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植物作文 >樹作文 >

【實用】家鄉的樹作文四篇

【實用】家鄉的樹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樹作文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家鄉的樹作文四篇

家鄉的樹作文 篇1

離我家不遠,有一棵結實、強壯的大榕樹。

我很喜歡在榕樹下騎車和乘涼。

春天,春風把一片片葉子換上綠色的衣服,那碧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我喜歡一個人靜靜地靠在樹邊,春風陣陣吹過,舒服極了!

夏天,一陣雨後,葉子顯得格外綠,好像被旁邊的綠草染過似的。在陽光下,綠葉閃閃發亮,一些葉子是碧綠的,一些葉子是深綠的。雖然,夏天在空調房裏涼快多了,但我依然喜歡在樹蔭下乘涼。

秋風吹過,綠葉好像被上一層金黃色, 一片片落葉似乎一隻只金色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冬天,北風呼呼地吹着樹葉,“沙,沙,沙”,猶如一位位指揮家帶領榕樹葉在跳舞呢!

不管是什麼季節,榕樹依然象一位駝背的老爺爺,在路口等待孫女放學回家。聽説這棵榕樹比我的爺爺的爺爺的年紀還大呢!

家鄉的樹作文 篇2

我喜歡的樹種有許多:有高大的巨衫樹,花兒美麗的櫻花樹,枝葉茂盛的皂莢樹……而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那又高又大的銀杏樹。

春天,萬物復甦,紅寶石般的大太陽從東方升起,銀杏樹吐出了嫩綠色的小新芽,稚嫩的小娃娃們,抬起頭,昂着小臉開心地笑着。

夏天到了,一片片小葉子長大了,原來嫩綠色的小衣裙變成深綠色的了。一片片小扇子般的葉子在夏姑娘細心照料下,枝繁葉茂,好似一位位美麗的仙女撐開的綠色大傘,為人們遮陽。

秋天,一片片銀杏葉變色了:淺綠色的好像翡翠;深綠色的好像寶石,黃中帶綠的好像蝴蝶,黃澄澄的好像瑪瑙……。這麼多種顏色,這麼多片樹葉,多好像個大花園呀!秋風徐徐地吹來,一片片銀杏葉跟着秋風媽媽飛呀,飄呀,把歡樂灑向了人間!

冬天,下大雪了,鵝毛般的大雪從空中飄下來,一朵朵,一簇簇,慢慢地飄落下來,輕輕地落在光着身子的銀杏樹上,親吻着它,對它説着悄悄話。而銀杏樹,只是把秋天的黃色服裝換成了雪白的冬裝,在暴風雪下,仍直直地站着,保衞着這美麗的江城。

銀杏樹,你不愧是丹東市的市樹!

家鄉的樹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離城區一百多裏的山坳裏。村外一條溪流,跨過溪上小橋,前行五十米左右,有一座小台門,右邊又是一條溪澗,跨過溪澗,即是陡峭的山;左邊是五六米高的用塊石壘砌的高坎。溪流和溪澗就像護城河,這高坎就像城牆,村舍另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像天然的屏障護衞着這小村落。高坎上以前有一排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樹,但現在只有寥落的四五棵了。高坎連接村落右邊山巒的地方,有一棵高大的楓楊樹,我們村裏的人叫作“溪欏樹”,依然挺立。這楓楊樹,樹幹約有十人合抱那麼粗,樹幹離地面七八米處分出四個分支,每個分支約需二人才能合抱。最近我回老家時,看到樹幹上已掛上一塊牌子,上面寫着:楓楊,樹齡五百年,二級保護古樹。這棵楓楊,自我懂事起,就這麼高高地挺立着,春日,樹上伸展出婆娑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片,綻放出柔荑的花序;夏日,楓楊的枝葉覆蓋出大片的清涼,供人們避暑納涼;秋日,楓楊卸下一地金黃,回饋這滋養它的土地;冬日,錚錚枝條矗立蒼穹,頑強地迎擊風霜雨雪的侵襲。想不到它就這樣年復一年,在這小村子裏挺立了五百年。五百年,這小村裏,經歷了不知幾多的人事代謝,真使人產生“人已非,物仍是”之感慨!

離楓楊樹約一百米處,是我們家屬的祠堂。這祠堂以前曾作過小學的校舍,我初小就在這裏讀的。我15歲時初中畢業,因當時校裏原來那個老師回自己家鄉任教了,而我是當時村裏學歷最高的了,我就成了村小的民辦教師。我在村裏教了兩年,開始是一個人任教,到這年的下半年,因學生數增加,教師也就增了一個。後來,我的妻子也曾在這裏任教過一年,她任教時,教師已有四個。近十幾年來,隨着人口的減少和外流,村裏早已沒有了學校,全鄉各村的學生都集中在鄉里的一所小學裏就讀。現在,這裏又恢復為祠堂。以前,正門有照壁,兩邊有廂房,廂房還曾作過我的辦公室,現在照壁和廂房也都沒有了,寢堂裏零散地放着近幾年過世的族人的神位。這個祠堂雖作了整修,雖然不知道以前祠堂的樣子,但肯定與昔日的祠堂沒法比。祠堂外甬道兩邊,原來豎着兩排旗杆石,我在這裏教書時還豎着的,現在剩下四塊旗杆石躺放在甬道邊上。這躺放在地上的旗杆石,曾見證了這個家屬昔日的輝煌和榮光。聽老人們説,家屬的祖上曾出過三個舉人,所以祠堂豎有旗杆。在這離縣城一百多裏貧窮閉塞的山坳裏,祖上竟能培養出三個舉人,真有點神奇。老人們説,這是因為我們這個村莊風水好,這棵高大的“溪欏樹”,就是村裏的“風水樹”。三個舉人,真的是靠樹的庇廕?我想,關鍵還是耕讀傳家的良好家風。少時,聽父親説,祠堂裏有公田,專門用來供貧窮的族內子弟讀書和清明祭祖時用度,他少時讀過私塾,靠的是祠堂的公產,因祖父人單薄,靠裁縫為生,家裏農活沒人幹,讀了一年私塾,就輟學了。可見,整個家族對教育是很重視的。三個舉人,也曾在外做官,但他們的家仍安在這個閉塞的山村裏,告老後,都回到了這裏,先人這種深厚的戀鄉之情,很使我欽敬。想自己少時在家,對自己待在這貧窮閉塞的小山村裏,頗為懊惱,希望自己能早一日離開這裏。離開這山村已幾十年了,直到現在,才對這個以前覺得懊惱的小山村有了懷念和依戀。

祠堂的左右兩邊都是四合院,古老的四合院因火災,現已不復存在。我家的老屋就在離楓楊樹十餘米的地方,原來也是一個四合院,1960年火災後,重建了四排木結構樓房,已不再是四合院的格式。我離開家鄉出外工作時,這四排樓房,有二十餘户,上百口人。現在,有一半以上的人家已搬走,還有不到十户人家,留在這裏的也只是幾個老人了。原來雞鳴犬吠,婦喊兒啼的熱鬧已沒有了。只有七八個老人,懶洋洋地坐在廊檐下,注視着不遠處依然堅強挺拔的“溪欏樹”——他們心中的神樹。我曾特意越過祠堂,到祠堂右邊看看村裏其他地方是否熱鬧些,可看到的也是與我老屋四排樓房類似的景象。村莊對面的山上,原都已開成山地種糧食作物的,近十幾年已沒有人在山地上種糧食,這些山地都改種了枇杷和楊梅等果樹。但近年因沒有年輕人留在村裏,山地上的果樹也沒人管理,果子成熟了,這些老人也沒有能力去採摘,只能任其自行凋落。現在,行走在這個山村裏,給人的感受是十分地落寞。只有清明節,外遷和外出打工的人們回來掃墓祭祖,才給這落寞的山村帶來一些人氣和生機。我想,再過幾十年,當這些現在還留守在這裏的老人謝世,這個村莊是否還能作為村莊存在,就只有這棵挺立在這裏已有五百餘年的楓楊樹知道了。

家鄉的楓楊樹,高大挺拔,灰褐色幹皮上縱深的條條裂紋,見證了五百年歲月的滄桑。依然飄逸婆娑的枝葉,體現了他的勃勃生機。願家鄉這棵楓楊,我心中的神樹,再過五百年,甚至更久遠,偉岸依然,生機依然!

家鄉的樹作文 篇4

家鄉的路邊種了許多棵樹,每逢長到最茂盛的時候,長得最高的那些樹枝總要被砍掉一些。

小時候,稚氣未脱的我總愛纏着媽媽問着問那,有一次,我問媽媽:“媽媽,為什麼路邊的那些樹,長到最茂盛的時候,最高的那些樹枝都要被砍掉呢?”媽媽總是很耐心的跟我講解:“因為那些樹枝長得太高了,如果再長就要把電線給壓倒了,如果電線被壓倒的話,那麼就會電信短路了。”天真無邪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電信短路,只是微微一笑帶過了。

長大後,我懂事了,到了別處讀書,經常回想起家鄉路邊的樹。其實,樹和人何嘗又不是一樣呢?人越長越大,思想越來越成熟,有的人在這個過程中變得驕傲自滿,目中無人,心中滋長了一股傲氣。此時此刻,他們需要的是一頓狠狠的訓斥,才能讓他們清醒過來。樹也是一樣,只有經歷過風雨,才不會只知道往上長。這些人就正如那些越長越高的樹,需要把最高的那些樹枝砍下來,傲氣才會減少。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當我們遇到一些不愉快、不順心的事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要相信,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當我們受到表揚時,我們也不要沾沾自喜,得意洋洋,要知道,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我們應該學着去克服困難,迎難而上,而不是臨陣退縮,畏首畏尾,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更輝煌,更燦爛。

如今,家鄉路邊的樹又長了。我的影子也長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wuzuowen/shuzuowen/8nod9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