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簡單的推理教學反思

簡單的推理教學反思

簡單的推理教學反思

簡單的推理教學反思

篇一:簡單的推理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要求孩子們能根據提供的信息,進行判斷、推理,得出結論,使學生初步接觸和運用排除法。教材試圖通過一些生動有趣的簡單事例,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滲透數學的思想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二年級的孩子由於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具有較高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在開始時通過猜老師的姓氏,挖掘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從最簡單的隨意猜測到簡單推理,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使學生儘快進入角色,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最後設計形式生動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趣,練習層次分明,有坡度、有新意,充分體現生活化、自主化、開放化。既鞏固了新知又拓展學生的思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但實際的課堂還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探討的地方:

一、多媒體和推理過程的緊密結合

簡單推理是邏輯思維能力的一個部分,作為二年級的學生,簡單的推理只是個開始,學生在生活中,數學問題中已經無形的接觸了一些簡單的推理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識經驗,只不過沒有意識到這是推理的內容而已。而這節課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敍述推理過程,怎樣才能突破學生推理敍述的教學難點呢?通過

課件有效的動畫形式,引導學生步步表述這一過程,從而有效簡化描述的過程。讓學生根據所給的提示,清晰表述自己在推理過程中的想法。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只有想得清,才能説得明。

二、語言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數學的課堂因體現簡潔性。雖然以前也上過公開課,但相比之下在這次的準備課中我學到了備課時不僅僅要考慮這節課的流程設計,體會更多的是教師語言的細緻,對於學生每一種出現的回答都能做到充分的預設和簡練的提問方式,具有明確的指向性並起着足夠的引導作用。比如我在教學探究“含有兩個條件的推理”時,就一句提問方式的轉變,更有果效的引導學生從兩種思維去得到兩種結論,有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水平。

篇二:簡單的推理教學反思

在歷經兩次試講之後,今天正式講完了《簡單的推理》這一課,儘管課堂流程較為順暢,孩子們的表現也十分積極踴躍,但經過丁老師的指導和點評,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這節課是一節方法十分靈活的課,思路較多,孩子們思考的角度都不盡相同,即使老師不去講解,孩子們也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解決每一個問題。於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基礎為依據。我在課上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例題的講解,但究竟如何培養孩子的推理能力,怎樣讓孩子產生真正的學習需求,便要從教師設問中仔細推敲。環節上,對於一些細節,如信息如何給,怎樣讓孩子自發感受到推理信息的重要性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對於孩子們自己的解決方法,教師要認真傾聽,並適當地給予鼓勵,對他們想到的方法要做適當評價,尤其是使用了推理關聯詞語:例如不是……就是……,因為……所以……等等。引導孩子多用這樣的關聯詞語解釋推理的依據。

在依據孩子們的學情確立好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之後,便是想好用何種手段、何種方法幫助孩子們架好橋樑,達到目標了。本節課大多是老師問,學生答。僅有一個小組合作的環節,由於時間不夠充裕,也不能讓孩子們都到講台前展示,便是不少學生失去了興趣。於是,可以考慮發給各組一張學習單,讓大家一起解決問題,真正做到課上有事做,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解決問題。

課上,我偶爾會感到緊張,我想,這是由於沒有做到充分了解學情,對學習目標瞭如指掌,對孩子們目標達成度不夠自信的原因。這是一個教訓,要做到以上幾點,必須仔細研讀教材,瞭解編者意圖。找好學生起點,以孩子的角度向他們傳授抽象的數學知識。希望下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教材中學到的推理知識,不過是幫我們解決數學知識,而真正能夠達到學以致用便是學生可以利用邏輯推理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例如:怎樣合理安排時間?怎樣設計最短路線?很多與大家衣食住行都分不開的問題都需要用推理知識去解決。看來,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只是就題論題,那孩子的能力還是得不到什麼真正的提高的,而是要設計一些環節,讓他們產生思維碰撞,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挑戰困難,才是真正的教會他們推理的思維。

篇三:簡單的推理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廣角》簡單推理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邏輯推理知識是人們在生活和科研中很重要的知識,人們從事學習、科研、經濟和法律活動(如偵破、審理案件)都要用到推理,計算機就是以數學邏輯為基礎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傳統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這部分內容,這方面的知識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如何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並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重點要探究的問題。

“簡單推理”這一教學內容包括主要是讓學生根據已知條件通過活動判斷出結論。邏輯推理思維性比較強,也比較抽象。兒童的生活裏,已經積累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識經驗,只不過沒有意識到這是推理的內容而已。皮老師通過自己的巧妙地設計,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提煉出數學問題,激發出數學思維,整節課興奮積極,情緒飽滿,無論是在知識、能力還是情感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發展。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突破:

第一:把抽象的數學問題生活化、情境化,讓學生親近數學,喜歡數學。

數學對於兒童來講是抽象的、陌生的,這節課邏輯性的推理對學生來説更是如此。但生活對於兒童來講則上形象的、熟悉的,像我們小時侯玩的猜左右手的遊戲,二年級的學生可能現在也都正玩着。在兒童的知識經驗裏,已經儲備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識經驗,這節課我以學生已有經驗,思維為起點,在課中優化這些以“生活”為背景的教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引入課堂。用孩子們喜歡的猜禮物,猜小羊、猜花,猜帽子等遊戲貫穿整節課,讓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中,調用各種感官去體驗、感受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使抽象的推理變得直觀,感受抽象的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體驗到“我就在數學之中”,從而自然的去喜歡數學、去研究抽象的數學,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第二:注重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溝通前後知識的聯繫。

從兩個條件的簡單推理到教學“含三個條件的推理”,教學內容的逐步深入,環節過渡巧妙,學生在我的引導下推理有理有據,教學氣氛輕鬆而活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高度達成。

特別是在教學“含三個條件的推理”時,我着重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並總結出,當有三種可能時,我們可以根據題目的其他條件,轉化為有兩種可能,變為用“不是…就是…”來推理。這種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的轉化思想,是學習數學的最好的學習方法之一,我在這進行了有效指導和總結,意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為孩子的後續發展做出努力。

第三:注重語言表述,在表述過程中進行邏輯思維的訓練

在“含有兩個條件的推理”的教學過程中,我訓練學生用“不是…就是…”來敍述推理的過程,“含有三個條件的推理”的教學則訓練學生用“不是…也不是…就是”來敍述推理過程,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對於推理這個教學內容,語言敍述是一種推理方法,孩子們在這種敍述的過程中,逐步領悟到“含兩個條件和含三個條件的推理”方法。我也注重引導孩子在語言敍述方面的完整性。如果每個孩子都能用這麼清晰的語言把推理的過程敍述出來,那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就非常強了。

通過這節課,也引起了我的兩點反思:

1、推理其實也就是逐步排除。老師在引導學生總結得出方法時是不是該引導學生髮現,有兩種可能時,排除其中一種情況就可以確定事物,這個過程用“不是…就是…”來描述。有三種可能時,排除其中的兩種就可能確定,用“不是…也不是…就是…”來描述。這樣總結其實也是一種方法的總結,為孩子們以後進步一學習有四種可能排除其中的三種就可以確定事物,有五種可能排除其中的四種就可以確定,為孩子們的後續學習做出準備。

2、推理的方法不僅僅是用語言來敍述,還有畫圖,連線,表格等,我在本節課把這些方法進行滲透的不夠。我只是給孩子提了或是我自己泛泛的進行操作,學生沒有實際的動手應用這樣不利於學生掌握這些推理方法。

最後就是針對人教版的數學廣角,所有的數學廣角都是着重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數學思維能力強的孩子這樣的課上起來很投入,而能力弱的孩子就是被動的在聽課,如何讓數學思維能力較弱的孩子在這樣的課中也生動起來,也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篇四:簡單的推理的教學反思

總的來説,通過本堂課的教學,我認為學生基本掌握了課前預設的目標及重難點。

一、幾點體會。

1、課堂需要一點“小聰明”,不時地出出“新花樣”。

“怎樣在學生操作時有效地組織教學”這一問題一直困擾着我,今天我製作了一點教具“小小偵探章”,把它作為獎勵,獎給表現出色的孩子,同時,這又是穿插於課堂的一條主線,小小偵探來推理。同時,在一開始的“亂猜”階段,我以“賭押”分心理,讓我學生深深體會,亂猜賭博是要付出代價的。嘿,就是這小小的兩招“新花樣”,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思維沉下來,聽得認真,坐得端正,思考積極,團結合作了。由此看來,課堂需要一點“小聰明”,不時地出出“新花樣”,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思維才能調動起來,有所發展。

2、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進行激勵評價。

同時,我也看到,老師讚揚的話語對學生起到了多麼大的作用啊,這種積極主動的學習對於課堂來説是多麼重要。課堂上有效的激勵機制,無論物品、語言、還是眼神、手勢一定要達到鼓勵的作用。只有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感與態度,才能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例如,有位學生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後,我説“你的想法很獨特!”“你能用自己聰明的智慧解決了問題,你真棒!”這樣學生就可能在內心深處形成一股強大的心理推動力,在潛意識裏產生了向表揚目標努力的追求,但任何一個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總是存在着個性差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學習缺乏主動性的學生來説,教師更應該做好激勵評價,如當學生遇到困難回答不出時,教師可以説“你肯定能行,再動動腦子,好好想一想!”在教師真誠的期待中,學生能產生積極身上的情感體驗,在不斷的嘗試中獲得成功。

3、創設故事情境,為學生提供探索空間。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階段正處於一堂課的起始階段,處理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情緒。所以我創設了一個有趣連貫的故事情境,以小小偵探章入手,又利用該題材巧妙地將兩個例題及練習串起來,抓住學生愛玩,好表現的天性,繼而引出一連串的推理問題考題——三隻貓考官,考題逐層深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聯繫生活實際,並豐富對搭配問題的感性認識。努力做到寓教於樂,將數學的現實性與趣味性有效地結合起來。

4、自主探究,同桌合作交流,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一個和尚擔水喝,兩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雖然有點偏面,但研究表明事實也證明最有效的小組合作方式為兩人合作。在教學過程中,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此基礎上,進行同桌小組合作學習,然後進行全班交流學習。學生對簡單推理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通過觀察、分析、合作、交流,總結認識了推理要遵循有序,全面地思考方法,初步建立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理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留了充分的探索時間與空間,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從而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我也以學生的身份和學生一起探究、交流。學生有疑問的時候,我適時地幫助他們排除障礙。在放手讓學生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困難,個別學生有一些困難,在小組合作和全班交流反饋時也解決了此問題,充分體現了合作學習的優勢。

5、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重視學生的語言表述。

抓住教學重點,從引導到指出,再到明確,反反覆覆地讓學生回答,從扶着説到自己能説,再到歸納總結,步步深入。在明確推理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教師只是以一個引路人的身份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小結,使推理過程簡潔有條理。在整堂課中,時時出現過程的鞏固,讓學生在短短一節課當中,牢牢地把握有序、全面地思考的意識。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還處在直觀思維狀態,且較為無序。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我採取了兩個措施,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第一,藉助童心提出各種猜測情境要求,讓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推理,逐步做好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第二,重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重點讓學生説説推理過程,通過比較、分析,引導學生進一步驗證不論哪種方法都要做到有序、全面地思考,從而使學生的無序思維逐漸向有序思維過渡,並使思維明晰化、條理化。

6、教學策略循序漸進,設計上體現層次性和坡度性,給學生提供思維發展的空間。

教學過程中注意了活動的層次性與目的性。如在解決推理問題的策略上,我力爭體現從具體逐漸到抽象的過程,讓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由操作到思維,從特殊到一般的知識形成過程;從猜測信息的數目上,原則上力爭體現從簡單逐漸到複雜的過程,即經歷兩個修信息——三個信息從——四個信息的過程,從而讓活動富有層次性。每一個活動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之前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

7、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法指導以及策略的多樣化與優化——和諧在水平差異中自然流淌。

學生受家庭條件與各種條件的差異,想法也不同,解決每一道的策略也不同。因此,我在設計中沒有過多的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讓學生髮揮自己的創造性去解決問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解答。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使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張揚。如:在猜紅花時,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推理,來表達,給學生髮揮的空間。又如:在排名次時,讓學生自主設計,尊重學生的創造性與想象力。再如: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説一説怎樣想的?選擇的背後是驅使學生主動的調整自己的思維,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這個過程已不再是教師的外在要求,而是變成了學生自發的內在需要,直觸學生的內心。此時,學生思維顯得自然,貼切,並富有效果。

8、課堂銜接緊密。

巧妙地將各個環節連接在一起,能夠一直將學生的思維牢牢地注意在課堂學習上,充滿激情,與學生的距離近了,課堂氣氛也和諧了。

9、板書,給學生一個完美的畫面。

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教學已滲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深受師生的青睞,然而,板書被忽略了,成了課件的附屬或補充。實際上,數學課的板書與語文課一樣也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無聲的語言;是教師教學的微型教案;是學生認知結構的導航圖。板書不僅能突出知識的重點和難點,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功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服務。新穎、科學、富有情趣的板書還能傳遞信息,進行思維訓練。教師的一手好字、一幅好畫、一張簡明的圖表,對學生來説都是一種美的享受,它能使人情緒高漲,產生強烈的求知慾。無疑,在這樣的氛圍中,學與教必定是高效的。

二、幾點思考

教授專家也一直感歎完美無缺的課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難。所以我所能做的事是儘可能追求更好,更貼近學生實際的課堂教學。回顧這堂課的點點滴滴,我覺得還有不少地方有待改進:

1、課堂評價。

其實在這堂課當中,學生的精彩發言應該是很多的,可我就是想不起來用什麼合適的詞語去表揚他們,以激發他們的更高的學習熱情。

2、教育機智。

這是作為一個優秀教師所必備的,這也正是我所缺的,在這一堂課的40分鐘裏,可以這麼説我最緊張的就是學生的回答,如果他們的回答跟我的預設相差很遠我該怎麼去應對,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這一堂課下來我發現自己講的實在是有點多。

3、教師自身的反問。

通過反問促使學生把知識從知其然轉化為知其所以然,這有利於促進學生數學認知的發展。這是今後在教學中應該努力的一方面。

4、關於動手操作活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具體實踐中,我們的確感受到這些學習活動方式的轉變,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氣和活力。尤其是通過動手操作解決知識的難點,得到老師的共識,因為學生尤其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一個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展過程,只有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積極思維,獲取知識,才能有效地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兒童思維形象性的矛盾。但在具體實踐中,動手操作被部分教師奉若神明,猶如一瓶“萬金油”,東抹西塗,卻很少考慮動手操作的的時機和有效度,“副作用”明顯。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讓學生動手活動來猜,有沒有必要?

5、重視總結性語言的作用。

課堂上我追求讓學生自己來表達,所以説法有多種。課後,我想其實學生對這種推理過程的表述還是比較困難的,在總結時,如果教師自己來做一個小結,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能加強學生的表達能力。

最後,再説幾句心裏話,正如一開始我就知道,今天將是我本次大練課活動的終點站, 但是我努力了,我付出了,我就不後悔。其實,每上一堂課,我們都付出了很多很多,都經過了精心的準備;當然我們也得到了很多很多,在準備的過程當中,我思考了很多,在上課的過程當中,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鍛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vyrw0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