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植物作文 >荷花作文 >

【必備】荷花的作文300字4篇

【必備】荷花的作文300字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荷花的作文300字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荷花的作文300字4篇

荷花的作文300字 篇1

在茫茫的花海中,誰不喜歡國色天香的牡丹,亭亭玉立的水仙呢?但我對長在污泥中的荷花情有獨鍾。

盛夏時節,烈日炎炎,這個時期,我和小夥伴相約去看荷花。我們來到荷塘邊,“好美呀!”一幅迷人的景象呈現在我眼前。我開始細細地觀賞這美麗的荷花。荷花花莖很長,像一根細細的竹竿,葉子剛長出來還是嫩嫩的,如果長大,長老,就會變成深綠色。這時候浸潤在荷葉上的露珠或雨滴,它們是那麼亮晶晶、綠瑩瑩的,一陣風吹過,荷葉就會像蹺蹺板一樣傾斜,那荷葉上的水珠就會撲通撲通的跌落下來,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奏出不同的音樂,整片池塘彷彿變成一座音樂廳。

荷花的姿態很美,五層花瓣保護着中間黃色的花蕊,一隻只蜻蜓落在花瓣上翩翩起舞。還有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立在細細的花莖上,像一個個粉紅色水滴形的小燈籠。伴隨着遠處傳來“荷塘月色”優美動聽的歌聲,一朵朵花爭奇鬥豔,散發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在荷葉的襯托下,和荷塘構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我喜歡美麗的荷花,因為它們很堅強,能在炎熱的天氣下開放,更因為它有着“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荷花的作文300字 篇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句耳熟的詩句正是出自宋代詩人楊萬里《小池》中的一句,而楊萬里詩中所描寫的`荷花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的荷花。

中國的十大名花分別是:凌霜傲雪——梅花、總領羣芳——牡丹、高風亮節——菊花、王者之香——蘭花、熱情如火——月季、繁花似錦——杜鵑、清新脱俗——荷花、富麗堂皇——茶花、十里飄香——桂花、凌波玉立——水仙。

雖然荷花沒有其他花的優雅、高貴,但古人仍舊喜歡荷花。

古人稱荷花是散墨之花,更寓意氣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詩人李清照、石濤也描寫過荷花。

而荷花也有純潔的顏色和外形。

一根翠綠的根莖,綻開的花瓣就像純潔小孩的笑臉,黃色的立葉宛如一個高角杯。

自身的品質,古人的贊誦,和現代人的稱號,鑄造了荷花。

荷花的作文300字 篇3

清晨,百鳥開始用它們動聽的歌聲來迎接太陽,這讓我不想起了唐代詩人孟浩然曾寫過的詩句“春眠不覺眠,處處聞啼鳥”。

媽媽帶我去荷花池玩,我剛一進大門,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這時候,我看見了荷花池的水面上波光閃動的樣子,我不禁想起了宋代詩人蘇軾寫過的詩句“水光瀲灩晴方好”。

媽媽繼續帶着我觀賞荷花。我看見了荷花。哇,荷花真美啊!有荷花苞,有半開的,還有全開的。這時候,我發現一隻小蜻蜓落在了一個小花苞上,我不禁想起了宋代詩人楊萬里曾寫過的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荷花池的水很清澈,似乎能看見水底,水裏有許多鯉魚。鯉魚們成羣結隊的游來游去。還有一些調皮的小鯉魚在荷葉旁邊嬉戲,弄得荷葉都笑彎了腰。

池子的旁邊有許多精緻的小亭子,一些老人在亭子裏下棋;一些年輕人在一邊聊天一邊散步,但大多數都在拍照;小孩子們有的在玩耍,有的在跑步……

水池邊上還有一些大樹,樹也有許多品種,有楊樹、松樹、白樺樹……

荷花池上有一座小橋,小橋特別美麗,上面雕刻着許多花紋。

水裏還有一些浮萍,浮萍和荷葉的顏色一樣,都是碧綠的。

荷花池真是太美麗了!

荷花的作文300字 篇4

出淤泥而不染,在炎炎夏日裏,唯有她挺立在河中央。

天,才矇矇亮,荷花就露出她那害羞的臉龐,望着東邊的太陽一點一點地“跳出”平靜的海面。漸漸的,漸漸的,躲在綠色海洋裏的花都張開了“翅膀”,有粉、白、紅……有的藏在大圓盤裏,探出半個腦袋,好奇地望着世界,像剛出世的嬰兒;有的含苞待放,羞澀地躲在花瓣裏,像害羞的小姑娘;還有的自豪地抬着頭,居高臨下,像手舉權杖的國王……一羣蜜蜂飛過,荷花洋溢着燦爛的微笑,張開“翅膀”讓蜜蜂投進她的懷抱,猶如母親一般。

看着看着,眼前的景象變得模糊,發現一切都變了。小魚在河裏嬉戲,時不時吐出一兩個彩色的泡泡;青蛙站在荷葉上唱歌,深情款款地望着對面的荷花;蜻蜓扇動着翅膀,停在荷花旁,帥氣地説了聲:“嘿,你好嗎?”荷花們也在竊竊私語,發出一陣陣歡歌笑語。低頭一看,我穿着粉紅的衣裳,站在荷葉叢中,微風輕輕拂過我的臉龐,我翩翩起舞,粉紅的衣裳隨風飄動。岸邊的小朋友驚奇地鼓起掌來,天真無邪地説:“wow,那朵荷花好美呀!像仙子一樣。”咦,原來我就是那朵荷花!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一個曼妙多姿的仙子!帶給我別樣的視覺畫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wuzuowen/hehuazuowen/8vpk9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