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關於測量實訓報告(精選8篇)

關於測量實訓報告(精選8篇)

關於測量實訓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測量實訓報告(精選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測量實訓報告1

控制測量是研究精確測定和描繪地面控制點空間位置及其變化的學科。它是在大地測量學的基礎理論基礎上以工程建設和社會大戰與安全保證的測量工作為主要服務對象而發展和形成的,為人列社會活動提供有用的空間信息。因此,以本質上説,它是地球工程信息學科,是地球科學和測繪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工程建設測量中的基礎學科,也是應用學科。在測量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控制測量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各種工程建設,城鎮建設和土地規劃與管理等工作。這就決定它的測量範圍與大地測量要小,並且在觀測手段和數據處理方法上還具有多樣化的特點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繫起來。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信息社會裏,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

(一)實習概述

一、實習名稱:控制測量學校內實習

二、實習目的

1、鞏固校內課堂所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2、提高動手能力,通過實習熟悉並掌握工程控制測量的作業程序及施測方法,熟悉控制網布設作業計劃、控制網布設、觀測、數據處理的作業程序及方法。

3、對野外觀測成果進行整理、檢查和計算,掌握測量平差理論處理控制測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三、實習時間及地點

1、實習時間xx年6月17日-24日

2、實習地點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

四、實習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組四等導線和一組二等水準所有的外業測量和內業數據處理的一系列工作,並保證其精度要求符合標準,各項成果不允許超過規定的限差。

五、人員組織安排

全班統一開始實習,24人分為6個小組,各個小組設組長一名,負責該組的全面工作。

(二)具體內容

一、實習動員實習的第一天,由張老師和史老師給我們做了實習的動員大會。在動員會上,兩位老師一再強調了本次實習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是工程測量專業,在專業要求上我們要通過控制測量實習的過程,認真對待怎樣從選點,到實測再到碎部控制,最後到佈設校園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網等等,做到能更深刻地理解測量工作的原則“先整體後局部,先控制後碎步,由高級到低級。”以便更好的掌控佈設控制網的過程。老師還給大家分析了新校區地理條件較複雜、人員密集等因素給本次實習帶來的困難,以及新校區車流量較大對我們造成的安全隱患並提醒同學們在實習過程中注意安全,鼓勵同學們努力克服困難,努力完成本次實習。此外,還講解了儀器操作、搬遷中的注意事項,並要求在實習期間自行保管實習備品。本次實習中需要用到的儀器主要有全站儀、水準儀、水準尺、稜鏡、腳架。動員會結束後,當天我們主要進行了技術設計書的編寫工作,並於第二天早上八點到實驗室領取儀器,到新校區開始了本次實習的主要工作。

二、外業工作

本次控制測量實習的外業工作主要由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四等導線、二是二等水準。

1、導線測量主要是測邊和測角導線邊長可用測距儀、全站儀直接測量,也可用鋼尺丈量。若用測距儀、全站儀測定,應往返各測一次,達到精度要求後取其平均值作為最後結果。測定時,可以測定斜距,觀測豎直角,然後改正為水平距離。也可以直接測定水平距離。

若用鋼捲尺直接丈量,應同向丈量兩次或往返各丈量一次,對於圖根導線,相對誤差小於或等於1/20xx説,取其平均值最後結果。

導線的轉折角用全站儀或經緯儀採用測回法觀測。導線的等級不同,使用儀器類型不同,那麼,測回數也不同。圖根導線用DJ6光學經緯儀觀測一測回即可。本次實習所做的為四等導線,所以按照規範測角要用六個測回。導線的轉折角有左角、右角之分,可以觀測左角,也可以觀測右角。但同一導線要觀測左角就確定為左角,要觀測右角就確定為右角,以免計算座標時發生錯誤。

2、水準測量主要是測高差算高程本次實習所要求做的為二等水準二等水準測量屬精密水準測量,使用精密水準儀和因瓦精密水準尺,水準儀應採用S1以上精度的儀器,測站觀測順序為往測奇數站後前前後,偶數站前後後前,返測奇數站前後後前,偶數站後前前後,前後視距差不得超過1米,累積差不得超過3米,高差閉合差不得超過正負4倍根下L,基輔差不得超過0.4mm,基輔高差之差不得超過0.6mm。

(1)、每一站的觀測順序這樣的觀測順序簡稱為“後一前一前一後’。其優點是可以大大減弱儀器下沉誤差的影響。

(2)、測站計算與檢核視距計算前、後視距差,二等水準測量,不得超過1.5m,累計不得超過3m。

三、內業計算

導線測量計算的目的是求得各導線點的座標。步驟:

第一步:先只考慮角度閉合條件角度閉合差應該“反符號平均分配”。

第二步:用改正後的角值計算各邊的座標增量,再計算量個座標閉合差。

第三步:只考慮x座標閉合條件。把x座標閉合差“反符號按邊長為比例配賦給各邊的座標增量”

第四步:只考慮y座標閉合條件。把y座標閉合差“反符號按邊長為比例配賦給各邊的座標增量”

閉合導線座標計算

1、角度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n邊行的內角和應為:(n-2)x180

2、導線邊座標方位角的計算相同前進方向的相鄰兩條導線邊,其座標方位角的關係為或相鄰導線點之間的座標增量計算座標增量:就是兩導線點座標值之差,也就是從一個導線點到另一個導線點的座標。

3、座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與調整標增量閉合導線的縱、橫座標增量代數和在理論上應該分別等於零。

(三)實習心得

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為了儘快盡質的完成任務,我們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儘管很累,很辛苦,可我們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順利的完成了本次實習的所有任務。同時我們也在實習中把所學知識進行了鞏固和複習,學到了許多測量的實際能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

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全站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全站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

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温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這樣更好了解了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在儀器精度有限的前提下通過機械迴轉等方法消除誤差。

(2)提高自身的工程測量水平,掌握正確的方法,規範操作。降低誤差水平。

(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校正數值等來減少誤差。

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其原理掌握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及精確度。通過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對中更加熟練,學會了控制測量課堂上無法學到且做到的東西。

測量實訓報告2

12月10號,我們正式開始了為期兩週的“工程測量實習”,在此之前,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首先,説明了測量任務和測量的實際好處及重要性,我們跟隨老師來到測區地點,依次看了學校的九個控制點,在老師的講解中我們明白了測區是我們學院校區,雖然測區比較大,基本上是我們整個學校,測繪圖也是我們整個學校的平面圖。在這個已經步入冬天的時節,天氣雖然不是很好,冷風刺骨,但我們還是安安心心的測量,抓緊時間實習,為了儘快完成任務,我們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儘管很累,很辛苦,可我們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同時我們也在實習中感覺到了充實,

在此之前,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工地上進行實地勘察,但那畢竟是理論的,實際操作對我們來説還是模糊的,所以,這次實習就是對我們整個學期以來本科目的一次大檢驗。我們把這次實習當做我們以後工作的一次磨練,把我們學到的知識與實際聯繫起來,從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彌補我們的缺陷。工程測量實習總結。

測量是一項務實求真的工作,半點馬虎都不行,我們在測量實習中務必持續數據的原始性,這也是很重要的。為了確保計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我們得反覆校核對各個測點的數據是否正確。我們在測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錯誤,比如讀數不夠準確,氣泡沒居中等等,都會引起一些誤差。因此,我們在測量中內業計算和測量同時進行,這樣就能夠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同時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測量也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透過測量學的學習和實習,在我的腦海中構成了一個基本的測量學的輪廓。測量學資料主要包括測定和測設兩個部分,要完成的任務在宏觀上是進行精密控制,從微觀方面講,測量學的任務為按照要求測繪各種比例尺地形圖;為哥哥領域帶給定位和定向服務,建立工程控制網,輔助設備安裝,檢測建築物變形的任務以及工程竣工服務等。而這一任務是所有測量學的三個基本元素的測量實現的: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程測量。工程測量實習總結。

在這次實習中,我們學到了測量的實際潛力,更有應對困難的忍耐力,同時也認識到小組團結的重要性以及測量的步驟。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全站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全站儀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校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方面:儀器誤差、外界影響誤差(如温度、大氣折射等)、觀測誤差。瞭解如何避免測量結果誤差,限度的就是減少誤差的出現,即要做到:

1、在儀器選取上要選取精度較高的適宜儀器。

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

3、透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多次測量取平均數等來減少誤差。

除此之外,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必須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帶局部”、“先控制後碎步”、“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能夠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能夠提高測量的效率。透過工程實踐,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步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潛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潛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一週多以來,我們都堅守在自己的“陣地”,觀測、記錄、計算、描點……我們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務。在測量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和疑難: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十分重要,同時並菲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時間浪費,而且會因點多而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全站儀測量的過程中,氣泡的居中也會產生誤差,十字絲的對準的等。

(3)計算問題。計算務必兩個人來完成,一個初步計算,一個校核。在此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但我們不斷的重複檢驗中算出了正確的數據,儘量的減少了誤差的出現。

這次實習,我們學到很多的東西。讓我更好的掌握了測量的基本功和測量的一些要素,同時也促進了與同學間的交往,使我懂得了團結互助的重要性以及儀器使用的正確方法。

測量實訓報告3

第一部分:前言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1.掌握水準儀的安置、整平、瞄準與讀數和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差;

2.掌握全站儀對中、整平、瞄準與讀數等基本操作要領;

3.掌握小地區碎布測量布點方式;

4. 掌握測繪學的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的一般方法;

5. 瞭解和掌握測繪有關內業處理軟件的基本使用;

6. 培養同學們的基本功,充分鍛鍊同學們在測,記,算繪各個方面的能力;

7. 幫助同學們形成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個人責任感;

8. 充分認識到測量工作的科學性,精密性,引導專業素質的養成;

9. 培養同學們快速,嚴謹而有創造性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任務:

1.要學習進行:控制點高程測量;導線測量;水準、閉合導線內業計算;

2.每小組將學校南、西校區共20個水準點進行四等水準閉合路線的測量,並根據其中一個已知高程的水準點推算出其它水準點的高程。

3. 每小組完成一個指定區域的導線測量(包括高程)。

4.每小組完成提交一份水準測量的成果表、一份水準測量的原始記錄數據的電子表格、一份導線測量的布點圖、一份點之記表、一份導線測量的原始測量數據的記錄表格和導線測量成果的精度報告。

5.每小組完成老師規定的任務並提交一份實習報告

第二部分:實習內容

一、實習項目:

在老師的分配下,本小組的實習任務由7月1日起,共為時兩週,實習具體內容由兩大部分組成:

1.在滁州學院南、西校區內,對校內的20個控制點採用閉合路線進行四等水準測量,並且閉合路線每條線路,必須進行往返測加密,及相應的內業處理;時間安排:7月1日~7月9日。

2.在滁州學院南校區中,以圖書館為中心,包括圖書館前的廣場和草坪、圖書館後的水上報告廳和圖書館南北兩側的草坪進行碎步點的佈設和

將佈設的碎步點採用導線測量的方式測量其座標和高程,及相應的內業處理;時間安排:7月10日~7月12日。

二、測區概況:

水準測量與對碎步點的導線測量都在滁州學院內進行,由於學校整體建築在丘陵地形上,各點之間相對高程較大,這給水準測量帶來了一定的不便利。另外,由於測區位於校園主幹道附近,且周圍有教學樓、圖書館、宿舍樓等設施,又由於人員的流量較大,容易對實習中的人員和儀器造成干擾或者帶來危險。

在實習過程中,滁州學院主要以晴朗的天氣為主,天氣較為炎熱,致使工作時間受限 ,也都給測量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三、技術設計:

1.四等水準測量:

水準測量方法:使用水準儀和水準尺,根據水平視線確定兩點之間的高差,從而由已知點的高程推求未知點的高程。在所選擇的閉合迴路上有若干個控制點(索要測出高程的點)。迴路上,每兩個控制點之間為一測段,每個測段中設置偶數個測站,站與站間距離應適中。施測方法及使用的儀器:四等水準測量中使用科利達水準儀,按照國家四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進行施測。各項限差:視線長度 前後視距差 前後視距累計差 黑紅面讀數差 黑紅面高差之差 高差閉合差 i角誤差≤80m ≤5.0m ≤10.0m ≤3.0mm ≤5.0mm ≤±√Lmm ≤20〃

2.導線測量:

(1).導線控制點的選擇控制點一般選擇視野較開闊的較高地勢處;每個控制點要和其前後控制點通視;控制點的選擇要易於查找。

(2).測量方法:採用閉合導線測量,即在控制點間佈設閉合導線,利用全站儀進行數據的觀測,將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集成在對全站儀的一次操作中。

各類控制點的佈設方案:經過實地勘察後,本小組以在點位穩定,安全性好,通視情況良好,便於觀測為原則在測區內選擇了12個點作為控制點(其中三個為已知的控制點),並在所選點處訂釘子作為標記,由這12個控制點構成閉合導線,並且以其中兩已知點左閉合導線測量

(3).施測中使用的儀器有:蘇一光全站儀設備1套,腳架一個,反射稜鏡2套。

(4).施測方法:在各個控制點的觀測時,導線的轉折角,導線邊,導線控制點的高程進行觀測,並量取儀器高和稜鏡高,其中對轉折角及導線邊長採用二測回觀測,以減少操作和提高測量精度。

(5).各項限差:半測回差 測回差 閉合導線長度 平均邊長 導線相對閉合差 測回數J6 方位角閉合差

≤36” ≤ 24”≤900m ≤80m ≤1/4000 1 ≤±40”√n【水平控制測量:(n為測站數) 】

四、作業方法:

1.四等水準測量:

本小組共有成員4人,在施測水準測量的時候,人員分配情況是:跑尺員(前,後尺各兩人),觀測員,記錄員 由四人按天依次進行輪換。

具體作業方法如下:在選取了合適的水準路線和固定點之後(水準路線見附圖),開始進行第一測站的觀測,將水準尺立於固定點上做為後視,水準儀放置在水準路線附近合適位置,然後在施測路徑前進方向上取儀器與後尺大致相等距離放置尺墊,在尺墊上樹立前尺。隨後觀測員對水準儀進行整平,並按“後後前前”的順序對後尺前尺進行讀數。在一測站完畢後,通知後尺移站,此時前一站的前視點變為後一站的後視點,按照與前一站相同的工作程序完成該站的測量,直到完成該測段為止。

2.導線測量

在導線測量過程中,對小組成員進行了如下分配:兩人負責稜鏡與配套腳架,一人為觀測員,一人為記錄員。

具體的作業方法如下:在組織組員對測區進行了勘察情況下選定了控制點,在確定已知點位置後,按照閉合導線觀測法進行觀測:將全站儀安置在第i站的基座中,稜鏡分別安置在後視點i-1和前視點i+1的基座中,進行導線測量,分別讀取六種觀測值:水平角β,距離S,豎角α,儀器高i,目標高;在同一測站處進行兩個測回的測量,對兩個測繪的結果進行檢校,結果合格後轉站,如前一站進行觀測,直到閉合導線測量完畢。

在整個過程中都應該遵守導線測量的對於誤差的要求進行。

五、計算成果及評價

我們在進行內業實習過程中,內業處理主要學習的就是”南方平差易20xx”的使用,該次實習的成果也是使用的”南方平差易20xx”處理的

1.四等水準測量:

本小組對水準路線進行了往返觀測,主要計算及其成果如下:

已知高程點個數:1

未知高程點個數:20

每公里高差中誤差 = 2.66 (mm)

最大高程中誤差[G4] = 1.81 (mm)

最小高程中誤差[K10] = 0.68(mm)

平均高程中誤差 = 1.28(mm)

規範允許每公里高差中誤差 = 10(mm)

[邊長統計]總邊長:4196.100(m),平均邊長:155.411(m),最小邊長:69.400(m),最大邊長:372.400(m)

觀測測段數:27

以上各項數據都滿足實習中對限差的要求。

2.導線測量:

在進行了內業計算後,本小組地形圖測繪的指標數據如下:

平面控制網等級:國家四等,驗前單位權中誤差:2.50(s)

已知座標點個數:4

未知座標點個數:10

未知邊數:12

最大點位誤差[D10_3] = 0.0059 (m)

最小點位誤差[D10_7] = 0.0036 (m)

平均點位誤差 = 0.0050 (m)

最大點間誤差 = 0.0051(m)

最大邊長比例誤差 = 7248

平面網驗後單位權中誤差 = 1.44 (s)

[邊長統計]總邊長:543.385(m),平均邊長:45.282(m),最小邊長:19.869(m),最大邊長:118.319(m)

以上各項數據也都滿足實習中對限差的要求。

第三部分,實習總結:

在實習過程中,我從技術,團隊合作,專業素質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收穫:

從技術方面來説,這次實習給了一次我將所學知識進行運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在實習過程中,許多原來並不熟練的知識逐漸被清晰的理解,許多原來沒有重視的方面也得到了鞏固,更在發現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到了不少新東西,在課本中所提到的技術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我有了比較深的體會:

1.實地測量前需要進行勘測:

在進行水準測量和導線測量之前,作為組長,我都組織大家對閉合水準路線和測區進行了勘察,做了預先的準備工作,這樣做的結果是小組成員對將要完成的任務有了直觀的瞭解和充分的準備,直接提高了作業的精度和效率。特別以水準測量為例,在施測前的下午,全組成員沿着老師所規定的水準路線進行了實地觀測,分析了施測過程中可能出現困難的路段,選取了作為測段終點的固定點,並對每個測段中的測站數進行了估計,回去後我們在對測區環境的具體分析之後設計了測量路線和中途設站圖,在測量的開展後節省了很多時間。

2.測量員所應注意的問題:

在實習過程中,我體會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提到的測量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由於相隔距離較遠,如果測量員不通知,跑尺員很難自行判斷讀數是否完畢,所以讀數完成後,測量員應該立即通知跑尺員,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員的勞動強度,避免跑尺員不必要的處於緊張狀態;對中整平的過程中,應儘量使得腳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這樣就可以減少腳螺旋過度的扭動,從而減少了下一站對中整平的時間;在測站放置腳架時,腳架的兩條架應該沿水準路線或閉合路線的前進方向,這樣在讀數過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測量員碰觸腳架而產生誤差的可能;根據我們小組讀的數據反映,誤差“較大”的點的值大部分是在讀數較猶豫的時候獲得的,因此,測量員讀數的過程中應該看準數據後立即讀數,如老師所説的,要做到“穩,準,狠”;

3.跑尺人員要注意的問題:

在跑尺工程中,每次跑尺時的前後距都要根據上一次的數據累計差進行及時的調整,使其不可以超限;在地面坡度較高的時候,應適當的多設轉站點,避免因為多次調整或重新設站造成的時間浪費,可以提高效率。

4.有關數字的的技巧:

在具體操作前,很多時候都覺得外業工作和內業工作中的數據計算都是按照既定的步驟進行,經過老師的指導,大家逐漸掌握了一些有關數字方面的技巧:在水準測量的時候,對於前後視距累計差這一項限差,記錄員在每一站讀數完畢後應該立即計算得出,這樣在下一站的時候就可以有意對其進行調節;

5.在對導線測量的碎步點的高程進行測量時,我們採用全站儀和水準儀兩種儀器均進行了觀測,發現水準儀採集的數據精確度較高,而全站儀採集的數據誤差較大,所以我們在進行控制點的高程進行測量時應儘量選取精度較高的水準儀進行測量。

測量實訓報告4

一、前言

由於地形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地形測量實習對培養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掌握具體工作程序和內容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由學校統一部署安排,我們工程監理專業所有學生進行了為期兩週的測量實習。本次測量實習的目的是鞏固、擴大和加深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着重培養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並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正確使用測量資料、識讀和應用地形圖、掌握施工測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礎。

通過實習要求達到:

1. 練習水準儀的安置、整平、瞄準與讀數和怎樣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程。

2.掌握經緯儀對中、整平、瞄準和讀書基本操作要領。

3.掌握鋼尺測量的一般方法。

4.掌握基本的地形圖繪製。

實習目的:

測量實習是工程測量教學的組成部分,處驗證課堂理論外,也是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訓練嚴格的實踐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的手段。通過實際地物測繪,可增強測定的概念,提高地形圖的.能力,為今後解決實際工程中有關的測繪工作的問題打下基礎。

通過本項實習使學生掌握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實用技術,掌握鋼尺測量的方法,熟悉土木工程施工控制網的佈網原則,掌握高程控制測量及平差的方法,掌握導線網的測量程序和座標推算方法,瞭解測繪大比例測繪大比例地形圖的程序,為學生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測量手段解決工程問題提供基本訓練。

實習任務:

測繪1:500地形圖。

儀器設備與用品

DS3型水準儀,DJ6型經緯儀,皮尺(50米),塔尺(2個),測釺(2),畫圖尺,半圓儀、畫圖板,符號手簿,測量記錄計算手簿、2H繪圖鉛筆、三稜尺、圖板、膠帶

1.確定點位

2.注意事項:

1)相鄰點位應通視良好,便於測角和量距;

2)點位應選在土質堅實、穩定處,便於保存點的標誌和安置儀器;

3)點位應選在視野開闊的地方,便於測圖;

4)點位應有足夠的密度,分佈均勻,以便控制整個測區。

實習地點基本狀況:

在測區範圍內,包括道路、樹、路燈、草坪、各種井蓋;教學樓和圖書館。實習地點大部分為水泥路面,周圍為瀝青馬路,行人多,給實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面積較小,地勢比較平坦,在儀器的操作方面講,實習的難度不大。教學樓和圖書館基本為長方形,形狀比較規則,易於畫圖和標註。

實習地點:洛陽理工學院西區,每個小組的測設範圍是250mx250m

起止日期:20xx年五月31日―20xx年六月11日

二、正文

實習內容

實習的第一天也就是20xx年5月31日,上午章老師給我們具體介紹了這次實習的內容和一些在實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注意事項。我們被分成8個小組,每組10個人,實習的內容就是每個小組完成一個1:500比例尺、範圍250×250m的地形圖一張。

上午領到器材之後,章老師給我們演示儀器的用法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儀器的正確的使用方法以及儀器的養護。讓我們各個來演示儀器從而解決了我們的以前的錯誤。之後我們大家便興致飽滿地開赴實習場地。

下午短暫的休息之後,老師又讓我們熟悉儀器。接着我們開始來找分頭來找控制點,控制點的選擇十分重要,各個控制點的間距要大致相等,距離大概六七十米左右,我們仔細的選擇控制點,開始我們選擇的控制點的角度出現大於180,我們決定重新選擇控制點。

6月1號上午,我們確定控制點來以及商量一下一下測量的任務分配和方法,以便開始了我們控制點高程測量的工作。我們這次四等水準測量採用的方法是雙面尺法,我負責的任務是全站的測量、計算與檢核工作。因為所用的儀器是自動安平水準儀,粗平之後就可直接讀數,簡單方便。記錄數據的同時便要進行計算,看本站的測量是否有效。比如前後視距差不得超過5m,前後視距累計差不得超過10m。雙面尺法的觀測順序是“後-前-前-後”,測得的數據比較多,數據之間的關係一定要清楚。尺子紅、黑麪有常數差K,兩把尺子紅面的起點不一樣,計算時有固定的公式。其中比較容易混淆的是數據(17)和平均高差的計算,需要加(減)100mm,以消除紅面起始點不同造成的影響。11站測完之後我便做了平差計算,環線閉合差為-23mm,在四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範圍之內。

下午短暫的休息之後,我們便在一起商量着水平角測量(導線網內角)和邊長測量的如何操作。因為有10個組員,所以決定分組進行,我被分到測量水平角。

測量實訓報告5

測量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測量學的學習和實習是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測量學輪廓。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它的內容主要包括測定和測設兩個部分,測量學要完成的任務在宏觀上是進行精密控制,測量和建立國家控制網,提供地形測繪圖和大型工程測量所需要的基本控制;為空間科技和軍事工作提供精確的座標資料;做為技術手段參與對地球形狀、大小、地殼形變,及地震預報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從微觀方面講,測量學的任務為按照要求測繪各種比例尺地形圖;為各個領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務;管理開發土地,建立工程控制網,進行施工放樣,輔助設備安裝,監測建築物變形的任務以及為工程竣工服務等。

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而這一任務是是有測量學的三個基本元素的測量實現的: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程測量。在信息社會裏,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過件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和水運測量學等多種分支學科。作為裝飾設計專業的學生,我們要重點學習的是普通測量學和工程測量學。普通測量學是基礎,工程測量學是專業分支。我們要掌握工程建設在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階段進行的各種測量工作相關知識。

一、實習目的與要求:

測量學教學實習是測量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鞏固、擴大和加深學生從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着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並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為今後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教學實習學生應達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主要儀器(水準儀及經緯儀。平板儀)的性能和使用。

(2)掌握地形測圖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能瞭解地形冊歸的內外業組織工作。在教學實習中,要注意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各項工作的練習。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加強勞動觀點、集體主義精神和愛護儀器的教育,使學生得到比較全面的鍛鍊和提高。

二、實習任務及內容:

(一)大比例尺地形測圖

1、任務:每小組測繪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為0.5m的地形圖。

2、內容:

(1)平面控制。敷設獨立導線網。

1)準備工作:儀器的檢驗校正、工具與用品準備。

2)外業工作:踏勘測區、擬定佈網方案、選點、標誌點號、角度觀測和距離丈量(導線邊長)、定向。

3)內業工作:外業手簿的檢查和整理、繪製控制網略圖、座標計算、編制平面控制成果表、繪製座標格網與控制點展繪。

(2)高程控制。

1)準備工作:水準儀檢校、工具與用品準備。

2)外業工作:踏勘、選點、水準觀測。

3)內業工作:手簿檢查、水準測量成果整理、編制水準測量成果表。

實習時間:20xx/12/28_20xx/01/12

實習地點: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武漢校區

實習報告人:李雲傑

實習指導老師:徐建梅

組別:第二小組組長:吳純龍

小組成員:王龍祺王成姚軍楊揚呂國偉

我們要掌握工程建設在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階段進行的各種測量工作相關知識。達到以下要求,具體要作到:

1、熟悉各種測量儀器的結構原理和用途,熟練使用水準儀、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

2、明白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是主要有三個方面:

(1)儀器誤差:這是儀器本身在製造的過程過程中它的精度所決定的,屬於客觀誤差來源。

(2)觀測誤差:由於測量者的技術及水平的限制,造成的觀測誤差屬於主觀誤差來源。

(3)外界影響誤差:測量是處於外界環境之下的工作因此或多或少會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如温度、大氣折射、地球曲率、地面沉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很難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

3、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要求作到:

(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

(2)提高測量者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

(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

4、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二測區概況省略。

三、實習過程:

(1)實地探勘,選好控制點,領取儀器工具。

(2)經緯儀的檢驗

(3)水準儀的檢驗

(4)四等水準測量的實習步驟及水準儀的正確使用方法。

(5)測回法及經緯儀的正確使用方法。

(6)業計算(四等水準的高差閉合差角度閉合差座標計算)

(7)根據座標展點

(8)碎步測量及平板儀的正確使用

四、收穫體會

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還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實驗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製和經緯儀,水準儀的使用,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由於實習過程中,我大部分時間是擔任着測量員的工作,因此體會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提到的測量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由於相隔距離較遠,如果測量員不通知,跑尺員很難自行判斷讀數是否完畢,所以讀數完成後,測量員應該立即通知跑尺員,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跑尺員的勞動強度,避免跑尺員不必要的處於緊張狀態;對中整平的過程中,應儘量使得腳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這樣就可以減少腳螺旋過度的扭動,從而減少了下一站對中整平的時間;在測站放置腳架時,腳架的兩條架應該沿水準路線或閉合路線的前進方向,這樣在讀數過程中就大大降低了因測量員碰觸腳架而產生誤差的可能。

根據我們小組讀的數據反映,誤差"較大"的點的值大部分是在讀數較猶豫的時候獲得的,因此,測量員讀數的過程中應該看準數據後立即讀數,如老師所説的,要做到"穩,準,狠";每當周圍有人或車經過時,應該將手握成空心拳頭來抓儀器的一條腳架,但手並不應該接觸到腳架,這樣隨時作好了保護儀器的準備,也不對儀器的對中整平及讀數早成影響,使用這樣的方法,成功的避免了一名小學生故意踢踹腳架所可能帶來的損失。

專業素質的角度來看,我也獲益非淺,使我更加意識到了測繪工作的科學性,精密性和艱苦性:即使在我們的實習這樣精度要求不太嚴格的測量工作中,許多限差的單位都是以毫米,秒等小單位來進行度量的,這是測繪工作具有高精密性的直觀的反映;在學校這樣相對比較容易的測區進行觀測,我們許多同學都感到了疲勞,更不用談那些在情況更為負責和困難地區進行的野外觀測了。

正是通過對測繪工作科學性,精密性和艱苦性的直觀認識,我更加體會到作為一名合格的測繪工作者應該也必須使自己具有相應的專業素質。因此,在實際測量中我們儘量作到仔細,錯了就返工,決不馬虎。認識到了在工程中,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一個小數點的錯誤就可能影響全局,這也培養了我們做事嚴謹的作風,而這也是專業素質的基礎。

五、經驗教訓

展點很重要,展點的好壞決定了測量的速度;實驗儀器的整平對實驗數據的誤差有很大的影響;水準測量和水平角測量均需檢查閉合差,超過差限一定要重新測量;使用平板儀定向一定要精確,不然嚴重影響圖形的整體方位;小組成員的合作很重要,實習小組的氣氛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的進度。

測量實訓報告6

學校:山東農業大學

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

專業班級:房建2班

姓名:

學號

實習是掌握專業知識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為了鞏固學習課堂基本理論,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聯繫課堂知識和實際應用,培養我們實際工作能力。我們學院的工程地質教授劉老師組織帶領我們前去濟南長清區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地質實習,我們先後在濟南長清區饅頭山、靈巖寺和蘇莊進行地質實習。老師在現場針對巖石不同種類、性質和形成原因及斷層的形成及結構展開介紹解説,使我們對巖石和斷層有更實際性的認識與瞭解,在蘇莊通過現場繪製所在地質圖,向我們解釋了不對稱的背斜的成因,向我們講解了背斜的制高點並不一定是山的制高點,而且還現場教給我們如何使用地質羅盤,讓我們自己進行現場的測量。

一、實習目的:

1.鞏固學習課堂基本理論,增加學生的實踐經驗,聯繫課堂知識和實際應用。

2.學會在野外識別巖石,簡單分辨並分析成因。

3.瞭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4.瞭解和學習使用地質羅盤儀,並測量巖石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5.基本掌握斷層、滑坡的類型及野外識別它們的特徵。

6.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鍛鍊我們的吃苦耐勞、艱苦努力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

二、實習時間

20xx年5月4日——5日

三、實習地點:

1.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內的饅頭山

2.濟南市長清區的靈巖寺風景區的靈巖山

3.濟南市長清區蘇莊

四、實習內容

第一站:濟南長清饅頭山

時間:20xx-5-4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於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這説明這山的外形特別像饅頭。 2003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蹟保護區。因為,它那豐富的皺紋和陳年脈絡,忠實地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

饅頭山地質構造:

本次實習的主要的觀察寒武紀系饅頭山組等地層,該地層為華北地區標準地層,也就是可以用該層地層與其他工作地區地層對比。

一、饅頭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兩米,巖層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灰色,風化程度非常的嚴重,裂隙發育大,我們在工程中應儘量避開

第二層是由石灰巖組成,該層巖石深入山體,厚約四米,巖石呈灰綠色,此處的裂隙極有可能發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應注意勘探。

第三層是頁巖,厚約八米,巖石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褐色

第四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十三米,顏色顯紫色

第五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六米,顏色呈現土黃色,裂隙發育輕微,有利於工程實施

第六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黃綠色。

第七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綠色,空隙發育,石灰巖表面覆蓋物為填充在裂隙中的雜質。

第八層為頁巖,厚度約七米,顏色為紫紅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為石灰巖,厚度約兩米,顏色為灰白色,縱向裂隙發育比較大,但是橫向裂隙發育小,前度較高。

第十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五米,顏色呈鮮紅色,由於該層位於山頂,所以此處巖石風化嚴重。

二、毛莊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為紫紅色,頁巖中含有云母

第二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十三米,顏色呈現紫紅色

第三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四米,顏色為紫紅色,由於該處地勢高以及各種外力因素,使得該巖層水土流失嚴重,表面基本無植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巖,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三米

四五六層集中在一塊巖石上,但類別不同。

第二站:靈巖山

時間:20xx-5-4

看完饅頭山後,我們又驅車去了濟南長清泰山西北支脈萬德靈巖寺,到這裏來的.原因是

這個地方的靈巖山,曾有過較明顯的斷層與滑坡,並且現在形成的山體恰好適合我們的實習。

(1)斷層:

斷層是巖體破裂後兩側巖塊產生顯著位移的斷裂構造。

斷層要素:

1.斷層面和斷層帶

兩側巖塊發生相對位移的斷裂面斷層面,可以是直立的,大多是傾斜的。斷層產狀用斷層面的走向、傾向和傾角表示。規模大的斷層往往沿着一個帶錯動,稱為斷層帶。

2.斷層線

斷層面與地面的交線稱為斷層線,表示了斷層的延伸方向,其形狀取決於斷層面的形狀和地面的起伏狀況。

3.段盤

斷層面兩側發生相互錯動的巖塊稱為段盤。斷層面傾斜時位於斷層賣弄上部的稱為上盤,下部的稱為下盤,斷層面直立時常用斷塊所在的方位表示,如東盤、西盤等。

4.斷距

斷層兩盤沿斷層面相互錯動的距離。

斷層類型:

1. 正斷層: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

2. 逆斷層: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

3. 平移斷層:兩盤沿斷層走向相對水平移動的斷層。

(2)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 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巖土體沿着慣通的剪切破壞面所發生的滑移現象。滑坡的機制是某一滑移面上 剪應力超過了該面的抗剪強度所致。

滑坡的識別方法

在野外,從宏觀角度觀察滑坡體,可以根據一些外表跡象和特徵,可粗略的判斷它的穩定性。

1.後壁較高,長滿了樹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穩定;

2.滑坡平台寬大、且已夷平,土體密實,有沉陷現象;

3.滑坡前緣的斜坡較陡,土體密實,長滿樹木,無鬆散崩塌現象。前緣迎河部分有被河水沖刷過的現象;

4.目前的河水遠離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灘、階地分佈;

5.滑坡體兩側的自然沖刷溝切割很深,甚至已達基巖;

6.滑坡體舌部的坡腳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第三站:濟南長清蘇莊

時間:20xx-5-5

蘇莊斷層

斷層面向右傾斜,上盤相對下降,為正斷層,中間部分密度較小,土質較鬆。重點:最好的標誌層就是上部土壤,上部土壤厚的説明下降了,厚多少説明下降多少。

測量實訓報告7

實習單位:

實習時間:

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一、實訓的目的、作用

水利工程測量實訓的目的是使之在掌握了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在工程設計、施工以及管理工作中正確使用地形圖及測量資料的能力。

二、實訓的要求和任務

通過進行水利工程測量實訓,使之能掌握普通水平儀及經緯儀的使用方法及檢核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原理及方法;掌握水工建築物的施工放樣方法;掌握正確識讀地形圖及正確應用相關測量信息的方法。

三、實訓工作內容

1、閲讀教材及實習指導書的有關內容,並查閲相關的測量技術規範。

2、領取儀器並檢驗(水準儀一套、3m水準尺一套、經緯儀一套、50m手搖鋼尺一把、測釺二個、水準記錄本一本、測回法記錄本一本、量距記錄本一本、繪圖板一塊、繪圖鉛筆、三角尺、計算器等)。 四、控制測量 1、選點

本次實訓的控制測量區域選擇在寶坻區環城南路公園,採用閉合導線,沿香樟林公園小路,共佈設了5個點。圖根點的選擇均為通視良好,易架設儀器和量距的地點,A01和A05號圖根點採用鋼筋水泥樁埋設,其餘圖根點採用木樁埋設。

2、量距

本次量距採用50m手搖鋼尺,共丈量了11段距離。實地丈量時,A03和A04段由於超過了50m長,採用經緯儀進行直線定線後,分段進行了丈量。丈量後,進行了水準測量,並通過傾斜改正值計算公式△Dh=h2/2L進行傾斜改正,閉合導線總長為366.120m。

3、水準測量

本次實訓的圖根水準測量採用閉合導線,共5個圖根點(A01-A05),高程系統採用假設高程(A01=250.000m),採用等外水準測量,水準儀使用北測產DSZC24型自動安平水準儀進行觀測,儀器編號為270564,尺墊用生鐵尺墊,共2個。採用雙面尺法進行讀數,當紅黑麪測出高差大於±3mm時,該測站進行重新觀測,各圖根點之間的高差閉合差容許值不能大於fh容=±40 mm。在進行觀測時,A01~A02段和A04~A05段的高差閉合差均大於了容許值,進行了重新觀測,直到小於高差閉合差容許值為止,整個閉合導線的高差閉合差為+6mm,小於fh容=±40 =±24mm,該水準測量成果可用。

四、實習心得

相比於以往的教學型實習,真正的工程(實習)顯然能夠更好的體會所學到的知識。事實也確實是如此,通過這次實習,我真正的體會到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

1、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繫起來,這就是工科的特點。通過此次實踐鍛鍊的機會,使我不僅鞏固了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我們不僅掌握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基本操作,還有學會了施工放樣及地形圖的繪製方法,獲得了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進一步熟練了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計算和繪圖能力,並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了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礎的知識。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完成這次實訓的原則是讓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能夠熟練掌握測繪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儀器的用途,熟練了儀器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瞭解瞭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

3、務必做到求真務實。測量是一項務實求真的工作,半點馬虎都不行,我們在測量實習中必須保持數據的原始性,這也是很重要的。為了確保計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我們得反覆校核對各個測點的數據是否正確。我們在測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錯誤,比如讀數不夠準確,氣泡沒居中等等,都會引起一些誤差。因此,我們在測量中內業計算和測量同時進行,這樣就可以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同時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節省了時間,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4、每個人都需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在這次實習中讓我充分認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一個人的一個粗心,一個大意,都可能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甚至是帶來一生都無法彌補的損失。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習不僅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這次實訓,可以説為我們今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讓我們做到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也讓我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在我們以後面對實實在在的工程測量任務時,來不得半點推委和逃避,野外作業也沒有給你回去翻書的時間,一切都必須在現場解決,只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才能圓滿完成任務。總的來説,這次實習讓我體會到了外業的艱辛,內業的耐心,工作的細心,不僅鍛鍊了我的意志,讓我的測量技術更加的成熟,也讓我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高,更使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測量人員應該具備的專業素質和修養,測量工作的順利完成離不開嚴謹細緻、吃苦耐勞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測量實訓報告8

在第二學期末,我們進行了為期14天的工程測量實習。

這次實習的內容是對工程測量知識的實踐化,實習的要求是讓每個同學都對工程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夠達到基本掌握的程度。這次實習與以前的課堂實習相比,時間更加集中、內容更加廣泛、程序更加系統,完全從控制測量生產實際出發,加深對書本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掌握與綜合應用,是培養我們理論聯繫實際、獨立工作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質。也是一次具體的、生動的、全面的技術實踐活動。

在實習的第一天,由xx老師給我們做了實習的動員。在動員會上,x老師強調了本次實習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水電校地理條件較複雜及建築物密集等因素給本次實習帶來的困難。並鼓勵同學們努力克服困難,努力完成本次實習。還講解了儀器操作、搬遷中的注意事項,並要求在實習期間自行保管實習備品。本次實習中需要用到的儀器主要有水準儀、水準尺、腳架、經緯儀。當天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室外的測量工作。

一、實習目的

1、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2、通過實習,熟悉並掌握三、四等控制測量的作業程序及施測方法。

3、掌握用測量平差理論處理控制測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通過完成控制測量實際任務的鍛鍊,提高獨立從事測繪工作的計劃、組織與管理能力,培養良好的咱也品質和職業道德。

5、熟悉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工作原理。

二、實習建議

為期兩個星期的工程測量學習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性。測區是我們重慶市永川區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校區,雖然測區比較大,基本上是整個學校,測繪圖也是我們整個學校的平面圖,為了能儘快地完成任務,我們小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進行測量,我們在測量的過程中也並不感到累,也沒有感到辛苦,反而還能自得其樂。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繫起來。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信息社會裏,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建築工程系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三、實習總結

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温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瞭解瞭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

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

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後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瞭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幹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現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兩個星期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過我們小組的反覆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終於按時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並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經緯儀測量的過程當中,有的過程出現了大的誤差,經過我們的重新測量計算,誤差範圍也減小到了可以允許的範圍裏。

3、還有就是計算問題,計算必須由兩個人完成,一個初步的計算,一個檢驗,不過,在此過程當中,也還是出現了計算錯誤的問題,我們在不斷的重複檢驗之中算出了正確的數值,儘量減少誤差。

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標籤: 報告 實訓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7y8ex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