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植物作文 >花作文 >

聽花説話精選作文

聽花説話精選作文

【篇一:聽花兒説話】

聽花説話精選作文

韶華易逝,浮雲流年,花開花落。又是一季,有一個淡淡的人,聞着淡淡的花香,淡淡的想着,淡淡的聽着。

——題記

纖苞淡貯幽香,玲瓏軒瑣秋陽麗,燕几螺屏,一枝披拂,繡簾風細,約洗粧快瀉,玉瓶芳酒,枕秋蟾醉。

春天悄悄臨近,小草探頭,鳥兒歡唱,蜂兒嗡鳴……然而令人駐目凝望的,唯有“閉月”梨花,散發着沁人心脾的幽香,令人心曠神怡魂牽夢縈,陣陣和煦春風拂過,便下起了梨花雨,片片花瓣競想躍下,牽着我,來感受那一份獨特的春韻,説道:“我只需讓萬物復甦後迎來第一張笑臉就足夠了……”。

聽風飄香未改的梨花,我聽到了她的祕密,我明白以瑰麗姿態呈現自己,做最美自己。

十里西湖,淡粧濃抹如西子,藕花簪水,清淨香無比。

熱氣籠罩着大地,柳條軟弱地垂着身子,河面熱浪翻滾,泛着粼粼波光,萬物彷彿都呈現出睡意,只有那荷花中通外直,身着輕紗舞衣,在熱良中依舊翩翩起舞她在歡笑,歡笑,彷彿享受着世間萬物的多彩,又似自信自己挺直的姿態,你將周圍亭台的遊客逗笑,將池塘進行點綴裝扮,將萬物精華匯聚,你説:“我將身上的瑕疵丟棄,只為挺直腰板,為藕裝扮出最美的身姿”。

聽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蓮花説話,是的,明白了她的用意,懂得了不屈不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喻意。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金秋時節,金風拂過大地,秋意逐漸轉濃驅逐了最後一絲炎熱,殘花飄落,光禿禿的枝丫蕭瑟荒涼,卻暗示着來年的“豐衣足食”繁華褪盡,殘花顯露出本色,她説道,只要我落入地中,我便用自己滋養孕育我的“母親”便欣然落入泥土中,尋找生命的歸宿,煥發自己最後的光彩。

聽落葉歸根的殘花,我知曉了她的用意,明白了什麼是無私奉獻卻不索回報。

雪裏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

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股股清香,芳香不已,正是那一抹紅,裝點了冬月的單調,正是那一縷香,勾起了遊子的思念,正是那一枝並蒂,創造了無數的佳話。她説,只要能為寒冬染色,為人們所欣賞,就足夠。

聽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言語,我明白了堅韌高潔和謙虛的品格。

四季流逝,我聽到花兒的言辭,我明白了她們的奧祕,那麼平庸卻又那麼高潔,我是一個淡淡的人,我只想淡淡傾聽,聽花兒説話,我想,那是享受,無與倫比的享受。

【篇二:聽花兒説話】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論是春花的豔麗多姿,夏花的灼灼恣意,秋花的紅溢一片,還是冬花的澄淨潔白,都有相伴的花開顫抖淺唱,曼妙婀娜。

你詢問她,一切不可解的奧祕。在等待花開花謝的許多季節裏,看歲月如夢,繁花錦簇,卻又於轉瞬間,凋蕪腐朽。你發現她並不是緘默不語,而是無時不在説話。你聽見她在挑戰生命,因為對美的憧憬;聽見她在吶喊,因為心底的不甘與驕傲;聽見她在奮力前行,因為心底種着一顆未來的種子。

龍膽

潔白的龍膽花,花瓣邊緣是淺淺的粉紅。她有些纖弱的姿態,看上去有些淒涼。難以想象的是,龍膽生長在環境惡劣的青藏高原。她的嬌豔與她周遭的環境恍若夢隔一世,只因對美的渴求。

她是個平凡的北京女孩,大家都親切地喚她田田。本該擁有如她名字一樣甜美的青春的她,卻在15歲時患上了絕症。但田田對生的嚴肅,對死的寧靜,讓人感歎生命如此美麗,同時又如此令人敬畏。

她患病後,開始書寫博客,追問生命與青春的意義。她的文字乾淨清靈而純粹,隨手拈來,卻又深深撞入人心。她寫道:“我不去追問命運,不怨恨上天,不乞求神的憐憫與悲慈。我只想,讓無端的苦難一點點稀釋,飄散,讓美麗的生命,在美麗的年紀,自然地美麗,沒有恐懼,沒有悲傷,沒有凋萎和黯淡。”面對上天的安排,田田欣然接受,而無怨恨與悲慼,從容淡定地擔當起所有苦難。這樣的生命,將是驕傲而尊貴的。她將永遠是朵21歲的小花,永葆青春的美麗。

恰巧,龍膽是田田最喜愛的一種花,是因為她們都遭受了太多的苦痛確又恣意的綻放吧?她們向世間説出了她們對生命的知覺與洞察,説出了她們對美的嚮往。花開的聲音註定獨特不凡。

玉蘭

在還略顯堅硬的風裏,一朵朵着素衣的玉蘭不顧一切地恣肆地開進春天,猶如雪濤雲海,蔚為壯觀。數不清的花朵,如星辰在夜空的散落。連玉蘭,也如此驚天動地。

她微笑着站在一旁,看着玉蘭挺立在風中,高高的昂起不屈的頭顱,她歎服於玉蘭的高傲。其實,她如玉蘭一樣,骨子裏含着一股傲氣。

她的夢想是跳舞,她願為此奉獻一切,只為舞出自己的精魂。

然而,地震摧毀了她的一切,她的夢隨着大地的震動幻化虛無。命運就是如此殘酷,她到底活過來了!但面對着空蕩蕩的褲腿,她哭了,輕輕地。

“我要跳舞!”她向命運吶喊。她失敗了一萬次,卻倔強地重新拾起一萬零一次信心。最後,她驕傲地用不存在的雙腿舞出了最高貴的姿態,她用生命的不屈舞出了靈魂的高度。

玉蘭在寒風中説出了她的傲岸;舞者用殘缺的姿態舞出了她的不甘。她們用直面風雨的堅毅擔當起她們驕傲的靈魂。花開的聲音恣意飛揚。

水仙

一顆髒兮兮的鱗莖,被剝掉鱗片後,養在玻璃瓶裏,放入清水與雨花石,不日便能萌芽抽長,並不負眾望地於春節前後綻放,忘我地展露芳華,勢不可擋。

高中生活對於我們來説,似乎每一天都是一種成長,都值得我們用最飽滿的的激情去經歷,正如水仙為了綻放不斷汲取養分,那是生命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儘管每天不知厭倦地兩點一線,儘管每早與温軟的被窩和鬧鐘做無意義的鬥爭,儘管每晚總是在困頓中翻動了一頁又一頁的書本,但這些日子裏,沒人抱怨或放棄,我們成了未來最虔誠的禱告者,成為了最渴望綻放的水仙。

從步入小學到參加高考,其間共經歷十二年的輪迴。十二年,不長不短,將那時每天還在期待第二天動畫新番的我們一夜長成深夜十二點喝完一杯熱牛奶繼續温書的成熟摸樣。我們在這條水泥路上摔倒爬起,哭着笑着,在成長的征途上,我們學會了堅持,懂得了擔當。

我們的花期過長,漫長的等待需要勇氣和擔當。我們心中都包裹着一粒未來的種子,在某個恰當的時刻,那粒種子便會噴薄而出,綻放若龍膽之嬌豔,似玉蘭之驚天動地,恰水仙之絢麗。

花兒在説話,彷彿永遠訴説不清的高山流水與二泉映月,需我們用心慢慢體嘗,欣賞與回味,不去擱淺,只能前進。

花已開,你聽到了嗎?

【篇三:聽花木説話作文

怯懦着的大地,在冷風過後,驟然生出一地銀色的麻疹。渴念着三月春雨的花木們,一邊在料峭中受寒冷撲面,一邊因瑟縮而褪下蝶衣,放眼望去,茫茫無崖,就像是年年必定復發的,無法治癒的風寒。

“該是零落的時候了。”已經等不及春雨的花木喃喃地説着,同時又顫慄着為自己的想法而痛苦不堪,終於,借這陣突如其來的極輕淺卻冷酷的淚水,將一身的北去鳥兒餘下的羽毛和稀稀拉拉的花瓣拋棄乾淨。就像陳舊的往事,脆碎的夢境,連同那些凌亂的,糾結的,悲觀的一併墜落和埋葬。一陣風來,百轉千回的際遇和心事都刺入零落的花瓣裏,一根一根扎進土壤裏。

“我還能活下去嗎?”仍死死守待着春雨的花木不安地想着,在如絲般冷而細密的惆悵裏,他們深深地低下頭,沉沉地垂下了手。它們感到每一顆花籽都被碰疼,每一條枝丫都被抽打。心彷彿正在被澆淋,就像黑夜裏未燃盡的煤炭,被動地明明滅滅,希望又絕望。它又是多不想凋零啊,比誰都不想,只是從根尖傳來的倦怠感綿長而又不甘,窸窸窣窣地指使它們胡思亂想,得過且過。

在等待的雨季裏,春天迫近的呼吸薄如蟬翼。於是,當天色鈍成灰黑,這些極脆弱的花木,在帶着鋒芒的眼淚裏失眠了。雨漸漸大了起來,這些花木如同大地的嬰孩,逐一被雨水窒息,皮膚變得青紫。儘管如此,它們仍盤扭着各自的心事,早已失魂,就像是宋詞淺淡又濃郁的尾墜。曠野裏,只留下幻覺的聲響:那些繽紛的花瓣和柔嫩的枝葉在温晴中深深的嘲諷。

當寒夜遠去,林間依然陳舊,細小的光斑逐一敲打過每一片嫩芽。在狼狽的零落之後,竟還有花木,在凋落的花瓣腹誹過後而沒被誘惑和中傷。它們赫然佇立於其間,沉默着,每次花開,都咬着紫紅的心酸。誰知道,地氣潮濕,它們何嘗沒有害肺癆而咳嗽,卻一路固執地喘向天明,葉尖落魄的迷魂被反覆搓洗。

它們感激這乾淨的雨水,因此承受了十分的風暴,百般的寒流,千隻蟻蟲的咬噬,萬般孤寂而憂傷的沉淪,把枯萎放在身後,把傷痕捂在胸口,把薄霧交給破曉,把黎明交給道路。它不絮語,不喋喋,但我們知道,在芳華的季節裏,它們將自豪地宣揚:

我愛過大雪,愛過冷雨,愛過那些讓我疼痛着迸裂的烈日!

我大朵大朵地,揮霍着芬芳和潔白,我對春天説了:我開放,因為我敢於承擔這風雨般成長的洗禮!

【篇四:聽花説話】

仲夏時的風似乎無論什麼時候都是熱的,帶着悶人的水蒸汽,劈頭蓋臉地向人湧來,提醒我不能忘記它的存在。我有些記不起那個夏天是怎樣的,但卻沒有忘記那個夜晚,本該悶熱卻瑟瑟的風,伴着淡淡花香,對我輕輕講述她的故事

“我給你説,不是我吹牛,我們西昌的燒烤真的是一絕!你們大老遠過來,一定得嘗一嘗!”店家熱情地招待着我們,不習慣大涼山寒涼天氣的我躲在厚實的披風裏,撞進帳篷樣式燒烤場地,只覺陣陣暖流湧來,很是舒服;沒坐一會,便覺得從寒秋進入了暖春,浸在絲絲火光裏,不想離開。

隔壁桌的,是幾個年輕時髦的女大學生:微微向內鬈着的長髮、清一色的牛仔褲加一雙帆布鞋;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着期末考試。

可沒過一會兒,卻傳來嘈雜之聲:“哎呀,給你説了不買,別在那兒煩!”其中一個大學生忽然變了樣;我卻隱隱約約聞到淡淡的花香,轉過頭,只看見一位賣花老者:她頭上裹着的,是當地特有的頭巾,但這頭巾卻不那麼色彩豔麗——説白了,就是舊抹布一塊躺在頭上;燒烤爐上的火照得她的臉微微泛紅,臉上或深或淺的皺紋我不忍去數、似乎也很難數清。深黑的眼眸裏沒有光彩,只有一點點乞求和不盡的期盼。略略龜裂的雙手讓我忘記了這是在夏天。佝僂的背上,是一束束鮮紅的玫瑰。我很少見到這品種的玫瑰,或許這是老者自己種的大涼山特色玫瑰:紅更勝火,暗香浮動。玫瑰壓在她身上不知春秋幾載,卻也陪伴她一生。

老者聽了這話先是愣了一下,躊躇了一會兒便又想再試試。一個低沉、顫顫巍巍的“買”字剛剛出口,就被女大學生的胳膊肘給硬生生抵了回去——不想聽她説任何一個字。老者被着突如其來的一撞頂開了幾步,幾片花瓣在空中直直落下——沒有迴旋,更不提舞蹈。

我不知道那些老者還未説出口的話是否擾了那位女大學生的耳,竟使她對老者如此、對本就微弱的暗香如此。

老者在眾人平淡的目光中,和來的時候一樣——沒有一點聲息、探着路,離開了不屬於她的暖春,走進了簾外熟悉的深秋。

我尋着那暗香,聽着花的訴説,也默默地走了出去,只看見欲死般沉寂的大地的上、一直等待天明的黑夜下,老者一步步走着。路燈很微弱,和那花香一樣;風很冷,和我的心一樣;路很長,和千千萬萬個她一樣。

我目送她離去,直到我再也看不見她、再也聞不到那花香。再次走進帳篷,裏面別是一番“良辰美景”,伴隨哀樂似的笙歌。我曾聽説過絕大多數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對音樂的感覺,可現如今的情景不得不讓我懷疑這話的可信度:花在説話,無人聽見。那又何談最高級的音樂語言?

大學生們仍在談笑,她們旁邊的花瓣不留一點香,因為香氣被污濁油膩的空氣掩蓋。

花所散發的香曾輕輕説話,可沒有人聽見,還固執地認為什麼也沒有發生——這也確實不是什麼大事——或許這是因為老者只是他們所瞧不起的千萬底層人民中普普通通的一個。

那個夜晚讓作為涉世不深的高中生的我真真切切感到寒意: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都講究一個“仁愛”。我們天天張口閉口都是“愛”,早晨也搖頭晃腦一遍遍念着什麼“仁者樂山”、“不為君子乎”。可敢問世間又有幾人可以真真正正做到仁愛,去尊重勞動者?羅丹早就提出“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一普遍的審美觀不正的現象;不管現在拋開審美不説,就從做人來講,這話大可改為:世界上並不是沒有會説話的花,而是缺少懂得聽花説話的耳朵。所謂:萬物本有靈,世人皆有情;請君細細聽,其中定在言。

又是一度盛夏,我獨自走在喧囂的鬧市上。似又聞到陣陣花香——快聽,花在説話——是的,我在聽花説話。

【篇五:聽花説話】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題記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王侯將相、平凡布衣皆有一愛花惜花之心。惜花,並非惜其貌,而是愛其氣節,贊其傲骨。花如人,人亦如花。

陶淵明獨愛菊——“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淡泊名利、歸隱山林的他,功名利祿早就化為過往煙雲,心中唯一的念想信念也不過是那一枝傲菊罷了。那傲霜菊,不如牡丹那般富麗堂皇,和梅相比又遜一段香,而身價更是比不上名貴的謙謙君子蘭。

但,詩人偏愛它在寒秋中屹立不倒傲然生姿的堅毅,偏愛它“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的錚錚傲骨,偏愛它“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人格寫照。而我,更覺得菊有一種甘為奉獻的精神——菊可入藥,可製茶,亦可成膳。菊花茶清火降温,菊花糕軟糯香甜,花瓣曬乾製成香囊佩戴於身亦有陣子淡淡清香,説蓮捨己為人也不為過吧?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那芬芳柔和的裊裊蓮香,不僅使蜻蜓流連駐足,從古至今,它也不知撩撥着多少志士仁者的心絃,折服了多少豪情不羈的心。“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的愛蓮説,不正是這冰清玉潔的花仙子的化身嗎?世俗之人都偏愛富貴牡丹,他卻毅然愛,愛蓮的出淤泥不染,愛蓮的濯清漣不妖,愛蓮的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夏日靜夜,在池塘漫步,雖不得見蓮的綻放,但駐足細品,那陣陣清香亦可永駐人們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我愛那一抹紅,那抹只屬於桃花的紅,那有着若有若無的豔麗,有着隱隱若現的詩情畫意的紅。“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家室。”《詩經周南桃夭》以桃花喻美人,以桃花稱美人,在我看來是極為貼切的:美人如花,但也終有紅顏逝去化泥護花的一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那桃花樹下的佳人早已難覓,而那片紅霞卻依舊燦爛耀眼,熠熠生輝。

花如人,人如花。而只有懂花的人才能體味花的細細呢喃。

懂花的你,聽到花的細細低語了嗎?

【篇六:聽花説話】

雨還點擊着地面,這些個單調的音符順着風而來,最後消失在了雨中。花外的雨依舊降落着,雨中花依舊開着。花瓣顫顫的接受者雨水的洗禮。

中午,天穹之上的太陽依舊那樣華麗地照射在這片土地之上。我接受不住這燥熱的温度,也只能去盡力尋求一些涼的敝護,所謂大樹也正是如此吧!

花在各色之地以不同之姿來綻放自己年華,他沒有什麼可不可以的,也就是自己要把自己展現出來,不論美醜,不論出生,不論品種就只是“綻放”這兩個簡單的漢字而已。需要那麼複雜嗎?不需要。

綻放的花蕊,身邊總是圍繞着蝴蝶或是蜜蜂。無論怎樣,它也會依舊開着。甚至和着風帶來了更多芬芳。而自己卻是什麼也不索要。

綻放出自己的美麗,使更多的人、物賞心悦目。那花卻乎是幾近凋零了,生命的結束説又能説,還不是為了一個更美麗的開始嗎?

出來看看,入目見了那飄散了的花歸來根底。誰又有錯?而我卻是要這樣一直一直的活下去,這是要到死為止。但我不會為求和着什麼,像花那樣綻放出來就可以了。

美麗的花,也是有不好的一面,這卻是要自己怎樣看了。不是常聽人提起“美麗的東西總是伴隨着危險嗎?”

下午,天氣漸陰涼下來,後來衣服就多了一層,我以為這着實不錯。總是會遇到不同的風景,也總是會錯過許多風景。花卻是很美了,不論什麼依然不懼,只是綻放自己,每當心煩之時,請聽聽花開的聲音。我認為是個不錯的提議。

人就像錯過看見美的花一樣。錯過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抓住不放。看不見了的流逝了,看得見的也都消散了。

花開了也敗了。

我聽見花開的聲音,那花開之始的世界。

【篇七:聽黃花説話】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題記

至今還記得在那草木葳蕤的古城牆邊,那枝向我傾訴的黃花。

相遇,耳畔忽而響起席慕容的詩。“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這是你的低吟嗎?就在那座烽火台的背後,不知是什麼力量驅使我走向這個斷崖,恰好與你相遇。是什麼讓我在這殘垣斷壁中驚鴻一瞥,忘不了你。未經修繕的老長城依稀還能看出當年的面貌,幾乎沒有遊人使得這裏愈加的靜。只有吹拂叢草時蕭蕭的風聲,那是你悠悠的絮語。一株黃花煢煢孑立,鮮妍而明亮,恐怕是這裏最豔麗的色彩,細嫩的莖從碎石瓦礫中堅強的鑽出來,花托微微垂下,彷彿在顧影自憐。橘紅的花瓣微微搖曳西風夾雜着細沙從城牆邊吹過,從黃花邊吹過。歷史感與現實的交錯,那是把金戈鐵馬帶走的滄桑與鮮活的生命力的反差。形成了令人窒息的反差美。

“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你是易安筆下的黃花嗎,輕盈的花枝,總是比其他植被先感受到風,起起伏伏。你究竟想向我傾述什麼,那顫抖着的飄颻的花枝,究竟傳達着怎樣的信息?亦或是隻為等待着我的出現?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你究竟擁有怎樣的前世的記憶?你的感情融入風聲向我傾訴。我聽到了,你必是浴血奮戰犧牲的將士之魂,為了訴説你精忠報國的豪情與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慨歎;亦或是丈夫被徵發戍邊的思婦之靈,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夜夜在長城腳下的憂歎;亦或是在戰爭中不幸殞命富有童心的鳥獸的氣息。

我低頭細細端詳着你,抬頭天空竟已佈滿火燒似的晚霞,那是不是你的揮手別離?清晨再來尋覓你,終究還是一場空,記憶裏你原本生長的地方,竟是草木掩映。你的蹤影,就這樣消失,恍若南柯一夢。明日花黃。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這世上,總是有那麼多事,那麼多人,在時光的軌道上漸行漸遠。曾經為你停留,那温暖的氣息彷彿仍在。最終還是周而復始的,錯過。

你也如是説,錯過,不是錯了,是過了啊。

“假如我來世上一遭,只為與你相聚一次,只為了億萬光年裏的那一剎那,一剎那裏所有的甜蜜與悲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wuzuowen/huazuowen/wr344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