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複習:曹劌論戰

複習:曹劌論戰

複習:曹劌論戰1

曹劌論戰

複習: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鄙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課文下面註釋:

1、選自《左傳》。《左傳》,舊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本文所寫的戰爭又稱“長勺之戰”。

2、肉食者:這裏指居高位、享厚祿的人。

3、間():參與。

4、鄙:鄙陋。這裏指目光短淺。

5、何以戰:就是“以何戰”,憑藉什麼作戰?以,憑、靠。

6、衣食所安,弗敢專也: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安,有“養”的.意思。弗,不。專,個人專有。

7、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8、對:回答。

9、徧:通“遍”,遍及,普遍。

10、犧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指豬、牛、羊等。帛,絲織品。

11、加:虛報。

12、信:實情。

13、小信未孚():(這只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孚:為人所信服。

14、福:賜福,保佑。

15、獄:案件。

16、雖:即使。

17、察:明察。

18、情:(以)實情判斷。

19、忠之屬也:(這是)盡了職分的事情。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20、可以一戰:可以之一戰,可憑藉這個條件打仗。

21、戰則請從:(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着去。

22、公與之乘:魯莊公和他共坐一輛戰車。之,指曹劌。

23、鼓:擊鼓進軍。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擊鼓命令軍隊出擊。

24、敗績:大敗。

25、馳:驅車(追趕)。

26、轍():車輪軋出的痕跡。

27、登軾:登上車前的橫木。軾,古代車子前邊的橫木。

28、逐:追趕、追擊。

29、既克:戰勝齊軍後。既,已經。

30、故:原因,緣故。

31、夫()戰,勇氣也:作戰,要靠勇氣。夫,發語詞,議論或説明時,用在句子開頭,沒有實在意義。

32、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作,振作。

33、再:第二次。

34、盈:充滿。這裏指士氣正旺盛。

35、測:推測,估計。

36、伏:埋伏。

37、靡():倒下。

複習:曹劌論戰2

 複習目標:

1、背誦、默寫課文內容;

2、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重點句子以及特殊句式;

3、概括課文內容、主旨、人物形象及寫作方法。

 複習重難點:目標2、3

 複習方法:

學會總結 學會遷移 總結規律 舉一反三

教法:引導法、點撥法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

導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回顧我們的文言文學習,每篇課文都是詳説詳解,耗費了很多精力,而真到考試時還是捉襟見肘,未必能得多少分,那麼有沒有比較省力又有效的複習方法呢?有,那就是善於總結、掌握規律,學會遷移,舉一反三,達到以少記多的目的。這節課我們就以《曹劌論戰》一課為例,嘗試並掌握這種方法。

二、介紹中考文言文

①中考對文言文要求:誦讀古詩詞,默寫要背誦的古詩文;熟悉通假字,常見文言實詞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性活用,瞭解重要文言虛詞(之、於、而、以、為);能根據上下文正確解釋詞義;能把文中重要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閲讀文言文,能理解基本內容。

②題型:詞語意思的理解、翻譯言文中重點句子、課文內容填空、簡答。

③題量:4道小題

④分值:10分左右。

確定本課的複習重點和複習方法:複習目標:背誦、默寫課文內容;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重點句子翻譯以及特殊句式;概括課文內容、主旨、人物形象及寫作方法。

 三、背誦課文

方法:大聲朗讀,加深體會。出聲背誦,鞏固記憶。

同桌相互背誦。

 四、積累重要實詞和虛詞

提示學生考題來自書下注釋和課後練習。學生根據提綱,自主複習,總結歸納。

1、通假字 小惠未徧,“徧 ”通 “ ”,解釋為

2、理解古今異義詞:犧牲;獄;可以;再;間;情;忠;鄙

3、一詞多義:

總結文中的一詞多義。如:故,信,請,之

伐:十年春,齊師伐我 ( )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

加:弗敢加也( ) 既加冠( )

安:衣食所安(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4、詞性活用

神弗福也,“福” 名詞作動詞,賜福,保佑

公將鼓之,“鼓”作名詞作動詞,擊鼓進軍。

5、積累實詞

肉食者謀之 弗敢加也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

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望其旗靡

 五:重要語句的翻譯

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須忠實原文,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直、意譯相結合。要學會必要的增、刪、換、調,注意特殊句式。

根據文言文與現代文的不同的特點,翻譯時可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1、加。文言文以單音節為主,而現代文則以雙音節為主。有些文言實詞的基本意義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詞上加一個字,變成現代的雙音節詞。如:“遠謀”譯為“深謀遠慮”。

2、留。即文言文中沿用至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語,以及人名、物名、地點、官名、書名、年號等專有名詞可按原文予以保留。如:文中的“曹劌”“魯莊公”等。

3、換。即指文言文中有的詞的意義,現在已改用其他詞來表達,或者有的詞雖然有的詞還用,但已改變了意義,都要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詞語。如: “小信未孚”,譯為“這是小的信用,不會為人所信服”。

4、省。即指文言文中的一些虛詞,無法用相應的現代漢語來翻譯,如果省略後不影響原義的可省去。如:“公將鼓之”的“之”,是助詞,補足音節,可不譯省去。

5、調。即指文言文中某些特殊的句式,翻譯時要根據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調整語序。如:“何以戰?”是賓語前置句式,要翻譯成“憑藉什麼”。

6、補。文言文通常有省略主語、介詞的賓語和量詞等,所以翻譯時,必須補出。

如:“可以一戰”,“以”後面省略了“之”,譯時補出省略的“這一條件”。

 翻譯以下語句: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3、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4、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6、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7、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8、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六、理解內容,把握主旨、人物形象及寫作方法

1、本文借曹劌論戰,論述什麼樣的道理?

2、曹劌求見魯莊公的原因是什麼?

3、表現曹劌“取信於民”的句子。

4、文中的“將鼓”“將弛”表現了魯莊公什麼?“未可”“可矣”表現了曹劌什麼?

5、曹劌在第三鼓後才發動魯軍進攻的原因是什麼?在齊軍敗退後不立即下令追擊的原因是什麼?

6、曹劌選擇有利於進攻的時機是哪句?把握有利於追擊的時機是哪句?本文成語

7、從本文看弱國戰勝強國的心要條件是什麼?

8、曹劌認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在戰前曹劌與魯莊公的的論戰中,魯莊公的“鄙”表現在哪裏?曹劌的“遠謀”又表現在哪裏?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9、怎樣評價曹劌和魯莊公?

10、作者是怎樣安排詳略的?這樣安排有什麼作用?

七:小試牛刀

1、解釋加橫線的'字 又何間焉 肉食者鄙 小惠未徧 小大之獄

2、翻譯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3、用原文回答:“忠之屬也”具體指什麼?

4、舉兩個我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5、魯國獲勝給你最深的一點啟示是什麼?

八:中考演練

(一)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①者勝,上下同欲②者勝,以虞③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④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節選自《孫子·謀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標一致。 ③虞:戒備,準備。 ④將能而君不御:將帥有才能,國君不干涉。

1、解釋加橫線的字。(2分)(1)公將鼓之 (2)既克,公問其故

2、翻譯(2分)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3、曹劌為什麼要“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這表現了曹劌什麼樣的特點?(2分)

4、魯國在長勺之戰中取得勝利印證了語段(二)中的一些説法,請選擇其中一個簡要説明。(2分)

答案:1、(1)擊鼓(1分) (2)戰勝(1分) (共2分)

2、我看見他們的車轍印混亂,望見他們的軍旗倒下,所以追擊他們(2分)

3、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擔心齊國有埋伏);表現了曹劌沉着、冷靜、謹慎的特點(每問一分,共2分)

4、①魯莊公對曹劌言聽計從,可謂“將能而君不御”②魯國君臣一心,可謂“上下同欲”③曹劌在選擇進攻和追擊的時機上審時度勢,可謂“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個方面即可。若從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2分)

 九:結束語:

現在我們面臨的是雙冊課本考試,再有三個月,我們就要迎接中考,希望同學們能像本文中的曹劌一樣,臨危不亂、從容不迫地複習,做到胸有成竹,最後一鼓作氣,取得滿意的成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88re7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