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最新《懺悔錄》讀後感(精選20篇)

最新《懺悔錄》讀後感(精選20篇)

《懺悔錄》讀後感

一、書籍簡介

《懺悔錄》是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讓-雅克·盧梭在其晚年寫成的自傳。從1766年,他已54歲的時候開始寫作,一直寫到1770年,前後4年方告完成,但直到1782年才出版上卷,1789年出版下卷。

最新《懺悔錄》讀後感(精選20篇)

《懺悔錄》記載了盧梭從出生到1766年被迫離開聖皮埃爾島之間50多年的生活經歷。他歷數了孩提時寄人籬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寫了他進入社會後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聞目睹的種種黑暗和不平,憤怒地揭露社會的“弱肉強食”、“強權即公理”以及統治階級的醜惡腐朽。該書名為“懺悔”,實則“控訴”、“吶喊”並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卑賤者”傾注了深切的同情。

由於兒時的不幸,一種正義感便在讓-雅克·盧梭的心中牢牢地紮下了根,這種感情伴隨了他整個的一生,並構成了他信念的基礎。《懺悔錄》成為法國教育系統讓青年人研讀最多的經典作品。

-------------------------------------------------------------------------------------------------

一、作者簡介

讓-雅克·盧梭1712年6月28日生於瑞士日內瓦,是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理論著作有《論科學與藝術的進步是否有助於淳風化俗》、《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及自傳《懺悔錄》。

-------------------------------------------------------------------------------------------------

三、《懺悔錄》讀書筆記

《懺悔錄》是法國作家盧梭的個人傳記。作者傾其思想,坦露着一顆透明的靈魂來書寫他人生的點點滴滴與坎坎坷坷的。他的文字帶着一股巨大的熱忱引你進入他內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語言渲瀉出他的渴望,他的追求;也用常人不可及的大膽表白,剖析自我人性,自我情感。

盧梭的童年既是悲哀的,又是幸運的。他剛出生,母親便因難產而死亡,父親由此對他又憐又恨。他的父親伊薩克與他母親蘇薩娜自小青梅竹馬,感情篤深。父親自失去愛妻後,每每從他的身上找尋妻子的影子,常情不自禁地擁抱幼小的他而淚眼朦朧。父親幾乎把全部的愛給予了他。這位身為宮廷鐘錶匠的父親,不僅有英俊的外表和過人的手藝,還特別喜歡讀書。在盧梭五、六歲時,他把他妻子生前的藏書全部拿出,揀出書來一段段讀給盧梭聽,然後輪流閲讀,直到夜晚,通宵達旦的看書。父親用這種方式忘卻喪偶之痛,無意中給盧梭營造出一個讀書的環境,以至於童年的盧梭到了無書不能眠的地步。父親以讀書為遊戲打發時日的作法,給盧梭早期心靈注入了知識的芳香,這種無為而治也催發他心智過早的比別的小孩成熟。他的姑姑十分愛好音樂,這又讓他多了一種喜好。也許秉承了他母親的温柔與聰慧,加上他父親與姑姑的無比關愛,盧梭自小性情温和,很逗大人喜歡。

讀到一些細膩而深刻的情節,感受他成長中的開心與苦惱,一個鮮活、豐滿的盧梭形象躍然出紙而呈現在你眼前,是那樣的真切、樸實而又厚深。談到盧梭不能不提到華倫夫人。如果沒有這個傑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養和經濟支持,歷史上就不會有這位盧梭。他在與華倫夫人同居期間,生活才稍稍穩定,安心讀書、思考問題並寫作。年長盧梭11歲的華倫夫人出身於一個古老的貴族世家,她很年輕的時候就結了婚,婚姻並不美滿。風姿綽約的華倫夫人是一個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盧梭的庇護人、老師、情人及知心的朋友。

《懺悔錄》是我接觸過的最勇敢、最真誠、最“暴露隱私”的書。盧梭的為人向來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變,熱情奔放而又極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無人,缺乏自制力。

正是這些相互衝突的個性讓他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驕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誠但是也有掩飾。

-------------------------------------------------------------------------------------------------

四、《懺悔錄》讀後感20篇

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懺悔錄》的讀後感20篇,因為內容比較多,大家可以採用“Ctrl+F”查找自己想要的內容。

第1篇:《懺悔錄》讀後感

盧梭簡直是創造了一門“精神解剖學”!沒有任何人對自身反思與反省的廣度和深度能趕上他。説是精神而不是思想或心理,因為思想、精神、心理是不同的概念。

現在這個時代給個性提供了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成長機會和發展空間,為什麼要浪費到當下的物質追求中呢?總歸有些超越多一點時代的更值得我們追尋的東西。

另外,有人評論盧梭對事實材料的取捨已經達到可以讓人產生誤解的程度。其實,各人對世界的感受和認識往往不一樣,與其冷靜地分析別人不如忠實地記錄自己,這正是此書意義所在。

第2篇:《懺悔錄》讀後感

通過托爾斯泰《懺悔錄》中的描述,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多變、脆弱,人天生的墮落和自私傾向,看到了思想、文明律對於人性的反思、規誡,在道德面前,人性總是不免自慚形穢,也可見人性是多麼的靠不住,無論這個人是多麼願意完善自己,也無論這個人取得過何種偉大的成就。

因此,要引起我們對於人性的警覺,進而引起我們對於權勢者的警覺,因為人性是靠不住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監督權勢者,防止其作惡、墮落。另外,為了防止我們自身的墮落,我們應該時時反省,多接觸真善美的東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當然,這其中也可以看到理性對於信仰的解構,以及隨後所產生的一種消極結果。理性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在規範人類行為方面。

實在不好表達,我造了“文明律”這個詞(因為有“道德律”的説法),表示文明對於我們自身的一種規範和要求吧,違背了它,我們將不再是文明的。儘管這個文明律有時只是我們內心的一種認識。

第3篇:《懺悔錄》讀後感

“人活着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為“有什麼意義 ”這類問題,其終極答案就是“有利於人類的發展”,所以那個問題就會變成 “人活着對人的發展有什麼用?”

我認為我們是無知的,很被動的,很多東西我們是弄不清楚的,既然我們已經被莫名其妙的放在這個世界上了,就活得開心就好,愛你愛的人,做你能感到快樂的事。

列夫托爾斯泰最後做的那個夢太絕了,託翁一開始苦苦探尋生命的意義,(但他自始至終也沒找到答案),無果後,投奔宗教,不再尋根問底,只求有所支撐,相信上帝的存在是他生命的支撐,原文中寫道“他了解並看到我探索,絕望,鬥爭,他是存在的,只要我瞬間承認這一點,生命就立刻在我身上高漲起來,”(我覺的這是因為他把上帝設置為一個具有最高理智的,正義的上帝的角色,認為這樣的角色創造的生命一定是有一意義的)東正教的缺陷使他失望了,最後在夢中,他向上看,看到藍天就感到安穩了,因為他找到新的信仰,相信進步,相信明天,相信美好,努力生活。那句話“宗教信仰是生存的能量,只要人活着,他總要有宗教信仰”中應該把“宗教”去掉。每個人都需要相信些東西。我們不信宗教,但我們都相信美好,不是嗎?在社會底層掙扎的人,要不就是相信自己能一點點向上,要不就是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

第4篇:《懺悔錄》讀後感

第一次讀盧梭的《懺悔錄》,當時對許多人和事的看法非常幼稚,覺得這麼偉大的一個人物,怎麼會騙人、調戲婦女、偷東西……偉人應該是“完人”,沒有一點暇癖。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增加,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當我第二次重讀《懺悔錄》時,才感到敢於赤裸裸地公開披露自己的隱私、揭示自己傷疤的盧梭,才是人格意義上的人,值得讓人尊重和佩服。而中國當代的傳記文學創作,是否應該學一點盧梭的精神呢!

現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書店裏還是大街小巷的書攤上到處是各種名人的傳記。然而,翻開一本本書,從頭到尾,通篇都是過五關、斬六將,而看不到他(她)走麥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説成一朵花,把別人説成豆腐渣,藉機抬高自己,為自己樹碑立傳。總之,不是他(她)實際的那樣,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樣。其實寫自傳的不管是自己寫還是請別人寫,真正寫出自己的成長變化,犯過什麼過失,倒是對世人有益。

其實學一點盧梭的精神,並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樣拿自己那點隱私來吸引讀者。更多的應該是對讀者、為後人有教益的功過是非、經驗教訓。一個人在幾十年的經歷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難説是筆直的,一點彎度也沒有。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問題是看你有沒有盧梭的那種自我剖析的覺悟。周總理生前曾説過:如果我寫書,我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要讓活着的人們都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翻譯者劉思慕在《歌德自傳》譯者新序中説:“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瀝,是《歌德自傳》的第一個特點……”而這些偉大的、著名的人物,敢於披露和承認自己的缺點,並沒有因此而影響自己的威望,後人不是同樣敬重他們嗎?

我和許多的普通人似乎沒有寫自傳出一本書的資格或興趣。不過活着的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寫自己的歷史。因而,在這個文化浮躁的時代,我不合時宜地重讀了《懺悔錄》,發一點愚不可及的感受。

第5篇:《懺悔錄》讀後感

作者傾其思想,坦露着一顆透明的靈魂來書寫他人生的點點滴滴與坎坎坷坷的。他的文字挾帶着一股巨大的熱忱引你進入他內心世界。他用自己的語言渲瀉出他的渴望,他的追求;也用常人不可及的大膽表白,剖析自我人性,自我情感。文一開始盧梭就寫道:“我現在要做一項既無前例,將來也不會有人仿效的艱鉅工作。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貌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這樣迫切的言辭又怎能不讓人走進他真摯、誠懇的精神家園中去呢?

在他近似於迷霧樣的一個個小故事,一章章小片斷中貼近他的回憶,他的心靈,在文字裏與他或激昂或沉默或抑鬱或舒暢或快樂或平靜或熱烈的起起伏伏、若濃若淡的敍述中行進,去領略他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陰晴圓缺,去探尋他經歷的愛恨情仇、恩怨變遷。

第6篇:《懺悔錄》讀後感

現當代文學老師佈置主題演講包括一個內容,就是分析郁達夫的沉淪和盧梭的懺悔錄,老師説讀完懺悔錄精神層次會提升一層。自己於是借來了懺悔錄來看,只看完了上卷,下卷還未看完,有所感,就記下來了。

正如盧梭自己所説,“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這就是我所做的,我的為人,我以同樣的坦率道出了善惡。我既沒隱藏什麼醜行,也沒添加什麼善舉。”盧梭確實在文中表露了自己的心境,非常坦率,可以看出他是很大膽的,他是敢於剖析自己的人,對自己動手術刀。我自己的感覺是,我讀着讀着就感覺其實他不必懺悔,我已原諒他了。

盧梭少時讀書的積累《宗教與帝國史》《名人傳》等,這為後來打下基礎,文中多處提到書,自己當學徒時,也是為了擺脱孤獨吧,“除了閲讀,什麼也不再幹了,包括偷竊”,可以看出,讀書有多重要,自己以後會趁大二時間豐富,多讀書,讀好書。偷竊,盧梭沒有掩蓋事實,也透露了一種犯罪心理,“我覺得捱打是對偷竊的一種補償,讓我有權繼續偷。”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畸形,“那我當小偷處置,就是允許我當小偷。”從中,我們也可以瞭解一些犯罪者的心理,他們就是一種破罐子破摔,無所謂的心理。

遇到瓦朗夫人這一段,“她笑吟吟地接過我哆哆嗦嗦地遞給她的信”,與其説瓦朗夫人是盧梭的情婦,倒不如説瓦朗夫人是盧梭的半個母親,或者反過來説,盧梭更像是瓦朗夫人的情夫,在盧梭筆下,瓦朗夫人是地位很高的,是盧梭頂禮膜拜的。即使後來盧梭幾乎被拋棄,他都沒有貶低瓦朗夫人,更多的是悔恨。盧梭從小失去母親,盧梭缺少母愛,在我眼中,或許盧梭把瓦朗夫人當做自己的母親了吧。正是瓦朗夫人彌補了自己心中關於母親的空白,所以盧梭才會死心塌地吧。

盧梭對父親,對一般人來説,如果對自己不理了,可能更多的是憎惡吧,但盧梭對自己的父親多得是崇敬,“他還是以為好父親”,這一點是很令人讚賞的,孝,最基本的道德只要沒淪陷,就會還有做人的底線,就是個好人。

在讀這篇著作時,自己發現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是對教會,天主教和新教不瞭解,讀起來有點吃力,自己以後會了解一下西方的宗教。而且説實在的,我搞不懂盧梭到底在懺悔什麼,他像是在寫自傳,人生中誰不犯一些錯誤呢,有的錯誤也是外在的條件造成的,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可以不必那樣地自我懺悔,甚至可以把名字改成盧梭反省錄,甚至回憶錄。不管怎樣説,這種自我反省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我們需要不斷反省自身,完善自身。

第7篇:《懺悔錄》讀後感

《懺悔錄》這本書我看着有些吃力,首先是我之前聽別人説,這本書多少人看不懂,就連作家齊宏偉也在他的書中道:“要是有誰説他完全看懂了《懺悔錄》第十到十三卷,他是在説謊,就像有人説讀完了奧古斯丁所有作品,這人就是在吹牛一樣。”而且在我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證實了這一點,這本書真的很難懂。雖説前面幾卷作者是在寫自傳,但前面的自傳當中,不乏靈性生命的昇華,他的懺悔,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罪行。

再看這本書的時候,我重點看了後面,也就是第十到十三卷,當然我不敢説我看懂了,但我敢説我看了。從前面的“自傳篇”,停在了作者母親的去世,而接下來的四卷書,完全圍繞摩西五經中的《創世記》第一章來寫,當然最後他也稍帶了第二章開頭的,上帝第七日的安息。

從第一卷一直到第九卷,作者懺悔自己從出生,從嬰孩時期的罪行。我一直在想,他的懺悔錄到底是如何來寫的,是以一種寫日記的形式來寫呢,還是在他母親其實的那段時間,他才開始動筆。在書中的那些事蹟當中可以明確的看出來作者對一件事的印象,也可以想象得到他對那個事蹟的記錄方式。就像作者講他非常有名的“偷梨事件”時,他並沒有提到當時他們的言語,因為這是他的記憶,他印象最深的是自己最後將梨餵豬,而不是自己當時所説的話。而在作者講到自己的三個朋友都去修道院時,他將他們的言語,還有他們當時的一些舉止都説了出來。説明他就是在那個時候將這些記錄下來的,也或許是因為時間的原因,他記得比較清楚。

這是我在看“自傳篇”時想到的。但其實在第一到第九卷之間,也有令人看不懂的。這本書並不是只有第十卷以後才開始深奧的,其實在第七卷的時候,當作者在講善惡的時候,我便開始犯迷糊了。我知道歸正學堂有一個作業,就是寫奧古斯丁的“罪觀”和“惡觀”的區別。我聽了之後,我也試着找出這些。我們知道,通常我們只會講“最惡觀”,我在此之前從未想過有這樣的區別。然後我發現,當作者再講惡的時候,他並不會將惡和罪並稱。我又發現,書中的“惡”的對立是“善”,而“罪”的對立是“義”,這是一個區別。我自己也是這思考這些,我想,惡和罪的關係,我們既然會將這兩個放在一起,是因為它們關係密切。首先講惡,惡是罪的一種表現,是一種罪行;而將到罪,其實所有的罪,在上帝眼中都看為惡。我看到的這一點只是一些表面的。

作者在書中探求各種,非常龐大的事物的來源,他探求惡的來源,探求上帝的來源,探求空虛混沌的來源……但我們知道,人是有限的,我們的所思所想都是有限的,也就因此我們也會犯錯誤,作者也在書中道:“我探求惡的來源時,我探求的方式不好,我在探求中就沒有看出惡。”

再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也會有很多誤解,在之前,我以為奧古斯丁和彌爾頓一樣都是持有者“間隔論”,但並不是。雖然他認為《創世記》第一章第二節當中的“地是空虛混沌”這句話中的“地”是存在的,但他並不是像間隔論那樣,相信是在我們之前有一個物質世界,猶如天圓地方,並不是如此。作者的真實想法是“道”,是“精神受造物”,就是那個空虛混沌。他也以我們的靈魂來作證明:“我們在靈魂的一面是精神受造物,我們曾經離開你、我們的光明、我們的生命,我們‘一度是黑暗’;”在前面也説:“原始的精神受造物本是一片黑暗,漂流不定,猶如深淵,和你迥異,及至你用你的言語把它領回到同一言語之中,照耀它使它脱離幽暗,隨則不能和你同樣光明,至少能彷彿你的肖像。

第8篇:《懺悔錄》讀後感

不得不説懺悔錄是一片相當長的書。看到後面的確對我來説算是有點枯燥。不過本着有始有終的原則,我還是耐着性子將整本書看完了。由於從開始到結束相隔的時間較長,所以書中的很多內容都快忘記了。就只能大概説一説我能記得住且有感悟的地方吧。

盧梭的確是一個浪漫,多情,敏感,正義,善良的人啊。這些地方在很多方面都體現出來了。對於善良,有一點我印象特別深刻,就是他説他並不會怨恨或者嫉妒(記不太清楚了==)別人,他説他天生就不知道怨恨或者嫉妒是什麼,所以從來不知道怨恨或者嫉妒的感覺是什麼。我還是讓我覺得這樣的人未免也太善良單純了。

盧梭在中年時期喜歡上了烏德托夫人。從書中描述可以看出,那種感情是多麼的強烈和熾熱。但也充滿了理智。那種光輝燦爛的美德抑制他越界。那種愛是多麼的純潔和高尚。他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去毀了這美好的一切。而且盧梭對於美好的人大部分是更願意對其欣賞熱愛,而不是佔有,因為他怕這樣會破壞掉這種美好。不得不説,我很欣賞他這一點。也想到自己因為衝動做過的錯事與蠢事,不得不為此而感到慚愧和懺悔。我也經歷了相當大的痛苦。我也感覺到,經歷過痛苦,人的確是會成長的。

還有盧梭不把它的寫作當成賺錢的工具這一點也是讓人覺得佩服。因為他覺得為了錢而寫作會損耗他的靈感,以後就寫不出好的東西來。在這個利益至上的社會,很少能找出這一類追求真理追求美,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金錢的人了吧。

對於盧梭喜歡安靜的鄉村生活。這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他在書中裏面説過,大致意思就是,他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能過上愉快的鄉村生活。話説古代的聖賢還都是嚮往這一類的生活。遠離了浮華,淡淡的平靜,其實才是真正的快樂啊。三毛曾説過:“真正的快樂,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觀的來説,它是細水長流,碧海無波,在芸芸眾生裏做一個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剎間的喜悦,那麼我們即使不死,也在天堂裏了。”其實中心思想都是挺相近的。包括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也是如此,不過,我覺得《人生的智慧》的價值觀會偏得更消極一些吧。我以前也是會幻想那種精彩刺激生活,覺得自己生活的太平淡太沒有意思。當我真正進入到那種生活的時候,我才知道,我的心有多麼的累,多麼的不快樂,甚至給我帶來了好多的痛苦。當那一切結束,我又回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平凡的生活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真的想要的喜歡的還是這樣的生活。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大概就是這樣了吧。而且經歷了痛苦,也把我愛幻想,浮躁的心醫治好了。終於可以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生活了吧。

就這本懺悔錄來説,盧梭真的是很坦率的一個人。公正客觀,訴説一個本真的自己,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或許哪天我也該寫個“懺悔錄”來檢討一下自己。深挖自己的內心,好好的認識自己,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成長呢?

第9篇:《懺悔錄》讀後感

新年第一天,由於眼睛腫痛,我又住進了曲靖二院。1月2日,開始在病牀上讀《懺悔錄》,於1月8日讀完。對我來説,這幾天確實是難得的讀書時光,因為病房裏只有我和一個老人,很少有他人來,而且老人角膜炎也不看電視,很安靜,在這樣的環境裏讀《懺悔錄》,確實不錯。

盧梭對於我們學法學的人來説,並不陌生,他的思想不僅影響法國,甚至影響世界,就這樣一個享譽世界的人,在進行自我懺悔時,是如此的真誠、真實,毫不隱瞞,毫不迴避,毫無保留,可以説是赤裸裸的把自己展現在了世人面前。讓我們看到了大師、思想家樸素的一面,作為人的一面。人無完人,盧梭也有很多的缺點和錯誤,但他敢於真實的寫出來這確實令人敬佩。

讀該書還有一個啟發就是閲讀的重要性,盧梭可以説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教育,從《懺悔錄》中可以看出,其取得輝煌的成就,應該説與他廣泛的閲讀是分不開的。6歲時,他父親就經常與他通宵達旦的讀他母親留下的小説,讀完後又開始讀他外公留下的書。在當學徒時,他讀書達到了瘋狂的地步,想法設法的租書讀,沒錢時甚至用衣服抵賬,一年的時間讀完這個書店能讀的書。後來受瓦朗夫人冷落時,他也是將自己沉浸在書的海洋中。我相信正是廣泛的閲讀,為盧梭後來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讀書要讀好書,正經的書,正如盧梭所説:他慶幸自己沒有讀那些不正當的書。

第10篇:《懺悔錄》讀後感

一直在讀盧梭的《懺悔錄》,它被歸結為一種經典名著,可是我讀過後感覺收穫不大。我不知道為什麼為翻譯成“懺悔錄”,盧梭好像也沒有什麼值得懺悔的吧。從它的英語名稱"The Confessions"來説,翻譯為“坦白性傳記”也許更恰當。

讀這本書時,能支撐我一直讀下去,並直到讀完的是他與瓦朗夫人的關係進展。

盧梭從小失去母親,父親也因打傷一貴族而逃亡他鄉,他從小不得不四處流浪,食不果腹,甚至沾染了諸多流氓無賴習氣的浪子,在他16歲生活無着、走投無路的時候,神甫蓬韋爾先生建議他去投靠瓦朗夫人。他説:“她是一位非常仁慈的好夫人,她能把別人的靈魂從她本人已擺脱了的錯誤中拯救出來。”那時瓦朗夫人已經 28歲,他稱他為“媽媽”,其實他們的關係是姊妹關係。

在盧梭成長的過程中,瓦朗夫人無私地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錢財無怨無悔地支持着盧梭,即使盧梭最不可思議的舉動,瓦朗夫人給予的都是寬容。瓦朗夫人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她利用一切關係幫助身份卑微的盧梭,在日常生活中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正是瓦朗夫人無私的愛成就了盧梭。

第11篇:《懺悔錄》讀後感

最近這段時間我讀了一本名著,名叫《懺悔錄》。

《懺悔錄》這部小説以1947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的戰役作為中心,講述了共產黨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的王牌軍74師之間展開的大規模戰役的故事。

其實看着這部小説,我的心也在隨之情節浮動,再仔細想想,這麼一個既有裝備優勢又有美國的支持,且國民黨軍隊指揮官的學歷普遍高於解放軍,為什麼會遭到如此迅速而又徹底的失敗?

有個笑話説得好,國民黨在戰場上汗的衝鋒口號是:“兄弟們給我衝啊!!”而共產黨在戰場上喊的卻是:“兄弟們跟我衝啊!!”這一個“給”一個“跟”性質就大不一樣了。我認為他們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得人心。俗話説得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選擇跟人民對着幹,最終只會被人民所淹沒、唾棄。國民黨的失敗,就是敗在他們的腐敗上,無論他們的裝備,靠山是多麼強大,被小米加步槍的解放軍給掀翻了,這就是人民的力量!

説實話,共產黨什麼也沒有,可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這比什麼都來的強,有意義。

這本書看着看着,我彷彿覺得自己身臨其境,有種戰火紛飛的感覺,在這血雨腥風的歲月,中華大地上有多少優秀兒女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為了國家的和平統一,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矢志不渝,用他們寶貴的生命換來我們現在這美好和平的幸福生活,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為祖國明天建設的更好做出貢獻。

第12篇:《懺悔錄》讀後感

先提前説一下,這還是一本相當不錯的書,免得看我後面寫的東西被誤導了。盧梭是個很感性的人,雖然他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欣賞他的才華,也不影響我覺得這個人的可愛、感性、熱情、真誠還有可憐。我也並不想説如果他不怎樣就不會怎樣了,因為如果他沒有這些,他也就成不了這個為我們寫《懺悔錄》的盧梭了。

早在去年學《歐洲文化入門》時就對盧梭有了很深的印象,書上的名人很多,但我對盧梭及他的《社會契約論》印象最為深刻(可能部門原因是裏面有兩個人寫《社會契約論》同時他的名字發音和英國的羅素很像,為了把這些徹底區分開來,我多下了點功夫吧!嘿嘿)。最近看了盧梭的《懺悔錄》,也算是淺淺地明白了這個大文豪簡單而又平凡的一生吧!雖然事實上並不是那麼地簡單與平凡,但是作者本人卻有意將所有的事都清描淡寫!打個比方吧,法國國王的岳父荷蘭國王寫了篇文章,他覺得其中有不妥之處,就直接寫了封信給荷蘭國王為其指明瞭,雖然他反覆強調寫信的時候是如何惶恐,其措辭是如何委婉,生怕得罪國王云云,但是回頭想想單就他有這膽量寫信就已經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了,何況當時他還年輕並不是十分有名。

我還在其書上摘了一點資料下來,當然他的書能摘的東西是很多的,只是我懶嘛,也就僅摘了些個性能讓我引起共鳴的東西。

其開篇他就寫道“萬能的上帝啊!我揭去了我內心的一切偽飾,和你親眼看到的完全一樣。請你把無數的同類眾生召喚到我跟前來吧,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為我的種種墮落而歎息,讓他們為我的種種缺陷而羞慚。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袒露自我的心靈中的祕密,看誰有勇氣説:‘我比這個人好!’”我是很贊成他的這種超強的自信心啦,也看到了他書中所描述的自信心的來源,但是卻不能完全認同。因為這始終是他自我的主觀看法,我沒有聽到反方意見,而他又是那麼地敏感,擁有所有名作家所共有的特點:天賦過人、敏感、細膩而又容易受傷;另一原因就是這只是他那個時候的法國人,就我所知,咱們國家的古人要是寫出懺悔錄來,比他更好更高尚的人還是蠻多的,個性是一羣愛國之士如戚繼光、文天祥、岳飛、杜甫等,我就不多舉了,文學水平有限,怕説多錯多。

當時的法國社交界還真是一個蠻奇怪的圈子,那時的名流貴婦們是流行包養情人的,而她們的丈夫們在多數狀況下也是知情的,甚至以老婆包養的情人的身份而自豪,這不光是這本書裏出現的,同期的其它法國作品裏也都有,我不得不説這感覺很奇怪,也很變態。可能我看的書不多,但同期的英美作品裏比較少看到這樣的,即使有寫也相比較較隱晦,所以這也總是讓我更認同英國的文化一些。

第13篇:《懺悔錄》讀後感

今天當我讀到盧梭的這句話,仍然激動不已。他説:當時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寫成什麼樣的人:當時我是卑鄙齷齪的,就寫我的卑鄙齷齪;當時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寫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萬能的上帝啊!我的內心完全暴露出來了,和你親自看到的完全一樣,請你把那無數的眾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為我的種種墮落而歎息,讓他們為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於對您説:“我比這個人好!”。這一段話像極了耶穌對惡意誹謗一個女的法力賽人説的話一樣:你們當中誰若沒犯過罪,就可以打她。結果,眾人一個個丟下石頭,低首離去。

在《懺悔錄》中,奧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實的生平。尤其是書中對耶和華的信仰,是那麼的執着。對於我這種無神論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們是怎麼從無信仰到執着信仰的。在《懺悔錄》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會了自然的規律,就破壞了我們和自然之間應有的關係。”這裏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規律,不能破壞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實這也暗示我們,孩子出生到社會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產物,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強迫他改變他自身帶出來的本性。這對於幼師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兒園,總是擔心幼兒不聽話,調皮,導致安全出現問題,於是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不允許他們做這個,不允許他們玩那個,其實他們只所以調皮,那是因為他們好奇心的本性而導致的,我們一致的壓迫會不會改變孩子們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書中,他沒有隱瞞也沒有誇耀,沒有焦躁也沒有自卑。我們常説世上沒有後悔藥,我們也常常受人告誡和告誡人:後果自負。也許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錯再錯過來的。

第14篇:《懺悔錄》讀後感

作為人類思想精華的名著書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學習和參考的典範,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必修課。讀後感與其看做是種作業還不如看做是一次對於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欄目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讀後感資料,希望大家在這裏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從寒假到上個月中旬,差不多歷時三個月,終於看完了盧梭的自傳《懺悔錄》以及《懺悔錄》續篇《漫步遐想錄》,前者是盧梭在面對污衊誹謗時極度渴望的.自我辯護,而後者則是這料,人生總會有林林總總痛苦和煩惱,在這個路途中我們到底應該怎樣活、為什麼活。幸福的、痛苦的、愧疚的、憤怒的;自我、友誼,這些都關乎生活、關乎人性、甚至,關乎靈魂。位偉大思想者在生命的最後路途的淺淺悲鳴。看完兩本書的總體印象是:人生的事誰也無法預料。盧梭的《懺悔錄》這本五十五萬字的自傳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盧梭想要通過對自己一生的回顧闡明一個事實,即他在自序中所説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偉大高尚,思想是否豐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開始,盧梭就大聲宣稱:“我深知自己的內心,也瞭解別人。我生來便和我所見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個生來像我這樣的人。雖然我不比別人好,至少和他們不一樣。”他對於自己“與眾不同”的認識是正確的。

盧梭開始寫這部自傳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但他對童年生活的記憶仍然非清晰。童年,不但是盧梭的精神源頭,而且更重要地,已成為他的生涯中的伊甸園,在墜落之後剩下的就是悵然回望,以及不自覺的對童年感情的模仿。

追求純粹的情感上的滿足近乎拙稚,以致其理性終其一生也未能成熟。

盧梭的情感如此細膩,性格如此敏感,休謨形容他“好象這樣一個人,這人不僅被剝掉了衣服,而且被剝掉了皮膚”,而他清楚的自我意識使他把“多愁善感”看成了一種天賦,為了肯定自己所特有的道路,他必須把情感作為最高的價值。

盧梭寫的是“懺悔錄”,卻把一根繩索吊在了聽他懺悔的人的脖子上,就像現在也有人拿一根繩子去要求別人懺悔一樣。

第15篇:《懺悔錄》讀後感

今天在傷心和無奈中看完了《懺悔錄》,原來只是出於好奇偉人的生活而看的這本書,但我知道了偉人們並不只有輝煌和積極的一面,而且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還都是辛酸和無奈的。看第一卷時我花了一週才斷斷續續的看完,當時覺得這本書一直和性聯繫在一起,就是描寫年輕時的風流韻事。這一卷讓我感觸不大,我也就此不談了。在看第二卷時則大大的激發了我的積極性,我在此也主要談談第二卷帶給我的一些啟示吧。我記憶最深的不是什麼美好的事,因為這裏面很多都是醜惡的一面。我首先説一下人際交往的一面。

先説邪惡的一面,當然我的目的並不是要我以後學這種卑鄙的做法,而是純屬出於對壞人的防衞。原來比你高一籌的人可能因為賞識你或其他原因而提拔你,即使後來你與他平級也沒多大關係,但你若高於他了,他也許表面慶祝,但暗中搞鬼,做出詆譭你的噁心行為。再來説説那些在事業上沒什麼直接關係的朋友,你與他地位都平平時或地位比他低都無所謂,但是你若比他地位高,或者因為某事而出名了,那他可不一定還是從前的那個他了。在盧梭的所有朋友中,最陰險、最狡詐的算是格里姆了。

盧梭把自己的好友無一保留的都介紹給了他,從而讓他大大的擴大了自己的交際圈,但他卻沒把自己的好友介紹給盧梭一人,甚至還在自己的朋友面前數説盧梭的不是,暗中詆譭他,但最可惡的就是他最後竟然和盧梭介紹的朋友混熟後,把盧梭踹到了一邊,竟將他逼到絕境。後來又出現了一個如此這般的人,雖然沒有格里姆做得過分,但也大大的降低了盧梭與自己新認識的朋友的關係。所以要時刻看管好自己培養的與朋友的情誼。當然這也和人們喜新厭舊的心理不無關係。所以有時“距離產生美”是非常正確的一句話。和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打交道時,有很多人是會拼命討好你的。這時候固然不能看不起他們,但也要小心,千萬不要幫助那些小人提升自己的地位,免得他變成那條“蛇”。

盧梭就因其太純真,不能在心裏對誰有所隱瞞,所以才遭到了自己前期以及以後朋友的背叛,雖然後者還不至於讓他心碎。從總體來看,盧梭的友情是挺失敗的,也是令人憐惜的。盧梭沒有一個好的背景,尤其是母親早亡,使得他在童年時受了很多苦;他開始依戀的媽媽後來被別人搶走,與他後來的伴侶家裏也沒什麼背景,甚至都沒賠給他什麼嫁粧;他的許多朋友都背叛他甚至迫害他;他自己又不愛社交,一心想回歸自然。這種種原因都使得他生活一直處於貧困,風燭殘年時甚至被多國驅逐。在讀到第八九章時,因為他朋友的行為已使我替他悲痛萬分,而讀到後來他被多國驅逐更使得我大大的同情這位啟蒙運動中的偉大先哲。對他的同情甚至覺得無法用言語來説明。

我覺得在與人交往時,無論對方是誰,行動固然最為重要,但是言語、勇氣也不可缺少。媽媽為什麼會被那個討厭的人搶走,因為他比盧梭更會表現自己,起碼言語上是這樣,人有時很奇怪,不看你的實際表現,而是看你的言語,只要你説的好這一切都足夠了。盧梭後來失去了很多有個好前途的機會,這主要也是因為他沒有勇氣,魄力不夠。偉人往往會經歷很多困難並且克服這些困難所帶來的痛苦,從而使得自己意志力更加堅強,思想更加成熟。困難並不是什麼,只不過是上帝讓你成功前送給你的一件禮物。另外這部著作讓我瞭解了很多哲學家的生活境況以及情感世界,讓我更加貼近偉人。其實偉人們和我們沒有太大的區別,並沒有什麼神祕的。好好努力,我的成功不是夢!

第16篇:《懺悔錄》讀後感

今天觀看了馬德、韓桂芝等一些腐敗偏領導幹部的《懺悔錄》,感想萬千卻覺得難以表達,似乎自已也正像馬德所訴説的那樣"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喘不過氣來",只覺得有一團滲雜着憎惡、氣憤、憐憫、惋惜、迷茫、無奈、感歎的多種味道的煙塵,瀰漫在心中,悵悶和壓抑交織在一起,真正的令人喘不過氣來。

一名又一名曾經是發號施令,一呼百應,叱吒風雲、身價百倍的高官顯貴們,被國法無情地送上了斷頭台或失去了終身身由,不僅完全毀掉了自已的形象、人格和尊嚴,其害更傷及國家傷及社會傷及人民以及傷及自己的親人,即使他們把淚哭幹,把血嘔盡來懺悔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也換不回來他們對國家、社會、人民、及親人造成的損失,也挽救不了他們將要受到國法嚴懲的結果。

為什麼他們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就是因為他們手中掌握着權力,有着在社會上一定範圍內的支配力量,而他們根本就忘記了或是根本就沒有真正理解過他們手中的權力是做什麼用的,完全悖離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領導幹部的惟一宗旨,領導者必須是人民的公僕;權力是一種責任,有了責任心,才能掌好權、用好權;權力是一種付出,不是為了索取。",他們把權力看成了權利,置國家及公物及人民於不顧,千方百計以之來為自己謀求更多的私利。他們變成了衣冠禽獸,表面看起來大公無私,其實他們就象老鼠一樣偷偷摸摸,不擇手段地盜取國家的財產,搜刮民脂民膏,做着見不得陽光的罪惡勾當。

由於他們手中掌握的權力,及容易被同樣利慾薰心的人所利用,這些人大言不慚地行賄,他們便恬不知恥地受賄,以豐厚的賄賂來交換不正當的特權,雙方都有利可圖,而他們的這種利益是建立在損害國家利益和不知有多少人遭受傷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痛苦之上的。最令人痛心的是,他們明知如此,都視國家和他人的安危於不顧,更加變本加厲地進行一幕又一幕、一次比一次嚴重的罪惡行徑。例如那些以非法手段獲得工程承包權的工頭們喪心病狂,為了彌補賄賂的損失,用高造價及不盡合理的預算抽條減量、以次充好的手段建築的危樓、危橋、危路等等,發生的一件又一件怵目驚心的悲慘事故,給無數無辜的人造成的傷害就説明了這一點。

我們黨和國家三令五申,身為領導幹部,要嚴格堅持黨的方針政策,要清政廉潔,一心為公,做黨的好乾部,做人民的公僕;並反反覆覆發動全黨全國人民學習"三個代表"的思想,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學習黨綱黨章,開展"樹清廉風氣,做自立表率活動",學習和領會"八榮八恥";還多次組織機關幹部用正反兩方面的教材,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所有這些舉動,都是為了教育全國人民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好領導,好乾部。但為什麼這種違法亂紀的行為還會越演越烈呢?而且陣勢之大不可測,織網密佈,牽牽扯扯,一環套一環,牽一髮而動全身,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思想教育工作不只是流於形式,煞有介事地開幾個會,誇誇其談地表一表決心,揮毫潑墨地書寫幾萬字的學習心得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往往一些領導幹部在台上組織職工學習廉政教育,台下卻孜孜不倦地以權謀私,以法亂紀。因此,思想教育工作必須真正從思想深處入手,從一點一滴抓起,"不以惡小而為之",防微杜漸,一旦築成大錯,悔之晚矣。

高牆內出現了一批又一批懺悔者,他們感亦真摯,恨亦濃烈,悔亦深刻。那麼在高牆之外的人們,特別是執掌權力的高官們,在觀看了牆內的人聲淚俱下的懺悔時,內心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不應該只是對他們咬牙切齒的痛恨吧?不應該只是為他們唉聲歎氣的惋惜吧?應不應該對照自已的思想,對自己的行為做一次深刻的檢查呢?會不會將自己的錯誤做一次徹底的檢討得改正呢?會不會將自己已經弄成的錯誤繩之以法呢?會不會真正醒悟自己錯誤的行為終是害人害已的呢?

我雖身不為官,但通過學習,也要懂得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律思想,堅決不做違法的事,鞠躬盡瘁,本本份份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也真心希望那些為官者能夠十分珍惜黨和人民給予他們的權力,將這個權力真正掌握好,運用好,讓它們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不是顫用私權為已利,最後落得個作繭自縛。如果每個黨員幹部都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國家才會有一個無腐敗的具有高尚思想道德修養,高素質的幹部隊伍來建設我們的國家,國家的前途才會有希望變得更加興旺。

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嚴肅黨的紀律,離不開加強對幹部的黨性鍛鍊,更離不開防腐敗的體制機制。而且,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強對領導幹部的監督要從根本上下功夫,真正能夠達到萬眾一心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第17篇:《懺悔錄》讀後感

自從在圖書館看見《懺悔錄》這一本書後,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能夠把自己赤裸地站在世人面前,向眾人懺悔,把自己的過錯與私隱坦誠地公佈於眾,任憑世人評判,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做得到的,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來做後盾的。

剛開始閲讀的時候,並不是感到很有興趣,但由於我覺得這本書的名字實在很吸引我,所以堅持了繼續往下讀。一至四章主要講述的是盧梭年輕時的經歷,大概是20歲前。讀完之後最直接的感覺就是,一個人在年少是真的是什麼也不懂。自以為是的認識這個世界,自以為是的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了,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理解什麼是對是錯,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自以為是的去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看了他的青少年以後,再回想一下自己的過去,真的就是那麼點事。當時覺得自己腦子裏面什麼都有,手下似乎還忙的不亦樂乎,現在回想,真的是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就好像虛度了20年的光陰一樣。

盧梭的一生都是那麼的曲折動人,從一出生,母親的離世到父親因打傷一貴族而逃亡他鄉,他的人生都是被考驗着。十幾歲的盧梭從此開始了他流浪的人生,先是給人做學徒,做到一半就離家出走,然後還在基督教會裏學習和被迫改變信仰,遭遇同性戀,愛上一個老女人,喜歡受虐,繼續流浪,到處徒步旅行,學習音樂和藥學。他的一切都毫無保留地展現在眾人的面前。一個人要把自己的一生展現出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總是包容着自己,所以往往忽略了正確地評價自己。

看完盧梭的作品後,我不得不好好地反省,我的20年到底都在幹了些什麼呢?一個人的人生只不過是匆匆的幾十年,不要讓自己的人生留有空白,我們應該盡情地揮霍我們的青春,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也能為以後留下些什麼。

第18篇:《懺悔錄》讀後感

這幾天一直在讀盧梭的《懺悔錄》,它被歸結為一種經典名著,可是我讀過後感覺收穫不大。我不知道為什麼為翻譯成“懺悔錄”,盧梭好象也沒有什麼值得懺悔的吧。從它的英語名稱"The Confessions"來説,翻譯為“坦白性傳記”也許更恰當。

讀這本書時,能支撐我一直讀下去,並直到讀完的是他與瓦朗夫人的關係進展。

盧梭從小失去母親,父親也因打傷一貴族而逃亡他鄉,他從小不得不四處流浪,食不果腹,甚至沾染了諸多流氓無賴習氣的浪子,在他16歲生活無着、走投無路的時候,神甫蓬韋爾先生建議他去投靠瓦朗夫人。他説:“她是一位非常仁慈的好夫人,她能把別人的靈魂從她本人已擺脱了的錯誤中拯救出來。”那時瓦朗夫人已經28歲,他稱他為“媽媽”,其實他們的關係是情人關係。

在盧梭成長的過程中,瓦朗夫人無私地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錢財無怨無悔地支持着盧梭,即使盧梭最不可思議的舉動,瓦朗夫人給予的都是寬容。瓦朗夫人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她利用一切關係幫助身份卑微的盧梭,在日常生活中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正是瓦朗夫人無私的愛成就了盧梭。

在盧梭眼裏,瓦朗夫人是一位温柔的母親、一位親愛的姐姐、一個迷人的女友,他始終如一地這麼看待她,在他的心裏也只有她。就像書中所説:“所有別的女人受到我的鐘愛皆因姿色使然,一旦沒有了姿色,我的愛也隨之消失;但媽媽卻不然,儘管她會變得又老又醜,可我的愛卻不會減退。”

後來盧梭厭倦了城市生活,同時他的健康狀況頗令人擔憂,瓦朗夫人同意與盧梭一起去偏僻的郊區生活,在瓦朗夫人的悉心照料下,盧梭的健康得到了恢復,在尚貝里郊外的沙爾麥特,盧梭度過了他生命中最為幸福的自由時光。可是由於身份地位的懸殊,雖然他們倆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也沒有走到一起。

可最後,瓦朗夫人因為交男友不慎,沒有聽從盧梭的勸阻,離開盧梭後生活很悽慘,所有的財產都被人騙走了,丈夫對她很粗暴,最終鬱鬱而終。

盧梭聽説了她的處境,好象只是只是給她經濟上一點資助,也沒有去看她。但是,盧梭倒是去了好幾次他們初次相遇的地方。

1928年,人們甚至按照盧梭的意願,在她和盧梭相遇的地方豎起了黃金的欄杆,以紀念盧梭與瓦朗夫人相遇200週年,供後人瞻仰憑弔。

瓦朗夫人是幸運的,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恩人,作為一個人。

看完這本書後,眼前便揮不去黃金的欄杆,想像周圍的景物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我不知有一天,我會不會在心中為別人樹起一個欄杆?知與遇,很難,很難!在當前已經不再蔚藍、不再純潔的感情天空下,如果還有一雙眼睛與我一同哭泣與拼搏,那麼淚水與汗水的倒影中必會映出絲縷金黃,那麼生活就值得我為之拼搏吧。

第19篇:《懺悔錄》讀後感

這次的內容大概是盧梭從一個天真的少年到他事業有成的這段時間的事。

經過這一段的閲讀,對一個現象很感興趣,那就是我感到盧梭的部分心理活動和對外界事物的反映與我極其的相似。我這麼説的意思並不是説我也有成為一個偉人的天資,而是説一些感情,或者是心理反應或情感,可能是組成一個人內心情感或個性的基本因素。我想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在這裏我佔且就叫它”七巧板“理論吧。就想是七巧板一樣,幾種同樣的普遍的情感,經過不同的組合,演變成了千千萬萬種不同的個性。又或者可以説是樂高玩具,幾個簡單重複的積木似乎可以拼接出整個世界。

最開始這麼意識到這個理論,是因為我之前產生了這麼一種認識,即人人都一樣。意思是世界上其實沒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聰明的人,一個人每多一個缺點,都會有一個相應的優點作為補償,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天才也是有的,不過個人認為比例較低,否則就不會被稱為天才了。所以説,既然認識到盧梭與我一樣,一個幾百年前的歐洲人與一個幾百年後的中國人一樣,那麼是不是大多數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認為是的。

虛榮與自我保護,也許是人天生就擁有的一個特質。至少作為生物的基本特徵之一,自我保護我肯定紮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細胞中的。但是在這裏,虛榮與自我保護之間的界限似乎很模糊。表面上看起來不相關的兩個概念,其實是相通的。我這裏所説的自我保護,並不是物理上的保護,而是精神的一種自我保護。在一個人受到攻擊時,這裏當然也包括精神的打擊,通常情況下,大腦都會給出一個應對的信號。在我所讀到的盧梭的懺悔錄中,他即使用文章給予了攻擊他的人以反擊。

在這裏,既可以是認為是在他的角度對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認為是他對於攻擊他之人的批判。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認為他已經做到了公平公正,他也有自我辯解的成分。這能不能叫做虛榮呢?虛榮心是一種表面上追求榮耀、光彩的心理。在這裏,我想這個判定的界線是模糊的,所以應該是既是又不是吧……

第20篇:《懺悔錄》讀後感

昨日躺在牀上讀完托爾斯泰的《懺悔錄》,托爾斯泰最終在尋求人生的意義中轉向了他一度丟棄的宗教。他試圖用理性去探尋人生的意義,“人生有什麼意義?如何處理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時間的反差所帶來的苦悶?”——“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非理性的,應該拋棄。”他不滿這樣的答案,認為一定是哪個地方出錯了。後來,在一段苦悶和絕望之後,他意識到通過理性去尋求人生的意義是錯誤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就好像當我們在解一道方程,然而最終卻得出了“0=0”“生命是毫無意義的”這樣的恆等式。意義是自己賦予的,而他又重新回到了宗教裏,即使他逼迫自己去相信上帝的存在——而我也懷疑經過如此一番宗教是否真的能讓他賦予自己人生以意義。

最初在他的生活圈子裏,那些所謂宣稱自己信教的人往往卻最沒有信徒應該具有的謙卑、善良的氣質,托爾斯泰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信徒們的生活方式與他們的信仰的截然對立,然而當他將目光轉向勞動階層,漸漸將自己從獨處的生活環境中走出來融入到勞動階層中,他卻發現勞動階層的人們用他們的全部生活去驗證他們的信仰並賦予他們生活以意義,那些勞動的人們的生活大多充滿了貧困、病痛和不幸,然而依然篤信福祉,篤信上帝。他發現自己是如此的狂妄,“竟然輕易否定了人類所有的努力,妄圖單槍匹馬,以我自己的方式推倒一切重來。”在托爾斯泰看來,勞動階層、那些創造了生命的人的活動,成了唯一真實而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而寄生蟲如他,不僅沒有通過勞作去維持自己的生存,而一直在浪費自己的生命。他漸漸意識到只有勞動人民的生活才可以去闡釋、驗證他們所賦予的意義,而他如今所寄生的這個階級,“我們賴以生活的奢華使我們根本無法瞭解生活。我知道,要想真正理解生活,必須瞭解的不是我們這些少數寄生蟲的生活,而是樸素的勞動階層的生活,以及他們賦予生活的意義。”

並非所有的勞動階級都如托爾斯泰所言那般虔信宗教,在苦難、貧窮、病痛中保持一顆平靜祥和祈福的心,更多的時候,至少在我看來,卻是一種堅忍,即使日子實在困難捉襟見肘,強忍着苦難依舊生活。是的,在窮人的生活中,除了每天勞累歸來之後有家人體貼妻兒同桌的短暫温馨,大多數時候是無盡的勞作和汗水。如何賦予生活以意義是極為私人的內在行為,其中的艱辛苦澀並非如此簡單概述的。

然而我卻對這種“寄生蟲”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厭惡,當我躺在牀上讀書,就一次次質問自己為何讀書?於我而言,有時候讀書也如奢華生活,僅僅是“像生活而非在生活”,對許多事情無法切身體驗——確切地説,並不是為了體驗,許多時候基於體驗多元體驗更多可能性我選擇去嘗試,然而體驗並非生活,體驗也無法賦予生活意義,體驗依然將自己置於一種隔離的地位,在貧民窟住一輩子也無法嘗得貧民一日的心酸,我渴望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厚實的,切膚的苦與痛,笑與淚,哪怕是衣衫襤褸,頭破血流。

《安娜·卡里尼娜》裏,卡列文在自己的土地上,和農民們一起割草,大汗淋漓,然而他卻感受到了勞動的喜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gnozy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