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植物作文 >葉子作文 >

葉子,你來了麼作文

葉子,你來了麼作文

葉子,你來了麼

葉子,你來了麼作文

今天陽光温煦,不熱烈卻温暖。有風,有時候吹起來,在耳邊會有有獵獵的聲響。

放眼望去,到處的植物都還是光禿禿的。高高的樹木上灰色的枝條橫生交錯,指向天空。

抬頭的時候偶然發現有灰黑色的像葉子一樣的東西。長得很像去年的枯葉,但內心很期望是嫩葉子。

熬過這個漫長的冬天,春天就要來了呀。內心會變得欣喜。所以對於一切能表示春天的痕跡的事物都很關注。

踮起腳尖,奮力想看清楚高高的枝幹上那些小小的東西是什麼。於是走在路上的大多數時候都是仰着脖子的。

也會故意穿過長長的兩邊種滿樹木的小路,只為了捕捉春天的痕跡。並不想突然有一夜綠色就覆蓋了學校。而自己事先卻沒有任何直覺。好像就錯過了很多美麗的東西。

生命裏有很多東西不容錯過。發現很多人都發現不了的事情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就好像你一個人與這自然的祕密。

南方的春天早就到了。看見很多同學拍的油菜花、玉蘭花、桃花的照片。爛漫且恣意。陽光很好。春風和煦。

同學開玩笑時,説南方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我們這裏是一樹一樹的枯樹叉子。

深以為然。

眼看着別人的春光爛漫,羨慕鬱悶之餘附庸風雅,故人早晚上高台,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最近天氣都好起來了。可以不用再穿厚重的冬衣,神清氣爽。

少年春衫薄。

陽光也漸漸變得温暖。倒是不再凜冽了。

春天,北方春近。

作者且允浮生的文集

回不去的記憶只能用來回憶

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們一天天成長,一天天改變,內心變得更成熟。日記本換了一本又一本,三四本日記靜靜躺在抽屜裏,包括那張畢業照。拿起照片,翻開日記,重温那些美好的舊時光,滿心的温暖,那個陽光愛笑的少年,已三年不見,是否陽光,熱情如初?

看到一些關於青春與友情的文字,有時竟不知不覺掉淚,後悔沒有好好珍惜那段美好時光,等到它逝去,只剩遺憾與歎息,在某個安靜的夜裏黯然神傷。等到歲月流去,方才懂得這世間沒有永恆,沒有停留,不懂得珍惜的人只有悔恨。

三年了,一晃眼便是三年,從那個夜夜在夢裏微笑着出現與我快樂聊天的少年,到漸漸模糊的身影,沉默相逢的畫面,也許那段往事也告一段落。那些不知名的想念隨歲月走遠,在安靜的流年裏,曾經擁有過一段刻骨銘心,已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留下或離開,堅守或放棄。那是一段美好的記憶,只是再也回不去,回不去的記憶只能用來回憶。用半年的時間相知,卻用了三年還無法忘記。把一個人當作生命的一部分去珍惜,去懷念,需要多深的情?從那個六月開始,註定分離,三年後的六月卻不知會否再相遇。

我們的人生就是在上演一場場的戲,劇情簡簡單單,卻念念不忘。曾經説好上同個高中,卻在填志願時各自主意,當握着不同的錄取書,只能相視一笑,各自歎息。説好永不相忘,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卻也漸漸疏離。誰也不怪誰,是時間是空間改變了一切,或許沒有它們,我們也不會有這些傷感。

我們在各自的校園裏過着不同嗯的生活,一個進取,一個墮落。當想起那些墮落時光裏的把我救起的那雙手,我又感深深愧疚。我曾信誓旦旦説要與他考同個大學,他説我相信你。和三年一樣的場景。也許又是一次辜負。渴望自由的我已被高三束縛得一次次想轉身離開,卻又不甘放棄,放棄重逢的機會。多盼望木棉花開之時,彼此收穫的都是喜悦;多想背上行囊,去一個屬於自由的地方。

希望這不是奢望,不會失望,而是有太陽照亮的地方。希望我們都能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為這場旅途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不辜負青春。

凡塵簡愛,黯歎萬般無奈!

凡塵相遇,四目相視,似曾相識。説隨緣,欲奢望 牽手 ,平淡簡單之 愛 。卻在無奈中,消失貽盡。——小題

中秋 後的月逐漸黯淡,淡淡月色無力的灑向塵埃。九月桂花香飛揚撲滿懷。擁抱幽香,貪婪吸允桂花淡雅脱俗的體味,怎地 心痛,心酸不止?翱翔蒼茫網海,這端是我,那端是你!偶然相遇,相知,只是未曾深愛。説不愛,怎的心會不堪重負創傷,依然遙望虛擬的世界,你可安好?

所謂" 愛情 ",不過是把彼此的心,拴在一塊,心碰撞了、欣賞了、崇拜了,彼此有了情意就愛上了這感覺。也成了彼此“網眼”欲穿的愛情!它卻讓人經歷 痛苦,飽嘗相思與無奈!相遇是,某月某某日某時的相見,錯過便無緣再見。紅塵漫步異端相遇在一瞬間,凝固心的交接,渴望世事輪迴。

桂香沁心,滿載濃郁幽幽暗香,輕飄漫遊我的眼。雙手合十奢望,手捧桂花清雅之香,從你面前輕輕飄過。有時候,心力交瘁,很迷茫的去看前方。明明知道那片花海沒有你在,卻還要固執的踏上尋覓之途,去追逐那不瞭解的愛。滿心期待,恐懼,總是真實的存在。不再精彩的孤單 總是陪伴着我。

終究該明白,不能再在原地徘徊守候,不能再固執的守着不會回來的感覺,不能再掙扎着看着你 曾經的精彩!你説我們不愛,是怕我受傷害,微小打擊也會讓我 傷痕累累。刺得很痛,你會更心疼。我説我不怕。我是小刺蝟,渾身都是堅硬而細小的刺,沒什麼能傷我!你説如果愛了就要給我 幸福,但是你給不了,事實無法改變。你説那時的愛將變得那麼殘忍。對我愛的誓言會變得那麼蒼白!我説我不怕我只要你給我僅存的一點愛!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

花叢下,悽然四目相視,交織 牽掛 ,讀懂 思念 ,看透愛的無奈,黯然傷懷,心 悲傷,愛悽然,方知此情不可待。即使奢望簡單的愛,也很渺茫無奈。愛情有轟轟烈烈,愛的死去活來,我們的愛平凡而簡單,卻顯得那麼奢望!淡淡的花香叢中,走到盡頭,沒有未來的憧憬,沒有美好 愛情的纏綿旖旎!唯有把這段曾經的感覺,收藏於心間。

時光流逝,彼此的感覺真實存在,唯有一層薄薄的紗翼不曾揭開,誰也不願揭開。若揭開這層薄薄紗衣,將會有一個人受到傷害!哭了、淚流了、心痛了、卻無奈。最終約定為友情 ,而非愛情!心不甘,卻不能哀怨現實的無奈,最終都沒有説出來,彼此奢望的那簡單的愛情。

想你,儘管會在暮色漸沉的秋 夜 。儘管滿面落寞悽哀,儘管我知道,這情該存儲與否,只有一步之遙的距離,最終彼此怕受傷害!讓 女人念念不忘的是 感情 ,讓男人念念不忘的是感覺。感情隨着 時間沉澱,感覺隨着時間消失,終其是不同的物種。都明白彼此能否深愛,也明白是何因素造成彼此離開,誰也不埋怨,因為心間還保存唯一留念!

秋末寒風欲襲來。我挽住風兒涼颼颼的胳膊,與風相攜聞盡最後一抹桂花幽香。淡淡地沁入心脾,靜了心。清雅之香輸入 記憶,只留淡淡的清香,掩蓋憶念中的情絲縷縷。遺忘,是我們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沒有對齊的圖紙。沒有如果,沒有再回到從前的 諾言,就這樣慢慢延伸一點一點的錯開來,也許錯開了的東西,無法抗爭及無奈地現實。

我們真的應該遺忘了,過客,只會在 生命中某一站停留片刻,他最終會選擇踏上該去的行程。相約最後一絲濕濕的風兒,我們雙手緊緊地握別,讓曾經的感覺,在手中輕輕撩過,共享一份難忘的温馨,待秋末的殘風捎去我最後的祝福!為這段簡單的愛串成風鈴,微聞餘音盤旋裊繞……

憶元宵

對於八里平川的關中人來説,農曆的正月十五過完,才算是對一個春節畫上圓滿的句號。

我的故鄉是處在關中平原最中心的位置,這裏是古都西安所管轄範圍的最北部,緊臨渭南市,生活在那裏的人經常一不小心就雙腳站在了兩個市的分界線上,而勞作的人們卻也從來沒有把這件事分的那麼清楚,因為大家都是一樣的,一樣的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一樣的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天的深愛着自己的土地。

小時候,每每過春節,舅舅都會給外甥送燈籠。又叫“送燈”,也叫“送花燈”,因為“燈”與“丁”是諧音,以求添丁吉兆。自然知道這個意思的人也寥寥無幾,人們只是一輩又一輩的傳承着,延續着這樣的風俗習慣。

我們的村子有一條長長的城門道,可能在很久以前,這裏是進出村子的主要通道吧,久而久之,城門不見了,唯獨留下了,這條長長的城門道。

那個時候,城門道口有一棵不知年歲的梧桐樹,梧桐樹上有一口鐘。常聽老人們説,梧桐樹是農業合作社的時候村民聚集的地方,那個早請示,晚彙報的年月裏,這口鐘是村民上工唯一通知途徑。梧桐的對面有一口井,是所有村民主要的飲用水來源,每天早上一大清早,來這裏挑水的人絡繹不絕。

農業社在什麼時候散社的,在我的記憶裏是沒有的,現在也只能從父輩口中得知那一片片的記憶。之後那口鐘也失去了他原本具有的歷史意義,而大梧桐依然在,這裏便成我了們小孩子玩耍的聚集地。

正月初六一過,但凡有一個人挑着燈籠站在城門道小,其他小夥伴也會紛紛趕來,三三兩兩的站在一起,看着燈籠裏的蠟燭,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那些燈籠有的底座是木頭,有些是蘿蔔,各人和各人的都不一樣,唏噓着,羨慕着,又歡樂着。

比比誰的蠟燭燒的亮,比比誰的燈籠大而牢固,互相碰撞,互相使着用不完的力氣,直到有一個人的燈籠滅了,或者燒掉。因此城門道里也時而傳出笑聲,時而傳出哭聲,有時也會有大人的喊叫聲,城門道里因為這樣顯的熱鬧極了,那裏似乎不是點着蠟燭,而是整個村子的明天,村子的希望。

其實我們擁有的燈籠一點也不值錢,那個時候一個燈籠也就一到兩塊錢,多不過五塊。像我們這些比較調皮的孩子,不到正月十五,就會全部燒光,再加上我就只有一個舅舅,每年就只有一個燈籠,那個時候就會想,為什麼姥姥不給媽媽多生幾個弟弟,或者哥哥也可以,那樣我就有好多的燈籠。

為了玩到正月十五,我也是想盡了辦法,用木頭棍子沾上蠟油,用玉米芯沾上蠟油。更有一次,我爸直接給了我一塊松油木,我習慣性的往上摸蠟油,我爸直接給我放到蜂窩煤爐子裏點着了,那個時候看着,覺得好神奇,不用蠟油居然也能點着,是什麼原理。

拿着那個松木,我也擺出電視劇裏黑夜巡山的村民,站在城門道的樹下,我和我姐兩個人站在城門道的梧桐樹下。 現在我記不清,那塊松木是在那一夜燒完了,還是之後被我放在了一個我想不起來的地方,我忘了,也記不起來了,記憶總是在這個時候斷了,斷的那些彷彿未曾在你身上發生過一樣。我只記得有一次,我站在回家的路上,眼看着我的燈籠燒完,那火光也曾照亮了我稚嫩的臉,照亮了那個我想不起來的黑夜。

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在自己家的院子裏打了水井,城門道里的水井也慢慢的無人問津了,就像那口鐘一樣,再也沒有響過,也如同那口鐘曾經召喚來的村民,也再也沒有人來。

城門道一年一年的在變化,梧桐樹已不經不見了,那口鐘也早已沒有蹤影,水井被填上了,掛在水井上的轆轤也不知所蹤,也許這些東西只是代表了過去的年歲,那一段已不再讓人提起的年歲。

我的孩子流着老陳家的血,卻也回不去那個屬於陳家村的城門道,我也不會像我的父親一樣送給她一塊油松木,放她在城門道里嬉戲玩耍。

潛藏憂傷,執筆寫歲月

宅,或許可以理解是一種超脱世俗的隔絕隱逸。一個人,開心時,跟着音樂的節奏,在空蕩的房間,忘我的肆意縱情。悲傷時,安靜的蜷縮在角落裏,默默的忍受着陰霾思緒的糾纏,不動聲色。沉默,是不經意的掩飾,久而久之,竟成了不喜歡説話。

許久了,只是我一個人的世界。沒有對白,沒有安慰,沒有擁抱,沒有言語的溝通。一個不懂生活,不懂人性,不懂世故,不懂不成熟的我,面對喧囂的社會,險惡的人心,怕最後僅剩傷痕累累的身軀。如果一切關係最終帶來的只是離棄,那我便拒絕開始我再也不會主動邁出一步去認識他人。手裏緊握的情,哪怕是友情也所剩無幾。怕走錯一步,再被辜負。

有時候不是因為不快樂,不是因為不幸福,才憂傷。有時只是因為,一曲傷感的音樂,一段傷感的文字,一個傷感的畫面,就會有淡淡傷感,然後悄悄襲上心頭,最後蔓延成為憂傷。在這個黑暗卻孤寂的深夜,聽着自己一曲曲傷感的音樂,看着自己親手所寫下的一篇篇傷感的文字,然後慢慢的把心交給憂傷,在憂傷裏沉醉,在憂傷裏思索,在憂傷裏體會另一種別樣的真實與享受!安意如在《當時只道是尋常》中為容若寫到,豪放是外放的風骨,憂傷才是內斂的精魂。我喜歡憂傷,用自己的方式釋放內心的煩惱,在憂傷裏體會那一點點的酸甜苦辣。憂傷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最真實的情感表露。

喜歡黑夜,不單單是環境的安靜,更多的是心靈上的寧靜。遠處傳來一陣汽笛聲,打破了這分安靜,可如果心處於一份寧靜之中,那麼外界環境的'刺激又能起的了什麼作用呢?靜而不動,靜而不氣,靜坐常思,我深信這一點,如此,別人説三道四又何能擾我心神?又何能擾我平靜?

喜歡在黑夜中憂傷,那是一種狂風過後平靜的美。青春的浮動,在一天喧囂的時光中,慢慢沉靜下來,才發現我們只是路人,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角落裏匆匆地不期而遇了,之後又匆匆地回到自己的宿命中了。

阿爾卑斯的一路走來,才發現最終只剩下自己,曾抑不因壓住內心的苦楚放肆宣泄淚水,而走過之後,回首之時,才發現,誰都不是誰的誰。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最終留下的只是回憶。或許,我的內心還在渴望那個地方,那個風景,只是在也找不到當初陪我一起看風景的那個人。總是守着回憶念念不忘,做為一個男生,少了一種灑脱和爽朗。自知苦守無果,依舊難以割捨。

遊走紅塵的角落,用靜掩飾憂傷,用沉默掩飾內心的傷痕。他人笑我太痴情,我笑他人看不穿。憂傷,雖然有一點點傷感,一點點痛楚,一點點寂寞,但仍然以其獨有的美麗,在生命中,詮釋着人生中精彩的片斷!走過二十年,終遇不到一個知心懂我的人,不管是男是女。看透了人情冷暖,獨走天涯,獨自行樂。

就讓我繼續躲在靜好的時光裏,潛藏憂傷,執筆寫歲月吧。

初秋白菜香

俗話説:頭伏蘿蔔二伏菜,陽曆八月中旬是播種白菜的季節。郊區的農民們每家每户沒有幾分地,不必用大塊的時間作物,只是在自己一早一晚閒暇的時候趁着天兒涼快,潮濕白菜籽兒撒上了,有三五天功夫,嫩嫩的兩瓣兒的小苗就調皮的孩子般的從土裏搖搖晃晃的冒了出來。

天熱正是小蟲子活躍的時候,小小的嫩苗經不起蟋蟀的大嘴的糟蹋,靠近道邊的人家就細緻的用小竹竿支起塑料的圍欄,不用太高兩三乍高小蟲子就禍害不了了。

遠遠望去那末綠色還不成規模,不過小苗長得快,一天一個樣,你三五天不去地裏,傍晚散步時只那麼一抬頭,滿地的翠綠就會打你的眼,細細的看去,已經抽出了兩三片皺皺的深綠的小葉子,開始有些白菜的樣子了。一棵棵個子變大了,就顯得挨挨擠擠的了。

這時候有時間的農夫們就開始間苗了。一個個蹲在地裏,或是搬一個小凳子在土地裏坐着,伸手把捱得近的,細弱的小苗輕輕拔起來,然後交到另一隻手裏捏着,當攢夠一小把時就放到地邊,小苗還太小隻要曬一上午就幹縮的看不見了。

再過三五天,臨近中秋節了你再看小苗都變成了一紮來長,白菜的莖也顯出了清白的模樣,深綠的白菜葉子更長了,一棵小白菜握到手裏已經有了一小把,這時候需要再一次的間苗。現在間苗就不用蹲着了,只要彎着腰一顆一顆從根部捉緊使勁兒的一提白菜就被拔起來了,一會兒就能拔起一大把。

這時候的小白菜可捨不得扔掉了,一把一把的碼得整整齊齊的,不吃,就光看着也心清氣爽。更何況小白菜更有秋後的大白菜沒有的另一番獨到的香了!

把白菜的葉子一片一片的剝下來,細細的用清水漂洗乾淨,然後只要用開水焯一焯。再放到涼水裏漂洗一遍,灑上鹽醃十分八分的,用手稍稍的攥一下擠擠水,大刀粗粗的切一下,搗上蒜末淋上點香油,撒一點醋攪拌均勻,那股清清的香氣自然的就飄散出來了,夾一小團兒放到嘴裏細細的品味,綿柔又有咬頭的皺皺的葉子,爽脆的幫子是少有的時令小吃。

一時吃不完,也可以把它細細的剁成末兒,配上粉條雞蛋蝦皮,多放點油包成素餡兒的水餃,放到鍋裏只煮一兩個滾兒就可以撈到盤子裏上桌了:雪白的餃子皮兒隱隱的透着碧綠的餡兒,看着就喜人!

吃煩了咱可以再換換樣兒,把白菜撕成大片兒,大葱紅辣椒用油炸了把小白菜放進去爆炒,又是一番風味。或是把生白菜一層雪花梨一層,紅剁辣椒一層,碼放在泡菜罐子裏,三五天之後就可以吃到酸溜溜辣絲絲的泡白菜了。

初秋的白菜自自然然,爽爽利利;柔柔綿綿沒有一絲魅惑的渣滓,就像我們自自然然的愛,無需矯飾,卻一樣動人;不必刻意思想,而你的身影就在我的心裏。

留戀的沙灘遊

留戀的沙灘遊

二十七日晨,天雖然是晴天,還是密佈着厚厚的雲層,不過二十來度的氣温正適合人們在户外搞活動。公司户外小組的組織者,利用難得的天氣,又組織大家去禹門沙灘春遊。

驅車個把小時,一行四十來個人來到了沙灘農家小院。下車後,大家七手八腳的把水果、瓜子擺放在預訂的農家院子,不顧一路勞頓,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一天的活動。

有的拿着早已備好的魚竿,直奔樂安江邊,在一百多年前先賢們也曾垂釣過的河裏,體驗一次“魚樵耕讀”生活,舒緩一下工作的煩惱,享受只有釣魚人才能感知的樂趣,奢望獲得大豐收,品嚐過去先賢們品嚐過的樂安江鮮魚。有人説:愛吃魚的人智慧過人,當年才子們那樣才華蓋世,是否也是在這裏經常吃魚的緣故?但願我們這些垂釣者也能如此。

有的三三兩兩的前往黎庶昌故居“欽使第”,畢恭畢敬地觀瞻,饒有興致地欣賞故居前前後後清新幽雅的環境,期望沾點聖賢們的靈慧。或徘徊在林蔭道間,撫摸這裏的草草木木,陶醉在風光秀麗的景色中,沉思:在四百來年的時間裏,我們剛才走過的路、撫摸的那棵大樹,當年不知有多少文人才子在那裏朗誦過詩文,有多少篇鴻着在那裏定稿收筆;或漫步在琴洲的田邊小道上,尋找當年才子們曾交流過學習技能,爭辯學術命題的沙丘,深深體會還未散盡的濃烈的文化氛圍,是呀,他們在不斷交流切磋中,一個個成為蓋世奇才,一部又一部名着弘揚華夏;或佇立在樂安江畔,俯視汨汨東流、清澈碧綠的江水,浮想這裏或許是才子們唯一開放和輕鬆愉快的地方,他們讀完經書、寫完佳作、耕完地,脱掉衣褲,一頭扎進河裏,盡情地遊玩,放縱地嬉戲,讓緩緩流逝的河水洗盡所有疲勞,接着再為後人耕耘歷史巨篇。

有的逆向遛達到陳列館去,瞻仰先賢們當年使用過的物件,聆聽他們的生平介紹,拜讀文人墨客對他們的頌詞,追尋一批又一批才子在這裏成名成家的艱辛歷程。讓人無不感歎,在貴州、在遵義、在沙灘這塊荒蠻土地上,居然在四百年的時間裏,就湧現出數十名舉人進士之類的人才,有“西南巨儒”鄭珍,有在詩詞方面堪與李杜蘇比肩的鄭子伊,有被贊為愛國外交家、散文家的黎庶昌,等等。這裏被稱為“大儒之鄉”“詩文之鄉”,外交家的搖籃。又是在這短短的時間裏,他們就撰寫了二百多種學術巨着,涉及經史、詩文、音韻、地理、版本目錄、科技、書畫等十多個領域,並且有不少文化學術成就達到全國一流水平,象《遵義府志》就被譽為“天下第一府志”。他們的這些豐碩成果,為黔北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工具書籍《辭海》、《中國文學大詞典》、《大英百科全書》等裏都有條目記載,歷史上同時期的高官名人曾國藩、梁啟超、張之洞、翁同和等對他們讚歎不絕,近代名家章士釗、錢穆、錢鍾書、竺可楨、豐子愷等也作過高度評價。

在一個方圓僅幾裏地的小山村,生活在這裏的先賢們就創造發展了享譽國內外的沙灘文化,遵義無二,貴州罕見,全國難找,它是我們遵義人民的驕傲,沙灘村可列為中華文化第一村。

我們這羣人一邊遊覽着,一邊尋思着,懷着朝聖心理,懷着對先賢們的敬仰之情,沐浴在這片充滿靈氣的聖地上,薰陶在“堅持辦學;刻苦學習;購求圖書;遺惠後人;積極吸收外來文化,勇於革新開拓”的精神意境中,崇敬着閃爍的沙灘文化。

很快一天的時光又要結束,可大家的遊興仍濃,飯後已到六點半了,按理應啟程返城,但女士們利用農家小院前面不大的場地,愉快地跳起了“壩壩舞”,以特殊的語言緬懷先賢們,以難捨難分的心情向這人傑地靈的山山水水做再見。

2012年5月5日杜龍友

標籤: 葉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wuzuowen/yezizuowen/2p3n2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