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都 >

关于语焉不详的文学百科

用语焉不详造句
  • 用语焉不详造句

  • 1、然而,正如西雅图周刊所言:“外出就餐”这种说法有些语焉不详。2、被动语态,以及伴随而至的语焉不详,结果是非常有用的。3、已经誓言在未来某时下台的菅直人,对自己下台的具体日期仍语焉不详,但他的言论凸显日本国内对核电的情绪正在降温。4、像往常一样,该文件对中国所持有...
  • 17505
  • 孜孜不倦成语详解

  • 【注音】zīzībùjuàn【成语故事】远古时期,洪水滔天,百姓流离失所,禹奉命带人打猎把兽肉分给百姓吃,又带领大家疏通沟渠江河,把大水引入海中。还教导人们播种庄稼,让人们按需要交换物资,使天下太平。禹对舜帝说:“予思日孜孜。”【出处】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君陈》性沉...
  • 27923
  • 成语不郎不秀详解

  • 不郎不秀bùlángbùxiù【成语释义】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成语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感情色彩】中性【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
  • 31201
  • 皮不存而毛焉附成语

  • 皮不存而毛焉附成语1【成语】:皮不存而毛焉附【拼音】:píbùcúnérmáoyānfù【简拼】:pbcemyf【解释】:存:存留;焉:哪里;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出处】:梁启超《墨学微》第一章:“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一旦以力破此制...
  • 22070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小编收集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释义]焉:怎么。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现也比喻...
  • 17652
心不在焉主题作文500字
  • 心不在焉主题作文500字

  • 什么是心不在焉?什么是心在焉?心不在焉,是三心二意,这样的人,呆头呆脑没有活力;心在焉,是专一,是专注,这样的人,会焕发出自信的光采。一个人,心不在焉时,他的眼神无神,迷茫,错乱,整个人,是迷糊的',消极的。一个学生,上课时心不在焉,东想西想,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更会让他的老师、父母失望,让这...
  • 15626
  •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 东汉名将班超,早年曾率兵出击北匈奴贵族,战功显赫,随即与从事郭恂(xun)一起被派遣出使西域。刚到鄯善国(本为楼兰国,汉昭帝时改为鄯善)时,鄯善国王还款待得十分周到,后来却忽然改变了态度。班超感到奇怪,猜想这一定是北匈奴派来了使臣从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于是班超唤...
  • 19520
  • 习焉不觉成语接龙及解析

  • 【成语】:习焉不觉【拼音】:xīyānbùjué【简拼】:xybj【解释】: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出处】:清·沈德潜《学诗晬语》下卷:“改漫为熳,不知起于何时?焉乌成马,习焉不觉,殊可怪也。”【近义词】:习焉不察、习焉弗察【...
  • 29164
圣心备焉的焉翻译
  • 圣心备焉的焉翻译

  • 文言文“焉”的意思1、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焉。”2、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
  • 18108
  • 心不应口成语详解

  • 成语:心不应口【成语】:心不应口【拼音】:xīnbùyīngkǒu【简拼】:xbyk【解释】: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指为人虚伪。【出处】:明·杨德芳《步步娇·闺怨》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心不应口成语接龙【顺接】...
  • 1987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

  • 导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词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读音:bùrùhǔxué,yāndéhǔzǐ解释: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比喻不冒危...
  • 25636
心不在焉造句举例
  • 心不在焉造句举例

  • 心不在焉,意思是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不在焉造句举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心不在焉造句举例11、有一天,人们看见一个有名的心不在焉的老师在路上走,他的一只脚一直踏在街沟里,另一只脚踩在人行道上。2、“什么?”他心不在焉得问。她没有回答。3、我...
  • 15250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成语解释

  •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拼音】:pízhībùcún,máojiāngyānfù【简拼】:pzbcmjyf【解释】: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出处】:《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示例】: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们不是也跟...
  • 12162
心不在焉造句模板
  • 心不在焉造句模板

  • 心不在焉造句1、有一天,人们看见一个有名的心不在焉的老师在路上走,他的一只脚一直踏在街沟里,另一只脚踩在人行道上。2、“什么?”他心不在焉得问。她没有回答。3、我的家在十字路口,房门洞开着,我心不在焉——因为我在歌唱。4、“什么时候回来的?”爸爸一边看着报纸,心不在焉地...
  • 2572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成语故事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成语故事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关于这个成语有两个小故事。据《左传·俱公十四年》记载,春秋时,晋惠公做国君之前,曾要求秦国支持,并答应割给黄河南岸的五城作为报酬。可是,当晋惠公在秦国帮助下做了国君之后,却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不久,晋国遇到荒年,晋惠公向秦国商请构粮,秦国也还是很乐意地...
  • 19385
  •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④永之人争奔走焉。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⑧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
  • 27290
  • 习焉弗察成语

  • 【成语】:习焉弗察【拼音】:xíyānfúchá【简拼】:xyfc【解释】: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出处】: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孙白谷》:“此实传庭,又或误以为‘傅庭’,耳食之徒,遂习焉弗察耳。”【近义词】:习焉不觉、习焉不...
  • 26889
  • 成语习焉不觉的介绍

  • 习焉不觉xīyānbùjué【成语释义】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成语出处】清·沈德潜《学诗晬语》下卷:“改漫为熳,不知起于何时?焉乌成马,习焉不觉,殊可怪也。”【感情色彩】中性【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成语用法】作...
  • 28881
  • 关于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

  •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拼音】buruhǔxueyāndehǔzǐ【释义】不进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只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出处】《三国志;吕蒙传》:蒙曰: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罗贯中《三国演...
  • 20907
  • 不厌其详成语解释

  • 中文发音:bùyànqíxiáng。成语解释:厌:嫌;详:详细。不嫌过于详细。指越详细越好。也作“不厌求详。”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刘公度》:“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复究竟。”成语造句:我那时确实从心底里关心这个孤苦的'小女孩,就不厌其详的问黎凤关于小...
  • 20874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造句

  • 想发达就得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精神准备。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造句,欢迎阅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造句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后汉书》。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诅咒与旁观都非我们应取的态度。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了解事物的真相,就必须深入实际,...
  • 28226
  • 不落窠臼成语详解

  • 【拼音】bùluòkējiù【成语故事】中秋夜,贾府在大观园中设团圆宴,众人散去后,林黛玉独自凭栏伤心流泪,史湘云来安慰她。两人转换话题,改对月吟诗联句,她们就大观园的建筑名称由来而发感慨,其中“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的'取名不落窠臼。【出处】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
  • 7643
成语故事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成语故事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成语故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求解】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现也比喻不亲历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成功。【近义】亲临其境。【反义】胆小如鼠、胆小怕事。【成语故事】公元73年,东汉明...
  • 31866
  • 心不在焉成语

  • 心不在焉成语1【成语】:心不在焉【拼音】:xīnbùzàiyān【简拼】:xbzy【解释】: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示例】:讲话时做腔做势,而又带着~的样子,这似乎都是纨绔子弟的特征,普遍而一律的。柔石《二月》...
  • 6709
中华成语故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中华成语故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东汉时期,班超奉命率部下出使西域,首先来到了鄯(shàn)善国。鄯善国的.国王开始对他们很尊敬,礼节也很周到。但是没过多久,班超就发现鄯善国国王突然对他们冷淡疏远起来。班超觉得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召集手下商议。经过分析,他们认为,一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来了,国王不...
  • 31996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