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學校科技教學工作計劃報告

學校科技教學工作計劃報告

學校科技教學工作計劃報告

學校科技教學工作計劃報告

篇一:小學科技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時間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以課程改革為契機,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學生科技教育力度,努力在學生中宣傳科學思想,提倡科學方法,傳播科技知識,宏揚科學精神,引導廣大學生建立科學世界觀,科學發展觀,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從學校實際動身,本着堅持學校科技特點教育,並有所突破的原則,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動身,設計展開科學普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實踐中成長,逐漸進步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學生主動學習、酷愛科學、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二、現狀分析

1。 學校領導對科技教育的重要性達成共鳴,十分支持科技活動的展開,並積極幫助科技組規劃未來發展。

2。 隨着科技經費投進的增加,有關科技教育所必須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條件不斷地完善和改進。

3。 科技活動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活動基礎紮實,內容豐富,參與面廣泛。

4。 科學教師隊伍氣力相對薄弱,目前專職教師1人,兼職教師2名,其他教師的科技輔導能力有待進一步進步。

5。 學生科學素養有待關注和進步,他們缺少持久、連續地完成

科學活動,刻苦、深進、持久、爭先的品質不夠。

三、主要工作

1、常規科普教育工作:

(1) 結合大隊部工作完善班級科技園地(植物角、科技園)的建立工作。

(2) 校園科技成果展現欄的更新及佈置工作(宣傳欄、黑板報等)。

(3) 抓好科技教師參加培訓的學習。

(4) 結合學科特點,深進發掘教材中科學教育的素材。展開好探究、自然、勞技、計算機等各學科的科學實踐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科學態度、品質和人文精神的培養。

(5) 通過為班級、為教師提供、定閲一批有參考價值的書籍和報刊。幫助全體師生豐富信息及有關理論。

(6) 展開校級科技之星評選,表彰在科技活動中表現優良的學生。

(7) 提拔科技能力出色的學生進進科技社團,為各級科技比賽儲備人才。

(8) 展開校園科技節。

2、特點科普重點工作:

(1) 繼續將環境保護教育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展開相干主題的科普系列活動。

(2) 以沙依巴克區科技創新大賽為學校科技活動的抓手,展開形

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增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使科技活動成為學生一展身手的舞台。

(3) 組建校級科技社團,積極組織,認真練習,根據學校具體情況,有計劃的選擇適合的項目展開比賽活動,不斷進步獲獎的數目與層次。

(4) 廣泛展開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有益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科技活動,使100%學生都能參與普及型愛好活動。

(5) 規範科學課堂教學,要請教師充分利用現有的科學教育室場、裝備,認真展開好各項科學實驗。

(6) 嘗試展開“家庭實驗室”項目,讓學生把部份實驗帶回家,以家庭為單位,家長與孩子互動參與的情勢完成學校中沒法實踐的實驗項目。

本學期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努力營造濃郁的科學氛圍,激發少年兒童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積極推動校園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能力獲得進一步發展,科學文化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推進我校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

二、活動主題:走進科學 走進夢想

三、活動時間:2015年5月

四、參加對象:全體學生

五、活動內容:

(一)前期熱身類

1、讀一本科普書籍(各班主任負責)

專題閲讀:每個學生至少帶1本科普類圖書或雜誌(報紙)帶到班級圖書角,也可新購科普類圖書帶到班級交流閲讀。每人讀一本科普圖書或雜誌,聯繫實際寫一篇讀後感或讀書筆記。3—6年級每班上交3篇電子稿給李玲老師,時間:5月11日 。

2、説一説科學家的故事(各班主任負責)

以“科學家的故事”為主題,利用本週時間讓學生通過報刊、書籍、上網蒐集等方式查找有關科學家的故事,然後在班上與同學們分享自己所集到的科學家的故事,談自己的感受——重點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穫,如科學家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你打算怎麼做等。(故事力求短小精悍,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這活動中去)班會課記錄於5月9日上交給李玲老師。

時間:5月8日班隊。

3、看一場科普電影(科學組負責提供視頻,班主任組織觀看)科學組提前把科普電影拷貝到U盤,班主任下載後組織學生觀看。時間:5—6年級, 5月10日 科技社團

3—4年級, 5月11日 四節課後

管理:班主任

(二)展示評比類

1、出一份科普小報

參賽對象:5—6年級

作品要求:

(1)5—6年級各班選送3份科技手抄報交給李玲老師,由李老師組織評委展評。

(2)手抄報統一用8k圖畫紙,所有參展作品均單面使用。版式要和正規報紙相似,如有報名(報頭)、期號、留邊、插頭、欄目、編報者等內容。圖片要與文字並重,文字要工整清晰。既要美化版面,又要與內容互相補充。

(3)內容以科學知識為主(標題自擬)。

(4)講究排版藝術,要求圖文並茂、色彩協調、錯落有致,整體效果好。

評獎辦法:按選送人數的80%獲獎,一、二、三等獎若干名。評獎時間: 5月15日

2、畫一幅科學幻想畫

參賽對象:3—4年級

作品要求:

(1)3—4年級各班選送3幅科幻畫交給蘇雪婷老師,由蘇老師組織評委展評。

(2)少年兒童在理解的科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想象,運用繪畫語言創造性的表達出對宇宙萬物、未來人類社會生活、社會發展、科學技術的遐想而產生出來的繪畫作品。少兒科幻畫是真實反映孩子

篇二:科技活動室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在科學方面的素養。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為後繼的科學學習、為其它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二、目的

使學生娛樂身心,而且可以學到各種科學知識,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愛好和興趣,以利培養學生不斷追求新知,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創造的精神。使他們從小熱愛科學,學習科學,長大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人才。

三、活動方式

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特徵,參加科技活動小組的學生成員為7至9年級的學生。學生為主體,教師在過程中只適時的指導。以學生動手為主,理論教育為輔。

四、活動時間及地點:

1、時間:活動時間為每週一、週三、週五的活動課,每次活動時間必須保證在40分鐘。

2、地點:科技活動室。

五、活動內容:

在本學期中,我校科技活動小組活動制定以內容:①小

發明、小製作②科普活動③科技小實驗等形式

課外科技活動的作用和效果往往是課堂教學所代替不了的,它可以以課堂教學為基礎,又可以完全脱離課堂教學,它可以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和延伸,也可以進行一些課本學不到的東西。課外科技活動的形式機動靈活、多種多樣。要注意“點”和“面”結合,也就是要把羣眾性活動和個別性活動結合起來。

1、多種形式培養興趣,生動活潑發掘潛能。

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教育,結合學生特點適當補充一些科普新知識和科學技術研究新成果,激發學生的興趣。

2、開展科技小製作。

因地制宜,因陋就簡開展小製作。學生在設計製作中,不僅可以學習鞏固書本知識,加深對概念規律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製作中的困難磨練學生意志,成功地喜悦激勵他們不斷進取,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

3、開展小實驗。

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正是對學生的兩個基本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的全面綜合訓練,是培養新型人才,改善民族素質的重要途徑。

篇三:學校科技教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為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科普系列活動,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1。結合課改的要求和學校科技教育規劃的制定,積極推進科技類拓展型、探究型課程的建設。以第二課堂為主陣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技普及教育。

2。探索課堂教學與科普教育一體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走出去、請進來,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身邊的、生活中的科學。在實踐中瞭解並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識,領略科技前沿的風景。(聽科普講座,參與科普實踐活動等)

3。建立自己的品牌項目,充分發揮其示範和輻射作用;

4。創建自己的品牌教師,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科技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能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科技教育的實踐;

5。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資源,推動學校的科技教育的發展,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學科科技活動為基本形式,以探究性學習和興趣活動為抓手,將科技教育與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6。學校科技教育做到四個結合

(1)與德育工作相結合;

(2)與人文科學相結合;

(3)與理論研究、實踐探索、師資培養相結合;

(4)與社區文明,社區教育相結合。建立學校科技教育與社區建設的共建互動飢制。

二、發展目標 開展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科技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真正做到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各科技輔導員要根據學校的活動計劃,從實際出發,多形式、多渠道地設計好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結合學生的實際,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紮紮實實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活動;各科技輔導員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科學,身邊科學,注意寓思想教育於活動之中。

1。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和不斷鑽研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

2。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使學生對失敗有承受力,有頑強拼搏精神。

3。使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建立科學必勝的信念,培養創新意識。

4。通過各種科學探究活動,學習和運用科學的客觀標準和準則,學會一些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社交活動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工作能力;蒐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5。通過小實驗和各種研究活動,掌握科學觀察的方法,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動手實踐的能力。初步學會科學實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三、具體安排

根據教育局工作要求和我校的實際情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學科科技活動為基本形式,以研究性學習和興趣活動為抓手,將科技教育與學校各項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科技教育與學生德育

1、積極開展“五個一”工程建設;

(1)讓每一位學生讀一本科普讀物(參考訂閲《小學科技》《青少年科技報》);

(2)看一部科普教育的電影、電視片;

(3)講一位科學家的故事;

(4)參觀一處科普教育基地;

(5)寫一篇科普小徵文;

(6)召開“科技”為主題的班會。

2。充分利用校園網、科技教育網、圖書館、宣傳板報等提供科普知識和科技發展的信息資料。建立學校與科普教育基地和專業學會的聯繫,聘

請專家開辦科技教育知識講座,通過多種途徑加大科普宣傳力度。

3。開展科普知識競賽和科普徵文活動,豐富學生的科學文化生活,形成人人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讓科學思想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靈。

(二)科技教育與學科教學

1。結合學科特點,深入挖掘教材中科學教育的素材,作為備課的重要部分之一,開展各學科的科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學習科學的方法和思維方式,在學習知識形成和科學文化發展及科學家優秀品質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科學態度、品質和人文精神的培養。

2。積極參加和開展學科競賽,發展學生個性,培養科學競爭意識。

(1)數學知識競賽;

(2)科普英語競賽;

(3)綠色家園生物多樣性科技活動;

(4)葉畫、皮貼畫技能競賽;

(5)電腦小報製作競賽。

(三)科技教育與研究性學習

1。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良好載體,學生在科學實踐的親身體驗過程中,感悟科學研究的過程,形成科學意識。

2。通過研究成果展示、交流和評比,培養小小科學家。

(四)科學教育與創新小製作活動

1。開展各種科技小製作活動,使學生動手和動腦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1)模型製作;

(2)工藝品製作;

(3)廢品利用小製作;

(4)實用生活用品小改革等。

2。參加市組織的各類科普教育活動。

(1)積極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

(2)做好民工子弟學校的幫帶工作。

(3)組織開展“環保小衞士”爭創活動。

(4)充分利用科普教育基地的資源,搞好我校學生的科普傳播社會實踐活動。

3。參加市、區少科站組織的各類科技競賽。

(1)天文知識競賽;

(2)航天知識競賽及航天城模型製作競賽;

(3)“金鑰匙”知識競賽;

(4)智力七巧板拼搭比賽。

(五)加強科技師資隊伍的建設

1。成立教師科技輔導小組,吸收有專業特長的教師加盟;

2。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各類科技教研活動和培訓;

3。提供科技專用教室;

4。建立健全科技教育獎勵和保障制度,保證科技教育工作順利、有效的開展。

常熟市趙市中心校學

201X年9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pjjr3r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