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瀑布》 的教學設計

《瀑布》 的教學設計

《瀑布》 的教學設計

《瀑布》 的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秀麗的河山,受到美的感染。

2.認識作者觀察的順序。

3.瞭解詩句所描繪瀑布的聲音、色彩、形狀。體會作者讚美瀑布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理解“瀑布、景象、比喻、襯着、仰望”等詞語。

學習重難點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2.是理解詩中的比喻句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自主學習法

合作學習法讀書感悟法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家鄉有小河、長江。小河的水輕輕地流着;長江的水滔滔地向前流着;大海的水更是波濤翻滾着,奔騰着。不管是小河的水,長江的水,還是大海的水,都是日夜不停地向前流着。然而有一種水,卻不是向前流去,而是從很高很高的山上倒下來的。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板書:瀑布)

2.有的同學心裏一定會想,明明是水,怎麼叫瀑布呢?還有的同學又可能會想,那瀑布從高山上直接往下倒,那情景一定美妙極了。這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讚美瀑布的詩。

3.齊讀課題:2瀑布

二、學習課文

(一)整體感知

1.聽配樂詩朗誦。思考:課文主要是寫得什麼?

(課文主要是寫瀑布的美景。)

2.過渡:是啊!在我們祖國遼闊的大地上有許多有名的瀑布,如貴州的黃果樹瀑布,浙江的雁蕩山瀑布,江西的廬山瀑布,還有黃河流域上的人造瀑布等等。這些瀑布都是以雄偉奇麗、氣象萬千的姿態吸引着無數中外遊客。下面,我們就隨着作者去領略一下瀑布的壯麗景色吧!

(二)第一節

1.齊讀第一節,思考:這一節寫了瀑布的什麼?(板書:聲)作者在聽到瀑布的聲音時看見瀑布沒有?誰能夠聯繫上下文告訴胡老師作者現在在哪兒?

2.瀑布的聲音到底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來聽一聽。你覺得瀑布的聲音像什麼?(放課件)

3.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呢?(板書:浪湧、風吹)

4.作者為什麼把瀑布的聲音比作疊疊的浪湧上岸灘和風吹過鬆林的聲音呢?請同學們聽聽浪濤聲和松濤聲。

5.從瀑布的聲音中,同學們可以聽出瀑布怎樣?

6.指導朗讀:所以,我們在讀這一節時要把瀑布雄偉的氣勢讀出來。

“湧”字要讀出浪濤的氣勢。“吹”字要讀得輕柔。彷彿在傾聽瀑布在山谷裏的迴盪之音。聽老師範讀。

7.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這如浪湧岸灘、如風吹松林的瀑布聲,吸引着我們急切地向瀑布走去,走啊,走啊,山路忽然一轉……

(三)第二節

1.課件出示瀑布遠景。問:同學們看見了什麼?此時此刻,大家的心情怎樣?(驚喜)

2.請男同學用驚喜的語氣讀這一節。

3.分組討論:(課件出示)

(1)作者現在站在哪兒看見了什麼?

(2)瀑布的樣子像什麼?

(3)這一節介紹了瀑布的什麼特點?

4.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色一道白銀)

(1)作者為什麼寫“望見”而不用“看見”?

(2)“襯着”是什麼意思?(襯托)

5.請同學們站起來,現在你們的腳下就是青山,你們站在瀑布對面看瀑布。你們一定會情不自禁地讚美起來,你可能會説些什麼?

6.這使我們聯想到了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7.指導朗讀。

我們在讀這一節時,要用讚美、欣賞的語氣來讀。“啊”字要讀出剛看到瀑布是驚喜的語氣。“望見了”要把望見瀑布的激動心情讀出來。

8.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我們隨着詩人,迫不及待地來到瀑布腳下。

(四)第三節

1.看瀑布的近景。(瀑布在我們的眼裏是這樣的偉大,我們顯得那麼渺小。只有抬頭仰望才能看到它的全部。大家一起做個仰望的動作。為什麼要仰望?)

2.請女同學讀第三節。

3.分組討論。課件出示(同上)

4.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形珍珠的屏煙霧塵)

5.風吹來時的瀑布是什麼樣子呢?大家想不想看看?

6.看錄象。體會“如煙如霧如塵”的美。

7.指導朗讀:“好偉大啊”是發自內心讚歎,稍微讀得輕一點。“珍珠的屏”要讀得高昂有力。“如煙如霧如塵”要讀得輕些慢些。

8.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9.小結:

瀑布飛流直下,氣勢磅礴,是那麼的雄偉壯麗。而這隨風飄灑的情景又顯得迷迷朦朦,又是一種輕柔的美。

(五)總結寫作方法

1.作者把瀑布寫得那麼美,讓我們好象身臨其境一般。

2.你認為哪一句寫得最美?為什麼?

3.剛才,同學們説得句子都是什麼句子?(比喻句)

4.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5.如果去掉比喻句,好嗎?(老師讀)比較一下。

6.老師引讀比喻句。

瀑布發出的巨響——

遠望瀑布——

近看瀑布——

當陣陣風吹來時——

三、總結全文

1.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瀑布的?(遠——近)

2.他從瀑布的聲、形、色三個方面寫出了瀑布的什麼特點?

(雄偉壯麗)

四、背誦課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4y4ow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