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自然作文 >春天作文 >

精選立春的作文7篇

精選立春的作文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立春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立春的作文7篇

立春的作文 篇1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表示冬天過去了,春天到了,天氣也要變暖了,它是春天的前奏,也是鳥語花香,萬物復甦的代表。

我很喜歡立春這個節氣,因為立春到了,天氣就越來越暖,越來越舒服了,我也可以到公園散散步、曬曬太陽。公園裏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河邊的柳樹不知不覺已經抽出了新芽,各種各樣的花也在比賽似的競相開放:有的是花骨朵兒,就像一個個薄薄的小皮球;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就像一張張羞答答的笑臉;有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的花蕾。公園裏的梨樹像披着一件件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好像在翩翩起舞,美極了!旁邊的桃樹卻穿着粉色衣裳在風中歡呼雀躍,像是要跟梨樹比美呢!還有邊上的喇叭花像是使勁吹着一個個“大喇叭”,正在為它們伴奏。幾隻小燕子湊了過來,嘰嘰喳喳的,也想要參加這場熱鬧的歌舞會呢!

我還喜歡立春是因為有春捲吃。每到這個時候,奶奶會做春捲給我吃,春捲脆脆的,咬一口,甜甜的,蜜汁流到我嘴裏,美味極了。我問奶奶春捲是怎麼來的,她説在很久以前的唐朝,每到立春這一天,每家每户都會用麪粉做成一種薄餅,攤在盤中,加上精美的蔬菜水果等,送給親友,這叫做“春盤”,表示迎春和祝福的意思。原來是這樣啊,幸好古人想到這種方法,不然我就沒春捲吃了。

立春有美景欣賞,又可以吃到美食,真是多姿多彩的立春啊!

立春的作文 篇2

立春,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

立春,一個綠草萌芽的季節;

立春,一個令人舒適的季節;

在家鄉,有一大片草地,花兒和草兒一家人似的聚在一起。剛走向草地,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一大片彩色的海洋,有草兒的綠,有桃花的紅,還有各種各樣的花兒五顏六色的衣服閃耀着我們的眼睛。慢慢接近草地,腳下猶如踩着厚厚的毛毯一般,如此軟綿,如此舒適,還真讓人有些心疼。走入草地的中央,就彷彿進入了花的世界,桃花被温暖而柔和的春風拂過,不知不覺的幾朵桃花掉落在了你的手中,如天仙撒花一樣把手裏的桃花灑向空中,此時此刻,你的手上都還留有着這桃花的餘香。當你躺在軟綿而舒適的毛毯上時,輕輕的閉上眼,享受花瓣在你肌膚上的每一次撫摸,享受清爽而温暖的春風拂過你的臉頰。再緩緩的睜開眼,望着碧空如洗的天空使得你的心靈格外的舒暢。

當然,在這生機勃勃的立春,怎能少得了蝶兒、鳥兒優美的舞姿和動人的歌聲呢?蝶兒在花叢中穿梭,鳥兒自由的向我們展示着它們的歌聲,這簡直如一幅美不勝收的水墨畫兒。

家鄉的立春,有濃郁的花香;

家鄉的立春,又舒適的綠毯;

家鄉的立春,有温暖的象徵。

立春的作文 篇3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的傳統節氣,它能反應出一年四季的變化,影響着我們平時的吃穿住行。

二十四節氣可分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二十四節氣中,我最喜歡的節氣是立春。

立就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的開始。春天萬物復甦,鳥語花香。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我要抓緊現在,努力學習!春天,小草從土壤裏探出了翠綠的小腦袋,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春天,柳樹發芽了,一陣春風吹過,柳條搖搖擺擺,彷彿在風中翩翩起舞。

“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一年四季在於春,農業生產創高優。”這首歌説的就是春天也是農民伯伯勤勞耕種的節氣。田野裏農民伯伯耕種着田地,播灑着種子,將種子連同他們對春天到來的喜悦之情,一起播種下去。

春天,小朋友在公園裏放風箏,天空已成為了風箏的舞台,小朋友的歡笑聲傳遍了整個春天。春天是多麼美妙啊!

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空氣中瀰漫着春天的氣息。春天是一副美麗的畫卷,我愛你—春天。

立春的作文 篇4

“又是一年立春時!”春媽媽對春風説,“帶上我的問候,去大地走一趟吧,告訴大家,春天要來了!”

春風帶着春媽媽的囑託,迎着朝日的霞光,邁着歡快的步子,穿梭在寂靜清幽的小樹林中,她沒有見到往日扭動身姿歡鬧嬉戲的小草們,也看不到大樹上濃郁的枝葉衝着她微笑,在不遠處的叢林中有一片片一小堆一小堆的白色積雪,在陽光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七彩光芒。春風“呼,呼,呼”地從他們身邊吹過,用她那清脆洪亮的嗓音訴説着:“春天要來啦,春天要來啦!”

春風哼着歌謠進入了山谷,她沿着山谷兩側高聳的密林向前奔跑着,密林深處有一羣身着青綠色外衣的苔蘚妹妹在向她招手,春風放慢了腳步,慢慢向她們靠攏,用她那温和的雙手輕輕地撫摸了一下她們的額頭,然後又箭步式的向前奔去。在山谷的深處,迴響起了她那悠揚的歌聲:“春天要來啦,春天要來啦!”

春風帶着春雨來到了桃園,桃樹枝條上的嫩芽已被那嚴寒的冬日嚇着了,一直躲在樹媽媽的懷中不敢露出頭來。春雨用她那温暖的雨水輕輕地拍打着枝條,告訴小嫩芽們:“春天要來啦,春天要來啦!”

立春時節的美,輕柔且含蓄;立春時節的風,瀰漫着淡淡的春天氣息;立春時節的雨,清澈、明亮、滋潤着大地。

立春的作文 篇5

我期盼已久的立春終於到了,它為何讓我一直深深地掛念呢?那是因為在立春了裏有我最喜歡的節日——元宵節。

這天早上,我坐着車來到了奶奶家。家附近已經冒出許多的雜草和幾朵不知名的花。小草綠油油的,時不時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那幾朵不知名的花長着很小很小的黃色“喇叭”,散發出來的香味足以迷倒我。我被它迷得神魂顛倒,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查了一下,原來是杏花。這個時節,世界萬物都開始復甦了。

到了晚上,奶奶把已經包好的湯圓拿出來放在灶台上。那一顆顆湯圓圓滾滾的,潔白的如碩大的珍珠丸子。奶奶往鍋裏倒入一些水,放在紅紅的火焰上加熱,接着將湯圓倒了下去。只見湯圓在熱水中游來游去,變得越來越軟,好像輕輕一碰就會瞬間裂開。一掀開鍋蓋,一股熱氣蒸騰而上,接着就是撲鼻而來的香氣,這香氣使我不停地嚥着口水。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一連舀了好幾個湯圓,我把它們放在嘴裏,湯圓滑滑的,軟軟的。輕輕一咬,裏面的芝麻蜂擁而出,在我的嘴巴里流動,弄得我舌頭癢癢的,這是一種甜甜的味道,使人剛吃完第一口就流連忘返的美食。我慢慢地吞了下去,熱乎乎的芝麻餡流到了肚子裏,使我渾身都暖起來了,我嘴裏不停地叫着“奶奶煮的湯圓天下第一!”

這湯圓不僅代表着春天的滋味,更是愛的象徵。

立春的作文 篇6

我的心此時也不甚喜悦,時值立春,我的心卻時值寒冬,彷彿有萬千無法擺脱的愁苦,窗外,楊柳青青,他們早已經過嚴冬的肅殺,立春的時候,他們可曾欣賞喜悦?他們整日吸食雲雨天露。奮力的向上生長、可最終不是終究逃不過秋至葉枯的悲嗎?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如此勤勞,如此奮鬥?

就在這時,一縷清風拂過送來楊柳枝葉純正的芳香,心神一陣清醒,我忽然想到,這楊柳的不懈輪迴,不是為了這天地氤氲的清香嗎?

經歷了一冬的寒冷,也許它們的心早就在期盼那温暖的立春,明知會有枯葉滿天。明知會有雪凍寒枝。但畢竟只是個開始,也是個結束。立春過後,它們的清香終能溢滿天地,綿綿長存。

不知何時,心中竟覺暖意融融,心中瞭然,過程為主,立春過後,花兒終會開放,自己種下的辛苦之種終會生根發芽,他日何愁不能香遠益清,清濯天地?

立春,既是一個轉折,又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誌。是的,既是轉折,為何不讓這個過程充實到無所遺憾?

立春的作文 篇7

《立春》在羅馬電影節獲獎,是顧長衞攜愛妻蔣雯麗拍攝的最新力作。影片背景是西北某小城,獨身女王彩玲老師,在師範學院進修,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期盼有朝一日登上國際舞台,一展歌喉,因此她一直奔波在北京與小城之間,她不惜財力打造北京户口。

去北京工作,是王老師的最大理想。去那裏做大事業,也一直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理想。正象影片中的鍊鋼工人黃四寶所言:這個破地方,當聽説有人要離開這裏,都為他們高興,不在乎怎麼離開,只要離開。當然他們並不是不愛自己的家鄉。家鄉這種面貌,尤其是相對沿海發達地區,這裏無論文化還是經濟都很落後。

影片開始呈現的是西北某城灰頭土臉的景象,這種顏色實在是沒有任何幻想可言,沒有任何生機,給人以壓迫感。擁擠的車流,人流;一排排擠壓在一起的民居,破舊的自行車,毫無生機的院子,震耳欲聾的廠房,它彷彿是生活的色彩,這就是大多數人所要面對的生活現實,誰也不能逃離,包括王老師在內。

整部影片圍繞王老師的理想與現實生活婚姻的矛盾展開。穿插了黃四寶,文化館的胡老師等人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王老師為了實現理想,不惜重金,婚姻大事於不顧,屢屢去北京,去碰璧,始終未果。這樣的艱辛可想而知。對於一個外地人來説,哪怕做個雜工都不允許,最基本的條件連北京的户口也沒有。

當她遇到喜歡畫畫的黃四寶時,她決定放棄去北京,選擇一個終身相托付之人,而那個整日夢想考入中央美院的黃四寶,在自己的小屋,畫着自己的裸體,刻苦努力,欲如頭懸梁錐刺股般的精神。他從來沒有為別人畫過人體素描,王老師義無返顧地同意了,用時髦的話説為藝術而獻身,或者説是為黃四寶而獻身。王老師婚姻的夢想卻沒有改觀,而且破滅了,黃離開了她。也就説她沒選對了對象,遇見了不解風情的人,其實婚姻本就不是一相情願的事情,這樣的'發展可想而知。黃充其量也就是個藍顏知己的材料。

從人物的塑造來説,王老師也並不完美,她也有愛慕虛榮的一面,比如她總是與鄰居説要調到北京的話。隨着劇情的發展,一切的夢幻都化為泡影時,她選擇了平淡的生活。她不在為婚姻抱有幻想,她去孤兒院抱養了一個兔脣女孩。這個時候雖然她融入了生活,但她的人生境界已經昇華了一個高度。

劇中文化館胡老師的塑造很無奈,他從事高雅藝術多年,他跳的芭蕾舞堪稱有一定水準,但這樣高雅的藝術,普通老百姓無法接受,他們更喜歡東北的大秧歌。這裏提出了一個問題,也是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高雅與通俗的矛盾,如何解決兩者的矛盾,就象一個事物的兩端,怎樣不顧此失彼,相互促進。胡老師還有個婚姻問題,困擾着他,他就象個生活的異類。人們用異樣的目光盯着他。他突發奇想,就象遇見知音,王老師與他,一男一女,都無婚嫁,假裝夫妻,雖然能抵擋一時的異樣的目光,但這不過是個荒唐幼稚的想法,王老師沒同意。他自編自導一出鬧劇,也是悲劇。他把舞蹈女學員拽到廁所,欲顯示自己是個男人,侮辱人的下場只能是鋃鐺入獄。他從此解脱了,這是一種什麼心靈狀態?人生狀態?還有王老師的鄰居女人,丈夫捲走了所有的錢款,她與王老師哭訴時,説的那句話實在傷人:“我從此連你也不如了”,這應該很具有代表性,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吧。沒有真誠意願的交往,純屬於幸災樂禍,冷眼旁觀,這樣的人沒有任何同情心,把自己的喜悦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是最不道德,最自私的行為,這是與5000年華夏文化所不融的。胡老師雖然只是一個藝術的加工與塑造的人物,或許有藝術誇張的成分,但還是有現實意義的。

影片總得來説,還是很成功,在短短的一百多分鐘,融入很多社會問題,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思考,像婚姻,人情事態,社會問題,人生理想與現實如何面對等等問題都有所表現。

生活是平淡的,我們每天都這樣平平淡淡的度過,無論任何人。如何處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我記得在中考的時候,老師曾經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考與未考上理想的學校,應該有個思想的準備,一定做好兩手準備,要勇於面對。不能因為理想而脱離現實,也不能因為生活,沒有理想,而碌碌無為……王老師選擇了生活,但我想她的理想不會改變,也許她把自己的理想化為培養女兒的動力,也許化為對學生的培養。而唯一沒想到的是黃四寶的結局,他徹底被庸俗的生活所腐化,成為被人追逼的婚託騙子,可惜啊!可惜他的先天的才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ranzuowen/chuntianzuowen/4mm2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