十四口人呢,我隆重準備很多過年的物品,但我的重點仍放了在兩個孩子的身上,他們都已進入懂事的年齡,我要將一些春節文化元素傳遞給他們,然後讓他們傳遞給海外更多的人。

春節的作文800字 篇5

兩隻大紅燈籠掛在門口兩側,裏面通上電燈,白天紅滿村,晚間紅滿天。

過年還是要到鄉村去過。我總是認為,只有鄉村的年那才像年。過年了,不僅是要掛紅燈籠,更重要的是要貼春聯。

貼春聯當然是要先寫春聯。寫春聯那可是秀才們乾的活兒,在我的記憶裏,最先寫春聯的是村裏的“老會計”。小的時候跟爺爺身後,先遞上兩張新買的大紅紙,爺爺再從懷裏掏出一盒“大豐產”牌香煙,抽出一支給他點上,再點燃自己的一支,剩那就歸老先生了。爺爺轉身要走,我在身後拽了一下他的衣襟兒,意思是想看看他怎麼寫。

我翹腳扶在桌後邊,就見他戴上老花鏡,潤好了大中小兩支毛筆,墨汁好像是早就磨好了的,儼儼的。先裁割好紅紙,再在桌上鋪開,稍微摺疊了一下,就濃墨如潑,寫了起來。當時還沒有上小學的我,也不知道人家老先生寫的是什麼,也不曾見他照着什麼寫,就知道人家肚裏學問大着呢!雖然我還不識字,只見他寫得很漂亮。當時我就想,長大以後一定要像那老先生一樣,滿“肚子”裏都是“黑字”,並且還能給爺爺掙半盒煙抽。

後來,我當了教師,真成了教書“先生”。當真正拿起毛筆為街坊鄰居寫春聯的時候,爺爺卻提前走了,沒有見到我肚裏的黑字落在紅紙上。一般是學校放了寒假,我就開始琢磨着一年的新詞兒,在報紙上也蒐集了許多,也忙活了幾年。可是,最近幾年來,真正找我寫春聯的人少了,就連我自己家的門口上貼的也是從集市上買來的成品。

但到了臨近貼春聯的時候,我依舊還是忙。東頭二叔拿着半張紅紙來,讓我給寫“六畜興旺”,他説要貼在豬圈牛欄門上。“大糞三千擔,肥豬八百斤。”這是鄉親們豬圈茅廁上的春聯。這種街上買不到的“俗聯”。西頭樑家哥哥夏天老人去世,拿着兩張藍紙也給寫春聯;前院三哥讓給寫“天地三界之神位”來供養天地;西鄰王家兄弟讓給他那三輪車上寫“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自家的糧囤上要寫“五穀豐登”,天燈竿上還要貼“太公在此”。我有時候好笑,我這點本事只能伺候神仙和牲畜了。不管怎麼説,這些都是春節時的對聯,正是這些春聯,構成了鄉村文化的縮影。

年初一拜年走在農村大街上,要看誰家門前的紅爆竹皮子厚,要看誰家的燈籠紅,要看誰家的春聯豔,更要看春聯內容的真實內涵。農村這片黃色的土地上,只有春節她就會變顏色,似乎成了紅的世界、紅的鄉村!

標籤: 五篇 春節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babaizi/yj8jz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