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通用21篇)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通用21篇)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

一、什麼是導遊詞

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

二、紅旗渠景區導遊詞(通用21篇)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遊,編寫導遊詞是必不可少的,一篇完整的導遊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那麼什麼樣的導遊詞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旗渠景區導遊詞(通用21篇),歡迎大家分享。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1

紅旗渠一干渠沿林濾山南下,英雄渠沿淅河東流,至合澗鎮西匯合,形成了一處優美的飛流直瀉奔騰圖。有詩讚曰:"珠濺花飛雪裹玉,流激瀑瀉浪逐波。閘開傾進瓊漿液,兩韻一渠唱凱歌"。

各位遊客跟我下車一起參觀紅旗渠吧!

紅旗渠是不僅是造福人類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慮山的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紅旗渠竣工後,周恩來同志曾自豪的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是南京長江大橋,二是林縣紅旗渠。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太行的巨型浮雕,浮雕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鬥天圖,其中既有壯志凌雲的豪邁氣概,又有雄偉壯觀的戰鬥場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浮雕右側,是紅旗渠的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遊覽完分水苑,我們現在來到的是青年洞景區,這裏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上,8米寬的紅旗渠從中穿過,一派雄險秀麗的景象。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區的第一景,舉目望去,突出的山崖酷似一隻雄鷹聳立在紅旗渠上,極目望去,意欲展翅高飛。看到雄鷹展翅,就不會忘記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紅旗渠精神。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虎口崖,崖勢險惡,高聳入雲。修建紅旗渠時,山崖有時會被炮震散的石頭掉下來砸傷民工,為了減少傷亡,需要大智大勇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人腰繫大繩,排除危險。除險隊長任羊城帶着他的隊員們,像雄鷹一樣在崖山盪鞦韆,飛蕩數次,才能蕩進虎口。人們稱這種舉動叫做虎口拔牙。

接下來我們遊覽的是神工鋪,它位於虎口崖下,是當年紅旗渠民工住的崖。由於當時民工有三四萬,沿岸村莊少,民工沒有房屋住,就住山崖,山崖住滿了,他們就搭蓆棚,打地洞。抗着嚴寒酷暑,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他們不但毫無怨言,而且還留下誓言,崖當房,石當牀,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後代創大業,不修成渠不還鄉。

好了遊客朋友們,我們今天的旅遊行程到這裏就結束了,感謝大家一路上對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如果我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很期待再次與你們合作。再見!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2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分水苑景區,當地原名墳頭嶺,由於紅旗渠總乾渠在這裏分為三條幹渠,故改名為分水嶺。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太行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太行的羣體形象出現,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鬥天圖。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

1.林縣縣委發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

2.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測;

3、凌空除險;

4、千軍萬馬戰太行。

在千軍萬馬戰太行浮雕右側,是紅旗渠主要工程壁畫,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於山西省平順縣,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林州人民,在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情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第二幅是“青年洞”,關於青年洞的大致情況我們在後面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故稱空心壩。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於1958年,既起到調節汛期洪峯,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現在已被開發成“太行平湖”風景區。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車;中間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牀可以過洪水。現在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裏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第六幅是“紅英匯流”,描繪的是幾大主要工程匯合完成的輝煌景觀。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由分水苑景區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這裏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確實是一道雄險秀麗的風景!“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的第一景。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舉目靜觀,突出的山崖酷似一隻雄鷹聳立於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看到雄鷹展翅,就不會忘記繼續發揚紅旗渠精神,繼續努力奮鬥,建設好我們的祖國。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虎口崖,山崖向外突出10餘米,崖勢險惡、高聳入雲。當時修建紅旗渠時,山崖上時有石頭掉下來砸傷修民工。為了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勇敢無私的除險隊長任羊成帶着他的夥伴們,腰繫大繩從山崖上飛蕩進入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大家看崖下就是著名的神工鋪了,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地方。為了早日完成這項巨大的工程,他們都甘願露宿山崖,爭取更多的時間施工;面對艱難的生存和施工條件,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互相鼓勵,聽從指揮,以艱苦奮鬥的大無畏精神使得整個工程得以早日完成。該工程是紅旗渠總乾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艱險的工程,是當年青年突擊隊員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以“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精神開鑿的。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鬥的業績,紅旗渠工程指揮部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林州兒女依然保持着樂觀的情緒,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作為精神支撐,完成了這一偉大歷史性工程。紅旗渠的修築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是通過今天的遊覽,我想大家對整個偉大的工程一定有了更深瞭解,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當時艱苦的山中歲月,不要忘記那些偉大的修渠人。

好了,遊客朋友們,景點的講解到這裏就要結束了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3

説實在話,以我的年紀,對紅旗渠沒有什麼特別的認識,甚至對相關的情況是從近幾年才開始有所瞭解。但放到紅旗渠所處的歷史環境中,我完全可以想象,在那艱難的歲月裏,修造這麼一條人工天渠是多麼的困難。一旦修建完成,紅旗渠的例子對處在艱苦歲月中的中國人又是怎麼樣的一種鼓舞。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紅旗渠的影壁牆,上面是當時林縣的楊貴書記題寫的“贈言十水”

楊貴所題影壁

據資料顯示,楊貴17歲參加革命,24歲就做縣委書記,後來官至副部長,離休後居北京。作為一個熱血的青年,他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是事業,走過的人生道路可謂輝煌。站在紅旗渠邊,旁邊就是凌空排險的表演,真感覺到一種心靈的震

凌空排險就是為了用竹竿和鐵鈎把爆破後危險的碎石清楚掉遺憾和對那個艱苦歲月裏迸發的創業精神的油然神往。紅旗渠邊的上山棧道位於絕壁旁邊,中間是類似户外廣告單立柱的鋼管,周邊是狹窄的只容一人上下的鐵製台階,然後就是一線天。在很多以山為景的景區,都有所謂一線天,比如靈巖寺等,但這個一線天卻有點名副其實了,對比較胖的幾個團友,我們都開玩笑要慎過了——小心被卡住。

紅旗渠的一線天,還真堪稱一線

在後面經過一個懸索橋經過數百台階就來到了半山腰。山上的高音喇叭還在播放着紅旗渠記錄片畫外音,如在過往得舊記錄片中所聽到的那樣,讓人覺得有些莫名的亢奮。在山腰的小攤旁邊,正有團友在吃西瓜,遞過來一片。還是暮春時節,山風吹過出,西瓜有些涼。伴隨旁邊的高音喇叭正號召階級兄弟們奪取紅旗渠建設的偉大勝利,再看看旁邊小攤上的統一方便麪,真有些恍惚的感覺。猛然覺得此去經年,已快半個世紀了。

到了山頂,非常不巧,我的相機居然沒電了,沒法記錄在山頂看到的景色。坐了滑道,沒花十分鐘就下山了,來的青年洞的位置。正想回到大巴上休息的時候,恰遇到景區幫助請到的任羊成老先生和景區領導上山來。站在青年洞前,年已七旬的老勞模説話依舊鏗鏘,引得一干團友一陣咔嚓咔嚓的猛拍。我想,任勞模已經不會記得他是第多少次站在這裏介紹自己當年的經歷了。當年陪同李先念同志及外國朋友來參觀的時候,也大抵如此吧。這位當年的排險對隊長,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到了紅旗渠的工地上。

紅旗渠是個很有精神的地方,而如今,紅旗渠更是一個被河南同胞充分包裝的地方。行走在山間,看鐵姑娘、小鐵匠表演都讓人不由想起它輝煌的過去,也感覺到小鐵匠的節目已經充分的舞蹈化它商業的包裝。近者如上了央視百家講壇的林州市(原林縣)對外聯絡接待辦公室副主任李蕾,曾經就是紅旗渠的導遊。但無論如何,紅旗渠是個該去看看的地方。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4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這次旅遊由我來當你們的.導遊。我是楊紫涵,大家可以叫我楊導。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的紅旗渠。

周恩來同志曾自豪地宣稱:紅旗渠和南京長江大橋是新中國的兩大奇蹟。為了修築紅旗渠,189名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256人重傷致殘。在新中國60年代,林州人民為戰勝十年九旱的自然生存環境,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2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開鑿了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紅旗渠。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了神工鋪,它是當年修渠民工住過的崖。由於當時修渠民工多達三四萬人,漳河沿岸村莊又少,修渠民工沒有住房,就住山崖,山崖住滿了,他們就搭蓆棚,打地洞。常年頂風冒雪,抗嚴寒戰酷暑,度過修建紅旗渠的艱苦歲月。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在崖壁上留下了誓言:“崖當房,石當牀,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後代創大業,不修成大渠不還鄉。”大家抬頭看,那就是虎口崖。虎口崖位於凌雲亭東,崖峯刺天,山崖向外突出10餘米,崖勢險惡、高聳入雲。崖的中間,是往下凹下去的,就像老虎的嘴巴。“虎口”上邊垂下來的巖石,就像老虎的嘴巴。現在我們走在虎口崖上,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虎口”裏面的景色。“虎口”裏有許多垂下來的巖石,大家一定要小心,不要碰着頭。

修建紅旗渠時,隊長任羊成和除險隊員們腰繫繩索,身臨懸崖,撬石除險。身上被大繩勒的青腫,被荊棘刺得生痛,但他們還是頑強作業。一次,任羊成正要撲進倒檐除險,上面掉下一塊小活石,他躲閃不及,一排門牙被砸掉了,他吐掉口中的鮮血,繼續凌空排險。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於是,這座山崖就叫虎口崖。蕩氣迴腸的紅旗渠是新中國艱苦創業的典範,更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集中體現。

好了,遊客朋友們,我的講解先告一段落,接下來大家自由活動,我們三小時後在停車場集合。祝大家在本次旅遊愉快。謝謝。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5

尊敬的各位遊客: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的人造天河——紅旗渠。在新中國60年代,林州人民為戰勝十年九旱的自然生存環境,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2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開鑿了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紅旗渠。

大家從洛絲潭景點拾級而上,現在我們在張家嶺看到一條寬8米的水渠,那就是紅旗渠。繼續向前走,在“創業洞”和“團結洞”之間,紅旗渠像一條紅色巨龍——盤山越澗而來,又鑽山入洞而去。

大家繼續前行,我們就來到了紅旗渠乾渠上最長的一處隧道——“青年洞”。遠遠望去,“青年洞”三個大字高懸在洞口上方的石崖上。青年洞長616米,全是修渠人民一錘一釺鑿出來的呀!進入洞內,五彩燈光閃爍,涼氣襲人。洞隨山勢,左彎右轉。多像傳説中的龍宮呀!青年洞是紅旗渠的核心景點。因參加鑿洞的突擊隊是從全縣民工中抽調出來的300句優秀青年,所以故名“青年洞”。

紅旗渠的美麗景點説也説不完,大家可以細細遊賞。不過一定要注意:1、不亂扔垃圾;2、請不要亂拍照;3、不在木橋、鐵橋上亂蹦亂跳。請大家配合,謝謝!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6

各位遊客早上好。我是徐敏,你們的導遊。歡迎來到古都安陽。它有悠久的歷史和美麗的風景。它是甲骨文的發源地。還有許多名勝古蹟:世界文明的“人工天河”紅旗渠、世界文化博物館、岳飛寺等等。今天,我想向大家展示的是紅旗渠,它被稱為“人工天河”,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旗渠是黨和人民在太行山巖石上雕刻的一座豐碑。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傳家寶。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林州人民不斷賦予了紅旗渠精神的新內涵,結合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創作的開拓三部曲“敵對的太行山,太行山旅遊,豐富的太行山”,並實現從貧窮縣山區現代林州新興城市和生態城市。

紅旗渠景區,主要是開發和採用紅旗渠的精神,和太行山的自然風光,它結合了華山的危險,峨嵋山的英雄,三峽的奇妙和美麗的黃山,現在是向世界展示其獨特的特點和偉大的魅力與迷人的舉止。林縣人民在建設這一震驚世界、催人淚下的偉大工程中,鍛造了“紅旗渠”精神。紅旗渠不再是簡單的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徵。

紅旗渠位於林州森林濾山,距安陽以西50多公里,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是一項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而且為林岐山的自然景觀增添了一個偉大的景點。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7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首先您歡迎來到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的河南來旅遊。我是您此次行程的導遊員,我姓鄭,大家可以叫我小鄭。俗話説,“大海行船靠舵手”,今天我們坐車呢,就要聽司機師傅的。在我右手邊的就是我們的司機範師傅,著名演員範偉小品演的好,而我們的範師傅車開的好,保證大家會有一個舒適的乘車環境。本次旅行就由我和範師傅竭誠為大家服務,在旅途中如果您有什麼意見和建議請儘管提出,我將盡力給予解答和滿足,最後也預祝大家此次旅程帶着期待而來,載着滿意而歸!

接下來我把咱們今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我們上午遊覽紅旗渠,中午在飯店吃飯,下午遊覽殷墟,晚上入住安陽酒店。我們是從鄭州出發的,向北經新鄉、鶴壁、安陽就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林州紅旗渠了。由於當前車速較快請大家坐穩扶好,不要打開車窗把頭手伸出窗外,以免發生危險。好多朋友是第一次來安陽,那麼下面我就把安陽林州簡單的介紹給大家。

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不僅是甲骨文的故鄉,著名世界文化遺產——殷墟的所在地,還是《周易》的發源地,紅旗渠精神誕生地,不愧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曾留下“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詩句。歷史上著名的文王演易、婦好請纓、蘇秦拜相、西門豹治鄴、岳母刺字等重大事件都曾經發生在這裏。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安陽林州紅旗渠風景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堅持和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強不息、開拓創新、團結實幹、無私奉獻”的精神,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一錘一釺,堅持苦幹十年,削平了一千二百五十座山頭,鑿通了二百一十一個隧洞,架設一百五十二座渡槽,建成了盤繞林濾山長達一千五百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紅旗渠。

紅旗渠在安陽以西五十多公里的林州林濾山中,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濾山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被中外遊人譽為“人工天河”、“中國的水長城”、“世界奇蹟”。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後,周恩來曾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個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紅旗渠景區,主要以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華山之險、峨媚之雄、三峽之奇、黃山之秀為一體的自然風光而開發建設的風景名勝區,現在以妖嬈多姿的風采,向世人展示其獨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朋友們,“心動不如行動”,林州紅旗渠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做好下車準備,關好車窗,帶好貴重物品,到達景區後呢,請大家跟緊隊伍,不要大聲喧譁,也不要抽煙,注意保護景區環境。好了,請大家跟我下車參觀吧!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8

1960年林縣人民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盤山開鑿,修建了總長近2000公里的紅旗渠,從山西省平順縣侯壁斷下絕引漳河水入林縣。沿漳河南岸繞懸崖,越峽谷,逢山開洞,遇河架橋,開鑿長達70公里的總乾渠,渠高4.3米,寬8米,引水量18.3立方米/秒。從分水嶺向下,分鑿三條幹渠。第一條幹渠沿太行山東麓向南與英雄渠匯合,全長41.5公里,著名工程有桃園渡橋,橋長100米,高24米,寬6米,其上可行汽車。十干渠與英雄渠匯流處稱"紅英匯流",渠水奔騰,飛瀑噴雪,好似銀河傾瀉。

第二乾渠全長48公里,東南流入安陽縣。第三乾渠東北流經4公里長的曙光洞而入東崗鄉。整個工程劈開山頭1250座,鑿通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2條,挖砌土石1640萬立方米,用工4000多萬個。紅旗渠的建成,全縣形成了引、蓄、提相結合的水利網,建水庫、池塘400多個,建中小型水電站80多個,灌溉面積40萬畝,解決了人畜飲水的困難,並提供了工業用水。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9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可以説是家喻户曉。這座人工水利設施修建於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了引漳入林工程。然而昨天凌晨3時許,林州紅旗渠總乾渠趙所管理段35+700處出現坍塌。發現險情後,相關部門隨即通知疏散人員並開閘泄洪,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初步認定是軟弱坡積物滑動造成坍塌。

總乾渠坍塌附近村莊被淹。據林州市委宣傳部通報,6月26日3時許,紅旗渠總乾渠趙所管理段35+700處出現坍塌,坍塌處長40多米,滑坡高度20多米,渠水將附近趙所村淹沒,大部分房子進水,大量農田被淹。由於事發凌晨,渠水衝進村莊時,村民們都在熟睡。村民李志萍回憶説,當時下雨刮風,響聲特別大,她在牀上意識到外面不對勁,到門口看一下,一扭臉房子就被水弄出一個大窟窿。她沒顧上穿衣服,趕緊叫醒孩子,用被子裹着頭就上了房頂。在房頂上坐着,等了好大會兒才順着鄰居的房坡轉移到安全地點。

渠道管理員發現該情況後,當即通知趙所村用喇叭廣播疏散人員,同時上報紅旗渠管理處、市防汛指揮部、市政府及漳河上游局,及時啟動了上下游五座泄洪閘泄水。據介紹,相關部門在事後立即趕到現場查看情況,組織力量搶救羣眾財產,指揮搶險救災。任村鎮黨委副書記李如兵説:初步統計,受災的農田有400多畝,舊的土坯房大概有76間損壞。有14户30多人受災,目前受災羣眾全部臨時安置到村委會,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具體災情正在調查核實之中。

記者在現場看到,部分村莊道路塌陷,村子西北部的房屋幾乎都已經垮塌,一些樹木被連根拔起,電力部門正在想方設法恢復通電。

素有“人工天河”美譽的紅旗渠,以工程質量過硬聞名於世。這次為什麼會出現決口?據介紹,該渠段當年修渠時就是軟弱地帶,是國土局和紅管處長期以來的地質災害觀測點,是紅管處關注的重點隱患之一。豫北水利勘測設計院專家已趕到現場進行了勘驗,初步認定是軟弱坡積物滑動造成的渠體坍塌。林州市紅旗渠管理處處長王廣州説,沿着總乾渠有8個渠管所,37個渠管站段。他們有巡渠制度,每天巡視,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然而,趙所村多位村民告訴記者,在事發一個月前,曾有村民的莊稼被渠岸滲出的渠水浸泡,當時跟紅旗渠管理處反映過。

林州紅旗渠灌區管理處葛新衞副處長説,隨後要開展搶修加固工作。由於全長70.6公里的紅旗渠已不再作為當地飲水水源,主要用於林州的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因此對用水安全影響不大。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10

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將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孫後代永遠不忘當年修建紅旗渠,改變乾旱缺水面貌的艱苦奮鬥歷程,激勵他們繼承和發揮紅旗渠精神。

青年洞是紅旗渠總於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青年洞景區主要景點。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總投工13萬個。

該工程動工於1960年2月,當年10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濟困難,總乾渠被迫停工。為早日將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幹部羣眾挑選了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堅持繼續施工。當時每一天每人只有六兩糧,為了填飽肚子,民工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飢。很多人得了浮腫病,仍堅持戰鬥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他們還創造了“連環炮”、“三角炮”、“瓦缸窯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進度由0。3米提高到2米多。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最後在1961年7月15日將洞鑿通。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鬥的業績,紅旗渠工程指揮部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1996年6月1日領導視察了紅旗渠。他沿渠觀看了雄偉的紅旗渠工程,詳細看了碑刻等文物,聽了講解員的實地狀況介紹後感慨地説:“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居然能持續那麼樂觀的情緒,就是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撐。所以,我昨日在抗大紀念會上講不要忘記創業時期的艱難歲月。在那裏,我期望大家不要忘記山中歲月、洞中歲月,不要忘記那些修渠的人。”並親筆題詞:“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

林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題詞鐫刻在太行石壁上,激勵全市人民將紅旗渠艱苦創業精神作為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下去。

好了,關於紅旗渠的講解到此結束了,期望紅旗渠精神能成為您以後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動力,並能發揚光大。謝謝大家!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11

朋友可能都是第一次來安陽旅遊吧!下面我就安陽和我們要遊覽的殷墟景區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安陽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晉、冀、豫三省交匯之處,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在歷史上,曾先後有七個朝代在此建都,被譽為七朝古都,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

提出紅旗渠呀!首先我先給大家介紹下紅旗渠的精神,那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在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開始了“引漳入林”大會戰,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一錘一釺,苦苦幹了10年,削平了1250座山頭,鑿過了211個隧洞,架設了152座渡槽,終於建成了盤繞太行山長達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紅旗渠。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共有189名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256名民工重傷致殘。

紅旗渠的建成,徹底改善了林縣人民“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惡劣生存環境,解決了57萬人和37萬頭家畜的吃水問題,使林縣54萬畝貧瘠的土地得打灌溉,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提高,同時也帶動了工業、交通、能源、建築等方面的大力發展,因此,紅旗渠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被中外友人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人工天河,中國的水長城。在紅旗渠工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紅旗渠景區,首先我們來參觀分水苑景區,分水苑原名墳頭嶺,因程剛剛上馬時,就收到讚賞,他還親切接見了當時的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勝利竣工以後,周恩來同志總經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長大大橋,一個是林縣的紅旗渠。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12

各位遊客:

大家早上好,我是你們的導遊徐敏,非常歡迎大家來到古都安陽,這裏歷史悠久,風景優美,是甲骨文的發源地。還有許多名勝古蹟:世界文明的“人工天河”紅旗渠、文字博物館、岳飛廟……數不勝數。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人稱之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

紅旗渠是黨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巖上的一座豐碑,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傳家寶。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林州人民不斷賦予紅旗渠精神新的內涵,將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創業三部曲,實現了林州由山區貧困縣向現代化新興城市、生態旅遊城市的跨越。

紅旗渠景區,主要以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華山之險、峨媚之雄、三峽之奇、黃山之秀為一體的自然風光而開發建設的風景名勝區,現在以妖嬈多姿的風采,向世人展示其獨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林縣人民在建設這項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工程中,鍛造了氣壯山河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徵。

紅旗渠在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濾山中,地勢險峻,工程宏偉。它不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為林濾山自然風光增添了一大勝景,被中外遊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蹟”。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後,周恩來同志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個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紅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和河南人民偉大創業精神的真實寫照,這種艱苦奮鬥的拼搏精神,激勵人們戰勝各種困難,創造人間奇蹟。

好了,關於紅旗渠的講解到此結束了,希望紅旗渠精神能成為您以後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動力,並能發揚光大。謝謝!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13

首先,歡迎來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化底藴深厚的安陽。它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甲骨文之鄉,周易故里,岳飛故里。説到安陽,我們不能不提那被國際友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全長3000英里的人工天河—紅旗運河。所以今天我要帶你們參觀紅旗渠。新中國成立60年代,林州人民夷平1250座山頭,修築了152條渡槽,開挖了211條隧道,開挖了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以克服9年乾旱的自然生存環境。

紅旗運河景區的主要景點有:汾水園、青春洞等。首先,我們參觀了汾水源風景區,它位於分水嶺上,原名芬頓嶺。紅旗渠的乾渠分為三條幹渠,改稱小流域。

每個人都從羅斯坦風景區爬上樓梯。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一條8米寬的運河在張家嶺,這是紅旗渠。繼續往前走,在“先鋒洞”和“團結洞”之間,紅旗渠就像一條紅龍,盤山,過溪而入洞。

你繼續往前走,我們來到青年洞,這是紅旗渠乾渠上最長的隧道。從遠處看,“青春洞”三個大字懸掛在洞口上方的懸崖上。青年洞長616米。它是由建造運河的人用一個錘子和一個鑽子鑽出來的。進入洞穴,五顏六色的燈閃爍,空氣涼爽。山洞順着山,左拐右拐。多麼傳奇的龍宮啊!本工程是紅旗渠乾渠咽喉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紅旗渠最危險的工程。正是當年的年輕突擊隊員們,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發揚了“寧肯吃苦,也不願吃苦”的精神。為了紀念年輕人在艱苦奮鬥中取得的成就,這個洞穴被命名為“青年洞”。“青年洞”景區被國家六部委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紅旗渠的美麗景點是無法建成的。你可以仔細享受它們。但是我們必須注意:1、不要亂扔垃圾;2、請勿隨意拍照;3、不要跳木橋、鐵橋。請配合,謝謝!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14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相聚是緣,大家有緣在這裏相聚,我感到非常的高興,一路走來,大家都辛苦了!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本次旅程的導遊員胡新帥,大家可以叫我小胡、小帥或者帥導,感覺怎麼順口就怎麼叫吧!不過呢我建議大家叫我帥導,這是以前的遊客送我的稱號,我很喜歡,同時呢我也希望送大家一段很帥的旅遊行程。坐在我身旁的這位是司機李師傅,李師傅是位駕駛經驗很豐富、駕駛技術很嫻熟的司機,所以,安全問題大家儘可放心,直觀盡情地欣賞沿途的美景吧。

我們都非常高興為大家服務,如果有什麼要求,就直接向我們提出來,我們將盡最大努力滿足大家的要求,當然,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或是意見的話也儘管提出來,我們都會虛心的接受。我們的宗旨是為你們提供優質的服務,我們的目標是讓你們享受在這裏的每一刻。總之,我們會共同努力,讓大家在這裏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我們今天的旅遊目的地紅旗渠位於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慮山中,地勢險峻,工程雄偉。現在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安陽及紅旗渠的概況。安陽位於河南省的最北部,河南省的北大門,交通便利,氣候宜人。安陽是中華文明古老文化的的發祥地之一。自甲骨文被發現後,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紗。把一個燦爛的殷商文化呈現在世人面前,讓世人知道安陽。作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安陽曆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藴,既是國家歷代文化名城,又是甲骨文的故鄉,以及《周易》,岳飛故里,紅旗渠精神等的發源地。

在古都安陽,您可以找回對中國古代的深刻記憶:全國第一個甲骨文檔案庫,青銅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第一個女將軍婦好墓,最後一個皇帝袁世凱墓——袁林。當然,作為一個賣國賊的袁世凱的確沒有什麼值得紀念的,但畢竟是一個文物景點。另外,安陽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字和文物考證的都城,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繹,婦好請纓蘇秦拜相,岳母刺字等歷史事件都是發生在這裏。

説到安陽就不得不説被國際友人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三千里人工天河紅旗渠。説道紅旗渠我想大家都看過一部電視劇叫《紅旗渠的兒女們》,該劇表現的是林州紅旗渠的後代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的衝擊下,走出太行山,進入城市從事建築,二次創業的故事。以全新的視角發掘和詮釋了新時代背景下的紅旗渠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紅旗渠是上世紀60年代安陽林縣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灌溉工程。林縣是一個水資源奇缺的貧困山區,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領導下,全縣人民發揚“自立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以重新安排紅旗渠的決心先後建成的水利工程,解決了大面積灌溉問題。如今,紅旗渠已經作為一種精神廣為學習,我們都是艱苦奮鬥的一員,祖國的發展也需要我們發揚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紅旗渠精神。

朋友們,雲台山已經到了,請大家攜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隨我一同下車,另外,請大家記好我們的車牌號碼是豫A1234,我的手機號的碼是我的手機號碼是。下午三點我們在停車場集合。最後提醒大家的是,從進入景區的那刻起,我們就是這裏的觀光者和守護者,在注意好自身安全的同時也請大家保護好環境。你我的一點一滴,塑造美好的心情。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15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我是你們的導遊員xx,今天將由我來陪同大家一起遊覽這座雄偉的紅旗渠。紅旗渠位於安陽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慮山中,地勢險峻,工程雄偉。它是林縣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一錘一慳,堅持苦幹出來的一大水利工程勝景。被中外遊人譽為“人工天河”,“當代萬里長城”20世紀70年代初,紅旗渠工程竣工後,周恩來同志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其歷史地位可見一斑。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紅旗渠景區的大門口,首先我們參觀分水苑景區,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嶺,原名墳頭嶺。紅旗渠總乾渠在這裏分為三條幹渠,改名為分水嶺。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太行巨型浮雕。組這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太行的羣體形象出現,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鬥天圖,既有凌雲壯志的豪邁氣概,又有雄偉壯觀的戰鬥場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總乾渠分水閘樓頂高懸郭沫若親筆書寫的“紅旗渠”三個蒼勁有力的硃紅大字,在燦爛的陽光下熠熠生輝。

繞過分水閘,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紅旗渠紀念亭。這是1973年建成的仿古建築。紀念亭匾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題寫。亭內懸掛着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紅旗渠的題詞,紅旗渠通水和紅旗渠效益圖片;還有當年民工修渠時用過的工具及充飢吃的野菜標本。這些都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課堂。

由分水苑景區乘車上行30公里,我們就到達了青年洞景區。這裏山高水險,八米寬的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水山中穿過,一派雄險秀麗的景色。青年洞是紅旗渠總於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洞長616米,高5米,寬6。2米,於1960年2月動工,當年10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濟困難,總乾渠被迫停工。為早日將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幹部羣眾挑選了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堅持繼續施工。

當時每天每人只有六兩糧,為了填飽肚子,民工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飢。很多人得了浮腫病,仍堅持戰鬥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終日挖山不止。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終於在1961年7月15日將洞鑿通。為紀念青年們艱苦奮鬥的業績,將此洞命名為“青年洞”。197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為此工程親筆題寫了洞名。

請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看,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寫有“鷹咀山”三個大字。因突出的山崖酷似一隻雄鷹聳立於紅旗渠之上,意欲展翅騰飛而得名。

好了,紅旗渠的講解到此結束,希望紅旗渠精神能成為您以後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動力,並能發揚光大。謝謝!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16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林州市參觀遊覽。我是你們的導遊員___能夠叫我小洪。這天我們要參觀的是——紅旗渠。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變了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當地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得到改善,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1990年,林州開始開發紅旗渠景區,歷時十幾年,透過科學規劃,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絡(luo)絲潭三個景區,使昔日的荒草坡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分水苑景區,當地原名墳頭嶺,由於紅旗渠總乾渠在那裏分為三條幹渠,故改名為分水嶺。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太行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太行的羣體形象出現,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鬥天圖。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2.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太行。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17

第一幅是“紅旗渠源”。紅旗渠源頭位於山西省平順縣,是將漳河水引入紅旗渠的樞紐工程。1960年3月,承擔截流任務的林州人民,在無大型機械,又無先進技術的狀況下,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跳人冰涼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紅旗渠內。

第二幅是“青年洞”,關於青年洞的大致狀況我們在後面會給大家做詳細的講解。

第三幅是“空心壩”。該工程是以壩上過河水,壩中過渠水,解決了河水與渠水在一個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兩用壩,故稱空心壩。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庫”。該水庫始建於1958年,既起到調節汛期洪峯,又可補充紅旗渠水源,此刻已被開發成“太行平湖”風景區。

第五幅是“桃園渡橋”。該橋是座三用渡橋,上面是公路,能夠行汽車;中間是涵洞,能夠流渠水;下面是河牀能夠過洪水。此刻為了解決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裏鋪設了管道,把弓上水庫的水逆紅旗渠水引入市內,所以又成了四用橋。

第六幅是“紅英匯流”,描繪的是幾大主要工程匯合完成的輝煌景觀。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青年洞景區。由分水苑景區乘車上行30公里,就到達青年洞景區。那裏山高水險,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八米寬的紅旗渠從山中穿過,確實是一道雄險秀麗的風景!

“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的第一景。在紅旗渠之上有段崖壁,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舉目靜觀,突出的山崖酷似一隻雄鷹聳立於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看到雄鷹展翅,就不會忘記繼續發揚紅旗渠精神,繼續努力奮鬥,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18

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林州市參觀遊覽。我是你們的導遊員,你們能夠叫我小洪。這天我們要參觀的是——紅旗渠。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變了林縣歷史上嚴重缺水的狀況,使當地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得到改善,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1990年,林州開始開發紅旗渠景區,歷時十幾年,透過科學規劃,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絡(luo)絲潭三個景區,使昔日的荒草坡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首先我們參觀的是分水苑景區,當地原名墳頭嶺,由於紅旗渠總乾渠在那裏分為三條幹渠,故改名為分水嶺。走進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太行巨型浮雕。這組浮雕由安陽市園林設計室袁建國同志設計,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太行的羣體形象出現,用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鬥天圖。整個浮雕分為四個場面:1。林縣縣委發出引漳人林的動員號召;2。工程技術人員實地勘測;3、凌空除險;4、千軍萬馬戰太行。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19

紅旗渠風景區位於林州市北部豫、晉、冀三省交界處,在安陽、新鄉、鶴壁、長治、邯鄲五個地區的中心地帶,自然風光奇特,人文景觀獨特,是一處旅遊觀光的理想勝地。

紅旗渠是1960年林縣人民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盤山開鑿的,把漳河水引入林縣。沿漳河南岸繞懸崖,越峽谷,逢山開洞,遇河架橋,開鑿長達70公里的總乾渠,渠高4.3米,寬8米,引水量18.3立方米/秒。從分水嶺向下,分鑿三條幹渠。第一條幹渠沿太行山東麓向南與英雄渠匯合,全長41.5公里;二乾渠與英雄渠匯流處稱“紅英匯流”,渠水奔騰,飛瀑噴雪,好似銀河傾瀉。第二乾渠全長48公里,東南流入安陽縣。第三乾渠東北流經4公里長的曙光洞而入東崗鄉。整個工程劈開山頭1250座,鑿通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2條,挖砌土石1,640萬立方米,用工4000多萬個。紅旗渠的建成,全縣形成了引、蓄、提相結合的水利網,建水庫、池塘400多個,建中、小型水電站80多個,灌溉面積40萬畝,解決了人畜飲水的困難,並提供了工業用水。

紅旗渠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被譽為“人造天河”、“當代萬里長城”。

在紅旗渠分水苑,建有古色古香的紅旗渠紀念亭,亭內陳列着紅旗渠全線立體模型,並有大量修渠時的實物和圖片。在著名的青年洞景區,佇立峯巔,可俯觀晉、冀、豫三省,指看滔滔漳河。可遊鵲橋、一線天、鳳凰台、神工鋪等景點。如有雅興,可乘舟入洞,賞彩燈、觀祥龍,似入仙境。距青年洞景區西2公里處,有漳河小三峽。千尺峽谷間,數丈懸橋連兩省;無底深澗前,激流飛瀑如壺口,天橋斷和絡絲潭堪稱兩處奇景。沿渠尚有桃園渡橋、紅英匯流、砂石嶄、空心壩等妙處。遊紅旗渠,一增志氣,二長見識,三添情趣,何樂而不遊?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20

紅旗渠懸掛於太行山腰,氣勢雄渾,宛如一部交響曲縈迴耳際;堪稱“太行一絕”的“一線天”,幽靜深邃;橫跨兩山之間的步雲橋,舉步驚鴻;下山滑道,輕鬆刺激。

最好玩的要數“一線天”了。

我們過了凌雲亭,登上旋梯,進入一條山縫,這就是鬼斧神工的“一線天”。長50餘米,只能一人單身行,遇到身體胖的人還要吸着肚子才能通過。仰頭望,一條只有一尺寬的藍天映入你眼簾, 手扶着旁邊的崖壁,步步踩實,向上攀登。縫中非常潮,涼風吹過,又覺渾身打顫。真謂天下一絕。

過了“一線天”,繼續向上登,不一會,就來到了步雲橋。步雲橋為簡易加單跨懸空索橋,跨度146米,由四根鋼纜組成,主纜矢高7米,中心距1.8米,採用四根直徑54毫米,索橋跨度之長在華北地區所屬罕見,橋南北兩頭吊杆門框上各刻有一幅對聯,朝南聯為“春風扶我騰雲過,秋山迎賓駕霧行”;朝北聯為“有志敢行天上路,無膽驚看雲中人”。

紅旗渠的建成,舉世聞名,成為新中國水利建設上的一面旗幟,不僅使林縣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被譽為“人工天河”、“中國水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蹟”。

紅旗渠景區導遊詞21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紅旗渠景區,首先我們來參觀分水苑景區,分水苑原名墳頭嶺,因為紅旗渠總乾渠在這裏分為三條幹渠,所以改名為分水苑,大家請看這就是分水苑牌坊,它寬11米,高9米,是1994年建成的仿古建築,正面分水苑三字為原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所題寫。

走過分水苑牌坊,大家迎面看到的是千軍萬馬戰太行的巨大浮雕,這組浮雕長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個,浮雕以林州人民戰太行的羣體形象為主題,以磅礴的氣勢勾勒出一幅改天換地的鬥天圖,既有凌雲壯志的豪邁氣概,又有雄偉壯觀的戰鬥場面,站在浮雕前大家是不是想起了詩詞中的那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好,繼續向前走,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紅旗渠的總乾渠分水閘,大家請看正面樓頂上紅旗渠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為著名學者的郭沫若先生親筆所書。

經過分水閘,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紅旗渠紀念館,紀念館匾額由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先生題寫,廳內懸掛着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紅旗渠的題詞。中央的這個沙盤模型是70年代在親自安排下製作的,曾長期在中國農業展覽館展出。在看過這個沙盤模型後,您對紅旗渠就會有一個整體的直觀的印象。

好了,朋友們,因時間關係,今天的講解到這裏就結束了,接下來請大家自由參觀,半小時後我們在景區門前集合,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grrw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