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小學英語教研組的計劃範文

小學英語教研組的計劃範文

小學英語教研組的計劃範文

小學英語教研組的計劃範文

本學期我校英語教研工作要繼續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為中心,以課程改革為發展契機,以新課程標準為教研導向,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而展開,不斷研究、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英語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斷提升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全面提高我校英語教學的質量,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學習課程標準,樹立教育新理念

1。繼續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英語新課程標準,領會新課程標準中闡述的基本理念,引導教師以積極的態度參與英語課程改革。

2。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小學英語教學指導綱要》,明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基礎。

3。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系統學習一本理論專著以及課改文獻資料,學習要聯繫教學實際,在學習、實踐、反思、總結的基礎上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發現推廣教師的成功經驗,推動和促進校英語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重視教學研究,推進課程改革

1。把握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構建以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活動化的教學模式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上,採用聽、説、讀、做、唱、玩、演等方式,鼓勵學生大膽表演,同時發展初步的寫作能力。

2。進一步轉變教師觀念,適應新的教學評價機制。英語學科的課堂教學評價堅持確立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堅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堅持以學生形成性評價為主,評價形式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以學生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的表現和使用能力為主要依據。

3。積極外出聽課,向有經驗的優秀老師學習,做到點面結合。針對英語學科的特點,整合教研力量,開展紮實有效的英語教研活動,做到重參與、重過程、重提高。活動的重點圍繞課堂教學研究,要突出活動的設計與展開、教學的評價與實施,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4。繼續做好英語課題研究。通過研究活動,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善教師教學行為。逐步探索並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模式,並改革英語教學的評價體系,形成英語教學中可操作的教學策略。

三、加強隊伍建設,確立教師新行為

1。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我校小學英語師資隊伍的建設走內涵發展的道路,把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放在首位,對英語教師進行培訓,首先把教師語音語調的好壞作為衡量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做到培訓(或模仿)、比賽、考核相結合,使教師儘快適應新形勢下的英語教學。

2。組織多元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教師的業務水平。因此,組織必要的培訓、調研、總結、推廣和競賽活動,能夠推動教師隊伍的發展。

3。鼓勵教師開展教學改革實踐,邊教邊研究。要不斷反思自己的實踐,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以備課、上課和評課為切入口,強化同課異構和不同類型課研究的教學工程。同時把個人的體會和經驗變成文本材料即論文,用於交流和發表。這是提升實踐經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通過不斷總結並撰寫文章,才能使自己的感悟和體會理性化,才能真正內化為個人的內涵素質。本學期,要發動好、組織好、挑選好優秀論文參加省、市、區級的論文評比。

4。教研組加強教研和學習內容的計劃性、針對性,提高活動的實效性,把教研和學習的落腳點放在提高備課、上課的質量上,採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師自主進行教學研究的意識和能力。加強相互聽課、評課,堅持教師自我反思,在新課程理念框架下,形成個體行動理念。同伴互助,教師間相互幫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營造濃厚教研氛圍。提倡個人反思,寫好課後反思,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k478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