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關於小班安全教案(精選21篇)

關於小班安全教案(精選21篇)

關於小班安全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小班安全教案(精選21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安全教案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陽台的主要功能。

2、瞭解在陽台上的安全知識,知道不爬陽台,不往陽台外扔東西等。

3、使幼兒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錄像機,錄像帶,電話機。

2、幼兒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談談陽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裏是不是都有陽台?你們都在陽台上做些什麼?"

  小結:陽台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台上曬衣服,養花,養魚,有的人在陽台上活動身體,鍛鍊。夏天,還可在陽台上乘涼。大家都需要它。

2、觀看錄像,討論在陽台上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陽台上看書、摺紙。

片段二:小朋友在陽台上鍛鍊身體。

片段三:一幼兒將頭和身體伸向陽台外喊樓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兒往陽台外拋東西。

片段五:一幼兒將身體伸向陽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陽台上玩,忽然風將陽台門吹上了,怎麼辦?

教師引導幼兒分段觀看錄像片,每看完一段,建議提問:

這位小朋友的行為哪裏對,哪裏錯,為什麼?應該怎樣做?

討論小結:在陽台上取曬在衣架上的東西時,不能將身子探出護欄,應該用衣鈎將衣物鈎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則,不小心會發生危險。不能往陽台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遇到陽台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裏的大人求救,請他們幫忙。

3、幼兒討論:在陽台上還有哪些危險的事情不能做?

4、幼兒操作,判斷圖片上的幼兒安全行為對與錯,並説出原因。

活動建議

1、此活動中的錄像內容可根據各幼兒園的實際,繪製成圖片或編排成情境表演。

2、建議家長在家中經常提醒幼兒在陽台上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區活動

認知區裏向兒童提供各類安全行為的.圖片。如:陽台上的安全、遊戲中的安全、户外活動中的安全,讓幼兒辯別對與錯,並説説原因。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小班安全教案2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2、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3、鍛鍊幼兒對事情的決定潛力和想像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如何防雷電》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這天,小芳小朋友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此刻,我們出發吧。

二、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裏。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小芳的家裏坐下,她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三、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麼事情啦?

2、你們是怎樣避雷雨閃電的?躲在哪裏?

3、這天嬌嬌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此刻,我們一齊來看看她是怎樣做的?

四、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五、圍繞課件資料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裏的嬌嬌她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2、柯柯又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3、誰做得對?請幼兒自由討論,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潛力和對事情的決定潛力。

4、老師小結就應怎樣防雷電。

(1)不能夠跑到大樹下躲雷雨閃電。

(2)不能夠躲在電線杆下。

(3)不能夠躲在高危的地方。

(4)不能夠躲在潮濕的地方。

六、情景演習:突然在小芳家裏的一個角落裏冒出一陣陣煙和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

七、與幼兒一齊討論就應如何安全用電。

1、尋找出冒煙的苗頭(原先是小芳貪玩,用電燙鬥燙衣服忘了關掉電源,把衣服燒焦了)。

2、與幼兒一齊討論在家該如何安全用電?請幼兒各抒已見,這時候,要運用靈巧的引導語言來開發幼兒的想像力和對事情的決定力。

3、老師小結該如何安全用電:

(1)、不玩弄電器的插頭,需要時請大家幫忙插和拔。

(2)、不用濕手觸摸電源開關。

(3)、在沒有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按動電器上的旋鈕及各種鍵,有的家電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隨便亂動。

(4)、注意節約用電,要隨手關燈,沒人時不開燈,電視看完要及時關掉。

小班安全教案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乘車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規則、基本常識。

2、讓幼兒懂得在乘車過程中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食物投影儀、圖片、乘車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瞭解乘車的基本規則,出示車票:這是什麼?它用來幹什麼?

你明白乘車要注意什麼?

二、觀看圖片,明白乘車中的安全常識。

1、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對嗎?為什麼?

2、幼兒回答後教師小結安全常識。

三、討論如何保護車廂環境。

我們就應怎樣保護車廂內的整潔?

四、組織幼兒“乘汽車”,鞏固乘車的基本規則與常識。

五、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各種各樣的汽車”主題活動結束了,孩子們這才依依不捨地將自己的玩具帶回了家,不同的是,透過這幾周的認識,孩子們明白了自己帶的是什麼汽車,同伴帶的是什麼汽車……孩子們對馬路上汽車的種類、用途、汽車的發明、構造、發展都有了必須的瞭解,再談到汽車,他們的話題開闊了。透過汽車這一幼兒喜歡的載體,進行的美術、遊戲等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到了快樂,從中也獲得了有益的經驗,審美情趣也得到了培養。

活動的延伸:得到了家長朋友的大力支持,我們的調查表、資料十分豐富,所以活動組織很順利。這讓我們再次感受到家長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長的配合,很多事能夠事半功倍。

在次活動中也讓我看到了自己作為老師就應努力的方向,關於汽車這個話題,一向以為比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們的關係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關係,可見老師的知識儲備是很重要的。

小班安全教案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識有關的安全標誌,交通規則。

2.教育幼兒不玩火、電等危險物品,遵守交通規則;初步培養其自我保護意識和潛力。

3.發展幼兒細緻觀察的潛力。

活動準備

1.準備注意安全標誌、步行標誌、人行橫道標誌、禁止通行標誌、當心觸電、禁止煙火等六個標誌教學掛圖及卡片若干(套數與幼兒人數想等)。

2.準備教學掛圖四幅

第一幅:有幾個孩子在標有禁止通行的路上走。

第二幅:紅燈亮了,有個大人領着孩子在亂跑。

第三幅:①幼兒在標有高壓電標誌的地方玩,有的在爬電杆;②一幼兒用手指或鐵片去摳插座孔。

第四幅:有3——5個孩子在標有禁止玩火的地方玩火。

活動過程

1.逐幅出示掛圖,組織幼兒討論:①土上有什麼?②他在幹什麼?

③這樣做危險不危險,為什麼?教師針對每幅圖及時小結。

2.組織幼兒繼續討論:遇到這種狀況我們應怎樣辦?

3.教幼兒認識有關的安全標誌,並講解遇到這樣的標誌我們就應怎樣做?

4.遊戲《摸口袋》。老師將幾種安全標誌的卡片裝進口袋裏,請一幼兒上來摸,摸到後説出這是什麼標誌,遇到這種標誌應怎樣做?

5.教師任意説出一種安全標誌名稱,請幼兒迅速找出相應的標誌卡片,看誰找得快又準。

推薦活動延伸

教師可把各種安全標誌佈置在活動室裏,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隨機教育。

小班安全教案5

目的: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標記,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明白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提高自我保護的潛力。

2、透過活動,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潛力、動手動腦及創造想象的潛力。

準備:玩具電話兩部,各種標記圖片若干。各種幾何形的白卡片若干,繪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認識幾種主要標記。

(1)有毒、危險品標記

師:這是什麼標記?你在哪裏見到過這種標記?它表示什麼,提醒我們注意什麼?

幼兒自由討論,最後讓幼兒明白有毒、危險品標記的意思是有劇毒,危及生命,切不能亂動亂用。

(2)防觸電標記

師:這是什麼標記?哪些地方掛(畫)着這種標記?它表示什麼?

出示一幅資料為在高壓線下放風箏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分析,並説出這樣做有什麼危險,哪些地方不就應放風箏。

(3)防火標記

師:這是什麼標記?平時,小朋友就應怎樣防火?萬一發生火災,我們就應怎樣做?

2、遊戲:報火警

玩法:教師當消防隊的值班員,請一幼兒做報警者,撥玩具電話“119”,向值班人員報告火警(要求講清楚什麼地方發生火災,請消防隊趕快來救火)。值班員立即發出“全體消防隊員出發”的命令,全班幼兒模仿消防車上警報器的聲音,邊走邊作開車狀。稍頃,做舉水龍頭射水的動作,片刻後,開車回到,表示火已撲滅。

遊戲後,教師講清火警電話不能隨意亂打的道理。

3、設計標記

師:小朋友認識了許多標記,明白標記的作用很大。大家想一想,幼兒園還有哪些地方也能夠掛標記,能提醒我們注意安全。(幼兒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此刻,請小朋友做“小小設計師”,為幼兒園設計一些醒目的標記,用來提醒小朋友、老師、阿姨和爸爸媽媽注意安全,好嗎?

小班安全教案6

活動目標

1.幫忙幼兒瞭解安全使用電器得粗淺知識。

2.學習詞彙:插頭、插座、觸電。

活動準備

掛圖“安全用電”(一)、(二)、(三)、(四)。

活動過程

1.透過提問,引起幼兒談話興趣,啟發幼兒講述電的用途。

提問:

(1)天黑了,什麼都看不見了,這時候我想看書怎樣辦?

(2)天氣十分熱,我想在一個涼爽的環境裏工作,怎樣辦?

(3)房間的地毯上落了許多灰塵,我想把它打掃乾淨,用什麼?

(4)燈、電風扇、空調、吸塵器,要讓他們工作起來,都需要用什麼?

(5)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也需要用電?

小結:電有這麼多的用處,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便,我們在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它了,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但是這位朋友有時候也會發脾氣傷人的。

2.取出畫面,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幫忙幼兒瞭解安全使用電器得粗淺知識。

電在什麼時候會發脾氣傷人呢?請小朋友看圖片,想一想他們這樣做對嗎?

(1)請幼兒取出畫面(一)觀察:小熊用剪刀在剪電線。提問:這隻小熊做的對不對?這樣做會怎樣?為什麼?

根據畫面(一)引導幼兒思考、討論:

①如果你家有破損的電線怎樣辦?

②如果馬路邊有斷電線落在了地上,你需要透過那裏,怎樣辦?

③能不能把電線放在靠近爐子的地方使用?為什麼?

(2)幼兒取出畫面(二)觀察:小老鼠將手指伸進電源插座的孔內。

提問:這隻小老鼠在幹什麼?他這樣做對不對?會發生什麼問題?

根據畫面(二)引導幼兒思考、討論:

①如果電源插座已損壞,還能不能用?

②如果你想看電視,可電源插頭還沒插上,怎樣辦?

(3)幼兒取出畫面(三)觀察:一幼兒在浴室內洗澡,一電暖器放在潮濕的地上,小朋友伸出潮手想摸電熱器。提問:這微笑朋友在幹什麼?這樣做會怎樣?

根據畫面(三)討論:

①一位小朋友正在看電視,他發現電視機上落了許多灰,就拿了一塊濕抹布來抹,對嗎?為什麼?就應怎樣做?

②器內不留意弄進了水,還能不能用?為什麼?怎樣辦?

(4)請幼兒取出畫面(四)觀察:一幼兒在台燈下看書,另一幼兒把枱燈放在被子裏看書。根據畫面(四)討論:

①夏天看電視時,能不能將蓋布一向罩在上面,不取下來。

②電器能不能放在容易燃燒的物品旁使用?(如紙、木屑等)

小班安全教案7

  活動目標

1.透過做遊戲,使幼兒初步明白過馬路時,我們大人小朋友都務必遵守交通規則。

2.培養幼兒遵守紀律的習慣,以及初步掌握安全小常識,從而學會自保的潛力。

活動準備:

幼兒日常生活中曾觀察到的紅綠燈標誌的圖片、交通標誌的作用投影片。

用紙板做的紅綠燈,紅綠黃燈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交通安全圖畫,引出課題:“遵守交通安全規則”;然後老師與幼兒一齊認識三種色彩的燈,並透過兒歌資料的瞭解初步明白“紅燈停,綠燈走,黃燈停一停”。

2、老師交代遊戲規則。(把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做小汽車,另一組做小朋友步行,當汽車行人望見紅燈時都務必停下,當望見綠燈才能行走……)

3、遊戲中教師注意指導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等。

4、遊戲完畢幼兒與教師一齊小結,對遵守規則的幼兒給予表揚和獎勵,並要求幼兒把這些知識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齊分享。

5、從活動中引出日常生活中我們務必注意的安全事項:進餐細嚼慢嚥、走路看路、不隨意跟陌生人走等。

遊戲:紅綠燈

小班安全教案8

活動名稱:

安全小衞士

目標:

1、瞭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識;

2、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準備:

1、課件;

2、實物:鞭炮、氣球。

3、錄音機、圖片、方向盤。

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這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們這來玩,看!他們在幹什麼?

(大班幼兒表演放鞭炮不留意炸傷手的事情)

老師問:大班哥哥姐姐這樣做安全嗎?為什麼?我們能不能這樣做?

2、觀看錄像,討論娃娃丫丫的行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娃娃、丫丫的媽媽不在家,他們做了許多不安全的事,請小朋友仔細看,他們做了哪此錯事,這樣做好不好,為什麼?我們就應怎樣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鏡;不能玩煤氣;不能玩插頭;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髒抹布擦;不能亂吃藥;喝水前要試試水温;不能用手撿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電視時離電視太近;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不能玩錘子;不能亂掏耳朵、眼、鼻.

3、平時在幼兒園還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請幼兒講述。

4、電話鈴響,原先是邀請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圖片展(徵求小朋友的同意)

幼兒決定圖片上安全行為的對與錯,並説出原因。

當幼兒講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時,與幼兒一齊唱滑滑梯歌曲,並與幼兒一齊出去玩滑滑梯,然後結束。

小班安全教案9

活動目標:

1、明白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明白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活動準備:

相關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圖片,提問:

(1)這個小朋友的手怎樣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樣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

(3)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麼?(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4)啟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是否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留意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什麼?(不能,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樣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裏,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小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

小班安全教案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幫忙走丟的朋友想出最適合的辦法;

2、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培養關心他人的情感。

重點與難點:

重點:幫忙走失的朋友想出尋求幫忙的最適合的辦法。

難點: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材料創設:走丟錄象3段,事先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感知經驗:

師:我們班有三個小朋友走丟了,迷路了,讓我們一齊去幫忙她們。

播放馬路走丟的情景(十字路口)l

提問:XX小朋友在哪?他怎樣了?接下來怎樣辦呢?我們一齊幫忙他。

指導:

1、引導幼兒幫忙朋友,激發關心他人的情感

2、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小結:在馬路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還能夠請警察叔叔幫忙。(協管也行)

二、講述經驗:

l播放小區走丟的情景

小結:能夠在原地等,也能夠找小區裏的門衞伯伯,讓他們打電話給爸爸媽媽或家裏人,讓大人來領你。

三、提升經驗:

播放超市走丟的情景(大賣場)

請走失幼兒講講當時的情景,請其他幼兒發表看法。想想可行的辦法。

小結:在超市裏能夠原地等也能夠找營業員和工作人員,透過廣播小喇叭讓爸爸媽媽明白你在那裏,然之後領你。(繼續看錄像,XX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四、延伸:

走丟了以後,爸爸媽媽會很着急,我們都不想把自己弄丟,那麼我們平時和家裏人一齊出去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幼兒自由講述)

小班安全教案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透過錄象懂得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潛力。

活動準備:

錄象《卡在喉嚨裏的五角星》、每組一小筐圖片

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乾淨的食物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卡在喉嚨的五角星》

1.教師提問“剛剛你們看到了什麼?”“小男孩的做法對嗎?”

2.幼兒相互交流討論“他這樣做了會怎樣?”“你是否有這樣做過?”

3.教師做適當小結

二、看圖片

1.教師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

2.引導幼兒討論“這些東西為什麼不能吃?”

3.教師適當小結

三、遊戲決定對錯

1.教師提問“上幼兒園時,沒有病的小明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夏天快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裏。”

2.教師小結:不生病亂吃藥,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冷的東西吃多了對胃寶寶不好;玻璃球放在嘴裏很危險。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自由抽取圖片,並説一説這些東西為什麼不能吃?

2.教師巡迴觀察,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活動反思:本活動幼兒能用心參加,大膽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透過本活動幼兒懂得亂吃東西的危害性;提高了幼兒的安全意識。

小班安全教案12

活動目標:

1、明白耳朵能夠聽見聲音,明白耳朵的重要性。

2、透過教師的講解以及羣眾討論,掌握一些保護耳朵的方法。

3、構成必須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耳朵謎語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來猜個謎語,看看小朋友聰明不聰明。

師: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見面。

二、引導幼兒創編故事。

1、師:你的耳朵長在哪裏呀?

2、師:請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身旁小朋友的耳朵,説一説:耳朵是什麼樣貌的?

3、師:誰來説説,耳朵有什麼用?沒有耳朵會怎樣樣呢?

三、討論保護耳朵的方法。

1、師:耳朵能夠聽見聲音,耳朵很重要,我們就應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呢?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地交流已有的經驗。)

2、教師小結:不能往耳朵裏放東西,不能隨意地挖耳朵,輕輕地和別人説話,不要對着耳朵喊叫,聽到很響的聲音時,要張大嘴巴或快快地走開,有水進入耳朵,用棉球吸乾,耳朵不舒服要及時去醫院。

四、遊戲:請你猜猜我是誰。

1、師: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看看你的.耳朵靈不靈!

2、介紹遊戲玩法:請一幼兒彎腰趴在教師腿上,蒙上眼睛,再請一個幼兒走到他身後輕輕拍他,同時説:“請你猜猜我是誰?”説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後請趴在腿上的幼兒站起來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誰?幼兒猜出後,再換幼兒繼續玩猜人遊戲。

(遊戲玩熟後,能夠讓説話的人變換聲調,加深遊戲的難度。)

小班安全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上下樓時的安全意識。

2、提醒幼兒上下樓梯時要遵守必須的規範。

3、學習上下樓的正確方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導語:這天是小狗的生日,我們小朋友要到小狗的家裏做客,但是小狗的家在二樓,

它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小朋友你們明白就應怎樣正確、安全的上下樓嗎

二、展開

1、請幼兒説一説平時是怎樣上下樓的

2、老師小結幫忙幼兒瞭解掌握。

小結:小朋友在上下樓梯的時候,不要害怕也不要着急,靠右邊走,眼睛看着前方,右手扶住欄杆,腳踩穩台階一級一級的向前走。

3、提問:人多的時候就應怎樣上下樓梯呢(請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人多時要一個跟着一個上下樓,不擁擠,不搶先,上下樓時要考右邊走。

4、老師帶領幼兒練習上下樓,到小狗家送禮物。及時提醒、幫忙動作不協調或有不安全行為的幼兒。

三、延伸

1、幼兒羣眾唱生日歌向小狗表示祝賀。請一名幼兒當“小狗”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小狗與小朋友告別。

2、活動延伸:在平日的活動中隨時指導幼兒構成良好的習慣。

小班安全教案14

活動目標:

1、明白施工場所有許多建築材料、大型機器,很危險,不能隨便進入。

2、瞭解更多的關於工地的知識,明白安全帽、安全網的用途。

3、擴展知識面,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圖書,錄像帶。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錄象,瞭解建築工地。

(1)建築工地有什麼?

(2)認識各種建築工地上的安全標記和高大的施工機械,如:攪拌機、大吊車等。

2、給幼兒介紹有關工地的一些簡單知識。

(1)為什麼叔叔們的頭上都戴着安全帽呢?

(2)為什麼在房子的邊上有許多綠色的網?(能夠防止磚塊、木材等物體從高處掉下來砸傷人。)

(3)蓋房子前要幹什麼事情?

(4)房子外面的架子是怎樣搭上去的?

(5)工地上有許多的沙子,我們小朋友能夠到工地上玩嗎?為什麼?

4、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建築物的圖片,讓幼兒講一講自己最喜歡的建築物。

5、引導幼兒閲讀幼兒用書,看圖説説。

(1)這是什麼地方?

(2)小朋友在工地上做什麼?

(3)這樣做對嗎?(請幼兒説説為什麼)

教師小結:這天我們明白了許多關於建築的事情,我們小朋友很愛動腦筋會提問題,但我們要記住工地是危險的,小朋友不能隨便到工地上玩。

小班安全教案15

小班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於保護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識是極其缺乏的,《幼兒教育綱要》指出:要為幼兒帶給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需要,要讓幼兒明白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我班不少家長個性是爺爺奶奶反映,孩子一出幼兒園就跑開了,過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為了讓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萌發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減少幼兒身心受到意外傷害的可能性。讓幼兒在有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時時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為此我班開展了系列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動。

活動介紹:

在本次活動中,結合幼兒的日常活動,透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促進幼兒自我保護潛力的提高。如透過錄象展示的形式進行了一次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動。透過感人的真實錄象及通俗易懂的解説,孩子們對交通安全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和了解。在《籃球女孩》的故事中,孩子們感受到了交通事故給人帶來的危害,感受到要注意交通安全的必要了。萌發了保護自己意識,想到了保護自己注意交通安全的方法。我們創設環境收集一些圖片讓幼兒認識簡單的交通標誌:人行橫道線、信號燈、停車線等。透過遊戲《猜猜看》,來鞏固對交通標誌的認識。收集各種車輛,在區域活動、自主性活動中,進行模擬開汽車,讓幼兒進一步瞭解各種各樣的車和交通規則。與幼兒一齊討論:如何過馬路?安全過馬路有什麼好處?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明白過馬路要走橫道線,過馬路時要先看紅綠燈。

幫忙幼兒從小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進行體育遊戲《紅綠燈》,透過遊戲,進一步教育幼兒過馬路要注意安全。讓幼兒反覆玩"過馬路"的遊戲,教師及時對幼兒的行為作提醒、評價、鼓勵,起到強化鞏固的作用。推薦家長帶領幼兒在生活中過馬路,同時因小班幼兒的年齡尚小,提醒幼兒過馬路時必須要握緊成人的手。學習交通安全兒歌《交通燈》,進行"交通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展開了交通安全之十字路口的活動,提高了幼兒的安全意識並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知識,我們還像交警叔叔學習了交通手勢。瞭解了十字路口的正確通行規則--紅燈停、綠燈行。我班還開展了交通安全實地演習活動,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到馬路上實地觀察,認識紅綠燈、斑馬線,並在老師的帶領下走了斑馬線。透過一系列活動,使孩子們明白瞭如何過馬路,增強了交通安全意識。

小班安全教案16

活動目標:

1、明白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2、瞭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狀況。

3、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重點:明白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難點:具體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

活動準備:

1、寫有“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2、畫有警察和警車、醫生與救護車、消防隊員與消防車的圖片若干,電話或手機1部。

幼兒用書:《緊急電話》。

活動過程:

1、教師透過提問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電話):小朋友,你明白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嗎?我們用這部電話打給爸爸媽媽好嗎?

請幼兒現場打電話給家裏熟悉的人。

教師:有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它們是很有用的,你們明白有哪些嗎?(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明白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號碼,它與我們家的電話號碼有什麼不一樣,在什麼狀況下需要使用這個電話號碼呢?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幫忙呢?打了這個電話什麼車子會出現?誰會出現?他們會做什麼?

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瞭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並明白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係。

請幼兒看幼兒用書進一步瞭解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

3、遊戲“怎樣辦,做什麼”。

教師:此刻我們來玩個遊戲,看誰説得好。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生了什麼事,我們能夠打什麼電話幫忙他們解決呢?誰出現了?他們來做什麼?(遊戲可進行多次)

幼兒分別扮演需要幫忙的人及警察、醫生、接線員等,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及其相關人員的活動。

小班安全教案17

活動目標:

1、觀看木偶表演,明白戲水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想象不良行為的後果。

活動準備:

1、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或教師與幼兒一齊排練情景表演)。

2、圖片:泳衣、泳褲,泳帽,救生圈,普通衣服等物品。

3、教師自備輕快的背景音樂。

4、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夏天嗎?你們喜歡在夏天玩些什麼遊戲呢?

2、在情境中討論玩水時需要穿戴的服裝和安全用具。

(1)教師:(出示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有兩個小朋友也很喜歡在夏天玩水,你們看他們來了。

(2)旁白:夏天真熱呀,浩浩和妮妮一齊去玩水嘍。

(3)教師(出示泳衣、泳褲,泳帽,救生圈,普通衣服等物品的圖片):小朋友們,你明白玩水要穿哪些衣服,帶哪些東西嗎?為什麼要帶救生圈呢?它有什麼用?不帶行不行?

3、觀看木偶表演一:不要在泳池裏推拉爭搶。

①教師:浩浩和妮妮帶上救生圈去玩水嘍。你們看都發生了些什麼事?

②妮妮:浩浩,你看,我帶了水槍,會噴水呢。

③浩浩:妮妮,我也想玩,給我玩一會兒。

④旁白:説完,浩浩就去拉妮妮,想去搶她手裏的水槍。

⑤教師: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兩個小朋友去水池裏爭搶玩具,這樣做對嗎?在泳池裏拉扯推擠,可能會發生什麼危險的事?

4、觀看木偶表演二:不要在泳池邊追逐打鬧。

①旁白:浩浩搶過妮妮的水槍就跑,妮妮也爬起來要追浩浩。

②妮妮:浩浩,你別跑,還我水槍。

③浩浩:有本事你就來追我阿。

④妮妮:是我的水槍,還給我。

⑤浩浩:(滑倒跌入水池中):哎呦,我掉進水裏啦。

⑥教師: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情?互相追跑,會發生什麼事情滑倒掉進水池中會怎樣?

5、教師總結,以律動結束活動。

(1)教師小結:在炎熱的夏天游泳,小朋友會感覺很舒服,但如果不注意安全,游泳戲水時也會出現危險。所以,小朋友們在游泳時要帶上救生圈,在專門給小朋友用的小泳池裏遊。不能在泳池邊推拉,追逐,水池邊有很多水,很容易滑倒,不僅僅會跌傷,碰傷,不留意掉進水裏,還很容易嗆水呢。

(2)在音樂伴奏中幼兒跟着教師隨音樂一齊做動作,動作資料:套救生圈,做準備活動,根據樂曲做不同的游泳動作(蛙泳、蝶泳、仰泳等)。

小班安全教案18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2、瞭解簡單的預防和自救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收集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

2、收集容易造成燙傷的高温設備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瞭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1)這些圖片上的人怎樣啦?他們怎樣會這樣的?你被燙傷過嗎?

(2)教師小結:這些人都是因為自己或別人大意把自己燙傷了,燙傷後有時會留下很難看的疤痕,有時會對自己的生活也帶來不利的影響。

2、討論生活中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1)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2)這些東西會怎樣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3)幼兒園哪些東西可能會燙傷我們?

(4)這些東西會怎樣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5)還有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對這些東西我們要注意些什麼?

3、討論一些輕度燙傷的處理方法。

(1)討論:如果我們不留意燙傷了,怎樣辦?怎樣處理才是最好。

(2)教師小結:燙傷了先用冷水衝一會兒,然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蓋在上面不動,再找大人幫忙上藥或去醫院。千萬不能隨意撥弄燙傷的地方。如果燙得很厲害,就不能直接脱掉上面的衣服,不然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小班安全教案19

設計意圖:

城市交通的不斷髮展促使我們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讓幼兒瞭解一些危險因素,明白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小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知發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瞭解行人在馬路上就應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於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因而活動資料不能過於繁雜,而應簡單明確。為此,我選取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採用多媒體課件、情景模擬遊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並請家長在平時參與教育活動,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潛力。

活動目標:

瞭解行人在馬路上就應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構成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潛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與成人一齊外出的經驗。

2、有關模擬遊戲的情景創設。

3、課件《看望兔奶奶》。

活動過程:

1、邊觀看課件(一)邊討論。

(1)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帶兔寶寶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媽媽到水果店給奶奶買水果,兔寶寶就跑到了馬路上。她看到花叢中有一隻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飛到了馬路中央,兔寶寶就一路追過去,差點被車撞上。

(2)為什麼兔寶寶差點被車撞到

(3)教師歸納:兔寶寶離開媽媽在馬路上玩耍,差點被車撞上。這樣太危險了,不管什麼狀況我們都不能在馬路上玩。

2、邊觀看課件(二)邊討論。

(1)兔媽媽和兔寶寶繼續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馬路對面,兔寶寶興奮地想衝過馬路見奶奶,但是被兔媽媽一把拉住了。

(2)兔媽媽為什麼要拉住兔寶寶過馬路就應走哪裏

(3)教師歸納: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4)十字路口有斑馬線,行人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夠走呢什麼時候能夠走

(5)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6)兔媽媽和兔寶寶走到斑馬線前,等綠燈亮時再穿過馬路去奶奶家。

3、小結:

兔寶寶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險,你們明白怎樣才能避免那樣的危險嗎(幼兒回答後,教師用自編兒歌進行歸納:小朋友,要牢記,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能夠。過馬路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確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擬遊戲“去春遊”中或到馬路上去實地體驗。

(1)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

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就應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師:行人就應注意什麼(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個性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

師:要過馬路了,我們就應怎樣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場景三:天橋

師:這是什麼我們就應怎樣走(走天橋就像走幼兒園的樓梯,要靠右邊一個跟着一個走,不能推也不能擠。)

(2)順利到達目的地之後,引導幼兒對剛才的狀況進行小結,啟發幼兒把過天橋的要點編到兒歌裏去,如“過天橋靠右邊,一個跟着一個走”。

延伸活動:

行人走在馬路上還就應注意什麼請和爸爸媽媽一齊找一找,然後把它們也編到兒歌裏去好嗎(金塔幼兒園朱冬梅)

健康活動反思《我帶寶貝上幼兒園》

情景描述:

不少幼兒在家都有自己喜愛的玩具,這些寶貝寄託着幼兒的依戀之情,所以在開學初,就允許幼兒帶一兩件喜歡的玩具來園,有帶小汽車的、有帶洋娃娃的、有帶小熊的……這在穩定幼兒情緒方面起到了用心地作用。

這天的教學資料是《我帶寶貝上幼兒園》,所以結合小班孩子的特點,我請幼兒拿上自己的寶貝玩具,並用幼兒喜愛的方式切入話題:

“你們都有些什麼寶貝阿!?”

“老師也好想抱抱你的玩具小娃娃阿!”

“老師也有自己的寶貝呢,想明白嗎?我要變變變……”最後告訴並擁抱幼兒説:“其實老師最喜歡的寶貝就是你們。”

等等這些,都讓小班的孩子開心的不得了。

理論分析:

曾看到幾個激發興趣的方法,我想對小班孩子的激趣或許也有必須的借鑑和啟發吧!

1、幽默。

教學幽默的基本特徵之一就是趣味性,它與孩子的學習興趣密切相關。教師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會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鳴,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枯燥乏味的學習轉成一種精神享受。

2、要注意講課的節奏。

課堂教學需要講究節奏的變化,要有張有弛,教學節奏的掌握要貼合孩子的認識水平,課堂上的自學、設問、講授速度要和學生的思維水平相符。過快的節奏,不易使孩子聽清楚,而且使孩子缺乏思考和消化的餘地,更易使幼兒產生緊張和疲勞。過慢的節奏,容易使幼兒精神鬆懈,分散學習的注意力。沒有快慢變化的節奏也容易引發幼兒的一種習慣性抑制心理而削弱幼兒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的熱情,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所思所悟:

小班的孩子喜歡玩具,他們都有自己的最愛,結合小班幼兒的特點,以小朋友們喜愛的話題入手,更便於開展教學,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會被激發。

能夠説這堂課拉近了老師和孩子們的距離,但同時我也發現,孩子們確實是太小了,又是剛剛開始正常的教學活動,自然是有許多不安分的表現:請個別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寶貝時,一些幼兒就在下面忍不住玩自己的玩具,注意力不是很集中,這些現象我覺得也是正常的,關鍵是作為教師在以後的日子裏如何加以正確引導,這才是最最要緊的。

在讓幼兒分享寶貝,交換玩具玩的時候,大多數幼兒表現很大方,願意與同伴交換,值得表揚!

還有一點,我覺得作為教師,個性是帶小班的孩子,教師要善於捕捉孩子們的性格、習慣、愛好、特點等等,把握他們才能有效地發展他們,這是我體會最最深的。

幼兒,鼓勵稍差幼兒,活動結束。

小班安全教案20

活動目標:

1、瞭解常用的家用電器的名稱、用途。

2、透過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獲得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3、活動中能用心表述自己的意見,並認真傾聽他人講述。

活動準備:

1、家用電器的圖片:電視機、電冰箱、微波爐、洗衣機、熱水器、電腦等等。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逐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這是什麼?

(2)它們怎樣才能工作,它們都需要什麼?

(3)許多小朋友的家裏都有這些東西,它們都需要“電”才能工作,所以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家用電器”。

2、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1)使用家用電器首先要注意什麼?通電源時要注意什麼?

總結:在插插頭時要注意手不能碰到小銅片,更不能把手伸進插孔中,這樣容易觸電。

(2)組織大家討論各種家用電器的使用方法。

(3)想一想,使用家用電器時,還要注意什麼?

(4)教師引導幼兒逐一遷移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3、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看圖説説: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這樣做安全嗎?為什麼?

讓幼兒與同伴交流,樹立安全用電的意識。

小班安全教案21

活動目標

1、瞭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後果,指導玩具不能塞進耳朵等身體器官。

2、明白髮生意外是要去醫院。

活動準備

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遊戲嗎?

(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生了什麼事呢?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遊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遊戲。

明明:小珠子,真搞笑。(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裏。)(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3、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之後怎樣樣了。珠子塞在耳朵裏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裏?醫生是怎樣做的?

老師送明明到醫院,醫生挖出珠子。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説: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裏了。

4、拓展幼兒經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裏。想想看,還有什麼東西像小珠子一樣小?什麼東西比小珠子還小?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裏呀。

(2)教師總結:教室裏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裏的小鈕釦、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留意掉進去,必須要立刻去醫院請醫生來幫忙我們。

家園共育家長應將家裏的細小物品擺放在幼兒不易接觸到的地方,同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標籤: 精選 小班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lkpq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