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800字作文 >

中國國粹京劇優秀作文800字(通用3篇)

中國國粹京劇優秀作文800字(通用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國粹京劇優秀作文800字(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國粹京劇優秀作文800字(通用3篇)

京劇作文800字1

爺爺是京劇迷,雖然耳朵不好使,但只要電視裏播京劇,他就手腳並用,搖頭晃腦地打起鼓點來,在茶几上敲,在沙發扶手上敲,在自己大腿上拍。爺爺眯縫着眼,臉上浮滿笑意,頭隨着節奏搖擺,滿頭白髮在那咿咿呀呀的唱腔中彷彿都更精神了,閃閃發亮,他那神態就像在享受天下最美味的午餐。

有一次,我被奧特曼吸引着,看得津津有味,全然沒顧及爺爺直在屋子裏打轉轉。他一會兒到窗户邊瞄瞄,似乎在等什麼人;一會兒到我身邊坐坐,問我出不出去玩啊;一會兒又拿拿遙控器……媽媽一看就明白了,悄悄地動員我把電視頻道調過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我喜歡的奧特曼,調到京劇頻道,這可把爺爺樂壞了。他“呵呵呵”地笑着,臉上還帶着一些內疚與不好意思,一邊誇孫子好,一邊欣賞起京劇來。他那樣子就像小孩拿到了自己愛吃的糖果,可愛極了。看着爺爺爬滿皺紋的臉和他欣賞京劇的痴迷的樣子,想到爺爺操勞了大半輩子,都沒有好好看過幾回電視,現在也70多歲了,好不容易條件好了,應該讓爺爺多享受享受。

於是,我們給爺爺買了個助聽器,還訂了份電視報,又特意把其中的京劇節目用紅筆畫起來。爺爺戴上助聽器,欣賞着電視裏的京劇,感動得差點掉眼淚,逢人就説自己有個好孫子。有時候吃飯也看,家裏來客人了,他也熱情介紹京劇,而晚上常常是看到打瞌睡,要麼垂頭低腦地“釣魚兒”,要麼靠在沙發扶手上呼呼大睡……從此爺爺好像年輕了許多,容光煥發,一天到晚京劇不離口。不信,你來聽聽:

清晨6點,爺爺被自己鬧鐘吵醒,唱《宇宙鋒》“我這裏假意兒懶睜虎眼”,翻個身繼續睡;早上洗臉時看見自己白髮鬢鬢,唱《文昭關》“冤仇未報容顏變,一事無成兩鬢斑”;午睡被吵醒,唱《文昭關》“適才朦朧將閤眼,忽聽門外有人言”;回家發現沒帶鑰匙,我們又沒回來,唱《二進宮》“宮門上鎖賊李良”;

超市付錢排了半天隊還沒輪到,唱《武家坡》“這女子動作特以遲慢,收銀台前站得我兩腿痠”……

瞧,這就是我家的京劇迷,是京劇讓他的生命豐富多彩,讓他的生活有滋有味,是京劇讓他年輕。

京劇作文800字2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存在百年卻依舊流行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可以把一個傳説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繹的唯妙唯俏呢?

那麼先從乾隆皇帝的那場壽宴説起吧。

清乾隆五十五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慶班"入京為乾隆帝的八旬"萬壽"祝壽。徽班是指演徽調或徽戲的戲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歡迎。繼此,許多徽班接踵而來,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慶、四喜、春台、和春,習稱"四大徽班"。他們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慶擅演整本大戲;四喜長於崑腔劇目;春台多青少年為主的童伶;和春武戲出眾。這就是京劇的雛形。

1828年以後,一批漢戲演員陸續進入北京。漢戲,以西皮、二黃兩種聲腔為主,尤側重西皮,是流行於湖北的地方戲。由於徽、漢兩個劇種在聲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緣關係,所以漢戲演員在進京後,大都參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為徽班的主要演員。徽調多為二黃調、高撥子、吹腔、四平調等,間或亦有西皮調、崑腔和弋腔;而漢調演員演的則是西皮調和二黃調。徽、漢兩班合作,兩調合流,經過一個時期的互相融會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從崑曲、弋腔、秦腔不斷汲取營養,終於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在京劇裏,不同顏色的面具表現着不同的人物性格。

紅臉代表忠勇;黑臉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代表兇詐兇惡;金臉和銀臉是神祕,代表神妖。

面具運用誇張的畫法,把人物的性格特點直接寫到了臉上,這也是京劇為經久不衰的原因吧。

除此之外,京劇所表演的內容也有很多。比如《霸王別姬》、《智取威虎山》等很多很多,所以京劇是一個非常貼人心的戲種,不論你是坐在鄉間大院裏觀看,還是坐在專門的劇院裏看,都別有一番風味,演的內容更是讓你看幾遍都不過癮。

京劇,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往前發展,經歷無數苦難,並且挺了下來,慢慢有了自己獨具一格的表演方式,讓許多人愛上,不知不覺就變成了中華人民最愛看的戲劇,最後就得到了世界的認可,成為中國的國粹的!

京劇作文800字3

“揮毫浸墨,那人,執筆向上,鏡中的臉,一半明淨,一半靛藍……”一曲京調,唱盡悲歡離合;一襲長袍,漫卷俗世紅塵。臉譜生涯,唱的是情,演的是魂。那一張張紅豔的臉,在輝煌的燈光下,已然閃耀了將近千年。每當聽到那優雅動聽的腔調,便想起宋代詩人葛長庚的:“看千秋戲劇,蹴鞠詼諧。”由此,京劇的魅力躍然紙上。

京劇,這一中華民族孕育而出的國粹,恰似一朵綻放在華夏大地上的玉簪花,以它那獨特的美,驚豔世人。

京劇的美,美在她的形。當鑼鼓聲響徹在明亮的戲台周圍時,戲劇演員們便伴隨着鑼聲一個個粉墨登場。氣質清秀的小生,形如鏡花水月的小旦,濃墨重彩的紅淨,黑眼白臉的方巾醜……形態各異,眾美雲集。而其中,我更加偏愛的,便是那花旦。不因別的,只因她那傳情的眉目楚楚動人。舉止如嫻花映水、弱柳扶風,恰似那宛在水中央的佳人,讓你不覺怦然心動。她在高台之上揮舞着清白的衣襟,是如此的優雅,如此的悽美,將古代閨秀的嫻靜刻畫得淋漓盡致。這形將內外之美結合於一體,觸動着人的心絃,帶給人美好的意境。啊,好一個國色天香!真是妙哉!京劇的美,美在她的神。一雙似乎會説話的眼睛,道盡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想當年梅蘭芳拜師學藝,就是因為雙眼無神而被拒之門外。從此以後,梅蘭芳便每天盯着水中的游魚和天上的飛鳥看,終於練得了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後來,他刻苦練習成為了一名偉大的戲劇大師。由此可見,神韻在戲劇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京劇的神尤為突出。不同的角色的'神色在戲劇家的身上被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從而牽動着萬千觀眾的心。也許就有那麼一秒鐘,你的思緒會被一個回眸定格,會被一雙精神碩累的眸子打動,但無論是深情還是驚豔,那一瞬間的神韻便會帶給你永恆的回味,如同一塊饃,看似平常,卻愈嚼愈甜。啊,真可謂巧奪天工!

京劇的美,美在她的聲。國粹生香,餘音繞樑,婉轉動聽的曲調連綿不絕。京劇以她那獨有的聲調,結合漢調與徽劇的精髓,時而慷鏘有力,時而宛轉悠揚,時而雄渾端厚,時而清脆高昂。配合着形與神,聲音唱出了京劇的魂魄。兒時看着爺爺奶奶聽戲,他們的神情是那般的陶醉,心中大有不解,如今看來,醉的就是那聲音吧。京劇的聲音似乎是越聽越有味兒,它唱出了古老的中國風,唱出了先輩們的智慧,更唱出了偉大的民族精神!聽到《霸王別姬》,就不禁潸然淚下;聽到《穆桂英掛帥》就不禁精神抖擻。這就是京劇之聲的美,啊,這就是中國範兒!

京劇,我們的國粹。她將傳達着世世代代華夏兒女的精神與憧憬,永遠地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的藝術文化舞台上顯現出她那獨有的耀眼光輝。

標籤: 通用 國粹 京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babaizi/x8j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