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800字作文 >

逃離的作文800字(通用5篇)

逃離的作文800字(通用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逃離的作文800字(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逃離的作文800字(通用5篇)

逃離的作文800字1

生活中,我們常有許多煩惱和無奈:為了“美好前程”而忙忙碌碌,到頭來一事無成,疲憊不堪,為了“浪漫愛情”而冥思苦想,最後曲終人散,千瘡百孔。於是我們學會了掩飾,學會了欺騙,學會了逃離。

與人寒暄,言不由衷;為人處世,身不由己;在燈光迷離的舞台上,塗脂抹粉重重衣冠;在觥籌交錯的宴席間,虛與委蛇頻頻舉杯;在步履紛紛的旅途中,面如春色輕輕握手。為了功名利祿而變腔變調,從而喪失了做人的樂趣;為了取悦別人而仰人鼻息,從而喪失了做人的風骨。

我們想得到太多,卻不願意失去太多。於是我們選擇了逃離。

逃離愛情,做個孑然一身、無牽無掛的自己。在四顧茫然中尋找自由,在無憂無慮中追求快樂。以為自己遠離了寂寞,找到了自由與渴望,卻不知真正的寂寞是懂得寂寞,真正的自由是忘記自由。

遠離世俗,選擇“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恬靜,選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高潔,選擇“採菊東臨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做一個“登山情滿於山,觀海情溢於海”的雅士。以為自己在生與死中悟到了唯美的詮釋,卻不知時光已在休憩中緩緩流過,生活缺少了幾分激情,幾朵浪花。

在生活中,逃避是不現實的,解脱是不可能的,放棄是不明智的。我們不可能打個包袱,從此浪跡天涯,追尋似乎是自己想要的卻又永遠不可能得到的夢境。我們所要面對的是真真切切的現實:我們有父母,有朋友,如果我們去瀟灑快活了,那他們怎麼辦?於是我們似乎又無法逃離。

漸漸地發現,其實逃離本身就是一場戰鬥,而敵人恰恰是我們自己。在叛逃所需的重新結構中,我們改造了自己,戰勝了自己,或許還徹底打敗了自己,讓新的我猶然而出。

因此在逃離的同時,我們又在迴歸。

迴歸是生命成長的節奏。人類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在逃離與迴歸之間尋找一種新的動態平衡。而這種平衡正是在逃離和迴歸中實現的。哲人説:我渴望找到一方淨土,安妥我的靈魂。這也許便是迴歸本身的昇華。

不斷地叛逆與逃離,又不斷地回收與復歸,情感與智慧,在平靜的時空中產生了張力。不管結局如何,不管層次如何,我們的確從中獲得了樂趣和意義。相信歷經滄海桑田,終得反璞歸真。

逃離的作文800字2

太久沒有敲擊鍵盤,手指變得很青澀;就像越來越懶得説話的我,嘴也愈發的矜持。

以前的我可能是那種溢於言表的人,但是現在的我喜歡捱着,我總是在想“又何必有所動作呢,讓時間去證明吧!”。就像年前因為工作與朋友間有些許誤會,不能説我態度不端正,可是對於明知道有誤會都不解釋的“懶”自己也覺得匪夷所思。

同樣是年前,撿回來一個初中時期的好友,由衷的説我挺開心的,對於孩童時一起陪伴過的夥伴我總是心存感激。可時光偏會把兩個人雕刻成完全不同的樣子,再見已然不如初見。所以一切美好都有其固定的時代,就算你再怎麼執拗也只是徒然罷了。

高中畢業後每年都同學聚會,六七十人逐漸縮水到今年的幾個人,人長大了就是會越來越忙,不免沮喪卻不能責怪。只有我,是那個儀式的忠實信徒,後來刻意琢磨了一下,我也不過是在為了聚會而聚會罷了。

初八那天凌晨2點多,被大學同寢一哥們的醉酒電話從睡夢中拉扯出來,急忙穿戴整齊去赴約。對方責備回來許多天從未聯繫他,又哭又笑又踢又抱,我只得做理虧狀連忙抱歉。我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卻不善把它附於何種形式。

以前的我喜歡跟老媽聊天,現在的我只是會象徵性的“哦”一句。最近老媽總是喜歡問候我工作的種種,前幾天我説“別聊工作了,聊點別的吧。”可能是年歲大了,老媽那種失落感很是明顯,我雖然很自責卻很難強迫自己。人生於世無非是被一個個希望與失望包裹着,若我正得意我不會耀武揚威,若我正苦悶我更不會逢人抱怨。

小時候天真的以為:“只要長大了就可以逃離,逃離我所厭惡的那一切,去開拓屬於自己的淨土。”長大了才明白:“越是大了越要扛起,沒有人會關注你是否歡喜,有笑點的時候卻是一個都落不下。”所以我認清:“活在這個不知道是誰創造的人世,你只能選擇堅強自己。”

如歌裏唱“結了婚的男人首要任務就是掙錢” ,一直習慣窘迫的我也在為了共同的幸福而努力工作。如今的我不會再去想一個人流浪,我只想做一個稱職的凡人。

新年已過去了四分之一,這讓我感到很侷促,可是不管怎樣,我仍滿懷信心。只不過我也有個願望:“我不奢求任何人的幫助,只希望不要有人憑空添亂。”

我也會心疼自己,哪怕我只是一個木偶。

逃離的作文800字3

碎片化儼然已成為這個時代“旅遊勝地”,一個接一個的人都漸漸迷失在這個人類創造的“勝地”中,無法離開,可是,碎片化卻讓我們一步一步走向萬劫不復……

説了這麼多,可能你還沒清楚碎片化是什麼吧,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碎片化無疑是把每個人的生活,時間,或者是一件完整的事,變得零碎零塊,或者是不完整。

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平淡無味,甚至更枯燥無味;碎片化的時間讓我們變得異常遲鈍,甚至連一點陪伴家人,親友的時間也都完全的消失殆盡;碎片化的學習以及閲讀,讓我們可以學到或瞭解到的知識和學問都同樣越來越稀疏、減少……

碎片化簡直像一個無惡不作的壞人一樣,迫害着每一個接觸到它的人類。

可是這種不完整,斷斷續續的生活方式卻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接受,究其原因,我以為,這與無時不刻不在加快的生活速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不停加快節奏的生活和不停加重的巨大壓力使人類都無法正真的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所以,只去尋找那些短小而又輕鬆的片段來娛樂和放鬆自己,再者,碎片化的載體大多是一些便於攜帶的電子產品,所以,人們在地鐵,公交車,甚至馬路上,亦或者在工作的學習的休息時間的間隙中,都可以進行這種片段的`放鬆的娛樂。就是因為這樣,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被越來越多人推崇,嚮往,它也同樣成為了快節奏的一種反映。

但是,這個原因就可以成為我們只去關注這種可以稱為“畸形”的生活方式了嗎?就可以成為我們放棄原來的理由了嗎?

不!當然不能!

碎片化的生活凡事既然是我們人類自己一點一滴的造成的,就必須由我們自己打破它!離開它!並且改變它!

從生活做起,一次性地完成學習和工作;從時間做起,不再枯燥,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和親友們;從閲讀做起,去看看你想看的書,多多學習一下;從我們自己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一點一滴的改變生活,改變這個時代!

這個“旅遊勝地”是人類創造出來的,那我們自己完完全全可以靠自己去擺脱它,遠離它!我們一定可以做到的,我堅信。

逃離的作文800字4

何為逃離?逃離是陶潛“以菊為友”對官場的棄厭;逃離是海子“以夢為馬”對世俗的歎息;逃離是託翁“以筆為拳”與貴族生活的決裂。這樣的逃離,讀罷叫人蕩氣迴腸,不禁為他們的勇氣歎服。

然而,企業高管的逃離又是什麼呢?且不論,“高管”帽子是否沾染了城市的灰塵,這一路攀登,一路微博的“雅興”也着實令人大開眼界。他們的行動和視野被拷上了鎖鏈,又怎麼能真切地體會到山頂風光的雄渾和壯闊呢?

不知高官們可有將手機從山頂拋下,與城市徹底決裂的信心?王爾德沒有,他選擇用牢獄的痛苦包裹自己,成為一隻真正孤獨的夜鶯。西西弗卻有,他忽視了受罰推巨石的艱難,沿途的美麗風景讓他真切的'感受到了自然的美。

假裝着手舞足蹈地歌唱着“逃離”的音樂,心卻被牢牢地捆着,豈不可笑?豈不悲哀?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説:“當我走出囚室,走向通向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身陷監獄。”這位偉大的反種族隔離的鬥士,因政見不和被白人當局關押了27年。釋放後,卻仍懷着一顆博大的心,選擇逃離——逃離生命中一切不公的悲痛和怨恨。讓它們在自己心靈的牢室裏接受“無期徒刑”。何其堅定,何其勇敢,何其偉大!

反觀當今社會,這樣堅毅的逃離是那樣的“鳳毛麟角”。去年《北京青年》熱播後,引來了無數“熱血青年”爭相追捧,卻經反覆思量將自己的一封“辭呈”扔進了垃圾桶;央視播出的“多於朋友溝通,貼近彼此心靈”的公益廣告後綴着數以萬計的迴應,地鐵上,“低頭族”們的身影還是隨處可見;“郭美美事件”,“鳳姐事件”令人義憤填膺,但當真有金錢的誘惑出現在你身邊,又有多少人守得住自己道德的底線?城市的霧霾天氣令人深知環保的重要,可大街上仍是垃圾成堆,小汽車仍叫囂着發出刺耳的笛聲……

我們並非不知道“逃離”的重要,並非沒有被生活桎梏肋得四肢青紫,可我們仍惴惴不安地握着鋒利的匕首,假託着藉口不願選擇真正的逃離。深怕一無所獲,深怕一無所有,深怕沒有意義。

請你做一個勇敢者,拍一拍那些高管的肩膀,將他們的手機扔進垃圾袋,在他們驚愕之餘笑着説:“真正逃離城市吧!這裏的風光不是更美嗎?”

逃離的作文800字5

説起碎片化生活,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生活中的閲讀,一種碎片化閲讀。

初二的暑假,我一直窩在家裏。難得放一次大長假,終於可以放鬆放鬆,犒勞犒勞自己了。所以,我準備去圖書館借幾本書回家看。可不知怎麼地,自從把書借回去後,明明空閒的時間很多,可閲讀時間卻變得少了。每天的讀書時間大約也就是中午與晚上,或者有時突發奇想隨手拿起一本就進行閲讀。就這樣借來的幾本書參雜在一起月,中午讀這本書,晚上讀那本,這本讀一點兒,那本都一點兒,最後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到底在讀什麼。

在我看來,現在式的閲讀就如我在暑假讀書那般,很急躁,不能靜下心來好好品讀一本書。而現在式的閲讀又是又像似一種形式,一種虛榮的形式。興許很多人認為:哦,我讀書了啊!我讀了很多書呢!天真,可笑而又可悲!是的,或許你是讀了很多書,甚至還包括一些明珠。可是,請你們問問自己,你們都進去了什麼?書最後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作者想給我們呈現的又是什麼?當然,我這也算在反省自己,反省自己以往讀書的錯誤方式。而我在寫這些話是,內心更多的是後悔和遺憾。後悔與遺憾自己沒有把我曾讀過的書讀透。

再論閲讀吧,現在很多人閲讀的已不是看紙質書本,而是電子書,手機等科技設備了。科技發達是好事,可人們在其中看的內容卻很很令人失望。看網絡小説的越來越多,看微博段子的就更不用説了。經歷了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等文學巔峯後,21世紀最熱門的文體莫過於段子了。曾有人調侃:“早上打開微博,有一種君臨天下審閲奏摺的感覺。”説實話,這種行為真的沒意義。

時代的快節奏讓人們幾乎沒時間安安靜靜地獨身享受閲讀了。大家只能抽取零碎的時間來進行閲讀,但這讀書的意義不也大大下降了?而且,有時候人們並非沒時間閲讀,而是因為書本中字太多,太深奧,沒意思罷了。人們在時代化的巨大書本迷宮中漸漸迷失自我,漸漸喪失了閲讀的興趣。

請,別做一個被碎片化閲讀,碎片化生活方式支配的人好麼?即使再忙,也請抽些時間留給閲讀吧!

標籤: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babaizi/0orm9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