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自然作文 >景色作文 >

總有風景在身邊作文4篇

總有風景在身邊作文4篇

【篇一:總有風景在身邊作文

坐在考場,頭卻朝向外面的一片天空:厚密的積雲霸佔了大半個藍天,顯得些許慘淡,皆因這塊不善的積雲把太陽藏了起來,而後,積雲的褪去才讓藍天重顯活力。咦?這風景似曾在何時見過。

總有風景在身邊作文4篇

鳥兒的叫聲把我帶回到過去的時空,回到那盞奶白的燈光下的覺悟……

和母親好久沒説話了,家裏的空氣似乎失去了氧氣,只留下其餘的氣體,單調而無味。我很怕,很怕每次與母親的談話最終都演變成爭吵,也很怕這種見面、相處卻不説話的情景一如既往地上演。可我依舊沒有什麼舉動。

鐘聲響起,又是十一點了,又是一夜的末段。可惜我卻沒跑進甜美的夢境,而是埋在書山的作業堆裏。為了靜心,我索性鎖上房門,不讓任何人打攪我。自己坐在書桌前,把頭淹沒在一道道題中,別無遐思。“咚咚咚”門被敲響了,傳來母親的聲音:“睡了沒?”我只是淡淡地答上一句:“還沒!”之後,母親也沒説話了,隱約聽見她拖鞋在地板拖過的微渺的聲音。我繼續剛才的任務。

慢慢地,頭越來越靠近桌面,腰越彎越下,終於我趴在了書桌上。實在累了,便收拾好東西,站起身準備去睡。走出去,發覺母親的房間的燈光還亮着。母親還沒睡?走近,房門沒關緊,我輕輕地推開,在那奶白燈光下,一個身軀伏在桌上,手屈着撐着頭。我踮起腳尖,輕輕走過去,心想:母親,她在等我?很快,答案出來了,在她那被頭髮蓋着似乎想要遮住自己神情的臉上浮現。額頭皺着,擔心的字眼一筆一劃地刻在她面上……卻擊在我心房。我徹夜沉浸在這覺醒中。

推開那扇門,才發覺,那道景色一直潛在身旁。一個太陽,為了一顆小草,隱藏起偉大的光輝。

【篇二:總有風景在身邊】

在我記憶深處,總有這樣一道風景:二哥手持鐵鈎爬上一棵粗壯正盛開着槐花的枝椏上,攀折下一枝又一枝的槐花。我則抬頭站在樹下,興奮地跑來跑去,將丟下來的槐花撿到籃子裏。槐花在母親的手裏,總會變成一餐美味。耳墜一樣的花蕾,從帶刺的花枝上取下洗淨,和上面粉,放在鏊子上烙成槐花餅,一股濃香,一縷温情,從母親那滲滿汗水的額頭和灶間,裊裊飄起……

每每此時,饞嘴的我總是蹲在母親的身後,捧着一隻大碗,眼睛一動不動的,盯着鏊子上的槐花餅。我是家裏唯一的千金,二位兄長的年齡又長我許多,生長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於是我總能得到優待。母親總是把剛烙出來的,那香噴噴的,還燙嘴的槐花餅,放入我的碗中。常常惹得,站在一旁的二哥,嫉妒的衝我直翻白眼,怎奈饞蟲上來的我,已顧及不了太多,一邊哈氣吹着槐花餅,一邊狼吞虎嚥般的,把碗裏的美味,風捲殘雲。

母親的槐花餅,槐花餡菜包,還有青青嫩嫩的菜豆腐……都已成為往日雲煙。隨着年齡、閲歷的增長,記憶的行囊日漸鼓脹。午夜夢迴,偶爾觸動心底,這最柔軟處,方感逝去的東西尤為美麗,它似一杯陳年佳釀,愈是久遠,味道愈是醇厚、芳美。

又是一年,春風,春,桃花開。

樓下的園子裏泛着一層淡淡的新綠,春在枝頭已十分。只是不見了兒時的槐花,榆錢,和那棵年老而粗壯的,老屋西邊的桑葚樹……

【篇三:總有風景在身邊】

劉德華的那句歌詞曾像一縷冬日的陽光温暖着我的心靈,“活出真我的風采”,在那段因失敗而幾乎沉淪的日子裏,正是這句話點燃了內心潛伏的能量,讓我有了重新奮進的勇氣和目標。“真我的風采”——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走一趟,總得有自己的一份獨特而燦爛的風采吧!哪怕是流星般的一閃而過或是露珠似的短暫晶瑩,只要有那麼一點自己的光輝,就讓它在生命的旅程裏盡情的釋放。

李白在受挫失意時呻吟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我安慰式的詩句,但也讓他在失敗面前看清了“真我的風采”,看清了一個獨特的自我。是的,任何一個人,都應清楚地認識自我,更應以膜拜神靈般的'心靈欣賞自我,李白做到了,在欣賞自我的心境中,才會有“斗酒詩百篇”的才華。

即使是一隻渺小的螞蟻,它也能扛起超出其體重數倍甚至數十倍的物體;即使是一片枯黃的落葉,它也能在微風裏舞動起優美而眩目的舞姿;即使你再怎樣微不足道,在芸芸眾生之中也有一份惟我獨美的光芒。佛説:“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老人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誰能説你來到這個世界就沒有獨特的一份呢?就沒有值得自己欣賞和自豪的一面呢?《讀者》雜誌上曾介紹過這樣一則故事:兩隻健壯的青蛙被困在井底,請求上帝解救他們,上帝説有兩個辦法,一是給你們一對翅膀飛出這口井,但你將永遠不能下落在地上不能停歇;另一個是幫你們訓練彈跳的技術跳出這口井,但要花上十年的時間。兩隻青蛙作出了不同的選擇,結果:長了翅膀的青蛙沒過多久因無法落地,疲憊而死;而那隻選擇第二種辦法的青蛙,十年後成功地跳出深井並變得更加健壯。不會欣賞自己的人也許會和那隻可憐的青蛙一樣因迷失自我的優點和特長,最終倒在失敗的泥潭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邯鄲學步是這樣,西施效顰也是這樣……他們沒有認識自己存在這世間的那“獨一份”,也就不能欣賞那個獨特的自己,也就只能在盲目模仿中走向失敗。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民族更是這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個道理越來越被世人認可,喪失自己民族的個性也就會喪失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只有懂得欣賞自己民族的優點和特性,才會不斷地發展自己。

我之所以為我,乃有我之形、我之神。畢加索説:“你就是太陽。”這不是狂想,更不是瘋語,這是一個獨立思考者對自身的欣賞和謳歌。欣賞自我,是對自我的挖掘和發現,是發展自我、實現自我的動力。在失敗時不沮喪、不沉淪,因為懂得欣賞自我的人,不會被失敗的陰雲掩蓋了自我獨特的光輝;在成功時不沾沾自喜、不趾高氣揚,因為懂得欣賞自我的人知道,這成功的果實本就是自己應綻放的晨光一縷。

【篇四:總有風景在身邊】

過往的路人,漸行漸遠的飛鳥,都曾是我眼中的幾道風景,但它們也都不曾讓我停下腳步靜靜凝望。唯有那總被人忽視的月季花,是我此生最美的風景。

小時候,路過一輛環衞車,因怕臭,便捂住了口鼻。忽然間我覺得喉嚨有些癢,禁不住咳了兩聲,咳完後,本想再捂住口鼻儘快離開這裏,卻嗅到一絲芳香。這香氣是哪裏飄來的呢?我開始順着香氣尋找,卻發現這香氣來自於環衞車附近。我仔細一瞧,瞥到了車後的一叢不耀眼的小花,這時的我不再嫌臭,徑直走進了它們。

這是一叢怎樣的花朵呀,生長在垃圾車旁,卻不斷髮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它們的顏色大多為或大紅或粉色,既不若血紅的那般妖豔,也不像過節時放的紅爆竹紅的那樣俗氣。它們的花瓣既不張揚的打開也不含蓄的裹在一起,綻開的程度不多也不少,真是很美的一道風景呢!

我伸出手來,想要摘一朵回去,卻摸到了莖上的小刺,原來他們那麼會保護自己,一點也不嬌弱呀。而那時的我因為年紀小,常識少,記憶裏朦朦朧朧地覺得莖上有刺的便是玫瑰,於是很天真地以為自己愛了這麼多年的風景是玫瑰。

後來,去花卉市場和花店時總會問店員我可不可以看一看玫瑰,店員總會應許,於是我便再嗅一嗅玫瑰的味道,只是覺得味道淡了,淡了,花的樣子也有些不同,有些妖豔,有些含蓄,但並沒有太在意,直到一天——

那是一個晚上,夜涼如水,我與朋友在樓下玩耍,又看到了我愛的“玫瑰”,便過去嗅了嗅,邊聞邊説:“恩,你知道嗎?這是我最喜歡的玫瑰,好香的。”朋友的眼中充滿了詫異:“可是,這是月季花呀!”我愣了,一下子想起了從前花店裏的玫瑰,明白了為何那些話與記憶中的月季不同。玫瑰那麼妖豔那麼耀眼,怎麼會是月季呢?

月季花,它平凡,它不夠美麗,不夠耀眼,但她不妖不俗不嬌弱,只是默默地散發着芳香。它是我身邊,我心中最美的風景。

我愛這道風景,我想我能做的,就是繼承這風景讓我着迷的哪些品質,好好地生活下去!

標籤: 風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ranzuowen/jingsezuowen/gvme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