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及其重要意義論文的文學百科

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及其重要意義論文
  • 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及其重要意義論文

  • 摘要: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使得西方科技知識傳入中國,為我國培養了一批數學家,推動我國科技的發展,同時也成為明清實學興起的重要思想,適應當時中國社會經世致用的治學需要。關鍵詞:《幾何原本》徐光啟科技影響翻譯家。《幾何原本》作為13世紀古希臘的科學名著,將阿拉伯算學傳...
  • 24786
SPP體育教學理論內涵及其重要意義論文
  • SPP體育教學理論內涵及其重要意義論文

  • 體育是教育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好的體育教育難以理解為有出色的教育體系,對於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也就沒有了落實的可能性。為了讓學生全面的發展,體育教師以及體育課首先應當承擔起社會的主要責任,在體育課堂上進行大膽的嘗試與改革,積極地引入科學、領先的理論指...
  • 18240
  • 秋水原文及其翻譯

  • 導語:無論春天還是秋天不見有變化,無論水澇還是乾旱不會有知覺。這說明大海遠遠超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夠用數量來計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秋水原文及其翻譯,歡迎閱讀參考。秋水原文及其翻譯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
  • 18133
論語十則原文及其翻譯
  • 論語十則原文及其翻譯

  •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翻譯:孔子說:“學習知識並且按時溫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交流、學習),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嗎?別人不瞭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
  • 17728
  • 子魚論戰原文及其翻譯

  • 《子魚論戰》是宋楚泓水之戰始末的記述,以對話的形式展現了兩種對立的軍事思想的激烈衝突。下面是關於子魚論戰原文及其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原文:楚人伐宋以救鄭。宋公將戰,大司馬固諫曰:“天之棄商久矣,君將興之,弗可赦也已。”及楚人戰於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
  • 19462
  • 《學記》原文及其翻譯

  • 《學記》繼承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把教育作為實施政治,進行社會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學記》原文及其翻譯,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學記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 18207
  • 過秦論原文及其翻譯

  • 《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過秦論下篇原文及翻譯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過秦論》原文: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
  • 30699
  • 宋史徐積原文及翻譯

  • 《宋史·徐積傳》,積字仲車,楚州山陽人。那麼宋史徐積原文及翻譯是什麼?大家不妨來看看小編推送的宋史徐積原文及翻譯,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原文:徐中行,台州臨海人。始知學,聞安定胡瑗講明道學,其徒轉相傳授,將往從焉。至京師,首謁範純仁,純仁賢之,薦於司馬光,光謂斯人神清氣和,可與進道...
  • 6144
  • 孔覬原文及其翻譯

  • 孔覬,字思遠,會稽山陰人。覬少骨鯁有風力,以是非為己任。為人使酒仗氣,每醉輒彌日不醒,僚類之間,多所凌忽,尤不能曲意權幸,莫不畏而疾之。不治產業,居常貧罄,有無豐約,未嘗關懷。為二府長史,典籤諮事,不呼不敢前,不令去不敢去。雖醉日居多,而明曉政事,醒時判決,未嘗有壅。眾鹹雲:“孔公一月...
  • 31712
  • 《徐之才傳》原文及翻譯

  • 徐之才,丹陽人也。父雄,事南齊,位蘭陵太守,以醫術為江左所稱。之才幼而雋發,五歲誦《孝經》,八歲略通義旨。曾與從兄康造樑太子詹事汝南周舍宅聽《老子》。舍為設食,乃戲之日:“徐郎不用心思義,而但事食乎?”之才答日:“蓋聞聖人虛其心而實其腹。”舍嗟賞之。年十三,召為太學生,粗通《...
  • 32198
論文字分析在翻譯中的意義
  • 論文字分析在翻譯中的意義

  • 論文關鍵詞:文字分析;翻譯;語言;文化論文摘要:充分理解和欣賞原文是任何翻譯工作的根本,文字分析對於確定翻譯策略、提高翻譯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通過分析文字中原文旨意、文化特徵和語言風格等三個因素,對文字分析在翻譯中的意義進行了探討。文字分析是翻譯的第一步。彼得...
  • 30123
  • 徐文長傳原文及翻譯

  • 導語:徐渭是一位奇人,袁巨集道的《徐文長傳》也可稱為一篇奇文。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的徐文長傳原文及翻譯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徐文長原文餘少時過裡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後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
  • 26444
司馬光好學原文及其翻譯
  • 司馬光好學原文及其翻譯

  • 原文: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遊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終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選自朱熹編輯的《三朝名臣言行錄》)翻譯:司馬光幼年時,擔心自己記誦詩...
  • 11161
  • 《明史徐光啟》原文及翻譯

  • 原文:徐光啟,字子先,上海人。萬曆二十五年舉鄉試第一,又七年成進士。由庶吉士歷贊善。從西洋人利瑪竇學天文、歷算、火器,盡其術。遂遍習兵機、屯田、鹽策、水利諸書。楊鎬四路喪師,京師大震。累疏請練兵自效。神宗壯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練兵通州,列上十議。時遼事方急,不...
  • 31744
  • 本論節選原文及翻譯

  • 歐陽修“本論”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作於慶曆二年,收錄於《居士外集》卷十,中、下作於慶曆三年,分享了本論節選原文翻譯,歡迎欣賞!《本論》天下之事有本末,其為治者有先後。堯、舜之書略矣,後世之治天下,未嘗不取法於三代者,以其推本末而知所先後也。三王之為治也,以理數均天...
  • 10762
  • 狼其一原文及翻譯

  • 導語:觸動是一種發現,於人於自然;觸動是一種感激,於理解於關懷;觸動是一種動力,于思想與行動。總之,我們的生命少不了觸動,是觸動讓我們記住過去,體味現在,憧憬未來。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狼其一原文及翻譯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狼其一原文及翻譯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 31857
徐霞客傳原文及翻譯
  • 徐霞客傳原文及翻譯

  • 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被稱為“千古奇人”。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徐霞客傳原文及翻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徐霞客傳原文: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陰梧塍里人也生於里社,奇情鬱然,玄對山水,力耕奉母,踐更繇役,蹙蹙如籠鳥...
  • 23353
  •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翻譯

  • 祭十二郎文節選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為白矣,堅毅者或脫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氣日益微,幾何不從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
  • 31457
  • 《為學》原文及其翻譯

  • 《為學》本文選自《白鶴堂集》,原題為《為學一首示子侄》。下面是關於為學原文及翻譯的內容,歡迎閱讀!原文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
  • 20718
  • 《勸學》原文及其翻譯

  • 【導語】在說理文中,巧妙地運用大量比喻進行論述,這是《勸學》另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有時作品集中了好些並列的比喻,從同一角度反覆地說明問題。下面關於《勸學》原文及其翻譯,希望可以幫到您!原文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左應...
  • 10925
  • 《徐文長傳》原文及翻譯

  • 文言翻譯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語文技能,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徐文長傳》原文及翻譯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徐文長傳》從徐文長的詩文不得行於世寫起,突出他懷才不遇、備受冷落的坎坷一生,同情之心溢於言表,景仰之情流注行間...
  • 10382
  • 《過秦論》原文及其翻譯

  • 《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過秦論》原文及其翻譯,歡迎大家閱讀!原文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
  • 17934
  • 登高原文及其翻譯

  • 登高原文: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全文翻譯: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
  • 13747
  • 勸學原文及其翻譯

  • 荀子的《勸學》是歷來為人們所傳誦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為勉勵學習常用的成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勸學原文及其翻譯吧!勸學原文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
  • 26824
貞觀政要卷五論仁義原文及翻譯
  • 貞觀政要卷五論仁義原文及翻譯

  • 原文:貞觀元年,太宗曰:“朕看古來帝王以仁義為治者,國祚延長,任法御人者,雖救弊於一時,敗亡亦促。既見前王成事,足是元龜。今欲專以仁義誠信為治。望革近代之澆薄也。”黃門侍郎王珪對曰:“天下凋喪日久,陛下承其餘弊,弘道移風,萬代之福。但非賢不理,惟在得人。”太宗曰:“朕思賢之情,豈...
  • 16612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