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1500字(通用11篇)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1500字(通用11篇)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1500字

一、學史增信的內容是什麼

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

1、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現代史是國史的核心部分,現代史貫通國史的始終。經過長期努力,新時代對現代史、新中國史來説,新時代標註了黨和國家發展的新的歷史方位,是新的歷史階段的開始。

2、學貴信、學貴思、學貴行,是一個國家為強大而探索的思想史,更是一個民族為復興而奮鬥的心靈史。“我們走的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學史增信,就要以“勤學”武裝頭腦。

3、學史增信,就要用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奮鬥之路;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把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

二、學史增信心得體會1500字(通用11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史增信心得體會1500字(通用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黨史學習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教育引導全黨同志堅定理想信念、築牢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講話為我們指明瞭黨史學習教育的方向。

其中,“學史增信”這個“信”是信仰、信念、信心,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這個“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蹟。

學習黨史,我們不難發現,信仰、信念、信心貫穿於我們黨百年奮鬥征程,成為最鮮活、最生動、最能教育人、激勵人的“營養劑”,我們要在“學史增信”中凝心聚力、奮勇前行。

用黨史熔鑄信仰之魂。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在我們黨100年的奮鬥歷程中,無數共產黨人流血犧牲,靠的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為的就是共產主義理想。方誌敏烈士在英勇就義前,慷慨陳詞:“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宣言》揭示的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趨勢,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家園的理論基礎。

學史增信,我們就要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增進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我們就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不可撼動的理想信念,轉化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奮鬥之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建功立業。

用黨史補足精神之鈣。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曆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我們要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週年!

100年來,我們黨團結、依靠、帶領人民羣眾從被壓迫被剝削的水深火熱狀態中到迎來了醒過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如今正是需要回顧過去光輝歷史,奮力砥礪前進的關鍵之年,我們要自覺努力學習黨史教育,做到學深悟透,內化於心提升自身能力素質;做到以學促做,外化於行堅定理想信念。

“一個忘記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忘記初心的政黨必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我們要深刻認識到開展黨史教育的重要意義,弄清楚我們從哪裏來、要往哪裏去。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增強共產黨人的思想素質和理論素養,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凝聚力量,用紅色基因、革命精神為黨員“補鈣壯骨”,補足精神之鈣,為經濟取得新發展、文明程度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新提升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黨史凝聚奮鬥之力。百年奮鬥、百年風華,寫就一部厚重的黨史書,記載着黨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從救國、興國、強國、富國,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正是一代代共產黨人以永不停歇的堅定定力。歷史是開啟未來的鑰匙。我們要學習黨史,宣傳黨史,帶着初心、帶着使命,鑄牢信仰信念,涵養為民情懷,牢記來時路、讓脊樑更加挺拔,走穩腳下路、讓步伐充滿力量,奮進未來路、讓信仰信念永灼其焰。

作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者,我們要緊密團結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黨史照亮前行之路,以黨史洗滌心靈之塵,以黨史激發奮進之力,圍繞衡陽分公司2021年度目標任務,優環境、增效益、促改革、調結構、抗疫情、保暢安、抓黨建、樹形象,守正創新抓住機遇,鋭意進取開闢新局,為我省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作出應有貢獻,以優異的成績慶祝黨的百年華誕!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2

我從小就被紅色文化所吸引,接受祖父、叔叔的言傳身教,對黨有着樸素的崇敬和愛戴之心,一直積極接近黨組織。經過入黨7年的教育、鍛鍊,多次參加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特別是禹王中學黨支部工作3年以上的不斷磨練,進一步深化了黨的感情和認識,對自己的身份和責任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今天,我們一起重温入黨志願書,進一步記住中國共產黨的崇高使命、重大任務、責任擔當和遠大理想,進一步記住入黨初自己向黨組織承諾的承諾,再次接受思想洗禮、黨性的鍛鍊,更好地再次出發。我一直在想,我是誰?為了誰?這不僅是哲學問題,也是立人立身的根本,一點也不猶豫和混亂。入黨的初學者要注意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使命是為黨工作。接下來,我從四個方面談談我的經驗

一、要繼續保護和增進對黨、對黨組織的真摯感情。

在志願書中,我通過黨史的學習,進一步理解我們黨輝煌而艱難的歷史發展過程,通過真正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深刻道理,通過學習黨章,充分認識到黨的綱領、目標、任務、要求,都是為了促進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幸福。從小祖父就給我講述了前輩革命者們參加革命的故事,他們有生死、血與火的經驗,對我的思想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正是帶着對黨的敬仰、嚮往的心態,我在這份入黨志願表達了加入黨組織的強烈願望。回顧過去年的學習、工作、生活,我對黨、黨組織這種樸素的感情,永遠不會失去或忘記。這也是我多年堂堂正正,誠實工作的強大精神支持。現在,自己作為黨務工作者,對黨這種真摯的感情,應該更加誠實深刻,真正與黨呼吸,共同命運,加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努力實現兩個維護,成為這種真摯的感情最好的注意力。

二、繼續發揮先驅模範的領導作用,成為合格的共產黨員。

志願者書上寫道,接受黨組織的指導和幫助,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發揮共產黨員的表率作用,使自己真正成為合格的共產黨員。無論是在支部工作還是在教育第一線,我都沒有忘記自己是共產黨員,總是在辛苦的前面,享受着後面。近年來,我努力實踐這樣的初心和承諾。

三、要堅持聽黨話,跟黨走,自覺遵守黨的紀律。

在志願者書中,我想接受黨組織對我的考驗,即使不能參加黨組織,也決不抱怨。這是黨組織對黨負責,也是對我自己負責的表現,無論如何,我都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黨的事業奮鬥一生。在過去的五年裏,我一直記住和實踐這樣的承諾,一直懷着感恩的心,對待組織、領導和同事,與組織、領導和同事對我的關心相比,我的努力和努力是微不足道的。我認為,自己只有記住入黨時的莊嚴約定,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權力,大力發揚時不等待的奮鬥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努力在新單位立業,才能對付組織的信賴和愛。

四、要繼續將個人未來的命運與黨密切相關,同心同德,同行同向。

在志願書中,我寫道:作為青年知識分子,應該有自己的理想,確定自己在社會這個大座標中的位置,然後問自己:我的理想追求是什麼?位置應該放在哪裏?當時我的回答是把自己的理想和這樣崇高的組織聯繫起來。我2014年5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相信共產黨能打破舊世界,建立新社會,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能戰勝前進道路的巨大困難和挑戰,從勝利走向勝利。當時的我,雖然不能説明其中的道理,但共產黨認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靈魂。我的這本志願書是我當時對黨認識的真實感覺。現在,作為黨務工作者,要繼續保護黨的信心和執着,更有意識地將自己的未來命運與黨的未來命運緊密相連,立足於本職,為黨忠實,為黨擔心,為黨履行職務,是黨員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和目標追求。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3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週年。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史學習是一門“必修課”,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緊緊圍繞“為什麼學”“學什麼”“怎麼學”,不斷從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學好黨史,不忘“篳路藍縷”的來時路。“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偉大開端到民族新生,從春天的故事到新時代華章,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黨史連着光榮的過去,通向輝煌的未來。黨史是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為了實現民族復興的探索史、奮鬥史、創業史和發展史,只有深入學習黨史,才能感受百年榮光,更深地愛黨。黨史是黨員幹部的教材,是黨員幹部成長的“營養劑”,只有深入學習黨史,才能傳承百年輝煌,踏實走好走穩走遠“當下路”。黨史中藴含着治國理政的瑰寶,是先輩們從實踐中提煉出來的立國、興國、強國智慧,只有深入學習黨史,才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率,續寫新的百年華章。

學好黨史,走好“薪火相傳”的腳下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要深入學習貫穿黨史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學習黨史中“軍民團結、艱苦奮鬥”的井岡山精神,“不怕艱難險惡”的長征精神,“改變作風、提高素質”的延安精神,“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鬥”的西柏坡精神,補足精神之“鈣”;在黨史學習中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築牢信仰之“基”;感悟“人民萬歲”“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民情懷。在對黨史的深入學習中,走好“薪火相傳”的腳下路。

學好黨史,堅定“乘風破浪”的未來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要將黨史學習作為終身課題,一貫到底。厚植愛黨愛國情懷,真正把“四個意識”融於血脈,把“四個自信”植於心田,把“兩個維護”踐於行動。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作為最鮮活內容,用好《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教材,依託本單位支部“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載體,俯下身來聽、靜下心來學、沉下氣來悟。把學習黨史和總結經驗、對照現實、謀劃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在“十四五”新徵程中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不忘“來時路”,走好“腳下路”,堅定“未來路”,在學習黨史中堅定信仰信念、踐行初心使命,以無我無畏的精神境界奮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新局面。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4

歌德曾説過:“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我們的“四史”見證着我們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也應當成為我們繼續前行、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學好“四史”有助於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維護各民族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全黨全國人民在面臨重大問題時,提高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現如今,我國面臨着疫情防控仍有壓力、外部分裂活動仍有發生,國際形勢依舊不容輕視的大環境,我們更要學史讀史明史,以史為鑑,讓歷史上的偉大精神引領我們冷靜應對、積極作為,維護好民族團結,凝聚全黨全國力量,切實做好學史增信,增強信仰信念信心。

學史增信之增強信仰。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的關鍵時間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這片熱土上,經歷了寒來暑往的百年時光考驗,在此期間,有過曲折也有過蜕變,才得以催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馬克思共產主義信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砥礪前行,離不開對馬克思、恩格斯等外國先驅的學習,離不開對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等革命同志的推崇,少不了對毛澤東、周恩來等開國元勛的緬懷,少不了對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的致敬。在我們的“四史”中,處處都有這些偉大人物的身影和聲音。正是有毛澤東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志氣、“槍桿子裏出政權”的決絕,周恩來總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平衡,鄧小平同志“黑貓白貓論”的智慧,才有不斷壯大的中國共產黨員隊伍。我們學史的意義首先就在於追根溯源,向這些偉人學習,找到我們前行的方向,堅定共產主義信仰。

學史增信之增強信念。有了信仰,在追夢路上,還是有可能會遇到挫折。這種時候就需要有不屈的信念、堅韌的意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也難免會經歷曲折。在這種時期,就需要有“堅韌不拔”之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我們黨之所以能夠跨過那麼多“婁山關”“臘子口”,成就這百年基業,離不開優秀黨員同志的驚世之才,更少不了他們的堅韌之志。這“志”是志向、是意志、是信念。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從組織還是個人來看,我們的黨員同志和黨組織都經歷過從生死存亡到逆風生長再到乘風破浪的不同階段。遵義會議的撥亂反正、鄧小平同志的三落三起這些耳熟能詳的真實勵志事蹟,恰恰可以為現如今陷入困頓、一時迷惘的年輕幹部羣眾增一分勇氣、補一劑鬥志、加一股牛勁。

學史增信之增強信心。我黨的歷史書寫的是關於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過去。中華民族56個民族永遠是一家。像是每個家中總會有一張全家福一樣,中國56個民族的全家福就藏在新中國歷史的一幀一畫裏。儘管每個民族不盡相同、各有特色,但我們有共同的過去。我們過去同樣經歷磨難,在外國列強面前掙扎求存,用生命反抗、守衞我們的祖國山河。不論是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還是回族,我們每個民族都曾共擔苦難,也曾共創輝煌。“團結就是力量”,我們每個兄弟姐妹都不盡相同,但我們同樣愛家愛國。

對家的愛,離不開對全家福的惦念;對國的愛,離不開對歷史的回顧。愛家愛國,學史明史,始終把家國放肩上,堅持把團結放心中,用歷史增強民族自信,建立屬於大中國的文化自信。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5

2021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發表重要講話中,提及了“內蒙古第一批共產黨人”“齊心協力建包鋼”“三千孤兒入內蒙”等紅色故事,並指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用好這些紅色資源,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重點學習黨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這是怎樣的三個紅色故事?下面我與大家共同回顧學習一下。

故事一:內蒙古第一批共產黨人

説到內蒙古產生的.第一批共產黨人,不得不提到坐落於北京市西城區小石虎衚衕的一處古建築——國立蒙藏學校舊址,這裏曾是內蒙古革命的搖籃。

成立之初,該校是為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子弟就讀而設立的民族中學,1918年開始招收專科學生時,改稱蒙藏學校。“五四”運動後,蒙藏學校曾因經費困難一度停止招生,直到1923年才恢復招生。

這一年,曾在該校讀書並參加過“五四”運動的蒙古族青年榮耀先以先期學生的身份,在內蒙古地區廣泛動員蒙古族青年學生到蒙藏學校讀書。吉雅泰、多鬆年、雲澤(即烏蘭夫)等30多名蒙古族學生奔赴北京求學。

這是當時集中在北京的人數最多的一批蒙古族青年。這些蒙古族青年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家庭或參加過一些早期愛國運動,他們十分珍惜學習機會,認真而刻苦。在時代洪流的衝擊下,他們開始參加各種革命活動,在尋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上探索前進。

1923年秋,作為當時中共北方區委的領導人,李大釗陸續派鄧中夏、趙世炎等人到蒙藏學校開展革命工作,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還曾親自到蒙藏學校,深入學生宿舍,與蒙古族青年交談,鼓勵學生們尋找救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內蒙古的革命火種從蒙藏學校點燃。

從1924年下半年開始,蒙古族革命青年中的先進分子多鬆年、李裕智、孟純、奎璧、吉雅泰、趙誠、佛鼎、烏蘭夫、雲潤、高布澤博、雲霖、朱實夫等陸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們就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批蒙古族黨員。

在黨的精心培養下,內蒙古的一些早期共產黨員逐漸成長為率領羣眾英勇鬥爭的年輕領導人。在殘酷的革命鬥爭中,他們不畏艱險、不畏犧牲,用青春與熱血喚起了成千上萬人民羣眾的覺醒。

故事二:齊心協力建包鋼

翻開1959年10月16日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就是《包鋼舉行一號高爐出鐵盛典》的新聞。

那一年,新中國建設急需鋼材之際,包鋼正式投產,周恩來總理親臨廠區視察,參加慶祝儀式。

1959年10月15日16時整,包鋼一號高爐出鐵口打開,在一團火光和煙霧中,金色的鐵流洶湧而出,從而結束了內蒙古“手無寸鐵”的歷史,也為新中國鋼鐵工業奠定了基礎。

包鋼是新中國首批建設的三大鋼鐵企業之一。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戈壁荒原建立大型鋼鐵企業,對於技術經驗極其缺乏的第一批包鋼建設者來説無比艱難,對於國力積貧積弱、建設物資匱乏的新中國來講,困難史無前例。

當年的建設過程中,全國各省、區、市的援建人員和大量建設物資紛紛開赴和運往包頭,飛機、火車、汽車甚至馬車、驢車組成的浩浩蕩蕩的運輸車隊成為包鋼建設初期最壯闊的風景。8萬多名創業者齊聚祖國北疆,風餐露宿、手拉肩扛,在荒灘上築起鋼城,在烏蘭察布草原上書寫出“各族人民建包鋼,白雲鄂博獻寶藏”的動人篇章。

從產出第一爐鐵水,到年產上千萬噸鋼材,包鋼見證了共和國建設、民族工業發展的光輝歷程,也用濃墨重彩繪就了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和諧畫卷。

故事三:三千孤兒入內蒙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華大地經歷了罕見的自然災害。上海、江蘇等地的一些孤兒院因為糧食匱乏陷入困境,3000名幼小多病的孤兒的口糧成了問題。善良寬廣的內蒙古大草原向他們敞開了懷抱,3000多名嗷嗷待哺的孤兒來到內蒙古成為“國家的孩子”,“草原額吉(媽媽)”在蒙古包裏把他們養育長大。

當年,草原上的牧民們紛紛騎着馬,趕着勒勒車,有的甚至從幾百裏外趕來,到育兒院申請領養“國家的孩子”。牧民們非常喜歡這些孩子,有的家庭收養了五六個,他們把“國家的孩子”接回自家的蒙古包,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精心照料。在草原這些牧民的心裏,沒有“孤”只有“親”。

幾十年間,在草原牧民的精心照料下,孩子們找到了家庭的温暖,健康成長。如今,他們已經走上了各行各業,為內蒙古自治區和國家建設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2019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向“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草原額吉”都貴瑪頒授了一枚沉甸甸的獎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説:“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可以相信,這些紅色故事定能給今天的我們以啟迪,指引我們在“學”與“思”中不斷前行。我們每一位黨員幹部都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敦敦教誨,在重温紅色故事中,汲取不斷前進的力量。

我們要從紅色故事中汲取信仰力量,補足精神之鈣。建黨初期,面對中國革命何去何從的迷茫,毛主席在八擔坵支起小黑板為部隊戰士上了一個星期政治課,統一了繼續鬥爭的思想,堅定了革命必勝的信念。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我們黨和國家不可能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我們黨員幹部要擔起時代使命,必須主動增強政治歷練,加強紅色教育薰陶,從紅船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等紅色故事中感悟對黨忠誠的政治信念,不斷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自覺把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我們要從紅色故事中汲取鬥爭力量,增強擔當之勇。無論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鬥爭精神都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基因。我們黨員幹部要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幹事創業的不竭動力,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要始終秉承敢為人先的“火車頭”精神和“成功必定有我”的使命感,主動投身疫情防控、脱貧攻堅、污染防治、項目建設等急難險重任務之中,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和智慧,努力做堪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忠誠乾淨擔當的時代新人。

我們要從紅色故事中汲取初心力量,涵養為民之情。不論是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紅軍標語中“共產黨是為無產階級飯吃衣穿屋住的黨”,還是激情燃燒的建設年代誕生的“焦裕祿精神”,亦或是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時期“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都是一部部與民同甘共苦、為民無私奉獻的偉大史詩。問題是最好的答案,羣眾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黨員幹部要自覺踐行新時代羣眾路線,以人民為榜樣,拜人民為師,從羣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主動深入基層,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實事,多辦一些紓難解困的好事,多解決一些老百姓關心關注的急事難事,切實增強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滿足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彰顯新時代黨員幹部的使命擔當和時代風采。

我們要從紅色故事中汲取愛國力量,增強奮進之力。黨的故事承載着紅色歷史,銘刻着紅色記憶,流淌着紅色血脈,凝結着紅色傳統。黨的故事有如磐的初心、如山的信仰,有精神的譜系、制勝的法寶,有我們黨的紅色基因,體現着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鐵的紀律、政治本色,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們黨員幹部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從而激發愛黨愛國之志、增強奮進奮發之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講好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但要講好黨的故事也需下一番功夫。要把黨的故事講出質量、講出水平,不僅要有廣度,還要有深度;不僅要有意義,還要有意思;不僅要揚正氣,還要接地氣。作為黨員幹部,我們如何為羣眾講好紅色故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就是要“用心用情用力”。只要我們用心用情用力講紅色故事,故事就一定講得精彩,也一定能深入人心。

故事要用心準備。要認識到講好紅色故事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最好的清醒劑和營養劑。”講好紅色故事,就要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品德為宗旨,努力闡釋好歷史文化和革命精神。同時故事的內容要有針對性。根據不同類型觀眾的特點和需求,選擇故事內容和講述方式。另外在受眾對象上也要注重通過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風成於上,俗形於下。”講述的經典故事影響了一個單位的領導幹部,就有可能影響這個單位所有的幹部職工;影響了一位老師,就有可能影響成百上千的學生。

故事要用情講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講紅色故事要達到教育人的目的,就要用“一種情去激發另一種情。”講故事要借物抒情,以情動人。如何讓一個個塵封的歷史故事變成鮮活的現實教材,需要我們深入理解故事所包含的精神內涵,培養對故事背後的人物或事物的一種深厚感情,抓住故事中的感人畫面和細節。講述時更要帶着情感融入歷史和故事情節,從而真誠、聲情並茂地講述,讓不同的觀眾羣體都能透過這些故事感受到感人肺腑、催人奮發的精神力量。

故事要用力表達。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新時代講好紅色故事必須不斷創新工作理念,運用新的形式、方法、手段,如微博、微信、抖音、直播等載體和平台,提高紅色故事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感染力。同時要採用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話語元素和表達方式,做到聽得懂、記得住,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同志們,明鏡所以照行,古事所以知今。知所從來,方明所往。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要發揚紅色傳統,加強紅色教育,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凝聚磅礴力量,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今天,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6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週年。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鑑往事,知來者。要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羣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就要認真學、細緻學、反覆學,力求做到學懂、學透、學精,真正做到以學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效。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就要始終堅守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堅信天下為公、堅持務實擔當。

學史明理,要始終堅守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所要堅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就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政治方向是為我們指引前行方向的指南針和定星盤,黨員幹部當牢固樹立“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追求,尊崇黨章,遵守黨規,不斷提升黨性修養。要隨時向黨中央看齊,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時常對準“座標”,及時校正偏差。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鎖定前進的方向,從心底裏搞清楚“我是誰”,做到學史明理,始終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

學史增信,要始終堅定政治立場。“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學史增信就應該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定政治立場,就要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絕不改變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也絕不能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們應當時刻把人民羣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羣眾的安危冷暖和急難愁盼,時時與羣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刻刻同羣眾保持魚水之情和血肉聯繫。要自覺將“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的為民情懷內化於心、外踐於行,做到學史增信,始終堅持羣眾路線、堅定政治立場。

學史崇德,要始終堅信天下為公。古語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我們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們當不斷從黨史學習中汲取先輩們“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精神;不斷領悟我們黨“毫不為己、一心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不斷汲取我們黨“敢於刀刃向內、勇於自我革新”的英雄氣概。我們當以黨史為鏡,樹牢人民公僕意識,不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想透徹自己“為了誰”,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學史力行,要始終堅持務實擔當。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躬身力行。黨員幹部當始終堅持務實擔當、學思悟踐、知行合一。在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在危急關頭要豁得出去,不做“清談客”,要做“實幹家”,善啃“硬骨頭”,善接“燙手山芋”。我們當不斷從黨史學習中汲取精神力量,築牢腳踏實地、務實擔當的精神品質。要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着一錘敲,以“工匠人”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做,以“愚公移山”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幹,以“滴水穿石”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7

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週年。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一、學史知所從來,鑑往方明所去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從一艘小小紅船起航,歷經蜿蜒曲折,發展為如今承載9100多萬黨員的巍巍巨輪,從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鬥,披荊斬棘,得以讓這個百年大黨永遠年輕。百年來,我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取得了驚人的變化和傲人的成績,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這一段艱苦奮鬥歷程,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歷史是最亮的指明燈。如今,中華民族站在“兩個一百年”新的歷史交匯點上,正朝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大步邁進,“十四五”規劃明確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但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對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新的挑戰,作為新時代黨員,應以更強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學習光輝歷史,弘揚優良基因,燭照廣闊未來,自覺以黨的理想為理想,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目標為目標,這艘巍巍巨輪才能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二、從頭追根溯源,築牢理想信念

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歷史是現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瞭解一個國家從哪裏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裏去和不會往哪裏去。”從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專制到實現獨立解放,從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到改革開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在前進的道路上從未止步,迎來了偉大復興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

一是瞭解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正確認識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通過反覆比較和總結經驗,搞懂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來是如何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在曲折中前進、在困難中成長的。

二是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和優良傳統,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進程中,形成了如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艱苦奮鬥、謙虛謹慎等一系列優良作風,黨員羣眾不僅要把這些“口號”喊響,更要以此為行動準則,吸收其養分,持之以恆堅守為人民服務宗旨,永葆黨員青春和創業熱情。

三是總結經驗教訓,在黨的發展進程中,儘管正確的方針路線始終引領着黨和國家前進,但是也曾不止一次犯過“左傾”或“右傾”錯誤,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過程中,走過一些彎路,影響了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們從黨史國史中學習歷史經驗,不管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要立足於正確反映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給今天的改革和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鑑。

三、強化政治引領,學有所悟所獲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黨史學習作為黨員羣眾的必修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血淚史,黨史學習不能侷限於某個羣體,黨組織和黨員應起好示範引領作用,把黨的光輝奮鬥史作為激發幹事創業熱情、引領時代進步、推動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在全黨全社會形成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的濃厚氛圍。

二是做到系統深入,把學深悟透貫穿黨史學習的始終。理順黨史發展脈絡,科學安排和制定學習計劃,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要求進行學習,要從正確認識和切實解決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入手,帶着問題學。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裝點門面。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三是要常態化學習,把黨史學習作為長期堅持的任務。黨史學習不能侷限於集中培訓、聽黨課等單一形式,要變被動為主動,在迅猛發展的新時代,持之以恆的學習十分必要,要把黨史學習作為補精神之鈣、把思想之舵、築信仰之基的重要手段,真正達到悟思想、促行動的目的,做到常學常新。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8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要學習史明理、學習史增信、學習史崇德、學習史力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教育引導全黨同志堅定理想信念,構築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講話為我們指明瞭黨史學習教育的方向。

其中,學史增信這一信是信仰、信念、信心,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想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持中國人民站立、富裕、強大的精神力量。這封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水擊三千里的勇氣,我們可以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堅定地開闢新的天地,創造新的奇蹟。

學習黨的歷史,信仰、信念、信心貫穿我們黨百年奮鬥的道路,成為最生動、最生動、最能教育人、最激勵人的營養劑,我們必須在學史增信中集中精力,勇敢前進。

用黨的歷史信仰的靈魂。如果你想知道首先要知道歷史。在我黨百年奮鬥的歷史中,無數共產黨人流血犧牲,依靠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共產主義理想。方誌敏烈士在勇敢前慷慨地説:敵人只能砍我們的頭,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產黨宣言揭示的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趨勢,奠定了共產主義者堅定理想信念、保護精神家園的理論基礎。

學史增信,我們要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秀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想的信心。我們必須把學習成果轉化為不可動搖的理想信念,轉化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奮鬥之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道路上建立業務。

用黨史補充精神鈣。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百年曆史的新起點,統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的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重大決策。我們要學習黨史、理解思想、實事、開設新局,以昂揚的姿態全面開闢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100週年!

100年來,我們黨團結、依賴、帶領人民羣眾從壓榨被剝削的水深熱狀態中迎來了醒來、站起來、富裕、強大的飛躍。站在兩百年的歷史交匯處,現在回顧過去輝煌的歷史,努力前進的關鍵一年,我們要自覺學習黨史教育,深刻理解,內化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

學習促進,外化堅定理想信念。

忘記出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忘記初心的政黨一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開展黨史教育的重要意義,明確我們從哪裏來,去哪裏。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高共產黨人的思想素質和理論素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黨的榮耀傳統和優秀作風凝聚力量,以紅色基因、革命精神為黨員補鈣強骨,補充精神鈣,為經濟新發展、文明程度新提高、國家管理效能新提高貢獻自己的力量。

用黨史凝聚奮鬥的力量。百年奮鬥,百年風華,寫着厚厚的黨史書,記載着黨斬棘、磨練前進的奮鬥歷史。從救國、興國、強國、富國,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再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世代共產黨人永不停止的堅定力量。歷史是打開未來的關鍵。我們要學習黨史,宣傳黨史,帶着初心,帶着使命,建立信仰信念,培養民情,記住時間道路,使脊樑更高,穩步走路,使步伐充滿力量,奮進未來道路,使信仰信念永遠燃燒。

作為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者,我們要緊密團結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用黨史照亮前進的道路,用黨史洗滌心靈的灰塵,用黨史激發奮進的力量,圍繞衡陽分公司2021年度的目標任務,優秀的環境,增益,促進改革,調整結構,防疫,保持安全,抓住黨的建設,樹的形象,創新,抓住機遇,開闢新局,為我省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9

信仰,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內核;

信念,是一個國家的力量源泉;

信心,是一個社會的精氣神。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貫穿於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曆程中,積澱在中國人民矢志不渝跟黨走的血脈中。學史增信,就要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聚焦思想與行動,增強信仰的偉大力量

信仰,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前途命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是共產黨人百年傳承的基因密碼。百年黨史,就是一部選擇、捍衞、堅守、高舉馬克思主義信仰之旗的歷史。毛澤東同志曾説:“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後,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志士仁人面對生死存亡,選擇了“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不惜以生命代價捍衞馬克思主義。鄧小平同志曾説:“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於低潮時,我們黨篳路藍縷,初心不改,始終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動搖。進入新時代,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我們依然高高擎起馬克思主義旗幟。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根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立根固本,就是要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忠誠,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會有強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當前,我們面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各種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要想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已然不是戰爭年代的拋頭顱灑熱血,而是體現平凡崗位的兢兢業業,藴含恪盡職守的奉獻擔當,樹立克己奉公的為民情懷。

堅持繼承與創新,保持理論的與時俱進

思想就是力量。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思想指引。我們黨的一百年就是探索社會主義的一百年,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努力探索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結合,無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指導。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指引中國人民奪取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時俱進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在21世紀的世界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的嶄新境界。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祕所在。這一思想,站在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上,結合新的時代和實踐作出新的理論創造,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創造性昇華。

立足中國與世界,彰顯制度的顯著優勢

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以開闊的世界視野去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可以自豪地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好。黨的先進性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方面發揮優勢,黨的宗旨踐行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方面發揮優勢,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能力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五級書記抓扶貧”的中國式“精準脱貧”,還是“舉國上下一盤棋”的中國式“全民抗疫”,都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規模和中國效率,都彰顯了我們這個制度集中領導、高效動員、應急果斷的優勢。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造福人類,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追求,也是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佔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同志談到,“衡量我們是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使我們自己發展起來,而且要對人類作更多的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無論是在世界維和、全球衞生醫療援助等實踐行動上,還是在“一帶一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倡導上,我們都一直彰顯着中國的大國擔當。

錨定信念與實踐,凝聚夢想成真的磅礴偉力

中國夢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回首百年曆程,一代代共產黨人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不畏艱難險阻,不懼流血犧牲,無私奉獻、接續奮鬥,譜寫了一部風雲激盪的壯麗史詩。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基礎。中國共產黨在磨難挫折中成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力量。中國共產黨在攻堅克難中壯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定信心。中國夢關乎世界。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就是在發展自身的同時向世界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夢關乎個人。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與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每個人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書寫者,只有我們每個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中,勇於追夢,勤於圓夢,就一定會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磅礴偉力。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10

把學史當作明理崇德增信力行的“引擎”

近日,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黨員幹部務必要做到真學真信、常學常新、擔當作為。

一百年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從新中國成立初期一窮二白、艱苦卓絕,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更足、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從嘉興南湖小小紅船上初建政權,到如今黨的政治建設方向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果凸顯;從長征精神中表現出的不怕犧牲、敢於勝利,到如今抗疫精神歷久彌堅、航天精神鼓舞鬥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設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可以説,黨史既是一部凝聚無數仁人志士力量的奮鬥史,更是一部從篳路藍縷到星辰大海的創業史,增強學黨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須臾不可鬆懈。

學黨史“明理崇德”:強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武裝,延續“聽黨話跟黨走、艱苦奮鬥忠誠擔當”的精神血脈。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矢志不渝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把對歷史規律的理論探求與中國社會的發展現狀深度融合,根據發展實際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不斷拓寬和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境界的歷史進程中,更好地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最終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此過程中湧現了一批又一批民族脊樑、時代先鋒,更築成了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偉大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勞模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共產黨人以堅定的信仰信念,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深刻闡釋了“堅定不移聽黨話,步調一致跟黨走”的時代內涵,不斷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御風遠航。黨員幹部要深刻認識學黨史的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不斷理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深邃理論源泉、深厚文化底藴和豐富實踐基礎,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續寫新時代新徵程的時代答卷。

學黨史“增信力行”:堅定“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理想信念之光,涵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為民情懷。

理想信念是光,照亮新時代的長征路。李大釗同志在《大哀篇》中憤慨道:“吾民瘁於晚清稗政之餘,復丁干戈大亂之後,滿地兵燹,瘡痍彌目,民生彫敝,亦云極矣。”治世為民的無私精神讓他意識到轉變民生塗炭局面、復興歷史宏偉大業的極端重要性。應運而生的中國共產黨以“拋頭顱、灑熱血”的拼搏精神將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實幹精神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以“凝心聚力、開放包容”的擔當精神強力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改革開放之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懷揣對人民的感恩之心、對祖國的赤子之情,堅定理想信念、實幹擔當作為,使國家在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基礎上開拓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廣闊前景,帶領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如今,躋身全球化的“時空座標系”中,新時代共產黨人更加堅定製度自信,廣泛樹立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思想共識和價值認同。黨員幹部要在學黨史中汲取歷史經驗、堅定必勝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厚植為民情懷,將“小我”融入“大我”,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向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着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斷奮鬥!

學史增信心得體會11

學習了黨史,瞭解到共產黨從當初一大南湖的幾位代表到現在成為世界第一大黨的偉大過程,從當初提出疑問共產黨為什麼行到堅定自信的説共產黨一定行!這個“信”是信仰信念信心,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這個“信”也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我們就能堅定不移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蹟。

從革命傳統和紅色基因中汲取“信”的力量。百年黨史就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戰勝困難挑戰的奮鬥史。那些堅守信仰、篤定信念、堅定信心的故事不斷湧入眼前,迸發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這種信仰信念信心,是“死到陰間不反水,保護共產黨萬萬年”“若要我低頭,除非贛江水倒流”的英勇無懼;是長征路上紅軍戰士寧肯忍飢挨餓,也要將半截皮帶留下來,帶着它“去延安見毛主席”的堅定執着;是石油工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滿腔熱情;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鏗鏘誓言。帶着崇敬之情、設身處地感受他們面前的風險考驗,把所思所想所悟轉化為真誠的信仰、堅定的信念、鐵一般的信心。

從黨應對危局困境、不斷攻堅克難的歷程中夯實“信”的根基。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如何漸成燎原之勢;新中國剛成立那個一窮二白的歲月裏,如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新時代如何書寫“最成功的減貧故事”;疫情籠罩下如何實現經濟復甦……熟悉了百年非凡奮鬥歷程,領會了我們黨帶領人民跨越一個個難關、創造一個個奇蹟的經驗與智慧,就能深刻洞察我們黨對旗幟道路的重大選擇始終堅定執着,重大轉折關頭仍然冷靜清醒,重大挫折面前總有科學態度。讀懂了這些,從心底生出一份自信,更加堅定我們信仰的主義、確認我們秉持的價值。

從我們黨心繫人民、情繫人民的立場中增強“信”的底氣。黨日活動參影《半條棉被》深感什麼是魚水情。百年黨史的字裏行間,不僅詮釋着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也刻寫着人民對我們黨的支持和信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時代的中國奇蹟是人民用汗水澆灌的。百年黨史充分證明,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氣。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這是我們任何時候、面對任何風險挑戰,都無比自信的強大動力。

作為一名組工幹部,以後工作中更要做到以下幾點:

要做“鐵心人”,時刻保持堅如磐石的政治信心。凡是要服從安排,要有政治覺悟,政治敏感性。因為我們不同於其他部門,出口即政策,下文即效應,要特別注意。要做“貼心人”,時刻保持為人民服務的使命初心。

要保持耐心,不計較個人得失,儘可能的在政策範圍內解他人燃眉之急。發揚“孺子牛”的精神,做好形象單位。

要做“有心人”,時刻保持不斷學習的恆心。活到老,學到老。我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不僅是業務方面,還有政治理論方面。

要做一位“實幹家”,也要做一位“理論家”。學習不是一個階段,而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在學習和工作中也要學會思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學會提前全面思考還需下更多功夫。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在經霜沐雨、千磨萬擊的實踐中錘鍊意志,永遠保持打不垮的信仰信念信心,永遠保持“四個自信”,在前進路上勇擔使命、奮發有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pvgv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