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50字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50字

朝花夕拾的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1925年,魯迅在北京擔任大學講師期間,因支持學生運動而受到當時所謂“正人君子”的流言攻擊和排擠。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製造“三·一八”慘案。作者魯迅寫下《紀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熱情支持學生的正義鬥爭,控訴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結果遭到當局的通緝而不得不遠走廈門避難。《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雖然都是在追憶往事,但也是“借題發揮”,影射、譏諷當時的社會現實。

寫作時間

《朝花夕拾》作於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前5篇寫於北京,後5篇寫於廈門,曾先後發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總題為《舊事重提》。1927年5月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並作了《小引》,7月又寫了《後記》,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印行。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50字

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着濃烈的抒情氣息,往往又夾以議論,做到了抒情、敍事和議論融為一體,優美和諧,樸實感人。作品富有詩情畫意,又不時穿插着幽默和諷喻;形象生動,格調明朗,有強烈的感染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每章概括50字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朝花夕拾每章概括50字

1.《狗·貓·鼠》描寫了作者仇貓的原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2.《阿長與山海經》記述作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表達了對她的'懷念感激之情。

3.《二十四孝圖》重點描寫了在閲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的悲慘處境。

4.《五猖會》以趕會為背景,描寫了封建制度對兒童天性的束縛和摧殘。

5.《無常》通過描寫無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於黑暗的社會,憤慨於人世的不平。

6.《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作者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嚴格但不乏樂趣的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鋭矛盾。

7.《父親的病》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8.《瑣記》回憶了隔壁家表面對孩子好,其實是暗中使壞的衍太太,描寫了她是一個自私自利.奸詐.壞心眼的婦人。

9.《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及他決定棄醫從文的原因,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

10.《範愛農》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朝花夕拾的主要內容

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後三篇敍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後回國教書的經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醜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着濃烈的抒情氣息,往往又夾以議論,做到了抒情、敍事和議論融為一體,優美和諧,樸實感人。作品富有詩情畫意,又不時穿插着幽默和諷喻;形象生動,格調明朗,有強烈的感染力。

朝花夕拾的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曾字豫山,後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校(肄業)。“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73kj4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