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自然作文 >春天作文 >

實用的立春作文彙總九篇

實用的立春作文彙總九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立春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立春作文彙總九篇

立春作文 篇1

立春在即,頭頂的陽光也大了許多。亮亮的,正脱去冬日的寒氣,它那身穿了整冬的衣服,怕是在以後的日子,也要長久地擱置起來,晾曬一年,等秋葉萎落,等大地上的生命沉睡過去,再重新穿起。

如今,太陽漸大,風也小了又小,我分明覺得地裏那些草的細小的頭顱,輕輕地冒了出來。新新的,嫩嫩的芽尖,帶了孩童的微笑,含了詩意的期待,純真又純淨地擦亮了眼睛。綠色的風景,正在多少生命的心頭,精描細畫成又一年的美麗圖景。

在經歷了光禿禿的季節以後,內心的温暖的希望,才愈發變得這樣強烈。我,像是整個冬天都未與陽光擁抱了,像是寒冷的軀體裏,再也留不住千呼萬喚後守住的唯一的堅強。就裹緊了棉衣,在沉睡的凍土地裏等待。寒冷的季節,夢亦是遙遠的,荒蕪寂寥。即有幾團火在心中偶爾點起,也稍稍就散去了温度。然後,冬之手,把整個人又拽進厚厚的冰做的風聲裏。那是多麼巨大而遼闊的荒蕪,再隱祕的角落,也被冰雪覆蓋。

雖説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的容貌,且每個季節包含的心意,都能讓生命獲得獨特的感受,但心中盼望着的温暖,終究要和春天的花朵聯繫到一起。春暖花開,春意融融,春風和煦,哪一個詞語不包含了對春的期待呢。和風四起,雖攜帶了一些早春的風沙,但温暖的日子畢竟真切地走來了,夢想不再是夢想,現實之路花開如畫,每一張畫都包含了融融的温暖。軟軟的,綿綿的,就連腳步也輕鬆隨意。四處一走,鳥來了,蟲來了,草來了,花開了。四散的陽光那樣綿甜,就一絲一縷地飄灑下來,像是裹滿了歌聲,沁入身體,流入心扉。

立春過後,一年的農作就要開始。記憶中的圖景,憨厚的鄉親已着急地扛着農具出發了,沿着那條熟悉的田埂小路,向着心中盤算好了的嶄新的一年,在閒置了一冬的土地上,翻土犁地,施肥播種。陽光下,再趕一頭黃牛,鞭子一甩,吆喝幾聲,所有的土地就變得豐滿柔潤,精神抖擻。

那日,不在別處,就在臨近立春的某個夜晚,在自己的家裏,找出那把多年前從江南得來的精緻的茶壺,傾一把細小的嫩茶,然後想象着茶葉舒展的模樣。我知道,那些細嫩的茶葉,正滿含了春的氣息。它們是春天的第一抹嫩綠,或,便是一些春季裏剛剛冒出的芽尖。自然茶未入口,卻先把清香細膩如絲地送進了口鼻。只是我也感歎,如此細嫩的生命,竟未能在生命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沒能走進盛夏,不能看到自我生命的最後的繁榮。後轉念一想,這樣雖帶了些遺憾,可它們也把自己最美的一面,永久地保留下來。每一個人,都多麼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於人,不願別人看見自己懶惰邋遢的模樣,不願別人在歲月的那端,對那個滿臉皺紋,目光渾濁的自己,唏噓感歎。正巧那日也看電視,説到鄧麗君的事情。大概那日正是她的生日。正是年華豐茂的時候,就離逝而去。於是人們看不到她的蒼老,聽不見她渾濁不堪的年邁後的聲音。於是清麗動人的歌曲仍在傳唱,秀麗的面容在記憶中永不更改。莫非這就是春逝的美麗,花開正豔,卻一場夜雨突然飄來。

然而,無論如何去説,人們還是希望生命之意,能在季節的道路上一直延續下去。於是,不管春雨打落了多少正開的花朵,更多的花,更多的綠,卻走進了春天,趟過了盛夏。許這才是遠望春天的祕密。

對於春天,我是一心渴望着的。會想起故鄉的春天,草從地裏冒出頭來,不見多時的鳥雀也突然飛來,就落在家院裏掃得乾乾淨淨的空地上,就落在泥坯壘成的院牆上,落在牆外那幾棵榆樹楊樹的枝上。更會想起地裏的野菜,被蝴蝶吸引着,與孩子們的歡樂一起生長。春天的陽光如此明媚,誠然讓我想起更多的的風景。如大學校園裏道旁的櫻花,如池塘邊黃色的連翹。每一個春天,我都會用手中的相機,一心捕捉春天裏最微妙的信息。每每回望,那些相片莫不珍藏了自己對春天的美好心意。

立春即來,是的,我已看見,春姑娘正披着綠色的紗裙,一路不停地笑着走來。

立春作文 篇2

我坐在西邊浣紗,碧綠清涼的液體從指尖滑過,掠過剩下的一根根白紗交織,輕輕的拂着池底的鵝卵石。淺淺的映出自己的髮髻,身後柳條新生的葉芽劃過鵝黃的衣衫,柳絮似櫻花雪般落下來,睡在略有些沾濕的泥土上。一隻修長乾淨的手指輕輕的扦起那團柳絮,極小心得,像是生怕涅散了。好一雙英氣的手指,我不由感歎。

抬眸,驚詫。那修長手指的主人竟也生着如此狹長的一幅眉眼。就是這狹長的縫隙,竟吸走了的一生。在下范蠡,他微笑着走來。

那天,正是立春。

一水的春光浣着紗。

依舊每日坐在溪邊,任春水慮過白紗。

他時常來,指尖扦一兩朵柳絮。狹長的眉眼望着溪頭對我講村外的世界,以及他口中最崇敬的那個王,勾踐。我不免好奇,能令他如此折服的男子究竟如何?我們的王。我不知道。只在他狹長的眉眼中看出仰慕。

花落還未重綻,忽有一日,他不再來。

寥寥數月,剩我一人依舊浣紗。只是,那碧綠澄澈的液體冷的刺人。

再見他,他已微微憔悴,指尖的英氣略微有些凝重。

越國戰敗,吾王被俘,珍重!他只留下這幾個字,轉身離去。

柳絮肆意地落到他肩上,映着被風灌滿的白色長袍。那天,又是立春,卻依然寒冷。

再來時,已是數日之後,他英氣的指尖不再是雪白的柳絮。而是,勾踐密詔。

立春作文 篇3

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立春是春天的開始,今年的立春剛好是農曆臘月三十,也是除舊迎新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已經把自己的家打掃得乾乾淨淨,準備迎接新年。

這一天,我們一家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過大年。外公説今年的立春很特別的,立春和除夕在同一天,一百年才有三次呢。外公又給我們講了很多立春的老風俗,迎春、遊春、鞭春牛等,我聽得感覺在看動畫大片一樣,腦子裏飄過一副副熱鬧的畫面。

“立春還有一個和你們三個小傢伙有關係的作用。”外公神祕兮兮地説道。嗯?豪豪表哥、謙謙表妹和我都瞪大了眼睛。“你們三個都是20xx年出生的,但為什麼哥哥屬牛,兩個妹妹屬虎?”我們三個人直搖頭。外公微笑着繼續説道:“實際上,立春不但是四季的開始,也是二十四節氣的開始,是一年的真正起點。我們中國人的屬相就是從立春的具體時辰開始計算的,而不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的。比如昨日20xx年2月3日23點(子時)之前出生的人,還是屬狗的,過了立春的具體時間後出生就屬豬了。而每年立春的具體時間又是不一樣的,以前的人還有特別的扔羽毛的方法來確定。”

“開飯了”!我們三個正聽得一臉懵,外婆的叫聲把我們從“屬相世界”拉了回來。中國的傳統文化真的太深奧了,還是吃飯有趣

立春作文 篇4

今天是立春,中午的午飯是餃子。我看到旁邊還剩着大半盆餡呢。我想:要是自己動手做一張餅,那倒是挺有意思的。

可我看了一圈,除了餡兒,其他什麼都沒有,我得先從和麪開始。和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抓了幾把麪粉,又倒了一點水在一個盆子裏,便打算大顯身手和起來。水一碰到麪粉,粘乎乎的,我手上沾滿了面。現在我不知道怎麼辦了。突然,我靈光一現——再抓點麪粉到手上。這樣,我手上粘了一個乾乾的防護罩,就不會粘上面粉了。我邊和邊搓手指縫裏的麪粉,沒想到剛剛不聽使喚的麪粉,竟然變得老實起來,漸漸地變成了光滑的麪糰。

我把它放在盆中醒了一會兒,繼續做。我用擀麪杖把白嫩嫩、胖乎乎的大面團用力壓,它就成了扁平的,像皮一樣的東西。我又往裏面堆很多的餡兒,再把邊從外往裏捏在一起,然後把上面集中起來的一團“花”揪掉。一個像模像樣的餡兒餅就成型了。

現在,我要把它放到油鍋裏煎熟。倒上油,開始煎。我期待着餅趕快熟。沒想到,最難的才剛剛開始。第一次煎餅,我把火不小心開大了,油燒得太熱了,才放下去不久,我就聞到了焦味。翻個面一看,餅皮的一圈都黑了。難道我要功虧一簣了嗎?那可不行!我趕緊把火開小一些。鍋裏的煙慢慢的少了。慢慢的,餅的中心開始變黃,還鼓兩個大包,外皮看起來油亮油亮的。香味越來越濃了,終於可以出鍋了。真香,先來吃一口,我差點叫出聲——太燙了。我只好耐心地瞪着它,瞪一眼又忍不住咬下一點,太好吃了。

好吃的東西真是來之不易啊!

立春作文 篇5

帶着殘餘的冬寒,但天氣變暖。送來了春的氣息,是轉折,也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誌。俗言説:“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立春的到來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生機與盎然,標誌着新生命的重生與希望。

在這個交替的季節裏,它伴隨着殘餘未盡的冬寒,卻送來了春的氣息。在哪個冰雪交加的冬天,它是一枝枯枝,在那隆隆的鞭炮聲之後,又生長出它的綠葉,伸展出它的四肢,它沒有絲毫懼憚。他要煥發出他本身的生機與盎然,他帶來了春的氣息,他告訴我們柳樹發芽了,燕子飛回來了,農民伯伯該耕種了。

人生也是如此,在您經歷磨難之時好比冰雪交加的冬天,猶如枯枝。枯枝在歷經磨難之時,他又是怎麼做的呢?是退縮?是放棄?是一蹶不起,還是經過一番沐浴之後,精神振奮。猶如立春的枯枝,發芽,攀登。許許多多的人在這緊要關頭所迷茫,猶如失去了方向的船船。他們放棄了,但枯枝它退縮了嗎?他在冬寒餘未的.季節裏,他節節攀升。人生歷經磨難之後又猶如立春的枯枝,他帶來了新的重生與希望。

立春雖帶着殘餘的冬寒,但卻帶來了春的氣息,新的重生與希望。同樣在歷經磨難之後,又是嶄新的春天,雖有餘寒未盡,但他帶來了新的希望。

立春又到了,忘記過去的一切不高興,一切磨難,在新舊交替的季節都化作塵埃,讓他隨風飄逝,立春到了,又一個嶄新的春天,嶄新的我。

立春作文 篇6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的立春前,當人們準備熱熱鬧鬧迎接立春時,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傳染上了一種説不出的疾病。這種病很怪,那模樣真像喝醉了酒似的,個個都是頭重腳輕,連抬抬手的力氣也沒有。

立春前一天,一個老道打扮的人來到了一個村莊。他見村莊裏靜得聽不到雞鳴狗叫,更不見有人走動,覺得奇怪萬分。他來到了村邊的一户人家敲門,道人連呼幾聲沒人應,後來他看到一箇中年人,連忙上前打聽,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着眼用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説:“全村人都得了一種像我這樣的病。”

道人一連闖了幾家,情形都是一樣。道人也莫名其妙。於是,他來到村東頭的一棵古樹下,面南盤坐,挑起單掌,閤眼靜坐,口中唸唸有詞。原來,他向南海的觀世音菩薩祈求醫治瘟疫的方法。約摸過了三個時辰,道人長噓一口,猛然站起來,飛快地跑回觀院,掄鎬便刨,他刨出一袋貯藏的蘿蔔,又飛快地跑到了村莊。這時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從村中一家找到一隻蘆花大公雞,拔下幾根雞毛,紮在了地上。

道人閤眼祈告着,腦海中又出現了靜坐時與觀音菩薩對話的場面:觀音菩薩告訴他,等地氣通時,讓鄉人百姓每人啃吃幾口蘿蔔,瘟疫便可自動解開。過了約莫有一袋煙的功夫,紮在地上的雞毛突然動了起來,道人驚喜萬分,他喊着:“地氣通了,地氣通了。”奔向了村莊的每家每户,讓人們啃吃蘿蔔。結果,還真靈驗,人們吃了蘿蔔之後,全都好了。

人們紛紛給道人跪下,謝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説:“大夥請起,別謝我,應該感謝觀音菩薩。不過,大夥現在應該去救別人。我的觀院裏還有許多蘿蔔,大夥帶着快去鄰近村莊救人吧!”鄉人聽後,帶着蘿蔔奔向了十里八村。

瘟疫解了,人們又過上了平靜安樂的生活。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那位道人,更不會忘記讓他們從苦難中解脱出來的蘿蔔。從此,鄉人便在立春這天啃吃幾片蘿蔔,以求平安。“咬春”的習俗也就形成了,持續至今。

立春作文 篇7

20xx年2月4日是立春。

立春的第一天就下起了小雪,地上、樹上一片結白,走在軟綿綿的雪毯上非常舒服,樹上就像披着一件銀色的衣服。我真想到雪地裏去跑一跑,可是太冷了。

我不知道春天也會下雪,春天應該是温暖的,怎麼會下雪呢真不明白。但是立春了,以後會慢慢暖起來。春天還可以放風箏,我喜歡春天。

哈哈我最喜歡的季節就是春天。

立春作文 篇8

筱筱,你問我為什麼不把紀念冊給你時,我説了謊,説我忘帶了。好幾個夜晚,我坐在寫字枱前,咬着筆頭,想把我們這四年來的輝煌寫滿,我怕你會過一段時間就忘記了。可我們這四年來,又似乎沒有什麼,只是肩並肩一路向前,然後不説“再見”,就天各一方。

20xx年,我們十三歲。

陽春三月,日曆上説,那天立春。你被老師帶進教室,“她叫筱筱,是今天轉到我們學校的。”你熱情地和大家問好,我有幸和你成為同桌。你一直和我説話,而我則羞澀地説,我不愛説話。你説沒關係,我説你聽。那年,我們五年級,即將小學畢業。

20xx年,我們十四歲。

面臨升中學的考試,我一直冒汗。考試時間要到了,我還有很多題沒做。你順手扔來一張紙條,卻被老師發現。你一直不肯説答案是給誰的。結果影響了你的成績,你卻笑着説:“我們又可以在一個班了。”那年,我恨,是我的自私和懦弱害了你。

20xx年,我們十五歲。

你的生日是農曆七月初七。那天,你約我爬上屋頂,大聲喊:“媽!我十五歲了!”從那一刻起,我知道,原來沒媽的孩子也可以這麼快樂。那年,我感到我們都很幸運。

20xx年,我們十六歲。

面對雪花似的試卷,你的成績開始冒到頂尖,而我則一退再退。我開始逐漸與你疏遠,而你則在這個春天告訴我,因為後母的原因,你要轉學了,並把紀念冊遞給我讓我填。那時,我後悔自己不懂得在失去前的珍惜。

20xx年,我……十七歲。

離別的感傷像圖書館牆壁上潮濕的藤蔓,從立春開始悄然爬滿整個校園。沒關係,我們説過,十七歲不哭!

今天,我去給你寄紀念冊,忽然想起,那一年春天,你帶着詩一樣的心和純真的臉龐來到我身邊。從此以後,每逢立春,我便會感覺如此甜蜜,那麼美好!留下祝願給那些和我們一樣即將分別又來不及説“再見”的人。

立春作文 篇9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今天,立春了。

冬去春來,雖寒風冰雪依舊不肯離去,可積雪已慢慢融化,水珠順着屋檐落下,在地上濺起一朵朵水花。昨日堆的雪人仍然挺拔,只是臉頰有汗水淌下。天空還是飄着片片雪花,但已不及昨日龐大。

春來了,可離那“萬户掩映翠微間”還有多遠?望着這粉粧玉砌、銀裝素裹的景色,我怎麼也無法將它與五彩繽紛、奼紫嫣紅的春相連。雖説已進入春季,但冬季的精靈們依舊散放着光芒。

是的,春,是綠的盎然;春,是生命的跳躍;春,是希望的開始。但誰又説過,春,不能有冬的意境?春和冬原本便是相連的,那為何有那節氣歌把它們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呢?

春、夏、秋、冬,原本便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何必分得那麼透徹呢?有這閒工夫,還不如去品讀名著,別讓那光陰從你手邊無聲無息地滑過而不留一點痕跡。

不管怎麼説,春終究到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正如三字經裏説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ranzuowen/chuntianzuowen/djpnd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