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課程心得體會(精選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1

在開學初的通識課搶選中,我好不容易選到了(現代學習技術)這門課,本來以為這門課跟其他通識課一樣,純粹是死板的理論課。沒想到第一次去上課就讓我完全打消了逃課的念頭,老師提到的一系列現代學習技術的軟件引起我極大的興趣,課後我馬上下載了並抽空去學習雜誌製作、音頻、視頻剪輯等技術,原本以為製作雜誌等技術性強的東西離我太遠了,接觸後才發覺原來是這麼有趣的。

到了分組研究時,在眾多研究話題中,“對同性戀的研究”這一話題使我眼睛一亮,聽説我們學校之前有個彩虹社,據説還是中國大學第一個關於同性戀的社團,曾一度在各大學引起風騷,後來因種種原因該社團被取消了,茶餘飯後也常與同學談起這個話題,現在終於有機會探究這個話題了,於是我報名加入了這組。

我們小組共10人,看來對這一話題感興趣的同學不少喔。確定主題的第二週起,我們就開始進入調查研究,第一次討論時,我分配到的任務是蒐集有關的資料,包括影視作品和深入瞭解同性戀名人,於是我通過問同學、上網、看書等途徑進行資料蒐集,並蒐集到大量可供調查研究參考的文獻、電影、文學作品、專業人員做的調查研究等資料。第二次分配任務時,我的任務是做問卷調查,通過發問卷、訪問的方式,我共發了50份問卷,回收了40份,訪問了10位同學,完成了問卷調查這一環節。接着我們小組進入了下一階段的調查——訪問調查。蒐集了同學們最想問同性戀者的問題後,我聯絡了幾位同性戀者,對他們進行了訪問並錄音,訪問過程中,被訪者十分配合,這樣近距離地與同性戀者接觸還是第一次呢,與他們交談後發覺,其實他們與異性戀者沒什麼不同,但外界總是給他們以歧視後異樣的眼光,這使我更肯定對這一課題研究的必要性。準備工作完成了後,我們小組進入ppt製作階段,為豐富ppt的內容,我做了電影鏡頭截圖的工作。當ppt完成後,看到採用了多種技術的精美的ppt,我心情十分激動,我們努力了幾個星期的成果終於出來了!

在整個過程中,我親身體會到團隊合作精神的魅力與作用。從調查前期準備工作到調查過程,再到調查過後總結,大家都熱情高漲,積極賣力,才有我們最後的成果。為了能為我們小組出份力,我也有目的地學習了幾種多媒體技術,翻閲了大量資料並與同學和組內其他成員交流。這次調查結束了,最後還是回到我們研究的目的上,真心希望我們這次調查能讓同學們對同性戀有個全新的認識,對同性戀者有更多的理解,讓他們在感情上活得更自由。

新一輪課程改革如浪潮般滾滾而來,我和同事們一起搭上這艘巨輪,參加了新學年語文新課程培訓。

我個人感覺新課程有這它突出優點:現在教師的職責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激勵學生學會思考。教師必須集中更多地時間和精力從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創造性的活動,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必須依據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以下是我學習新課程的心得體會:

一、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領會課程改革精神。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既包括精神的充實,情感的完善與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讀、寫、聽、説能力的養成。教材應儘可能與社會生活中的語文學習資源整合起來,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學習語文、運用語文、享受語文。語文新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應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

二、教師務必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閲讀興趣。

一堂語文課,學生不僅在閲讀課本,還在閲讀教師。這對教師來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教師樹立新的學生觀。我們教師首先轉變角色,重新認識師生關係。過去,我們教師把自己作為中心,要學生圍着自己轉。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這都是學生不喜歡的。而新課改的精神則要求我們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情感、個性,需要和發展的願望。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夥伴和引路人。教師和學生在探求知識上應該是平等的,我們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相處。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有人把它概括為三個方面:首先,承認並且尊重學生的自主能力鼓勵他們的創新精神;其次,要採用以學生為中心有利於發揮主體作用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再次,在每個教學環節上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同時,尊重學生中的個體差異,儘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只有教師做到教學觀念的根本改變,才能真正激發學生上課的學習熱情。

三、新課程實施的核心是讓學生參與教學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的第四點明確指出:“參與是個體投身認識與實踐活動的過程和基本形式。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是教學中主體地位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學生參與教學藴含着重要的現代課程理念:活動、民主、自由。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教學是課程實施的核心。學生參與應該是積極參與和有效參與的統一。在學生的積極參與有效參與的統一之中,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能夠全部落實。”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要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接納性的、支持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氣氛;作為學習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隸。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地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才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新課程改革為老師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一切為了學生”,這將是老師心中為之奮鬥的目標;賦予學生自由,也將是老師教學中的唯一規範。愉快教學,將令老師與學生在教學共同成長,並使學生在學習中既獲得知識又得到個性的培養與健康發展。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2

在沒有繼續教育之前,作為一名農村的小學語文老師,對於微課是陌生的,更沒有運用過,而通過這次遠程教育的培訓,我學習到了以前從沒有接觸過的知識,雖然有的課第一次沒有聽懂,或者不熟悉,就一遍一遍地再聽,最終還是弄明白了,特別這些微課的學習,我印象特別深刻:

一:瞭解微課

通過這次學習,我知道什麼是“微課程”,微課程指的是時間在10分鐘之內,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説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説清楚一個知識點,知識點不要過多過雜。

這對於我們經常在一線的老師,確實是一個挑戰,因為平時一節課都是四十鍾,而且內容也很多,只需要把重點的講清楚就行了,沒有設計過一個知識點的小課程。

而微課程恰恰把課本中的那些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做出來,讓學生進行重點的理解,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質量。每一個微課程都短小精悍,知識點明確,且創意豐富,讓人看一遍就能記憶深刻,這對於小學生注意力短,上課愛分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在課堂。

二:熟悉微課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微課程是在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滿足學生的個性學習需求,轉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微課程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選題、設計、拍攝、和製作,做到主題突出,指向明確,具有“短、小、精“的特點,讓學生能夠花最小的時間學到相關的知識。

通過這樣的微課程學習,讓學生有效增加學習的機會,滿足學習的需求,最大限度的自主學習,用移動學習終端隨時開展個性化的學習活動。從而為學生指點迷津,更重要的是它將單一的被動接受學習方式還原為豐富多彩的學習方式,使得課上的正式學習與課外的非正式學習,有機結合,連續統一,激勵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培養自方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學生個性需要發揮到最大限度,從而為學生提供一種新型的學習自主方式。

三:嘗試微課

經過多次地看視頻,自己也想嘗試一下微課程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哪怕是失敗的,那樣也可以總結教訓,為下一次的嘗試提供一些經驗。

我首先1、規劃微課內容:a、分析學生、教材、重難點和易錯點。b、設計內容結構、表述方式和視覺效果。c、製作微課、後期加工、字幕、版權。d、應用課前預習、課中輔導、課後總結e、評價教學效果。

2、製作微課:a、時刻謹記您的微課程用户是學生。b、一個微課程只説一個知識點。c、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d、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很簡單,很容易的內容。

製作是我這次行動的難點,因為以前大多隻是簡單的PPT課件,而這次製作過程中,如:標註關鍵字,用圖形符號……都不怎麼會,所以僅僅是一個製作就費大勁,然後時間也不是很準確,把握也不好。

雖然這次嘗試並不理想,但是我仍然很高興,因為通過這樣的學習,我學習了新的知識,接受了新的能力,領略了新時代的教學新方法,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一遍一遍地努力,也會做得更好,因為微課程的教學,不再是單純的課堂授課方式,而讓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廣泛,思維更開拓,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感受到了微課程的精彩,看到了微課程的發展趨勢,今後,要努力學習新的科學技術,讓這些技術在教學中得到實踐。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3

為期三天的培訓學習,在我們的戀戀不捨中敲響了結尾的鐘聲。對於這幾天的培訓課程,我只能用受益匪淺這四個字來形容。老師們的博文廣識,生動講解,有趣的遊戲無不在我的腦海裏留下深刻印象。此次精彩的培訓是我參加過所有培訓中感受最深一次。主要心得有以下幾點:

一、讓我認識夢想課程三大理念:

問題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識更重要,信任比幫助更重要。

二、夢想課程設計步驟:

1、課前準備

2、熱身導入

3、目標説明,

(簡短可操作,也就是讓學生明白這節課去學什麼?去哪裏?為什麼去?)

4、展示分享,(公平激勵)

5、評價總結(多元性評價語言)

三、夢想課程中的四個遊戲明白教育的哲理。

每個遊戲,老師之宣佈遊戲規則,然後小組交流方案,彙報展示,交流成果。老師控制好時間與秩序。讓學生儘可能交流。這充分體現信任比幫助更重要。

遊戲一四名同學站成一排,老師表揚你覺得愉悦高興,向前一步,老師批評一句,覺得生氣不服氣後退一步,遊戲中老師表揚兩名學生三次,該生前進三步,被批評兩名學生,一個後退三步,一個不動。老師問你為什麼不動?就這樣你批吧。破罐子破摔。一個不服氣無奈表情往後退。另兩學生樂滋滋表情向前進。是我真切看到兩者之間巨大的差距。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恰如其分的表揚可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人無完人,金無赤足。每個人的優點和缺點都存在同一通體中,兩者相互包含,相互掩飾。例如冷靜有時缺乏熱情,愛出風頭,卻又敢於冒險,敢於創新的一面。需要老師打破常規,跳出固定思維模式細心觀察。全面瞭解學生,去發現學生優點加以肯定。

遊戲二:規則同組每兩個人交換不同牌子手機,在三秒內把對方手機設置成震動狀態。結果有幾人達到結果。這是執教老師讓成功者交流經驗。並讓不成功者談原因。其中一名老師説別人手機設置密碼,打不開。夢想課老師笑了沒説話看着大家,好像等待什麼。這時有人説無論什麼牌子手機,只要按住音量鍵一直到底就是震動。夢想課老師又笑了,沒有批評我們而讓我們再試一試。兩次微笑使我明白,以寬容心態對待學生的錯誤。每個人成長與成熟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犯錯誤的過程與改錯的過程。我們老師總是希望學生不犯錯誤,其實是違背教育規律的。當我們不容忍學生絲毫的錯誤時,即意味剝奪和孩子成長與成熟的機會。老師正確做法允許孩子犯錯誤,但不能無視錯誤,而是抓住學生犯錯以此為機會,有智慧地進行教育,促進他們不斷自我反思,達到自我教育獲得成長。

遊戲三:每人一張白紙,老師學生都閉上眼睛,聽老師口令,對摺,撕掉一個角,再對摺,撕掉一個角,再對摺,撕掉一個角,睜開眼,展開。有一少部分人和老師一樣,其餘五花八門。我的作品和老師就不一樣,心想丟死人了,得不到老師的獎品了。此時夢想課老師和顏悦色地笑了,讓不一樣的學生説理由,沒有表揚與批評。這個遊戲讓我更進一步明白,多元視角看孩子的理念。孩子心理自有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很奇特,給成人世界大相徑庭。如果説成人的世界是現實的陸地,那麼孩子的世界是神祕的海洋,所以我們不能站在成人的立場,用成人思維來審視孩子的世界。世界上有許多東西,在成人看來是乏味的荒唐的,甚至是不可理喻的,但在孩子眼裏都是奇妙的合理的,因為視角不同,孩子感受想法與成人不同,如果大人硬要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要求孩子,勢必引發矛盾,還可能阻礙孩子成長。

遊戲四:五名同學站一排,第一蒙上眼睛,第二個與第三個腿綁在一起,第四個兩手背後並且雙手拿着凳子,第五個不受任何限制,同時發令到對面同一地點取一個杯子,誰取到杯子誰就獲勝,結果不用説,肯定是第五個人。遊戲結束,老師讓我們反思使我明白:我們平時教學中面對的孩子從四面八方來,有從小受不同教育,有先天因素,後天因素,背景,起止不同,我們卻用同一標準來衡量孩子,正確看待孩子的差異,性別上也差異。我們要包容孩子,讓孩子有自信、從容,有尊嚴的健康成長。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4

學習部分地點,在家裏面,我們開啟了網絡課程學習,改變了以往的教學風格,反而感覺拉進來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打開電腦就能夠看到老師認真講解的畫面,這樣的學習很適合我。我在家積極學習網絡課程。

我家中有一天電腦,平常都是用做看電視的,現在成為了我的專用電腦,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網課,當然媽媽的聲音從來不會少,因為她總會在我想要睡懶覺的時候叫醒我。在媽媽和鬧鐘的雙重警告下,我每次都能夠按時上網課,積極的參加老師的課程。打開電腦,點擊老師直播授課軟件,簽到。一天之計在於晨,早早的起來精神倍嘉。

就這樣,我在家裏一直都是通過網課學習,在老師的知道下,認真的把暑假作業完成,同時也會學習的知識,每天都會把自己的學習任務積極完成。老師每堂課佈置下來的作業都會在晚上完成,及時交給老師。現在我們不需要教導課代表那裏,只要把作業一鍵上載到老師的郵箱或者電腦就行,方便快捷,而且老師會很快的就把批改好的作業下發給我們。

通過學習和思考,我慢慢的養成了自己獨處自己學習的習慣,雖然網課有些模式但是我還是非常喜歡的,這畢竟非常好玩,也能夠讓充分利用時間,不需要每天為了趕公交早早的起來睡眠不夠,上課的經歷也不充分,因此我更喜歡這樣在家學習,只要我們早上早點起來,及時洗漱完成,吃好早餐,就可以放心學習,很多時候是便在電腦前,媽媽就已經給我準備好了早點。

感覺自己在這段時間通過網課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讓我明白了自己該如何繼續好好學習下去,每天都會嚴格的要求自己,對待作業認真,不管在哪裏都會先把作業完成,不會一下課就去看電視,更不會隨意的浪費時間去玩遊戲,有爸媽的監督,還有自己的剋制我非常容易的完成了在家學習的任務。

很多時候只要我們自己不開啟壞的開頭,就不會一直朝着壞的方向發展,畢竟我能學習的目的是成為棟樑,報答爸媽,而不是負擔,我把學習當做一種樂趣,這讓我每天期盼着上學,對待上學的心態也非常積極,同時我還明白雖然我還在家中,但是我們的寒假已經結束了,只是還沒有到學校上課的時間罷了,在家開啟網絡課程也非常不錯,也適合我們學習,當然網課如此,以後正常上課我一樣會認真學習仔細努力的。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5

9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微課程設計製作培訓,聆聽了華東師範大學杜龍輝教授《生成性資源—微課程教學設計與製作》的報告。杜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幽默風趣的話語,精彩的案例,伴隨着不時傳來的陣陣掌聲,讓教師們經歷了一次頭腦風暴。下面我將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收穫:

關於“微課”,在學習之前對於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個概念。我主觀的從字面意思理解為:簡短的視頻課。學習之後我對微課有了全新的認識。

1、知道了什麼是微課?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

2、明白了微課的特點:“短小精悍”。“短”即視頻長度短,一般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5分鐘左右最好;“小”即主題小;“精”即設計、製作、講解要精良,不要囉囉嗦嗦的;“悍”即學習效果震撼、令人難忘。

3、微課教學克服了傳統教學無法實現因材施教的弊端,實現了翻轉課堂的教學,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程度好的可能看一遍就已經掌握了,就不需要再浪費時間了,可以把時間用到學習其他內容上;程度弱的學生可以反覆觀看微課,直到自己掌握為止。這樣就使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步調學習並隨時在線與同學互動。

4、瞭解了微課的幾種製作方法:用錄屏軟件、攝像工具、智能筆或專用軟件錄製,也可以在錄播教室錄製或專業演播室製作等等錄製方法。其中比較常用、容易操作的微課製作方法有三種:PPT式微課、講課式微課、情景劇式微課。

這次培訓,讓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理念的衝擊,真正領會到了微課程“微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藴意深,從小處入手,解決一個問題”的獨特魅力。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6

從教30多年來,對信息技術知識掌握的很少,在教學中很少運用網絡蒐集材料,教學上運用的教育資源很狹窄,侷限於課本。通過這次教師網絡研修,我受益匪淺。我明白了什麼是微課程?什麼是微視頻?學會了在教學中怎樣運用微視頻,微課程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等等。

專家在《運用微視頻,微課程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講座中首先講以往的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幾個方面問題和對問題的分析講解:

(一)、教學資源以書本為主,缺少多樣化生活資源。學生接觸到的是手中的課本,我們的課程是開放的,我們是傳遞正能量的,學生應該接觸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他們應該瞭解到社會各層次的相關問題,更要關注多樣化的生活資源,因為多樣化的生活資源可給學生多樣化的生活體驗。有利於今後踏上社會,來適應變化的社會。

(二)、教學目標以知識為主,缺少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方法和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落實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更多的落實在教師的日常教學的行為當中,我們既然要關注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就要給學生提供相應的信息,如果不給學生相應的資源,那怎麼能培養他們的能力。比方説要培養學生的辨析能力,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我們就得給學生提供社會上一些典型的案例,有些案例是鮮活的,有利於學生的思維深層次。

(三)、教學方法以講授為主,缺少情景體驗與探究。很多教師平時講課大多都以完成任務,講授為主。講授的內容學生聽過了,可是學生又能記住多少呢?可是如果學生伴隨着情景的體驗,加上社會實踐,以及探究活動的開展,學生參與活動當中,他們獲得的認知與我們講過的是完全不同的層次。

(四)、教學過程空洞説理多,缺少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學以講授為主,只能讓學生口頭會説,不能落實行動。

(五)、教學關注點以教為主,缺少對學生方式的指導。教師以教為主,教師關注如何去講,如何去説道理,忽視學生不是容器。灌輸式的教學,對教師來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對學生來講沒有落實品社課教人做人的目標。其次,專家又詳細講怎樣運用微視頻,微課程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策略。

通過這次網絡學習,我要更加地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按《教師的職業道德》標準時時刻刻約束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合格的一名人民教師。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7

看到、想到、一段話在我們無法阻止的飛速網絡進程中,已有許多信息合併在一起,給了我們一個解釋。

在學習《社會》課程中,有一個案例引起我的思考。案例中,羅奇在“借用”一款可“提升作文水平”的互聯網產品時,惹出了麻煩和爭議,究竟是抄襲還是共享?

我們先看“抄襲”和“共享”的關係,它們不能淪為一談。

首先,“抄襲”與“共享”使用主語並不相同,“共享”對象乃是他人之物,即在他人允許的前提下,規定時間內,借與別人使用,在別人使用期間內所得一切利益、謗名皆隸屬於本擁有它的人。反觀“抄襲”顯而易見的,在未經他人允許下,擅自將他人的“產出”拿來使用。

在案例故事中,羅奇偷偷使用了一個作文軟件、抄襲成作業,結果得到了老師表揚,並登在校報上。歸根結底,他把他人之物,冠上自己之名,並擷取他人果實。羅奇毫無疑問的,在這件事上有極大問題。

利用工具抄襲無疑是錯的,理應抵制。

可歸根結底,是工具的過失嗎?

那我們還能不能使用互聯網等類似的現代工具?

比爾·蓋茨曾在《未來之路》一書中説道:“起初人們把自行車當做一個愚蠢的玩意兒,把汽車當做一個嘈雜的入侵者,認為袖珍計算機是對數學作品的威脅…但過了段時間,這些機器在我們生活中找到了一席之地,因它不僅提供便利,節約勞力,還可是我們的創作力得到昇華…”

是的,如上所言,需求推動生產力。

我寫到這裏,又不禁擔憂:我們使用工具、參與應用他人的信息,在反覆至百千次後,行為和思想可能會不自覺模仿……向其靠攏,這是不是比抄襲更嚴重的問題?

這些看似危機四伏的機器,是不是已經半摻半似的進入了你的生活,長出鐐銬,將每個互聯網用户桎梏其中?

工具,也僅是工具,若將工具徹底替代你的思想,那這就不僅僅是工具了,而是以“工具”為名,嚴重的話,將異化到殺人嗜血的怪獸。

我們應該就案例看到什麼?討論什麼?

是不是羅奇根本不應該使用這款產品?

每個凝結了辛勞汗水的結晶都有利用、保護、共享的價值,它們如同一次又一次或大或小的改革,將各區域的矛盾摩擦減小,它們更如同一把鑰匙,開始讓每個閉塞的地方變得開放文明,讓每個保守封建的人,懂得拾起書本,為自己發言,工具就是打開它的一把鑰匙,讓每一個人能感受到使用其的快樂,體會到能與古今聖賢站在一起的公平,正是這一個又一個擁有工具的五彩斑斕的平行世界,構成了你的,我的。

羅奇並不是錯在想與軟件裏的那些優秀文豪比肩,而是不經思考的,將那原本可共享的資源佔為己有,不加以任何判斷,這個軟件,存在即合理,如果它僅作為一個參考工具,自然也是利大於弊,可惜羅奇(或更多人)沒有僅用來參考……

我依然是想用我開頭的那句話結尾:在我們無法阻止的飛速網絡進程中,那些良莠不齊的信息已經給出了一個解釋,未必不好,只是我們依然,可以加以自己思考,去判斷,不斷挑戰,更新。

時新年初始寫在最後:近幾日看了推送關於“某演員學術不端”事件,事件本身自然是對不起他字字泣血説過的某電影學院,某大學的校訓,在這複雜光怪陸離的的社會中,本着最原始的底線似乎很難、本着初心亦如此。

抄襲層層剝開,剩下的是底線,而本心,底線旁是不是又有一羣人,在這裏堅守?記錄上很喜歡的一位作家Priest的話:

“紙頁之外,星海波瀾壯闊,人類歷史依然滾滾向前。”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8

一、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例如在觀摩學習中,授課的三位老師都採用了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在學習活動中,每一個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學習中,有的看書,有的同學之間相互探討問題和研究問題。在同學們對問題進行探究並形成幾點共識之後,再由幾個同學代表大家發言,提出對問題的認識和解決方案。課堂上同學們再對集中提出的共識進行探究,找出各自的不足之處,進而最後形成一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課堂上不可能將每一個同學的認識都展現出來,但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和同學間的合作探究相結合,在一併行的時間上,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將同學們各自的認識達到統一、分化、再統一。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以往,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使教育、課程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這種對於書本知識的熱衷追求使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厭學情緒不斷加重。新課程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不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不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完整性、邏輯性,注重與學生的經驗結合在一起,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切實反映學生生活經驗,努力體現時代特點。

二、交往、互動、發展

例如在觀摩學習中,老師講授《磁是什麼》中的磁場的性質時,在同學們自主探究,並形成自己的初步認識後,並沒有馬上進行講評,而是又向同學們提出老師自己的方案,讓同學們比較自己的方案,找出差別在哪裏,有哪些不足,進而使同學的認識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不僅讓同學們學到了知識,也學到了科學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教學是課程創新與開發的過程,是對課程改革的呼應。長期以來一直困擾着我們的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被動學習,個性受到壓抑等頑疾均未能從根本上得到有效的醫治;課改下,學生活了,課堂活了,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把教學本質定位於交往,它是對“把教學看成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陶冶品德的過程”這一傳統觀點的重大突破。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三、重視過程,促進發展

老師在講授《力》時,在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時,不僅利用課件演示,在同學得出結論後,馬上針對得出的結論,讓同學們舉出身邊發生的實例,分析説明哪些適用於剛剛得出的結論。使同學們理論與實踐能緊密相結合,使學習到的理論轉化成形象的、可感知的知識。

新課程改革,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突出激勵和調控的功能,激發學生,教師,學校,課程的內在發展動力,促進其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價值。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去探究和感知新知識。而不是單純地學習一點膚淺的理論,而是更注重於理論的應用,使之成為能促進同學不斷進行探究和發展的活的知識。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9

與其説這是一篇學習心得,我更願意説這是我這半年以來的心理變化過程。雖然是學文學的,但是我的文學素養真的不高,或者説很低,以至於不斷糾結最初的選擇是否正確。

清晰記得:老師您第一節課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你們對這學期的課有什麼希望?或者説説你們對蘇老師上個學期課程的評價”,“作為班長,你應該很瞭解班裏同學,你推薦一個同學回答我的問題”,我因為討厭常規老師的ppt朗讀式教學,習慣了課堂上思緒天馬行空的遊離。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就自己語無倫次回答起來了,您對我的回答沒做任何評價,只是面無表情的説所答非所問。

第一堂課,我本是充滿幻想的,我覺得一個老師本是應該表情豐富的,應該帶給學生陽光,帶給學生慾望,讓學生感受幸福的。但是看到您面無表情的説所答非所問時,因為您臉上的表情,坦白講,我是有一點反感的,但是因為自己的語無倫次,我更對自己的行為有羞恥感。第一堂課,很多同學受挫。下課,大家一起議論,一起抱怨,一起説着變態、奇葩。其實我內心知道,大家是恐懼,對自己無知的恐懼,後來從老師那裏得知,這就是羣體性平庸之惡。人是有血性的,這第一堂課,讓我有危機感,雖然大家一起談論自己的多麼多麼不適應,但是畢竟還有很多佼佼者。一直以來我習慣了過“平淡”生活,每天起牀、上課、睡覺,但是,忘記了思考。那一刻,我希望自己努力點。

時間一週周過去,每週二大家會在羣裏預測第二天上課的點滴,每週二晚上大家會在那裏忐忑不已,害怕週三的到來,但又希望週三快點來。害怕老師説那些我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深奧語言、概念、知識,害怕老師提問,害怕自己的無知展現在同學面前,害怕老師評價時刺刀一樣的語言;但是心中更有希望,希望聽聽班裏那些在文學方面素養高的同學的觀點,希望聽聽老師對文學獨特的見解,希望沉睡了一年多的心靈被一次次喚醒,一次次洗禮。

有一段時間,我想我是不是被文學理論佔據了,上課接受老師的見解,下課思考老師上課談到的問題,雖然説不出多高深見解,或者説只懂皮毛,但是,思考,就有魅力。親身經歷着您新的教學模式,我不得不承認,您曾經單槍匹馬的勇氣是正確的,從來沒有遇到一個老師如此顛覆我的大學觀。您講課的內容與課本緊密結合,但在課堂上不再以課本為主,不照本宣科,讓我們思考、表達,您點評、指導。每個週三您的犀利的語言、獨到的見解真的會對心靈有所衝擊,但是那樣的衝擊讓我感覺到快樂,感受到希望。

這段時間以來,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中篇小説評價、理論性文章,課堂學習心得,我為了它們也曾焦頭爛額,“連中篇小説評價都寫不好的人,有什麼資格説自己學期末完成過多少篇論文”,您的那些語言都回蕩在我耳邊,我也試圖去努力的改變。現在仔細想想,雖然現在也寫不出老師想要的東西,但是至少不再驕傲,至少知道我過去一年寫的真的不能叫論文,我連論文最基本的要求都不懂,為了完成任務,只是摘摘抄抄,拼拼湊湊。

一週周下來,心中似乎少了些許恐懼,似乎慢慢的可以看穿老師嚴肅面孔下的温暖,似乎可以看懂老師嚴肅背後的煞費苦心。心中是幸福的,因為每堂課,有所期待。

老師曾經説過,“我只能夠培養我能夠培養的學生”。努力成為老師能夠培養的學生,因為我喜歡純粹的東西,因為純粹才會幸福。

學習課程心得體會10

通過新課程改革通識培訓網上一段時間的學習,有了許多新的收穫,同時也有了許多感受。培訓學習期間和同行以及專家互動交流多些,發起話題和上載資源多些,對建立個人工作室和資源建立有很大幫助,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教學反思,用新課程理念及要求自己評價過去的教學活動實踐.目的是提高自己以後的教學實踐能力,使自己的教學活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標準,使自己的教學更高效。下面我根據自己的學習談一點學習心得和對未來教學的一些理解:.

一、重視教學反思、做好反思實踐

反思是教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參考書中的觀點及案例,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由此產生的教育後果。在教學中要不斷反思:通過反思,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通過反思,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直面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改善教育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育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

二、以名師為榜樣、大膽探索實踐

通過參加各類培訓也好,自己進行教學研究也好,以名師名家為榜樣,這當然也包括我身邊好多優秀的老師。他們有的課上得精彩,有的班級帶得漂亮。他們都會成為我追隨的目標,我會以他們為榜樣。把自己用心悟的教學原理通過最樸實、簡單的教育教學手段來進行實踐。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來自老師愛的教育。

三、加強責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發展,對教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個人教學水平,我認真學習新課標,領悟新課標精神,努力做好教學工作,保質保量完成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把學生放在首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通過這次的學習,使我在教學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對學生能給予學習上的指導,生活中的關心,認識的點撥,思想的疏導。並能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滿足他們求發展、求進步的需要,並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不遺棄,不淘汰任何一個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礎。我深切感覺到,做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崇高的奉獻精神、高標準的師德,也需有先進完備的教學策略與方法,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努力、去學習、去實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mzpg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