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植物作文 >桂花作文 >

精選觀察桂花作文彙總7篇

精選觀察桂花作文彙總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察桂花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觀察桂花作文彙總7篇

觀察桂花作文 篇1

我就這樣坐在石凳上,輕鬆而愜意。眼前是美麗的桂花樹。

它的身旁一棵魁梧的樟樹,如同朋友日日夜夜守護着它。一隨風吹來,一片樟樹葉悠悠然地飄落下來,落在我的腳旁,我小心地拾起它。落葉的上面斑斑點點,那是它多年飽經風霜的最好的證明。

從遠處看,桂花樹就像一把傘,將花隱在葉間,讓你看不到桂花,但你也不必遺憾,因為此時此刻,將會有它的芳香飄進你的鼻子,讓你感覺心曠神怡。如果走近一點,你可以看到那美麗而誘人的桂花了。我摘了一朵桂花放在手心。它是由四片淡黃的花瓣組成的,裏面有兩個紅色的花蕊,而花蕊的頂部,有一個小黑點,那馥郁的芳香就是從那兒散發出來的。

桂花不但外表美麗,而且性格非常堅強。你看,草兒正在枯黃,梧桐樹正落葉,園子裏的各種果樹早已光了身子,那些在春夏季節裏佔盡風光的桃花、李花、杜鵑花、太陽花早沒了芳香的影子。而此時,桂花卻在秋風裏盡情綻放着。它和園裏的樟樹、銀杉、玉蘭共同點綴着美麗的校園,為秋季的學子撐起一片綠陰。它將與不懼嚴寒的菊花共同裝點着美麗的秋季。

我愛桂花,愛它的堅強,愛它的別具一格的個性,愛它的默默無聞與不事張揚的品性。

觀察桂花作文 篇2

秋天的一個星期六下午,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石門的桂花村。我們從一條圍着竹籬笆的小路上走了進去。我們人還沒有走進桂花村就早已經聞到了桂花的香味了。這桂花的香味真濃啊,讓人心曠神怡。它讓我全身都放鬆了下來。這時,我看到自己的周圍除了桂花樹,還是桂花樹。它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我看到這裏的桂花是那麼金黃色,知道這一些桂花樹就是人們常説的金桂樹了。年紀最大的桂花樹已經有一百四十歲了,另一棵年紀大的桂花樹也有一百一十八歲了。村裏的人向我們介紹説:“這是兩棵姐妹樹。它們是我們這裏的桂花元老。”這兩棵桂花樹樹身不這麼高,但是樹冠卻是那麼大,好象是一頂遮陽傘。樹上一片碧綠的葉子中透露出許多金黃色的桂花,讓人覺得美麗極了。我們繼續向前走着。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一個地方,名字叫做財神兒。據説乾隆皇帝的龍船在這裏停靠過。在湖邊,我不論從那一個方向看這湖,都覺得它像是一隻金元寶。我聽村裏的人説以前有人帶了一瓶這湖裏的水上京趕考。他用這湖水磨墨寫字。考試下來那個人就中了一名狀元。上京趕考的`人經過這裏,到湖邊去洗一下手,考試以後就會榜上有名。現在來到桂花村的人,幾乎每一個人都要到這湖裏去洗一下手,想給自己帶一點好運氣。我也到湖邊洗了自己的手,希望它能夠給自己在以後的考試中次次都能夠取得優異成績。

接着爸爸媽媽又帶着我去其它的地方參觀另外的桂花樹。

今天我在桂花村裏遊玩覺得特別高興,看到這個村子特別美麗,真想留下來住在這裏,永遠都不要離開。

觀察桂花作文 篇3

故鄉杭州是所有桂樹們的尋夢園。每到金風送爽時節,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方向,只要有風徐徐,都會有一種甜甜的、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一陣陣直往鼻子裏鑽。因為它們實在是太熱情了,於是,總能有令每個人心醉的滔天本事。啊!正是那縷花香,讓所有的人們心裏都溢出一份好心情。

我家門前就種滿了大大小小的桂花樹。平時,它們總是默默無聞的堅守着各自的崗位,無怨無悔的站立着,沒有一絲特色可言。可你們千萬別小看它們,要謹記:一切皆有可能。

是金子總會有發光的時候。這不,一到秋天,桂花樹下,或星星點點不經意間露出稚嫩的花骨朵;或一團團、一簇簇你擠我,我擠你的爭相開放;更有甚者整串整串的,一丁點也顧不上枝幹是否承受得了這忽如其來的變故,毫不示弱地怒放着。

它們似乎洞悉了一切。瞧,爺爺奶奶們在花香中鍛鍊起身體更帶勁了,最美不過夕陽紅嘛!叔叔阿姨們早已被暗暗湧來的花香所誘惑,一天的勞累,頓時煙消雲散;我們則飛快地放下書包,三五成羣的在樹下看書、交流、嬉戲,當滿樹的桂花被我們笑聲震撼時,奇蹟發生了,天空居然下起了桂花雨,紛紛飄落在我們頭髮上,衣服上和夥伴們飛揚的內心裏。

真是“花”多力量大啊!似乎它們也明白這個理兒。一朵、兩朵是無法釋放這份魅力的,正是由於你們地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會讓這縷花香變成經典,變成每到秋天人們心中的永恆。

當源源不斷的花香頻頻傳送到千家萬户時,它們亦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價值了。它們傳送的又何止是花香……

親愛如你,找到了你生命的價值了嗎?

觀察桂花作文 篇4

今天,我來到樓下的桂花樹旁,這棵桂花樹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桂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桂花外部像一個小仙女似的,長得異常美麗,彷彿一個個小小的花瓣編成的小家庭。又寬又厚的花瓣,像爸爸媽媽的手,把花芯寶寶們簇擁在中間,看起來美麗又温馨。我想,他的內部一定更好看吧。

於是,我對桂花的內部進行觀察。原來裏面有很多的小細絲,細絲頭上有很多小小的花蕊,這便是蜜蜂吸取蜜汁的地方。

這個“小仙女”內部有一個小暗室,我們叫它“雄性皿”,裏面有很多的蜜汁,全是“雄性皿”,傳出的蜜汁給“雌性皿”,最後給蜜蜂吸蜜和傳花粉,讓其他的花也生長起來。

桂花的香味是通過花上的花粉進行散播的,可香味裏有一些致敏的成分會飛出來,讓某些人產生過敏反應。

這些桂花既有一些好處,他們美麗芬芳;也有一些壞處,它可能導致一些人過敏。但總的來説,桂花是很柔弱的,大家一定要愛護它們。

這就是桂花,弱小而香味襲人的花朵兒。

觀察桂花作文 篇5

我愛家鄉的桂花我的故鄉在咸寧,我愛故鄉的桂花。桂花適合在三四月份生長,到了七八月份,桂花樹就會碧枝綠葉,四季常春。一陣微風輕輕吹過,桂花迎風而動,好像在對我跳着動人的舞蹈,唱着美妙而又動聽的歌呢!再一陣風吹來,花香也被風帶走了,真的是十里飄香啊!,再加上碧綠碧綠的枝條,翠綠翠綠的葉子和白色,黃色,橙色,五彩繽紛的花在一起美極了。有時看得到一片花瓣,有時看得見兩片花瓣,還有的時候看不見 ,好像是在和我捉迷藏似的呢!八月過後,桂花樹上掛滿了桂花,一陣風吹過,桂花在樹上搖搖晃晃,好像馬上就要掉下來,把我給砸到。

桂花花小,每朵花有花瓣四片,莖是嫩綠色的,她味道甜甜的,帶着一股濃濃的清香。“八月桂花遍地開,桂花開放幸福來”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吧!每年中秋明月,天清露冷,庭前屋後,廣場都充滿了桂花的香味,使人彷彿置身於仙境一般。桂花還有一個祕密,就是她可以有很多有用的東西,比如説桂花酒,喝了她就可以舒筋活血,增加熱量,幫助消化,增加食慾,在勞累,寒冷,飢餓的時候,喝上一口桂花酒,便什麼小問題都解決了。除了桂花酒,桂花還可以做成桂花糕,那味道甜甜的糯糯的,入口即化,好吃極了,而且她還可以清肺化痰,是一種極好的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我愛故鄉,我更愛故鄉的桂花。

觀察桂花作文 篇6

我家樓下有一株桂花樹。它是四季桂,這種桂樹是一年四季都有花兒在開的。從近處看,桂花樹的葉子綠得好像要冒出油來。桂花樹正在茂盛的時期,葉片有我的掌心那麼大。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空隙。那桂樹葉的顏色非常豐富:有嫩綠、有淺綠、有翠綠、有……那鮮豔的綠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桂花樹最有特點的要屬葉子了。它的葉子邊緣佈滿了小“鋸子”,莖也非常明顯,而且還很硬。我幾乎每天去樓下時都能看見桂花開滿枝頭。那桂花金燦燦的,老遠就能聞到花香。桂花有五個芝麻般大小的花瓣,每個花瓣上還有一個針尖大小的白凹槽。桂花長在桂花樹叢中,輕輕地隨風舞動,桂花很小,但它卻是個好寶貝:可以入藥、泡茶、做糖、做點心……桂花樹的樹皮非常粗糙,還有許多小小的疙瘩,就像一隻只小眼睛。別看它難看,但我們常用的香料桂皮就是用它做的。桂花樹的作用真大呀!

觀察桂花作文 篇7

桂花,秋是黃的,它染黃了莊稼,鍍金了菊花,秋風枝頭的果子也逐漸露出陽光般的色彩。在這諸多被金風染黃的景物中,桂花並不算奪目。她不似莊稼的黃滿目可見,亦不似菊花的黃金光耀眼,更不似果實的黃令人垂涎。她深藏在枝頭葉底的碧綠中,你不留心,不細找,斷然發現不了她的存在。可她又以自身獨特的氣息提醒着你——她已走來!她正燦爛!由不得你不去駐足,仰望,霽顏。

有時稍加思索,這花香得似乎無理:那麼一丁點兒的微花小朵,怎麼能夠釋放出那麼多的清香?經涼風的滌盪,山嵐的滋養,花香四散開去,竟把這古銅色的酒爵裝得滿滿蕩蕩,並從這高山溢向凡間,真正的香滿溢清。彷彿秋風不再是秋風,而是新烹的積年的雨水;丹桂也不再是丹桂,竟是焙炒正香的新茗;這山窩也不再是山窩,恰似一捧碧綠的“瓠爮斝”。秋風似水,從天外注入斝中,衝蕩得金桂釋放積蓄了一年的清香,在碧玉斝中升騰、擴散、翻騰、瀰漫。竟浸染出滿斝的芬芳,沁潤得滿山滿谷盡是桂香。即隨秋風流下塵世,亦不見其芳香有所失。雨滋霧繞,其芳香愈加清雅;日蒸月釀,其芳香愈加醇厚。

仔細思之,這滿斛的清香又深為有據:桂花雖小,然葩眾則香自然濃。細看滿枝的四瓣小花,排擠得密密麻麻,每一朵都想用自己的清香吸引來者的注意,都希望自己比周圍的花都香一些,於是更加努力地盡情釋放着秋的訊息。眾葩競芬芳,這清香匯合在一起,自然醇厚,其吸引力遠遠大於一朵鵝黃嬌英,引得每一個過客都在樹下留步。再者,這青山綠水間靈秀之氣比比皆是,四季不絕。盡賦予此山水間的奇花異草,桂樹得之者比別樹又多,所以其他花香原比不得桂花香。鍾靈獨毓此一根秀苗,她再不香是沒有道理的。桂花果然不負鍾靈之育,努力地揮發自己終年所儲的清香,盛滿這靈秀的如斝之澗。這孕育何等心苦、盡力,這揮發又何等的虔誠、盡情!每次桂樹下過,總要駐足品悟;每次駐足品悟,總是感動滿腹!

標籤: 精選 彙總 桂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wuzuowen/guihuazuowen/krqm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