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自然作文 >長城作文 >

有關長城的作文(精選6篇)

有關長城的作文(精選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長城的作文(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長城的作文(精選6篇)

長城的作文1

天空中下着絲絲細雨,伴着刺骨的寒風,浸濕了邊塞滿目荒涼的戈壁灘。我漸漸睜開了眼睛,只看見無數工匠揹着千斤巨石把我的身體逐漸加長,一雙雙流血的眼睛似乎在向我訴説着什麼……

戰場上金戈鐵馬,塵土飛揚,中原勇士與匈奴鐵騎捉對廝殺,那君王為抵禦胡人入侵,一聲令下,召集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築起了我的身軀。

一聲鞭響劃破天際,一道血光驚現眼前,原本壯實的漢子在士兵一次又一次的鞭打下倒下了,倒在了早已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土地上。他死了,但他的眼睛還沒有閉上,那雙大眼怒視着陰暗的天空,永不瞑目……

戰鬥還在繼續,我身體有的被燒燬,有的被破壞,我在極度疼痛中昏了過去,與無數屍骨一起靜靜躺在寒冷的土地上。

當又一縷陽光射進我的眼睛,我清醒了,人們踩在我的身上誇讚當時修建我的君王太英明瞭。這令我感到萬分的失望與悲哀,那些勞動人民的血與汗難道白流了嗎?我陷入了沉思:正是那些殘暴的君王迫使他們離開家鄉,離開親人,面對艱險的勞作毫不畏懼。每一個夜晚看着天空中寥寥無幾的星星,對故鄉的懷念比那大海還要深。油燈旁,老母親默默地縫着衣裳,盼兒子平安歸來;明月下,孟姜女趴在丈夫屍體上痛哭的聲音刺痛了我的心;元宵節的彩燈,映射着鄉里族人的情緒,默默的守候,化為淡淡的哀愁。

如果給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我寧願做一滴水,為工匠們解渴;我寧願做一粒米,為工匠們衝飢;我寧願做一片土地,承載起他們的身軀。可是,這……唉,這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松樹在寒風中笨拙地搖晃着,像一個虛弱的病人,偶爾有一兩隻鳥突兀地從巢中飛出來,帶來一陣長鳴地迴響。或許只有遠處如血的殘陽才能讀懂我的沉思吧。

長城的作文2

微風拂過,吹綠了曲折的石徑,吹綠了起伏跌宕的八達嶺。佇立於這蛟龍般蜿蜒的萬里長城上,吮吸着海拔888米處特有的清爽氣息。頃刻間,清新的綠色湧入我的眼簾:草木繁茂,綠意盎然,無處不萌動着青春的生氣;每一片綠葉,每一株野草,在風中搖曳,在細雨中舞蹈,給人以親切、舒適,使人總想高歌一曲,以示內心的酣暢淋漓。眺望遠景??崇山峻嶺間瀰漫着輕紗似的煙雲,雨絲飄飄灑灑。塊塊巖石,宛若琴鍵,雨,便是那靈巧的手,演繹着音樂的神妙。用心品味,你便會發現,長城的魅力,並非只有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它的另一面,是一種柔和的美,一種淡雅的美,一種妙不可言的美。

信步於狹長的石階小路,品味長城之美,確是人生一大樂事。這兒,沒有汽笛的鳴響,沒有喇叭的轟鳴;在這兒,讓我們一同細細聆聽鳥兒的歌語,欣賞兩旁美不勝收的綠色,哼一首曼妙小曲,望着燕雀掠過枝頭,拂過樹梢;採擷一紮可愛的晚霞般的山花,送給你愛或是愛你的人;或手扶柵欄,用相機記錄下這快樂的一刻。用心靈去感受,將煩惱統統拋向遠方,把一切的不快統統忘掉,掙脱堆積如山的作業,掙脱書本的懷抱,無拘無束,盡情體味大自然的美好吧!

夕陽西垂,暮色降臨,火紅的霞光普照大地。端坐於古老的石牆上,望着這數不勝數的磚瓦,此時的我,才真正瞭解到萬里長城??是一項多麼偉大的工程,才真正感受到中華民族是多麼強大,華夏兒女是多麼智慧,多麼了不起!剎那間,我心潮澎湃,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自豪感湧上心頭。我不禁張開雙臂,向蔚藍的天穹吶喊:“不到長城非好漢,瞧啊,我登上了長城!”

長城,你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是全人類的財富!

長城的作文3

長城長城,舉世聞名。站在長城上,看着這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的萬里長城,我的眼前不由浮出古代人民修築長城的情景來。

數以萬人的人民都被徵區當勞工去了,在這數以萬人的勞工裏有一位叫王能的人,他每天雞還沒有鳴他就已經起來了,他的早飯十分簡單,只有一小碗稀飯,稀飯裏只有十粒米,其他都是水,吃了早飯王能就開始幹活了。毒辣辣的太陽把王能曬得滿頭大汗,那黃豆般的汗珠就像水龍頭一樣地個不停。

過了一會兒,其他人也紛紛起來了。看見王能那麼早起來幹活,都紛紛誇獎王能是個勤勞的人。王能先用水泥均勻的塗在條石上,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塊條石放上去。由於一大袋水泥非常重所以要兩個人才能搬的起一袋水泥。王能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他用繩子把一袋水泥綁在這邊,再用繩子的那一端綁上一袋水泥。把那一代水泥放下去,這樣那一袋水泥就很輕鬆的上來了。過了好一會,才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其實也算不了是午飯因為午飯其實就是一點菜葉,別説是大人,就是連小孩也吃不飽。

吃過了午飯,王能就開始幹活了,工作是輪流做的,下午王能的工作就是運水泥。運水泥是件十分辛苦的工作。但是在修築長城工作裏,運水泥是最輕鬆的事情了,王能沒有自己去做這件工作,而是叫別人來做的,自己卻做了最辛苦的工作——壘條石,王能先把濕水泥均勻地塗在條石上,然後在把條石壘上去。到了吃晚飯的時間,王能最後一個離開卻第一個回來幹活。

我看到這些尤其是那個王能十分感動,這時,我才明白了長城是個偉大的工程,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這七大奇蹟之一的萬里長城。多少古代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長城的作文4

今天我與家人來到了雄偉的長城,領略長城的美麗景色。

經導遊介紹,我們走上了第一峯,第一峯是由一個個台階與斜坡和圍牆、烽火台組成,從垛口向下瞭望,卻見羣山連綿不斷,突起的山峯加上成片的樹林讓人感覺想到了世外桃源,到了烽火台,看着一塊塊古老的磚頭,彷彿回到了那個戰國時代。我們過了一會便到了山頂,從山頂向下瞭望便又是一番景象,羣山環抱着第一峯,向四周看去,長城一節連着一節,一節挨着一節,人們嘖嘖讚歎長城的美景,外國朋友也不例外。

第二峯的斜坡與台階更陡,人們得費好大的力氣才能走上去。頂峯處,各種花草樹木便都在山峯上展現,無論你在第二峯的哪一個角落,你都可以看到長城襯着藍天與陽光的美麗景色,無一不讓你感歎中國有這麼美的大山河川。

第三峯,我們便走到了長城最高處,人們紛紛踩上石頭,一一留影紀念。第三峯的下坡無疑是最高、最陡、最長的,人們紛紛倒着身子扶着欄杆向下行走,剛走到烽火台,眼前的景色美不勝收。人們有的欣賞着長城的霧景,有的用相機留住着美麗瞬間,有的在向山下吶喊,聽着回聲,有的在小販手裏拿取照好的快像。一座座長城盤踞在山峯上,宛若一條巨龍在山峯上歇息,又好似中華大地的血脈平鋪在山峯上,一層層,一座座山峯是長城的依託。

第四峯,是最為陡、台階最高的山峯。到第四峯山頂你便可以細細的`、慢慢的品位長城的美與雄壯,哪一節長城不會讓你感覺到中國人民的勤奮、智慧呢?第四峯的山頂上可以讓你飽覽長城的全景,也可以感受到長城是中國人民的勞動與智慧的重要結晶。

我愛長城,不僅愛她的美,也愛他無盡的風采!

長城的作文5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爬八達嶺長城了。

在北京先坐地鐵然後轉公交車877直達長城腳下。爬長城的人可真多啊,我和媽媽頂着烈日走了40分鐘的路,才坐上滑車,滑車從山下經山中暗道將我們送到第四樓(烽火台),這是我第一次坐滑車,因為暗道黑、滑車速度太快,我很緊張了。滑車把我們送到第四樓後,我們就下來開始爬長城嘍!站在第四樓城樓裏看山上最遠處的一處城樓下,滿滿的好多人呀,那應該是八達嶺長城的最高處————好漢坡!我們的目標。其實從第4個烽火台開始是最多人也是最難爬的地方。媽媽説:烽火台是以前打戰的時候,如果看到有人來了,就在上面點火把,別的人看見火光後就知道要做戰鬥準備了。我沒想到它還有這種作用。長城走一段平的路就會有一段梯子,有些時候會有又陡又斜的路,走這種路的時候,如果抓住左右兩旁的欄杆走的話會輕鬆很多。1個多小時後,我終於到達了最高峯—————好漢坡。媽媽説:“不到長城非好漢”,我戰勝了自己,我是好漢!我終於勝利了。

下山時我們按原路返回,因為除了下山的人,還有很多人上山。上上下下的,路很陡很難走,我們一路都是扶着欄杆走的。好辛苦,但我還是堅持走了下來,成功領取了“好漢證書”。

通過爬長城,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只要給自己定個目標,然後堅持不懈,不怕困難,就一定可以達到目的的。

長城的作文6

這個暑假,我去了北京。第二次去北京,我又和萬里長城會了面—它還是那樣的雄偉。望着它,我依然心生敬佩。

走上八達嶺長城,沒有上次登的水翼長城那麼險。台階兩邊是厚厚的“城牆”。我想:這麼堅固的“城牆”,凝結了多少民眾的血汗啊!那些無名的工匠,每一個都是愛國的英雄!

“不到長城非好漢”。説實在的,好漢碑走兩步就到啦。但是上面的七個字那可是毛澤東親自寫上去的哦!拍了張照片,我們又勇攀高峯去啦。

真正的奇蹟在上面呢!不知道是誰的設計,長城的城牆結構是那麼的精妙——牆垛高3—5米,中間有開口可以進行瞭望,也可以放箭。下面還設有放槍的口子。想當年,只有冷兵器的時候,匈奴進犯,既要爬山越牆,還要挨箭射和槍打,幾乎是對中原素手無策。我們一邊爬一邊想象着曾經的廝殺,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山頂。一陣雄風透過垛口吹向我們,我感受到了長城的壯觀,我感受到了祖國的威武。我們有奇蹟般的長城,我們有充滿奇蹟的祖國!

走下長城,我再次回望它挺拔的身軀,細細品味它流動的血液,細細地感受。這是祖國的精華,是千百萬勞動人民的成果,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靈魂!

離開長城,慢慢品味,慢慢體會,這是中國揮之不去的一抹色彩,在我的眼中代表了我們的國家。我心裏面滿滿的,心中全是祖國魂!

標籤: 長城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ranzuowen/changchengzuowen/e2j0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