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通用12篇)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通用12篇)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通用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妨礙、豈止、痴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隨心所遇、運轉自如、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繫實際、激趣導入

1、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説説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2、以激發學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課文課講了一件什麼事,瞭解課文主要內容。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作者圍繞着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後具體敍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2、激趣朗讀,作者的發現有趣嗎?選擇最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四、閲讀理解“‘我’發現了什麼?”

1、自讀課文一、二自然段,説説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發散開去,以課文內容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2、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眾受到懲罰的憤懣。

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體會作者的感受。

五、開放拓展

收集同學間童年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

引導學生説説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以作者是怎樣發現這童年的祕密的導入新課教學。

二、細讀體會童年祕密的發現過程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個祕密的,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三、體味作者祕密被證實後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説説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説説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説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四、從課文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並有着執著精神的孩子。

五、總結交流

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麼啟發?

引導學生説説學習這篇課文後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拓展閲讀:《童年的發現》課文

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後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着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那裏。

我以為在同學中間只有我一個人具有飛行的天賦,可是,有一天我終於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夥伴們也都會在夢中飛騰。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

“夢裏飛行,説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呀。”老師解釋説。

“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白天你們太淘氣,妨礙細胞的生長。到了晚上,細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這是你們的細胞回想起了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還是飛鳥。”

“人怎麼會是鳥?”我們萬分驚訝。

“豈止是鳥!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蟲,後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高年級,離我們是那樣遙遠,而飛行卻仍在繼續。和老師的一次談話,更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從河裏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鄉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母親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為什麼是九個月呢?”我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終於想出了眉目:“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釐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競是如此簡單明瞭,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又過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級。老師開始給我們上生物課。有一次,年輕的女教師一本正經板着面孔講人的起源,講人的發育和進化。這時候,我清清楚楚聽見老師説,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當時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老師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費奧多羅夫!……你笑什麼?再笑就從教室裏出去!”

“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

教室裏一陣笑聲。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氣得臉色蒼白,大步朝我走來。

“費奧多羅夫!……你立刻從教室裏出吉去……”

我的臉由於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漲得通紅。這時候我意識到,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説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不過,被轟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條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2

一、課前解析

關注課文:《童年的發現》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是蘇聯作家費奧多羅夫。文章用倒敍手法,通過講述“我”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尋根究底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鼓勵孩子們要大膽求知、勇於探究。文中對九歲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有趣言行的描述,充滿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關注作者:瓦西里·弗奧多羅維奇·費奧多羅夫,蘇聯天文學家。1827年畢業於傑爾普特大學(今塔爾圖大學)。1837年起任基輔大學教授,1843-1847年任校長。曾創建該校天文台並任第一任台長。1832-1837年測定了西伯利亞一些地方的地理座標。曾參加1842年和1851年日全食的觀測。

關注主要人物:費奧多羅夫是一個富於幻想,善於思考,積極探索的孩子。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胚、禍”等10個會認字,正確讀寫“胚胎、禍患”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感受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四、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富於想象的精神。

五、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1.教師引導:童年是最無憂無慮的,天真可愛的我們總會有一些奇思妙想。今天我們跟隨蘇聯作家費奧多羅夫一起回到他的童年,探索他童年的奧祕。

(板書課題:童年的發現)

【出示課件1】

2.教師引導: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

預設1:作者在童年的時候有什麼發現呢?

預設2:作者是怎麼發現這個祕密的呢?

預設3:作者的發現是怎麼得到證實的?

……

3.認識作者:

教師引導:瓦西里?弗奧多羅維奇?費奧多羅夫,是蘇聯天文學家,也是生物學家,他一生取得了很多矚目的成就。現在就讓我們帶着這些疑問,跟隨我們的作者,一起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出示課件2】

(設計意圖:談話導入,一方面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另一方面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提出自讀課文的要求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音查字典,把課文讀流利。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出示課件3】

2.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字音。

教師引導:現在我們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認真聽,看他們是否能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流利。

學生讀課文,注意重點詞語“情不自禁,一本正經,困窘”的讀音。

3.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教師引導:現在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他是怎樣發現這的祕密,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思考提出的問題。

(三)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1.探索發現,體會情感。

教師引導: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

預設:作者發現了胚胎髮育的規律。

教師引導:作者當時的心情怎樣?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預設:作者當時非常自豪。結合“九歲、就發現、完全、獨立”等詞語體會這個發現不同凡響,體會作者的認為自己太了不起了。

【出示課件4】

2.夢中飛行,引發思考。

教師引導: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的規律?

預設:作者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板書:夢中飛行)

【出示課件5】

教師引導:作者飛行的本領怎麼樣?他飛行時的心情怎樣?

預設1:作者特別熱愛飛行,從“只要……就……”可以看出他對飛行已經駕輕就熟。

預設2:他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樹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他飛過的地方特別多。

預設3:他在夢中飛行很快樂,想飛到哪裏,就飛到哪裏。

教師引導:由夢中飛行這件事,他還發現了什麼?

預設:他發現不僅自己會飛,他的小夥伴們也會飛。

教師引導: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預設:這是一個天真可愛,愛幻想的孩子。

3.師生對話,求解疑問。

教師引導:面對夢中飛行這件事,我們一般人可能只是覺得有趣,但卻引發了作者諸多的思考。對於自己的發現問題,作者又是怎麼做的?結果怎樣?(板書:引發思考)

預設1:他們一起找到老師,請老師給他們解答問題。

“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人怎麼會是鳥?”

【出示課件6】

教會引導:這三個問題之間有什麼關係?

預設2:後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

教師引導:從這一連串的問題中,你感受到了這是一羣怎樣的孩子?

預設3:這是一羣想象力豐富,愛觀察,愛思考,求知若渴的孩子。(板書:富於幻想)

4.絞盡腦汁,驚人發現。

教師引導:老師並沒有給孩子們一個滿意的答覆,這更激發了作者的想象力,他有是怎樣尋找答案的?

預設1:我想得是那樣痴迷,……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徵。

【出示課件7】

啟發思考:用心朗讀這句話,想象“我“研究一條魚的樣子,會翻來覆去地看些什麼?想些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引導:作者為了找到答案,真是絞盡腦汁呀!經過考慮、推算,找到問題的答案了嗎?(板書:絞盡腦汁、尋求答案)

預設:作者發現“母親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由此推算出胚胎髮育的規律。

【出示課件8】

教師引導:此時,你對費奧多羅夫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預設:這是一個執着,愛探究的孩子。(板書:執着探索)

師生共同總結:

“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教師引導感受:聯繫整段話,反覆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高興的心情。

5.遭遇挫折,證實發現。

教師引導:説説作者的祕密是怎樣被證實的?他當時的心情怎樣?

預設1: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身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他的發現得到證實。

預設2:他“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老師把他轟出了教室。

教師引導:老師為什麼這麼做?他自己又是怎麼想的?

預設1:老師認為這件事對於孩子們來説應當是嚴肅的,所以老師誤以為他是在嘲笑這件在他們看來十分神祕的事。

預設2:站在教室外面,他終於悟出了一個道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候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板書:遭遇挫折、悟出道理)

教師引導: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預設: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哥白尼、布魯諾和伽利略等人的遭遇,舉例説明對這句話的理解。

教師小結: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很多科學家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自我安慰的理由,充滿着童趣。(板書:幽默風趣)

(設計意圖:學生結合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談感受,通過運用品詞析句的方法,深入課文理解,充分感受人物特點)

(四)再讀課文,感知人物。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預設1:他是一個富於幻想、天真可愛的孩子。

預設2:他是一個執着探究的孩子。

預設3:他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孩子。

指導朗讀: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自然段,體會人物的特點。

(設計意圖:抓重點段落總結人物的特點,對人物有一個全面整體的認識和了解,有助於引發學生感受主要人物帶給自己的啟發)

(五)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教師引導: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預設:在生活中要養成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等。

教師小結:童年的發現,儘管有時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就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六)板書設計:

夢中飛行,引發思考——富於幻想

童年的發現,絞盡腦汁,驚人發現——執着探索

遇到挫折,悟出道理——幽默風趣

教學反思

《童年的發現》講述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後具體敍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繫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這篇課文充滿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教學這篇課文中,我把學習的重點放在“發現和發現的過程”中,並精心設計了五個環節落實這一教學目標。分別是:探索發現,體會情感——夢中飛行,引發思考——師生對話,求解疑問——絞盡腦汁,驚人發現——遭遇挫折,悟出哲理。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感悟人物的性格特點。最後通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代的求知慾望、探究精神和大膽的想象。

對於課文最後一段的學習,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尤其是對於“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收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讀起來感到有些突兀,在這裏,我讓學生説一説自己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並適時給學生補充世界上有關的科學家為了堅持自己的真理甚至被絞死的事例,學生對於這句話有了充分的理解,也巧妙地突破了文中的難點。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認識本課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説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學習重難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學習難點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閲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激發興趣

師:“老師是第一次來岸堤中心校,當時我們找不到學校門口在哪裏,誰來猜猜最後我們是怎麼找到這裏來的嗎?”

生猜測

師:“只揀兒童多處行,”我們呀,跟在你們後面就找到這裏來啦。你們就好像是一隻只小蜜蜂,把我們給引來了。你看處處留心皆學問。今天我們接着來學習一篇有關發現的文章——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寫的《童年的發現》一文。

二、檢查舊知,導入新課

——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時就有一個重大發現,通過預習課文,誰來説一説他童年的發現是什麼?

——讀讀第一自然段,能體會出作者告訴我們這個發現時他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嗎?

——從那裏體會出來的?你能從詞語裏體會出作者的感情,很好,學習語文就應該有這樣的敏感。來,讓我們自豪的告訴大家你的發現。(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品讀體驗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13段,看看我是怎樣發現的?

可以用自己的話把它概括一下。也可以找原文中的句子來説説。

彙報,交流。

(1)夢中飛行

——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夢中飛行是一副怎樣的情景?誰能找出相關的語段讀讀?

指名讀:(每天夜裏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文中哪個詞語可以概括夢中飛行的特點?

——理解“隨心所欲”,從哪裏可以看出這就是“隨心所欲”?夢中飛行可以(),可以()可以(),想象下:還可以()?如果你也做了這樣一個夢,或者你真的能飛了,你會是什麼樣感覺?

——帶着這樣的感受讀讀這段話。自由讀,指名讀

——從這奇妙的夢裏,我們感受到了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富於幻想)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説過:想象力是發明、發現及其他創造活動的源泉。這時的我對“飛行”,產生了好奇心,急於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接下去我們是怎麼做的?誰來説?

(2)請教老師

——我們一起找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時,我一連串提了幾個問題?我們一般寫作文,寫人物對話時,特別喜歡加上提示語,例如:我問:“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這是提示語在前,還有哪幾種類型?(提示語在後的,提示語在中間)(出示小黑板)

(1)、我()問:“我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

(2)“為什麼只有在晚上睡覺時才長?”我()的問。

(3)“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我()問,“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能結合文意給加個修飾詞嗎?

——本文中在能分清説話人身份情況下,作者捨棄了這些提示語,我們除了體會出他們的好奇外,還體會出他們怎樣的的心情?(迫切,着急)

好,帶着這樣的感受,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讀。評價

——通過這連珠炮般的追問,我不禁想到一個歇後語:打破砂鍋問到底,讀到這兒我們對費奧多羅夫又有了怎樣的瞭解?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勤于思考、求知若渴、刨根問底)

小結:發現的過程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更少不了勤于思考、求知若渴、刨根問底的精神。老師的解答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又是怎樣做的?

(3.)痴迷研究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我”研究一條魚的情形是怎樣的?(朗讀這句話)

你研究魚時“翻來覆去”的會看些什麼?你翻來覆去的看魚時會想些什麼?

聽到費奧多羅夫這麼説,這麼想,看到他這麼痴迷的研究,我們再次感受到了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勤于思考求知若渴、執着探索)

小結:發現離不開執着的探索。

(4)、發現規律

那麼我想出名堂來了嗎?找出本段具體描述我的發現的句子。(齊讀)讀到費奧多羅夫的這個發現,我們不禁感歎:————————!為了這個發現我思考的情形是什麼樣的?認真、痴迷等,文中有一個詞可以表達這個意思——絞盡腦汁。什麼意思?你能用換詞法來解釋下嗎:搜腸刮肚、冥思苦想、費盡心思等。從哪裏體會出作者絞盡腦汁?梅花香至苦寒來,所以當“我”發現或者是幻想了這樣一個規律時,“我”是怎樣的心情?(高興,自豪)誰來通過讀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這種心情?

小結:結合板書,你看:作者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請教老師——痴迷研究——發現規律,通過學習作者發現的過程,我們知道了發現也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那是要有善於幻想,有追根究底及求知若渴的精神。

因為童年的費奧多羅夫具有這些品質,所以他才有這非凡的發現。

四、拓展延伸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麼啟發或體會?

比如: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要大膽創新,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説出來和大家交流。

小結:童年的胡思亂想就是一種“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的知識等着我們去發現。成熟的蘋果一個個的從樹上落下來,人們司空見慣,但只有落在牛頓面前的蘋果,令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壺蓋被熱氣頂的“突突”跳,瓦特看到後發明了蒸汽機。你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處處留心皆學問,説不定同學們的這些發現日後還能成為一項重大發明!不過,這還需要努力,學習”。有一雙善於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更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執着探索的精神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富於幻想

怎樣發現?、請教老師、勤學好問

痴迷研究、執着探索

發現規律、大膽想像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説説“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2、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積累的詞語。

學習重難點:

用自己的話説説“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趣,明確目標

1、導入: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地成長着,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俄國作家奧普多羅夫的《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齊讀課題)

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麼?

2、明確目標。(見上)

二、檢查字詞預習

1、學生彙報自己本課積累的詞語(一讀)

2、抽查認讀本課詞語(二讀)

胚胎、禍患、雙臂、天賦、淘氣、妨礙、豈止、痴迷、釐米、慚愧

幸虧、困窘、澄澈、一本正經、情不自禁、運轉自如、隨心所欲

翻來覆去、默不作聲、絞盡腦汁、(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聽寫學生易錯的詞語:胚胎、禍患、天賦、幸虧、豈止

4、再讀詞語,(三讀),猜詞遊戲

(1)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隨心所欲)

(2)夏夜悶熱,我躺在牀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翻來覆去)

(3)一道數學攔路虎出現了,我左思思右想想,一點兒頭緒都沒。(絞盡腦汁)

(4)上天賜予我的本領、能力。(天賦)

(5)清亮清涼的,一點兒雜質都沒,用來形容天空或湖面。(澄澈)

(6)它是吊兒郎當的反義詞。(一本正經)

三、圍繞“發現”,學習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及學習方法:

自學提示:默讀課文,小組學習:

a、“我”童年的發現是什麼?

b、“我”是怎樣發現的?(小組彙報)

c、發現的結果如何?

學習方法:

a、抓具體事例並簡單概括

b、抓關鍵詞句

c、聯繫上下文

d、聯繫生活實際

2、探討交流,理清脈絡

(1)完成目標(一)

指生回答:發現是什麼?抓關鍵詞“九歲、完全、獨立”,聯繫下文,具體到13自然段內容,反覆體味朗讀第1自然段,感受小作者的自豪喜悦激動。

(2)完成目標(二)

小組彙報“發現”的過程,相機引導理清文章脈絡:

夢中飛行——產生疑問——請教老師

老師解釋——繼續追問——引出問題

痴迷思索——大膽猜想——發現規律

(3)完成目標(三)

老師講解——得到證實——因笑受到驅逐

(4)小結板書,練習用自己的話説説發現的過程。

3、學生彙報學習心得。

四、名言積累,佈置預學要求

1、名言積累:

學者先要會疑。(程頤)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

2、預學要求:

(1)圍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課文最後説:“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收集相關的事例。

(3)想想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五、課內閲讀練習

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留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後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清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輕巧),可以(隨心所欲、忘乎所以),運轉自如,憑着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1、用“”劃去括號內運用不恰當的詞語。

2、請給這段話取一個小標題。

3、你曾經做過一個怎樣的夢?能把夢境用幾句話有條理地寫下來嗎?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培養善於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

2、理解最後一句話,並談談自己的體會。

3、學習生字新詞。

4、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重難點】

1、培養善於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

2、理解最後一句話,並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開門見山,揭題

1、讀“閲讀提示”,明確要求。

2、初讀課文完成內容:

⑴自學生字詞。

⑵完成“閲讀提示”的問題一。

3、檢查自學:

⑴字詞:規律、隨心所欲、繁殖、細胞、困窘。

⑵課文介紹了我發現胚胎髮育的規律。

二、再讀,理清條理

按總分總的順序,寫:

第一段,總的概述作者9歲時的發現,及這次發現帶來的懲罰。

第二段,具體敍述我的發現原因,發現經過。

第三段,照應開頭,講我聽老師所講內容與我的發現相同時禁不住笑出聲來,結果受到懲罰。

三、讀課文,體會最後一句話的涵義,談理解

1、出示原句,讀原句。

2、抓重點詞理解。

3、體會“驅逐”“迫害”透露出的品質。

4、體會“──”的用法。

5、學習作者善於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用“激發、渴望、都會、終於……”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科學的熱愛。

6、用“很不得、絞盡腦汁”造句。

四、模仿作者的發現談感受

五、總結,啟發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事物,大膽發現他們的規律

六、作業

1、抄寫語。

2、正確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起因: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

經過:胎兒再現了簡單生命進化的過程。

結果:面臨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啟示:善於觀察大膽發現。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6

訓練思路

1、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以讀促練。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時,緊緊抓住課文的重點與難點,《祖父的園子》中作者在童年時期無憂無慮,她的童年多彩多姿,令人嚮往;《童年的發現》在作者童年時代有什麼樣的發現。再引入到學生的童年生活有哪些值得回憶的童年趣事。引導啟發學生收集素材,擴展思路,選擇材料等,為習作做好準備。

2、從説到寫:

讓學生出示照片或相冊,勾起對自己類似經歷的回憶,充分講述自己的趣事。互相啟發,進一步開闊思路,這樣既能激發興趣,又能產生趕快寫下來的慾望。

3、鼓勵表達,激勵創新

學生經過合作交流,把事情的説出來,接着指導學生列寫作提綱,尊重學生意願,以學生自己確定的中心選擇材料,把寫的方法放開,鼓勵學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儘量把事情的“有趣”寫出來,即有童真童趣,又能從天真無邪的童年生活中激發創新精神的火花。在教學中,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本次作文中發現進步,和編輯作品集《童真集》等方法,激發學生的成功感,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

教學目標

1、回憶本單元課文,觸發對童年生活的回憶。

2、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創作熱情,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在寫作中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的思想感情。

3、要求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圍繞話題流暢記敍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段。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願意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習作,分享習作的快樂。

4、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建構知識的學習習慣。

教學實施

一、佈置觀察,積累素材

學完《童年的發現》後,給學生較充裕的時間,用心去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麼新的發現;用心去回憶自己腦海中積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過什麼樣的發現。

二、激發興趣,拓展思路

1、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習作的慾望。如,可以這樣説:著名的藝術家羅丹曾經説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牛頓因為發現蘋果落地的祕密而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因為發現了壺蓋跳動的原因而發明了蒸汽機……有多少發現,就給人帶來多少驚喜。可見,發現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本領,誰掌握了這個本領,誰就有可能成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們,一定也有自己獨特的、有趣的發現,想把你的發現告訴我們嗎?

2、讓學生自由説一説都發現了什麼。學生可能説到日常生活中的發現。如,發現媽媽愛美了,爸爸勤快了;發現馬路邊的路燈按時亮起來,公園裏的動物多起來了;發現種子怎樣發芽,向日葵如何轉動了;發現電視裏的環保廣告多了,發現人們都在學英語了;發現戰爭太可怕了,美國太霸道了。還可能説到學習生活中的發現。如,發現語文書變了,課文比以前有趣了;發現老師講課方式變了,學校活動多了;發現應用題有五種解法,記生字也有竅門;發現新老師像朋友一樣,同桌也不討厭了。教師根據學生説的,適當總結評價:你們幾位説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發現,你説的是學習中的發現,真是有心人!通過這樣來肯定學生的發現,開啟學生的思路。

3、引導學生讀習作提示,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的發現清楚地告訴別人。要求把發現了什麼以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題目可以用“我發現……”,也可以自擬。

三、自主習作,因材施教

學生構思後自主習作時,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個別指導。對全班的習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選擇典型的習作(如,過程寫不清楚的,語言表達存在問題的),相機評價,具體指導。

四、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選典型習作三至五篇,讀一個評一個,師生共同評議。從是否把發現的過程寫清楚了、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等方面進行評議。結合評議,引導學生對所評習作口頭修改或補充。然後,各自修改習作,進行謄抄。修改時先自己修改,再請小夥伴幫助修改。

五、佳作欣賞,激勵評價

此環節安排在批閲習作之後。首先,選出選材、結構、語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習作,請小作者讀給大家欣賞,師生簡要地進行品析;然後請這次習作有較大進步的學生讀他們的作品,教師點評鼓勵。最後,教師總結,不僅表揚學生作文的成績,更要表揚學生的發現和創造。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7

五下第二單元以“永遠的童年”為專題,安排了三首古詩詞,兩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引導學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並在閲讀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詞句,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豐富語言積累、開拓視野、增進了解、激勵自我。學生便可從“主題”的需要出發,積澱“主題”知識,豐富“主題”情感,提升“主題”精神。選編《兒童詩兩首》的目的,一是通過朗讀兒童詩,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一是進行語言的積累,激發學生讀兒童詩和寫兒童詩的興趣。《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麼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畫》以跳躍的鏡頭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如“街頭閲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生動地展現了一個個快樂場面。

設計理念

這首詩極富韻律美,每一節的結構基本相同,讀起來琅琅上口;用詞也非常講究,“安、接、裝、種”説明了“我”想怎麼做,“悠、長、望、飛”是對“我”變化做什麼的想象,這些表示動作的詞的使用,既準確又形象。因此,一是通過朗讀兒童詩,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一是進行語言的積累,激發學生讀兒童詩和寫兒童詩的興趣。

學情分析:

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獨立的讀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要充分注意到課文的體裁特點,讀詩要邊讀邊想象,要重視形象感悟、整體把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粧、水墨畫”等詞語。

2.背誦喜歡的詩歌,感悟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獨立閲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願望。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閲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領會兒童詩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媒體:

教學《兒童詩兩首》一課時,配合電教媒體,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想象兒童生活的畫面,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對美的嚮往和追求,

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領會課文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學習《我想》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此時,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幫你實現一個願望,那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

2.是啊,美好的願望有那麼多,要是都能一一實現那該多好啊!這不,有一個孩子就把自己的願望寫進了詩裏,他的願望是什麼呢?趕緊去讀讀吧。(生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詩歌)

(二)初獨詩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節讀詩(注意“丫”、“汲”的讀音)。

自由讀詩,讀通順,讀流利,並想一想,孩子的願望是什麼?

交流作者在每一個小節裏所表達的美好心願。(師隨機板書)

(三)精讀詩歌,進入情境

1.那麼多願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説説理由。

2.誦讀最神往的願望,品讀這一節詩句,想象畫面。

3.想象“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產生這些願望?

有感情地朗讀。

(四)賞析詩歌,領悟寫法

1.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2.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每一小節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每一小節裏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3.生再次自由讀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4.全體齊讀。

二、學習《童年的水墨畫》

(一)自由讀詩

生自由朗讀全詩,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讀詩,其餘生邊聽邊試着在每節的標題後加上動詞,概括主要內容。

2.生個別回答,教師隨機板書:“街頭閲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

3.分組讀詩,生概括全詩大意。

4.學生質疑,釋疑。

(三)賞析詩句

1.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反覆誦讀、體會。

2.欣賞交流佳句。如:“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像剛下水的鴨羣,扇動翅膀拍水戲耍”等語句,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讀。

(四)鑑賞寫法

1.默讀兩首詩,比較這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區別?

2.交流感悟。

3.小結:

第一首,每小節的結構基本相同,並且都圍繞“夢想”這一主題,語言比較跳躍。

第二首,主要通過捕捉鏡頭來記錄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性。

4.模仿這兩首詩中的其中一首,記錄下自己的童年夢想與童年趣事。

5.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

6.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三、總結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請大家課外多閲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或者仿照課文寫法,記錄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

板書設計:

兒童詩兩首

街頭閲讀

童年的水墨畫

溪邊釣魚、

江上戲水

教學反思:

本文是略讀課文。課堂中,我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拓展學生的思路,交流自己童年生活的快樂的事。課後讓學生模仿《我想》寫出自己美妙的想象,或畫出童年生活時的圖畫。這樣做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激發讀寫兒童詩的興趣。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8

【基礎知識積累】

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雙臂、天賦、妨礙、豈止、痴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迫害、隨心所欲、運轉自如、釐米、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與思想】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拓展與延伸】

尋找生活中的疑難問題,談一談自己“童年的發現”。

【重、難點突破】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以題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到課文題目,你們想知道哪些問題呢?

提示:可能會提出“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即發現的過程)”、“結果如何”幾個問題。

好,我們就按上面的幾個問題來自學課文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在課上交流。

提示: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繫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2、你有不理解的句子和不明白的問題嗎?提出來大家一起交流。

提示: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要鼓勵學生在讀書中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反覆讀書嘗試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跟大家交流討論。對於涉及到的生物學的知識,可告訴學生以後上中學時會學到,有興趣的同學可課外查閲資料解決;跟理解課文有關的問題,可引導學生深入讀書,展開討論來解決。

3、附課文句子理解舉例:

①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進化論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創立的關於物種起源和發展變化規律的學説。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我們不能不注意作者的有意強調:“九歲”“完全”“獨立”等詞,這些詞語無不在顯示着“我”這個發現的不同凡響,和對這個發現抑制不住的自豪!所以在讀這句話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

②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作者這種想法不是沒有來由的,因為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九歲的孩童,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就能發現,在常人眼裏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作者説“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而後面的句子,恐怕才是作者真正要説的意思,作者的語言不乏幽默,後面也有類似的句子(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説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進化論,還不笑塌房頂!),但我們明顯地感覺到童年這段故事讓他在自豪之餘,也有着絲絲的憤懣。這種複雜的感情,要反覆地朗讀課文才能體會到。

另外,這樣的開頭,巧妙地利用了讀者的閲讀期待,製造了懸念,足以激發起讀者的讀書慾望,這是作者寫故事的高明之處。

③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本來,我已經為自己的發現而格外高興了,現在知道這發現果然是了不起的事情,簡直是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就在情理之中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絲毫沒有惡意。

那麼,為什麼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從課文中看,這位老師是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講的又是“人的發育和進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婚姻和性,可能這位老師對這類問題非常敏感,所以講課時是“一本正經板着面孔”。“一本正經板着面孔”,顯然是要用這種表情控制學生不許胡思亂想,事實上也達到了這個目的,“教室裏安靜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聲”。可就在這時,“我”笑出了聲音,所以老師認為我“不懷好意”。

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説,誰讓我有這樣重大的發現呢?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明與發現的人列在一起,這是真正能讓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這句話可以作為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説吧。當然,話裏不乏憤慨的成分。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課文,瞭解作者發現進化論的過程。

3、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問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學習作者通過一件事表達自己真實感受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課文,瞭解作者發現進化論的過程。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問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難點】

末段的意思。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音樂導入。《童年》。

同學們,上節課林老師和我們一起初步學習了《童年的發現》這篇文章,並知道作者童年時發現了什麼?誰願意來彙報一下。

二、再讀課文,體味感受。

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的規律?

(順序的詞語:起始於……決定……仍在繼續……又過了……)

三、品讀課文,作者的童年是怎樣的?(知識點落實:壓縮句子)

(愛觀察、善於思考)

1、細讀課文。

2、彙報交流。小組合作探究與交流學習。

3、評價生成。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四、悟讀課文。(發明與發現)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五、總結與質疑。

六、讀寫結合。

【板書】

童年的發現

愛觀察

善於思考的費奧多羅夫

自豪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作者發現胚胎的發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給童年帶來的快樂。

3.瞭解課文“童真童趣”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被老師罰出教室後的心理感受。

2.瞭解課文是怎麼做到“真實反映童趣”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大家邊聽範讀,邊想一想“我”為什麼那麼痴迷於幻想?

2.大家來讀一讀你瞭解的情況。

3.打開書,預習生字。

二、學生初讀課文,並畫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寫出不認識的字。

凋、縷、芳、籲、耍、訓、斥、脾、罕、藤、愈、凌、秉、颼、撩、梳

衰、絹、僑、眷

2.指名給這些字加上拼音。

3.讓學生讀拼音節。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詞語。

1.再讀課文,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查字典理解其它詞語。

4.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讀讀這些詞語。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學習,克服困難。

3.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並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讀難句。

(1)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2)“哈哈!這跟畫地圖差不多”到這一段的結尾。這一推理語句,要讀出氣勢來,“折”字要重讀。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語速稍快,應讀得活潑,突出“驅逐”、“迫害”等詞語。

5.再練練難句的朗讀。

五、作業:抄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引導學生自學。

讓學生默讀全文,思考:

1.課文圍繞梅花發現哪幾件事?

2.判斷: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一件事。()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三件事。(√)

3.小組討論哪五件事?

(1)我常常做夢,老師告訴我人是由小魚進化來的。

(2)我得出結論,人如何由小魚進行成人的。

(3)在生物課上被老師罰出教室。

二、深入重點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讓學生結合課題質疑。

2.從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麼?

3.從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1)小組輪流讀一遍,討論。

(2)發言。

(3)打出投影:仔細讀這句話,你能體會出什麼含義來?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裏的驅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師的處罰嗎?

4.自由讀第三件事,你體會出什麼?

5.通過你的朗讀,讀出這份天真來。

6.指名讀這一部分,強調有感情地讀。

三、作業

熟讀這篇課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人的進化

地理課上——>胚胎髮育

生物課上——>驅逐迫害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胚,豈,痴,嬰,窘”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問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閲讀課文,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大膽發現的精神。

2.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並結合這句話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準備:

1.查閲有關作者的資料。

2.瞭解達爾文進化論的基本觀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在人長大或變老以後,常常會回想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那麼,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麼事呢?(板書:童年的發現)

二、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根據閲讀提示自學課文.

(1)我發現了什麼?怎樣發現的?

(2)舉例説説你對課文中這句話的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3)自己是否也有過童年的發現。

2、小組合作學習。

三、抓住重點,讀悟結合

重點交流: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

A.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之所以有這個發現,有以下幾個原因:(1)有疑就問,(2)反覆思考,(3)大膽想象。

B.結合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13自然段。可以先自由分角色讀,再指名分角色讀,評價後再練習。

2、舉例説説你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1)根據課文,説説“我”的發現使“我”面臨着什麼?

(2)説説你知道的其他例子。

四、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1、選擇覺得有趣的段落讀一讀。

2、説説自己是否也有過有趣的發現。

3、總結全文:童年的發現,儘管有時侯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老師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正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板書設計:發現規律——受到誤解——明白道理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讀準本課出現的生字“丫”,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粧、虎牙、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閲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蒐集喜歡的兒童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讀引入,激發興趣

1.(將導讀前三句改成一行行詩一樣的排列形式)。投影出示這三句,指名讀,師生配樂讀這三句。讓學生談談讀後感受。師:這短短一組排比句就像一首詩,描繪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與快樂。這節課我們一起讀幾首描寫童年的詩。

二、學習《我想》

1.自讀感知。師:初讀詩歌,不僅要讀正確,還要用心去感受。請自由把課文讀幾遍,把字音讀準確,把詩讀流利,讀完想一想: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麼。(提示:可以從詩中的某個字、詞、句中去體會,可以從整首詩的內容上去體會,可以從詩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從思想上去感受。)

2.點撥感悟:

(1)指名分小節讀,正音,認識生字:“丫”(這個字形像什麼?怎麼記住它?)“汲”(給這個字換個偏旁,比較“汲”和“吸”)。

(2)從這首詩中我們知道了在美好的春天裏,作者有哪些願望呢?你覺得“我”的想法美嗎?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指導學生抓住“安在、帶着、牽着、悠;接、伸進、汲取、長等詞及帶有這些詞的句子邊讀邊想像感悟。)

(3)感情朗讀

師:從這首簡短的小詩中,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孩子神奇的幻想和美好的嚮往,感受到了兒童詩語言的美妙,怎樣才能讀出我們的感受呢?我們也要邊讀邊想像,才能入情入境,請同學們自由練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表現作者美好的願望,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生練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賽讀時老師讀最後一節。師:讀了這兩句詩,我有一種疑惑,你們看這首詩的前幾節都寫想像,而且句式也基本一致,這兩句卻寫回了現實,寫法上也與前面不同,放在這裏好像與整首詩顯得不和諧,你們覺得呢?

3.領悟寫法:默讀詩歌,看看這首詩在形式及寫法上有哪些特點或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生談自己的發現,師引導小結:

(1)每一小結的結構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讀起來琅琅上口。(結構一致)

(2)每一小結裏都有一個雙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長――”這樣的語句。(句式相同)

(3)用詞講究,動詞用得很準確,“安、接、裝、種”説明了“我”想怎麼做,“悠、長、望、飛”是對“我”變化做什麼的想象,這些表示動作的詞的使用,既準確又形象。所以我們要學會用詞,同一個意思可用不同的詞來表達,這樣就不顯得單調和重複。

4.嘗試創寫: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產生這些美好的願望的?師:是春天的桃花、柳樹、風箏,還有充滿綠意的大地啟發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細雨、燕子,夏天的小溪、鳴蟬,秋天的桂花飄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啟發我們想象。請同學們選擇一個事物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寫一節小詩,可以不嚴格遵照課文的寫法,提倡創造哦!)

三、學習《童年水墨畫》

1.自讀提示:

(1)邊讀邊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藉助文後註釋或互相討論解決。用在每小節的標題後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

(2)邊讀邊想像:讀《童年的水墨畫》這組詩,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個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2.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自悟。

3.交流點拔:

(1)指名讀並概括主要內容(如“街頭閲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等);學生提出疑問,討論解決;指名説説:如果這首詩是一幅畫,你在畫上都看到了什麼?這幅畫給你怎樣的感覺?(根據學生講的畫面,抓住一些有特色的句子進行引導,讓學生髮現語言裏的畫面:如“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着‘黑旋’水戰‘浪裏白條’”。

“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鑽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

(2)師:同學們用心去讀書、體會了,把這樣的體會融入我們的朗讀中,一定會讀出情趣,我們一起讀一讀。

四、比較鑑賞,嘗試創寫

(一)這兩首詩的比較

1.比較本課中的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不同?

2.生探究、發現。

3.交流小結。

(1)《我想》是一首詩歌,《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組詩圍繞一個主題寫的一組內容不盡相同的小詩,組詩根據內容可以有獨立的小標題。)

(2)《我想》是押韻的,《童年的水墨畫》不押韻。(引導學生朗讀這兩首詩,體會押韻和不押韻的區別,瞭解兒童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3)《我想》描寫的是幻想,《童年的水墨畫》描寫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實情景。(兒童詩在內容上可以是想像也可以是真實的,非常廣泛)

(二)擴展鑑賞:讀下面兩首小詩,讀後説説自己的體會。

我是一條比目魚

作業本下/藏着一本書/我悄悄地看/輕輕地翻/老師走過來/我趕緊提起筆//我是一條比目魚/一隻眼睛看老師/一隻眼睛看書。

長和短

星期一很長/星期天很短/上課很長/看動畫片很短/家裏吃飯很長/吃肯德基很短/奇怪/為什麼時間也有長有短?

(三)嘗試寫詩:

讀了這些詩,你有沒有想寫首詩的衝動呢?那就寫一寫吧。

學習提綱

1.以自己的認識説説什麼是兒童詩?

2.用“3”和“O”説一首兒童詩?

3.用“小手十桃樹枝”、“腳丫十柳樹根”、“眼睛十風箏”“我+春天的土地”學説兒童詩?

4.自讀《我想》,這首兒童詩表達了()的思想感情。

5.用“馬路邊+陽光+《水滸傳》”“垂柳+山溪+釣竿+漁童”、“小河+剛出水的‘鴨子’”學寫兒童詩。

6.自讀《童年的水墨畫》,《街頭》《溪邊》《江上》各寫出了兒童的()特點。

7.選背《街頭》《溪邊》《江上》。

一、以兒童詩《湖》為例,告訴學生什麼是兒童詩?什麼是兒童詩的“意”和“境”。

1.大人或兒童寫的適合兒童閲讀的詩叫兒童詩。

2.兒童詩的“意境”中的“意”指詩中的感情、道理、想法;“境”指詩中的“畫面”。

二、抓住“3”和“O”的形態特點,啟發學生想象意境,學寫數字兒童詩。

三、指導學生以“小手、桃樹枝,眼睛、風箏,我、春天的土地”為依據,想象《我想》這首詩的意境,學寫兒童詩。

四、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我想》,與學生詩作比較,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啟發學生以“馬路、陽光、《水滸傳》,垂柳、釣竿、漁童,小河、小孩”為憑藉,想象《童年的水墨畫》意境,學寫兒童詩。

六、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童年的水墨畫》,與學生詩作比較,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練習提綱

8.以《青蛙=蝌蚪》、《W=飛行的雁羣》。《田園-收穫=大地睡了》為題,學寫一首兒童詩。

七、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附:《湖》

好大的一面鏡子╱蝴蝶飛過來╱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一隻青蛙跳過來╱打破了鏡子╱蝴蝶急得大叫╱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衣服破了

標籤: 教學 童年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y8vmd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