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淺談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制衡機制論文

淺談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制衡機制論文

1 概述

淺談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制衡機制論文

鐵路運輸收入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鐵路客貨運輸票據、運輸進款資金流動和運輸收入實現的全過程進行監督與管理,承擔著運輸票據管理、運輸收入稽核、運輸進款管理、運輸收入會計核算、運輸收入稽查、運輸企業之間清算等多重職能。由於鐵路運輸聯勞協作的特點,運輸收入管理滲透於運輸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而運輸收入風險管理也貫穿於運輸收入管理的全過程。因此,加強運輸收入管理、堵塞運輸收入管理漏洞、確保運輸收入安全完整是規範運輸企業經營管理,保障鐵路運輸收入不受侵害的重要內容。隨著鐵路旅客運輸市場化經營持續推進、貨運市場發展趨勢和需求結構變化,客貨運輸產品供給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鐵路運輸收入管理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挑戰。為此,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制衡機制的研究,不僅是完善鐵路運輸收入管理內控制度的要求,也是運用風險管理理論深化鐵路運輸收入管理的需要。

1.1 風險管理與內控制度理論

風險管理是研究風險發生規律和風險控制技術的管理科學,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衡量、風險控制等風險構成要素,根據風險的隨機性、複雜性和變動性特點,分析風險的影響因素,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對風險進行評估,依據風險發生的概率及可能導致的損失程度,採用風險衡量的方法對風險進行等級分類,對風險實施有效控制和妥善處理損失的過程。

內控制度是指企業管理層為保護其經濟資源的安全、完整,確保經濟資訊的正確可靠,利用單位內部分工而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絡的關係,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式,並予以規範化、系統化。因此,內控制度是控制內部風險發生的有效手段,通過建立企業內部運營規範和標準,防範由於內部運營漏洞而帶來的損失,有效地監督業務流程的執行情況,及時報告違規業務。

由此可見,內控制度是通過有效使用各種資源而達到既定管理目標,其實質是一種管理控制,其各個要素分別處於不同階段互相促進、互相彌補,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內控制度的擴充套件,通過對潛在風險的識別、評估和衡量而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防範各項風險偏差帶來的問題,其目標在於控制和減少風險損失。因此,將風險管理與內控制度緊密結合起來,可以把風險管理滲透到各個管理環節,從而提高內控制度效率,發揮風險管理作用。

鐵路運輸收入管理內控制度建立了運輸收入管理崗位及人員的約束機制,明確運輸收入票據管理、運輸收入稽核、運輸進款管理、運輸收入會計核算、客貨營業收入清算、代收款財務核算、運輸收入稽查等工作均集中在單位運輸收入管理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合理設定和劃分運輸收入管理工作的機構、崗位及職責許可權,堅持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確保不同機構和崗位之間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1.2 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及影響因素

鐵路客貨運輸組織改革給運輸收入管理帶來諸多變化,一方面,需要不斷修訂和完善內控制度,發揮內控制度的管理控制作用;另一方面,應將風險管理與內控制度相結合,分析運輸收入管理環節的風險源點,將風險管理貫穿於運輸收入管理的全過程,從而有效控制和減少風險損失。因此,實現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實質上是運輸收入風險的管理控制與過程控制相結合,其影響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政策因素。一是運價政策。在我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鐵路受運價政策影響較大,在運價形成機制上滯後運輸市場競爭,運價靈活性不強、應對運輸市場能力不足,難以形成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合理比價,造成運輸市場的無序競爭,在一定程度上產生運輸收入的政策風險。二是鐵路改革政策。客運方面,多樣化的客票營銷渠道帶來售票支付方式的改變,同時帶來客運收入結算風險;貨運方面,全程物流服務、零擔貨物快運、批量貨物快運、一口價專案等貨運產品,在收費專案、收費標準、計費條件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帶來運輸收入新的風險和漏洞。

(2)內控制度因素。主要從機構設定合規、崗位責任明確、票據管理規範、進款核算準確、人員素質達標、資訊化管理完善等方面建立完善內控制度。一是網路支付、移動終端支付及銀行承兌匯票等進款結算支付手段的多樣化,為運輸收入管理帶來新的風險;二是自動售票機、取票機、代售點、移動終端網點越來越多,運輸收入風險監管的源頭增多,導致運輸收入管理產生新的業務風險。

(3)資料資訊資源因素。在運輸收入風險源點不斷增多的情況下,迫切需要有效利用運輸生產資訊系統的大資料資源,而在源資料層、資料匯入層、資料服務層、訪問控制層、業務處理層和綜合分析層減少介面資料的處理環節,給運輸收入管理帶來相應的技術風險。一是介面資料沒有經過加密或相應的保護手段,容易造成資訊洩露風險;二是介面檔案資訊不完善,如運輸收入介面檔案中未提供退票是否改簽的相關資訊,給運輸收入稽核人員對退票合規性的稽核帶來風險;三是運輸收入稽核系統與票據系統沒有對接,給運輸收入稽核和票據管理帶來風險。

(4)人員素質因素。從運輸收入管理實際來看,運輸收入管理人員既要求懂財務管理、又要求懂生產業務流程,而且隨著運輸收入管理資訊化程度越來越高,對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管理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由於站段收入管理人員素質還有待提高,人員風險使運輸進款資金安全受到影響。

2 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體系框架分析

2.1 運輸收入風險管理目標及原則

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目標是根據鐵路運輸收入目標,運用現代風險管理方法,針對運輸收入票據管理過程及進款資金流動過程等業務環節已有的或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衡量風險發生的頻率及損失大小,系統地評價風險危害及影響,進而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確定運輸收入風險預防和控制策略,建立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制衡機制,實現運輸收入管理有序、安全可靠、風險可控的目標。

運輸收入風險管理應全面系統地考慮運輸收入管理各環節形成風險的影響因素,研究各因素之間的相互聯絡和作用,通過運輸收入管理環節、業務流程及風險特點,建立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原則。

(1)全過程原則。從組織機構設定、崗位職責、規章制度、作業標準、風險管理、監督控制、資訊化系統、裝置環境、應急處置、人員培訓和考核激勵等方面,進行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檢查全過程風險管理。

(2)整體性原則。全面系統地考慮崗位、票據、計費核算、結算、解繳、列報、稽核等各業務環節形成的風險因素,研究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關聯,從整體上實現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的監督管理。

(3)閉環管理原則。貫穿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全過程,從資料來源點、崗位設定、管理流程、業務環節等方面,設定預防性、維護性、日常性和應急性等多層次風險控制手段,形成運輸收入風險的閉環監控。

(4)動態管理原則。充分認識運輸收入風險影響因素,儘可能客觀地反映運輸收入存在的風險源點,使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衡量與實際風險影響相一致,適時對運輸收入風險進行動態控制。

(5)可操作性原則。運輸收入風險管理方法或標準應具有可操作性。

2.2 運輸收入風險管理體系框架設計

依據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目標,按照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原則,從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 2 個方面入手,構建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體系框架。在外部環境,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主要是受政策市場環境影響,產生政策風險;在內部環境,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從中國鐵路總公司 (以下簡稱“總公司”)、鐵路局和站段 3 個層面考慮,結合運輸收入內控制度管理環節風險源點,主要包括業務風險、技術風險和人員風險。由於運輸收入外部環境風險與內部環境風險相互影響,通過構建運輸收入風險管理體系,實行運輸收入全過程風險管理,形成風險控制閉環。

2.3 運輸收入風險管理資訊系統框架分析

目前,鐵路運輸收入管理資訊系統是鐵路財務管理資訊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資料主要來源於鐵路運輸生產資訊系統,採集了客票、貨票、運雜費、軍運費、包裹費的原始資料和運輸收入稽核資料,以及進款和票據的全部資料,最大限度地實現運輸收入關聯稽核,為運輸生產經營分析和決策提供資料支援。按照全面推進鐵路大資料庫發展和應用要求,實現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資訊化也是我國鐵路大資料庫建設的必然要求,儘管目前在鐵路局層面已經建立起鐵路運輸收入管理資訊系統,但缺乏對運輸收入管理大資料的風險綜合分析功能。因此,在鐵路大資料庫中,運輸收入管理資訊系統應建立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資訊系統,補充風險庫和問題庫,實現對人員崗位設定、運輸收入管理資料及其風險資料的綜合分析,提升運輸收入風險控制能力。

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資訊系統框架的設計思路如下:首先,從鐵路大資料庫中提取鐵路運輸收入相關政策、業務、技術和人員等資訊,在鐵路運輸收入票據管理、票據稽核、進款管理、會計核算子系統的基礎上,完善綜合分析系統,對鐵路運輸收入管理既有的、潛在的風險資訊進行識別及分類,並匯入風險庫;其次,對識別的風險通過風險評估得出風險等級,建立風險等級庫;最後,對風險資料庫內已經發生的風險資訊彙集到問題庫,問題庫中風險資訊採取處理方法得到解決或控制後再反饋到風險庫,對風險庫進行動態調整,實現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目標,也為構建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制衡機制提供資料支援。

3 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制衡機制研究

3.1 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制衡機制的構建

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制衡機制的構建應結合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體系框架及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資訊系統框架,圍繞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目標,通過實施風險控制的預警機制、責任機制、動態跟蹤監督機制、反饋機制、決策機制,實現對運輸收入風險的動態控制,實時監控運輸收入管理的不確定性風險。

(1)風險控制預警機制。預警機制是指能靈

敏、準確地昭示風險前兆,並能及時提供警示的機構、制度、網路等構成的預警系統,其作用在於超前反饋、及時佈置、防範風險。風險控制預警機制不僅可以對運輸收入管理內部風險直接進行檢測和判斷,還以度量模型、實時資料、評價方法及預警知識為基礎,對各種風險在運輸收入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影響做出具體分析,並找出其解決方法。因此,建立運輸收入風險控制預警機制有助於整理和收集運輸收入管理工作中前存在的相關風險資訊,比較分析運輸收入風險隱患的原因,根據預警資訊型別、性質和風險程度等,為運輸收入風險控制評價提供預警風險基礎資料,為風險控制目標提供分析依據。

(2)風險控制責任機制。預警風險資訊可以提供風險的型別、性質、影響範圍等,為有效界定風險責任和化解風險影響提供依據。實現運輸收入的風險管理是決策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共同參與而實現內控制度的過程。為遏制“不利後果”的經常發生,主要通過內控制度權責分配而形成一種風險控制責任機制,從而有效控制運輸收入管理而產生的風險。

(3)風險控制動態跟蹤監督機制。風險跟蹤是指對風險的發展情況進行跟蹤觀察,督促風險規避措施的實施,同時及時發現和處理尚未辨識到的風險,它是風險動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立風險控制動態跟蹤監督機制,需要結合內控制度,發揮風險關鍵環節的動態跟蹤監督的作用:一是有效發揮監督檢查職能,在組織開展年度運輸收入專項檢查的過程中,對各站段進款安全管理情況進行不間斷檢查,對違反規定發生收入違紀的單位,嚴肅追究責任,嚴格按規定考核;二是實行閉環管理,對前期檢查發現的問題整改情況開展複查,對未整改到位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督導各單位始終緊抓進款安全管理工作,排除各種安全隱患,補強短板,堵塞漏洞,防止慣性問題再次發生,確保進款管理安全可控。具體做法為:一級風險點按月抽查,每季度全面檢查評估;二級風險點按季度抽查,每半年全面檢查評估,統一標準,規範操作;三級風險點根據業務情況進行抽查,每年全面檢查評估,確保足夠的動態跟蹤頻率和監督力度,合理分配高、低風險環節的時間和資源,提高運輸收入風險管理的效果

(4)風險控制反饋機制。風險控制反饋機制是指,釋出者發出風險後,接受者接受風險產生反應,並把這種反應回傳給釋出者的過程。這種機制具有以下 2 個方面的`作用:從釋出者的角度來說,反饋機制可以使風險傳遞過程成為閉路迴圈的關鍵,即釋出者通過反饋風險瞭解風險產生的頻率、原因、等級等,從而更好地控制風險、化解風險;從接受者的角度來說,反饋機制是接受者對風險施控的手段,在風險傳遞過程中,接受者並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通過採取反饋機制的方式,把風險控制手段、對策回傳給釋出者,促使釋出者調整風險控制措施。因此,在風險傳遞過程中,良好的反饋機制既是釋出風險者需要的手段,也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的必要手段。

(5)風險控制決策機制。風險控制決策機制往往帶有全域性性的影響,在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制衡機制中,各個機制之間的相互關係,客觀反映著風險控制的過程和有效性程度,而風險控制決策機制在這些機制中處於主導地位,在多種不定因素作用下,需要對 2 個以上的風險控制方案進行選擇,從而最大程度地防範和化解運輸收入風險的發生。

3.2 運輸收入風險制衡機制的實現方法

(1)制度化。實現鐵路運輸收入管理的制度化,需要在掌握政策變化、完善內控制度、制定實施細則等方面做精做實,為分析風險、控制風險、化解風險提供製度保障。①掌握政策變化。建立鐵路運輸收入管理資訊系統政策制度庫,隨時瞭解和查詢國家有關產業、財稅、運價、會計等政策的規定和變化,掌握鐵路行業客貨運輸組織改革、財務、收入、清算等行業規定的變化,結合鐵路客貨運輸運價形式、結算方式、收費專案、收費條件、收費標準等給鐵路運輸收入管理帶來的新變化,分析新增加的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為完善內控制度提供政策依據。②完善內控制度。隨著鐵路客貨運輸組織改革深入推進,給鐵路運輸收入管理工作帶來新的變化和新的風險。因此,應有針對性地查詢新型的、冷門的風險點,或者由以往的低風險變為高風險的風險點,及時完善鐵路運輸收入內控制度,強化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關口前移,建立總公司、鐵路局、站段 3 級運輸收入分級管理體系,優化調整運輸收入管理流程,做到對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的事先預防 (基礎臺賬、計算依據、複核確認)、事中監督 (內部稽核、外部稽查、過程監督)、事後控制相結合。③制定實施細則。鐵路局、站段應結合總公司運輸收入管理內控制度,從票據管理、稽核管理、進款管理、會計核算、清算管理、資訊化管理和監督檢查等方面,依據運輸收入風險的關鍵環節,制定實施相關管理辦法或細則,調整運輸收入管理過程中的業務流程,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增強內控制度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在鐵路局、站段 2 個層面形成內控制度的閉環管理,進一步加強運輸收入風險管理的制度化。

(2)職責化。按照鐵路運輸收入內控制度要求,由於運輸收入管理堅持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確保不同機構和崗位之間權責分明、相互監督;運輸收入管理人員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者一崗多人,而職責明確、相互制約,保證每一運輸收入管理事項的處理,不得由一人負責辦理全過程,必須由 2 名以上人員辦理;同時要求崗位設定分工明確、責任清楚,按規定程式辦理業務往來,嚴格落實運輸收入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形成人員與崗位之間的有效約束機制。在此基礎上,應將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與崗位職責相融合,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細化和完善各崗位風險管理的職責和許可權,實現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的職責化,更好地增強鐵路運輸收入管理崗位及人員的職責意識,有利於將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真正落實到工作實際。

(3)規範化。實現鐵路運輸收入管理規範化,要求鐵路運輸收入管理基礎工作能夠滿足鐵路運輸生產經營管理需要,收入管理機構設定、崗位職責、管理流程、人員綜合素質、資訊化手段達到規範化要求,各項制度體系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形成鐵路運輸收入各業務環節的相互控制和有效制衡,從而有效防範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的發生。因此,鐵路運輸收入管理基礎工作規範化,是實現鐵路運輸收入內控制度程式化管理的根本性條件。可以將鐵路運輸收入管理工作規範化納入收入主管人員和其他收入人員的日常績效考核範圍,形成激勵約束的長效機制,成為實現鐵路運輸收入風險制衡機制的重要基礎條件。

(4)常態化。鐵路運輸收入風險面臨的不確定性既有損失風險也有機會風險,如果不及時把握和利用機會風險,就會變成確定的損失風險。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的常態化管理貴在“常”,不僅要求定期不定期地進行專項性的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還要將風險管理理念融入到日常的運輸收入管理中。因此,需要通過內部控制崗位職責的自控、互控、他控,管理環節風險的自檢、互檢、他檢的常態化風險管理機制,把合理預見的風險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5)專項化。鐵路客貨運輸組織改革要求加強運輸進款過程的監督和管理,最容易產生的鐵路運輸收入風險往往就是鐵路客貨運輸生產經營管理方式發生變化的地方,尤其是新技術、新裝置的採用,打破了以往的習慣,形成一些專項的風險。例如,在客運方面,客票“退改廢”利用客票系統不完善、智慧裝置故障處理的特殊性、特工號管理不嚴、違規後臺操作等方面,造成較多的風險卡控漏洞。在貨運方面,進款方式的多樣化,導致資金結算風險,如不瞭解到付運雜費辦理方式而造成漏收少收風險等,零散快運“以整化零”產生運輸收入流失風險等。因此,面對鐵路客貨運輸組織改革的新形勢,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應實行專項化重點檢查,強化內控制度的落實和完善,提高全員防範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的意識,提高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研判能力。

(6)資訊化。鐵路運輸收入管理資訊系統要加快解決流程優化調整問題,徹底解決為方便操作人員而留下的過多“後門”,將內控制度規定剛性化和程式化,杜絕“後門”產生弄虛作假的問題。一是系統落實不相容職務不能一人辦理的內控要求,對系統所有操作都留有可以核查的痕跡。二是系統建立對關鍵崗位操作自動監控功能,將所有的授權設定為控制狀態,對離開崗位的人員在系統上及時取消相應的授權。三是加強系統密碼管理,系統管理人員要督促操作人員定期或不定期的修改密碼,設定密碼更新的時間。四是優化鐵路運輸收入資訊管理系統,客票稽核系統要適應客票票價變動多樣化的需求,貨票稽核系統要適應貨運組織改革和價格浮動的要求,加快鐵路運輸收入管理資訊系統整合,建立起鐵路運輸收入風險管理有效的制約機制。

4 結束語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居民消費轉型升級,全社會運輸總需求持續保持較高增長態勢,客貨運輸需求產生諸多變化,運輸產品供給呈現出動態性特點,加快推動了網際網路、新技術、新裝置的應用,以及電子支付、網際網路付費等結算方式的多樣化。按照鐵路運輸收入管理內控制度要求,將運輸收入管理崗位設定、關鍵崗位操作、風險監控、密碼管理等剛性化和程式化,建立運輸收入風險管理制衡機制,可以更好地實現運輸收入管理上下環節之間的相互銜接和相互制約,從而達到運輸收入風險的動態監督和有效控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tw/shiyongfanwen/lunwen/kwgmd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