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醫學專題報告範文

醫學專題報告範文

醫學專題報告範文

醫學專題報告範文

篇一:專題報告

老年人下肢手術的麻醉

江蘇盛澤醫院

徐一剛

隨着我國人口的日益老齡

化,老年患者也日趨增多,老年人的手術也逐漸增加,特別是下肢的骨科手術。即使沒有系統性疾病,老年人也不可避免的有着年齡相關性的不同程度各個器官的生理性衰退,功能儲備降低。對應激敏感性增高,代償性降低,特別是心功能,呼吸功能。現結合2009-2014年40例70歲以上老年患者的下肢手術麻醉(其中髖關節置換手術27例、髕骨內固定5例、脛腓骨內固定術3例、大隱靜脈剝除術5例)的麻醉處理,本人在通過平時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經驗,現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一、 術前準備和用藥

(一)術前準備

術前1天需要認真的訪視全面瞭解病史和完整的體格檢查,以瞭解患者的重要器官、系統的功能狀態和代償情況。術前常規檢查血壓心電圖、胸部X片、肝膽胰腎臟超聲檢查、血常規、血凝五項、肝腎功能電解質以及輸血前篩查。重點檢查是否存在基礎疾病,如有高血壓,則血藥術前控制在160/90mmHg以下,降壓藥物用到手術當日晨;如有肺部感染性疾病則需要嚴格控制感染後達到才可以手術;如有心律失常,則需要增加相關的檢查(心臟彩超,24小時動態心電圖,阿托品試驗),以決定能否下日手術或安裝臨時起搏器後手術;如有糖尿病,需控制血糖,圍手術期以胰島素代替口服降糖藥;有青光眼

則術中禁止使用阿托品。是否存在藥物過敏。還要檢查有無氣管內插管困難指針,以便做好相應的器材和藥物準備。

(二)術前用藥

使用鎮靜藥物以減少患者緊張和情緒波動,可選擇巴比妥類或咪達唑侖等,老年患者的劑量相應減少。老年患者多有心動過緩,可術前給予阿托品,然而阿托品會增加心率和心肌耗氧的不利作用,對有可能存在心肌缺血的老年患者改用東莨菪鹼。麻醉性鎮痛藥物會導致老年患者術前呼吸抑制,應避免使用。

二、 麻醉的選擇

我們對於老年患者下肢手術的麻醉方法主要有全身麻醉、椎管內阻滯麻醉(單次蛛網膜下阻滯、硬膜外聯合蛛網膜下阻滯及連續硬膜外阻滯)。根據不同的手術要求和患者的呼吸循環功能狀況選擇麻醉方法。對於手術較大、時間長、預計術中出血多及循環不穩定的患者選擇全身麻醉,以利於術中管理。椎管內阻滯麻醉對於相對手術短小、預計出血不會多、循環穩定、特別是存在呼吸系統嚴重疾病預計術後脱機困難的患者適合。有腰椎手術史或因椎管退行性改變,椎間隙狹窄穿刺困難的患者也應該立即改為全身麻醉,不應強行穿刺置管。

三、麻醉的實施

(一)全身麻醉

誘導時需保持足夠的麻醉深度,避免插管時心動過速、血壓升高。同時也應該選用對循環功能影響小的麻醉藥物,防止誘導時血壓明顯下降,反射性引起心動過速,心肌缺血。劑量相對減少,用藥速度宜

慢,對循環不穩定的老年患者,必要時採用有創動脈血壓監測。對於有頸椎退行性病變或骨質增生,活動度受限的患者做好睏難氣道處理的充分準備。

術中應用咪達唑侖、瑞芬太尼、七氟醚、苯磺順阿曲庫銨靜吸複合維持患者的鎮靜鎮痛肌鬆。術中常規監測血壓、心率、心電圖、SPO2外,還應監測呼氣末CO2分壓。氣管內全麻易於維持術中呼吸循環穩

定,但老年人對藥物敏感性的改變,易導致術後呼吸抑制和中樞功能紊亂。

(二)椎管內麻醉

全身麻醉能有效抑制手術刺激引起的交感神經反應,消除頸叢阻滯不全、患者情緒緊張以及甲狀腺手術特殊的垂頭仰卧、頸部過伸體位帶來的不適感,保持呼吸道通暢,增加手術和麻醉的安全性。對於氣管受壓、甲亢、甲狀腺癌的手術,我們基本選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前可結合X片或CT評估氣道受壓情況,氣管壁輕度受壓移位對氣管插管常無明顯影響;巨大甲狀腺壓迫,氣管受壓明顯時,應準備好不同內徑的氣管導管、纖支鏡等,做好睏難插管的準備,肌鬆後加重氣管壓迫症狀,宜選擇表面麻醉下清醒插管。加強型氣管插管具有不易折斷、耐壓迫、患者端柔軟及對氣道損傷小等優點適用於甲狀腺手術。術中採用靜脈複合或靜吸複合通常能取得滿意的麻醉效果。手術

結束後待患者完全清醒,咽喉保護性反射恢復後方可考慮拔除氣管導管。腫瘤、甲狀腺腫壓迫氣管時間過久容易引起氣管軟化,手術切除後氣管失去周圍組織的支持,拔管後氣管易出現塌陷。拔管後在恢復室嚴密觀察,並準備好插管及氣管造口器具以備窒息急救。

頸叢阻滯複合全麻用於甲狀腺手術,消除了頸叢阻滯不全帶來不適,保證了麻醉效果,方便術中呼吸道管理,也可以減少術中鎮痛藥物用量、有效緩解術後疼痛。我們通常從手術患者胸鎖乳突肌後緣中點進針,行雙側頸淺叢阻滯,測得阻滯範圍後再行全麻誘導。

甲狀腺手術中,甲亢手術的麻醉處理具有一定的複雜性,需要格外重視。甲亢是由於甲狀腺素分泌過多,導致循環中甲狀腺素水平異常升高,出現以全身代謝功能亢進、心臟和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為主要特徵的疾病總稱。分為原發性甲亢、繼發性甲亢、高功能腺瘤。甲亢的麻醉處理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5麻醉維持 丙泊酚、依託咪酯、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維庫溴胺等對甲狀腺功能幾乎無影響,潘庫溴銨可引起心率增快不應選用,常用的吸入麻醉藥有安氟烷、異氟烷、七氟烷,氟烷能引起甲狀腺素分泌增加不宜用於甲亢患者。術中合理選用血管活性藥物,心率增快時可給予艾司洛爾靜脈注射。

6術中監測 除了常規監測血壓、脈搏、心電圖、SPO2、呼氣末

CO2分壓、氣道壓,甲亢手術還需全程監測體温變化。

7併發症 甲狀腺危象是圍術期嚴重併發症,與術前準備不充分、甲亢症狀控制不滿意、精神緊張、手術應激有關。可出現呼吸深快、

煩躁不安、血壓增高、心動過速(140-160次/min)、體温很快上升至40℃以上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心力衰竭。全麻時主要表現有難以解釋的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體温顯著升高,術中我們要密切監測以便及早發現異常。治療甲狀腺危象以對症處理為主,包括吸氧、補液、物理降温、鎮靜、使用降壓藥、β受體阻滯劑等。此外術後切口內出血、喉頭水腫、氣管塌陷、可引起呼吸困難和窒息,一旦發生,應緊急氣管插管或行氣管造口術。

隨着人們對手術安全性、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在甲狀腺手術中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選擇也越來越普遍,但只要掌握好適應症,處理得當,頸叢阻滯仍不失為一種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甲狀腺手術麻醉處理中氣道管理尤為重要,保持氣道通暢是麻醉管理重點、難點。對於甲亢手術,要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選擇合適的麻醉藥物,減少應激反應,嚴密監測,避免甲狀腺危象的發生。

主要參考文獻

1.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03.

2. 鍾吉鋒。甲狀腺手術三種不同麻醉方法的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3):49-50.

3. 齊紹鴻,南潤玲,曹懷宇.頸叢麻醉複合舒芬太尼在甲狀腺手術中的應用[J].臨牀外科雜誌,2013,21(10):804-805.

篇二:護理專業專題報告撰寫要求

撰寫護理專業專題報告的基本要求

專題報告由申報人從本專業實際出發,結合本人工作,選擇在任職期間解決本專業疑難複雜問題和最高業務水平的書面報告。

一、形式:個案護理計劃、疑難或危重病人護理分析報告和綜述。

二、寫作要求:

1、個案護理計劃:依據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書寫本專科一例疑難或危重病人從入院到出院(或死亡)的護理計劃,內容包括病史摘要、護理評估(提供主、客觀資料)、護理問題、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

2、疑難或危重病人護理分析報告:總結本專科3-10例同病種疑難或危重病人護理過程的體會與處理護理問題的經驗。文章分前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等部分。前言對報告的內容進行概括的説明、提出疾病的國內外護理研究現狀。正文包括:病例的.概況;病情特點及治療要點;護理過程;對疑難護理問題的分析;護理新理論、新技術的應用體會或病情觀察、護理措施的經驗;護理結果與評價。結論部分:總結護理經驗,有新的護理觀點可提出建議與待研究之處。

3、綜述:根據護理專業的現狀,選擇護理專業的某一

專題,書寫一篇綜述。綜述是對文獻資料的綜合評述,是作者在閲讀大量原始文獻後,對文獻中提出的或探討的某些護理問題的進展情況,經過將各種資料歸納、總結、對比、分析和評價,綜合加工,加上自己的觀點而寫成的學術論文。前言介紹綜述目的及相關概念、該問題目前的研究現狀、存在的問題、爭論的焦點和發展趨勢。正文部分重點是論述當前國內外的研究現狀,着重評述哪些問題已經解決,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提出可能的解決途徑;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並對相關理論進行闡述,提出作者的觀點;通過縱橫對比,肯定該主題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能的發展趨勢,指明研究方向。結論部分根據主體部分的論述,提出幾條語言簡明、含義確切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對主體部分的主要內容扼要概括,提出作者自己的見解。

三、參考文獻要求:參考文獻運用近5年的文獻,近3年的要佔參考文獻的40%以上。綜述的參考文獻要求10篇以上。

四、提交時具體要求:

1、在3種寫作形式中選2種提交。在臨牀科室的護理人員側重個案護理計劃與疑難或危重病人護理分析報告;管理崗位人員側重綜述。

2、報告選題:應選擇本人護理過的案例;選擇的專

題應與從事的專業密切相關。

3、文中報告的病例需提供病案號。

篇三:怎樣撰寫護理專題報告

怎樣撰寫護理專題報告

朱禧慶

護理專題報告

是指護理專業就某項工作、某個問題進行研究,總結研究成果的學術性報告。專題報告的特點是內容專一、針對性強,1份專題報告只反映某一項工作和某一個問題。

護理專題報告的寫法

要先對研究的專項護理工作和問題作一番總述、得出總的結論,然後再詳細敍述其具體內容。按研究或探討的目的,採取的措施或做法,取得的成果或經驗,存在的問題或不足,下一步做法的順序安排結構。

1、標題 要明顯反映專題報告的事由,突出其專一性。

例1:“手術病人術後疼痛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例2:“× × ×例早產兒院間轉運的護理”

2、正文 一般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概況

概況的作用是以簡要的敍述使讀者瞭解研究工作的大體輪廓,並引出下文。通常按研究或探討的目的、時間、地點、研究方法、結果的順序,簡要寫出研究工作的概略經過、主要成果、特點、基本評估。寫時要強幹削枝、突出重點、乾脆利落、一氣呵成。

例1:“× × ×例早產兒院間轉運的護理 ”

為探討早產兒院間轉運的護理,為轉運提供指導。對某某市兒童救治中心×年×月至×年×月院間轉運的×××例早產兒護理進行分析。轉運途中無1例死亡,轉運成功率100%。實踐提示,轉運前、轉運中針對早產兒易發生的低體温、呼吸暫停、低血糖、顱內出血的特點,採取恰當的護理措施是安全轉運的保證。

例2:“1例罕見迷走右鎖骨下動脈病人的術後護理”

正常的右鎖骨下動脈是頭臂乾的重要分支,而異常的右鎖骨下動脈稱為迷走,是因為它異常地起源於左鎖骨下動脈起始部後方的主動脈弓或降主動脈上。這一變異臨牀較少見[]。×年×月,我們成功地治療了1例此類病人,住院某某天后痊癒出院。現將手術後護理報告如下。 例3:“× ×例低温體外循環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

低温體外循環因可降低人體耗氧量,降低心臟負荷,已逐漸在胸外心臟手術中被受到重視,做好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不僅能幫助患者順利度過手術危險期,還可大大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促進術後患者痊癒,現將我院開展低温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第二部分是報告的主體

主要寫基本做法、主要成果、經驗、教訓等。為了使條理清楚,通常劃出小標題,依次敍述。列題時要注意各部分“規格”要統一,標題的性質要一致,不要互相交叉或出現包含關係,要麼都是做法,要麼都是成果或經驗。在分題敍述或闡述時,要注意觀點與材料的統一。

例1:“手術病人術後疼痛的調查與分析”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1、2 方法

1、3 判斷標準與數據分析

2、結果

2、1 術前病人對手術後疼痛及治療的態度

2、2 病人手術後疼痛的經歷與感受

3、討論

3、1 術後疼痛處理有待改善

3、2 加強病人教育,鼓勵病人蔘與疼痛處理

3、3 發揮護士在手術後疼痛處理中的作用

例2:“社區家庭氧療中常見問題的調查分析”

第一部分

“……近幾年,隨着社區護理服務的廣泛開展,慢性病患者在家庭治療的人數逐年增加,氧療作為家庭醫療護理的一種方法,雖然操作簡單,但若使用不當也會帶來隱患,我們於×年×月至月對居家用氧氣筒(瓶)的× ×例老年患者進行了調查,報告如下。

第二部分

1,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1、2 方法

2, 結果

2、1安全方面 2、2 使用方面 2、3 消毒方面

3,討論

3、1 部分家庭對氧氣瓶檢修和安全性缺乏認識

3、2 氧氣濕化必不可少(解決問題的措施)

3、3 家庭氧氣吸入裝置普遍存在消毒問題

例3:“雙腔洗胃管用於小兒中毒搶救”

第一部分

小兒口服中毒是兒科常見急症之一,洗胃是其首要的救護措施。傳統的洗胃法是……,但因……,洗胃中常發生……,造成洗胃困難。為提高洗胃的效果,探討更有效的洗胃方法,我科自×年×月起,採用經口插入雙腔……搶救小兒口服中毒× ×例,取得較好的效果,報告如下:

第二部分

1, 臨牀資料

1、1 一般資料 1、2 材料 1、3 操作方法

2, 洗胃注意事項

2、1 掌握小兒插胃管的技巧。

2、2 掌握雙腔洗胃的插管長度。

2、3 預防洗胃併發症。

3、 結果

本組× ×例患兒中× ×例一次插管成功,一次插管成功率94、4%,此法……,一般20秒內可完成洗胃,比傳統……,除1例患兒因過度掙扎反覆插管引起消化道黏膜少量出血外無其他併發症發生。

例4,“介紹一種防治頸椎病的可調式三稜枕”

第一部分

為解除頸椎病患者的病痛,我們依據……應用……,設置……的可調式三稜枕,自× ×年×月臨牀應用觀察,它既有治療又有預防頸椎病的作用,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第二部分

1、可調式三稜枕製作及使用方法

1、1 製作1、2 使用方法

2、 臨牀應用及效果

2、1 臨牀應用(含療效評定標準)

2、2 應用效果

例5:“中心靜脈導管置換術的臨牀應用”

第一部分

中心靜脈導管置換術是在原中心靜脈導管堵塞不能使用的情況下采取的導管置換技術。據報道中心靜脈導管最長留置使用時間在1年,而我們……只在幾個月甚至幾周導管就被堵塞,不得不……再行穿刺置入。怎樣延長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自某某年某月開始,我們總結了× ×例病人中心靜脈導管置換技術的經驗,現報告如下。

第二部分

1、臨牀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2 方法

1、2、1 準備物品

1、2、2 體位

1、2、3操作步驟。

2、結果。

3、討論

3、1導管置換適應徵

3、2導管置換操作的注意事項

3、2、1 病人體位

3、2、2 置換導管的時間

3、2、3 置換導管時出血的處理

3、2、4 置管配合

3、2、5 穿刺置管與換管需同一人操作

3、2、6 避免多次換管

3、2、7 換管後的護理技術要求。

例6:“× ×例低温體外循環圍手術期護理”

第一部分(前面已介紹)

第二部分

1、 術前護理

1、 1心理護理 1、2皮膚護理 1、3其它準備 1、4監護室準備。

2、 術後護理

1、 1體位 2、2體温監測 2、3生命體徵監測 2、4飲食指導 2、5出院前指導。 1,主體內容無臨牀任何資料,與× ×例完全未聯繫,

2,無效果評價、經驗?教訓?

3,未提出要研究、解決的問題、無對以往護理內容的補充和改進。

例7:“1例原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合併多發泌尿繫結石患者的護理”

第二部分

1, 病歷介紹:(大篇幅的病史、症狀、檢查)

2, 臨牀護理

2、1泌尿繫結石的護理(略) 2、2體外震波碎石的護理(略) 2、3甲狀旁腺手術護理(略) 2、4急性腎衰的護理(略)

3,體會:(大篇幅再把病人情況、確疹經過進行敍述,約400餘字)。

該病例是一疑難雜症,確診不易,屬醫療問題。護理僅為常規護理。

例8:“高血壓腦出血病人手術治療的護理”

第一部分

報道我科從× ×年×月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病人× ×例的護理體會。重點介紹臨牀觀察要點,術前準備及術後護理等。護理效果滿意無嚴重併發症。

第二部分

1, 臨牀資料

本組× ×例,男× ×例,女× ×例,年齡× ×——× ×歲,平均× ×歲。意識狀況:意識清楚× ×例,朦朧× ×例,淺昏迷× ×例,中度昏迷× ×例,小腦天幕疝× ×例。(相加後與總數差5例, 小腦天幕疝能否歸在意識狀態中?)。顱內出血量××——× ×毫升,平均× ×毫升(有無必要平均量)。發病至手術時間為× ×——× ×小時。手術方法:略。結果:治癒× ×例,好轉× ×例,病情惡化自動出院×例。(無治療效果的標準。 病情惡化加死亡佔38、2%。以上兩點與出血部位、手術時機、護理措施等有無關係)。

2, 護理體會

2、1臨牀觀察要點:

2、1、1意識、瞳孔、生命體徵的觀察,……其變化過程是決定手術的重要指標。……。(是術前觀察? 聯繫資料中所述病情惡化與死亡病例與護理觀察有無關係?有無責任? 與資料無關係。)

2、1、2應激性潰瘍的觀察:……,有4例患者術後出現應激性胃潰瘍,其中×例病情惡化治療無效而死亡。(術前? 術後? ×例患者是醫生還是護士發現的,與觀察內容有無聯繫?) 2、2護理措施

2、2、1術前護理:略(系常規)

2、2、2術後護理:略(系常規)

(條理不清楚,觀察病情單列,不能體現術前後的觀察內容。 常規護理,與資料無聯繫,最不可取。)

第三部分內容主要寫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或對今後待解決的問題進行展望的建議,應言簡意賅。也可對報告進行概括性小結,但應避免與第一部分內容的重複。

例1:“手術病人術後疼痛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總之,病人的手術後疼痛處理有待改善。護士不僅要提高自身的有關疼痛知識與技能,還應加強病人教育,以充分發揮護士在手術後疼痛處理中的作用。”

例2:“社區家庭氧療中常見問題的調查分析”

“……。社區家庭個人專用吸氧的情況下,使用何種消毒劑、如何消毒,多長時間更換氧氣管,有待進一步研究。”(下一步研究方向,探討的起點。)

例3:“1例罕見迷走右鎖骨下動脈病人的術後護理”

“此類病人的手術後護理國內鮮見報道。在缺少前人護理經驗以資借鑑的情況下,我們在護理實踐中邊摸索邊改進,積累了一定經驗,為今後護理此類病人奠定了基礎。”(與第一部分內容無重複)

有關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列於正文之後以示正文中所提到的方法或成果中所引證的論據的根據,(如公認的指標,效果評定的標準)。是評價該專題報告學術水平的一個主要方面(應儘量選用近期出版的資料),同時也可幫助讀者深入考查。

【】例1:“1例罕見迷走右鎖骨下動脈病人的術後護理”。在前言中……報告較少”

例2:“× ×例早產兒院間轉運的護理”(……在轉運前採取措施如……等,患兒經過處理後病

【】情穩定,在轉運途中是比較平穩的 查閲文獻——“× ×例危重新生兒轉運體會。”

例3:“社區家庭氧療中常見問題的調查分析”

【】 “……曾有報道在使用高濃度麻醉機面罩給氧的同時電擊除顫導致起火”(以證實在家庭

中氧氣筒放在暖氣旁、插銷板旁、陽光直射的窗台上等不安全地方要予糾正的必要性)

例4:“介紹一種防治頸椎病的可調式三稜枕”(其參考文獻是為了證實三稜枕製作的科學性有理

論依據)

有關原始資料

屬於臨牀護理研究的專題報告,其原始資料應為作者自己蒐集、積累的資料。是親自護理、觀察取得的第一手資料,方可體現其真實性、有效性、準確性。

原始資料的內容應與專題報告所要研究的工作和問題緊密相關,如果作者嚴格按照科學研究的過程進行學術性報告寫作,有目的、有計劃地蒐集病例資料,就不會出現資料與研究或實際工作相脱節的現象。

有關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

是指應用新的醫學理論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一些疾病的診斷、檢查、治療、手術、護理等提供新的方法。

應突出以下方面

1,選題要有先進性,有所創新。無論是引進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還是作者本人創新或有重大改進的項目,要能體現我國、我省醫療、護理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傳遞最新信息。 2,任何一項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都離不開護理人員的嚴密觀察、監護及操作配合,因此、此類專題報告在方法上要突破常規,突出護理工作的新創造、新經驗。並確實能體現提高了治療效果,促進了病人的康復;增加效益,節省人力、財力和時間;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推動護理學科向科學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3,新技術、新成果多屬硬科學的範疇,硬科學的突出特點是科學性強。因此、資料要完整,凡屬保證科學性和提供重複驗證的必要信息應儘量列出。對臨牀觀察的數據積累要求真實,準確無誤,評價結果要有硬性指標,(如為公認的指標需註明出處。)維護數據的嚴肅性本身就是維護科學的真實性和嚴肅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9ozm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