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书都 >

关于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李君虚幼有清誉的文学百科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李君虚幼有清誉
  •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李君虚幼有清誉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君虚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李君虚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李君虚下帘不视也。门生王铁盗其衣,李君虚遇见...
  • 23554
文言文《李膺》阅读题及答案
  • 文言文《李膺》阅读题及答案

  •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
  • 11500
李君虚幼有清誉的阅读答案总结
  • 李君虚幼有清誉的阅读答案总结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君虚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李君虚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李君虚下帘不视也。门生王铁盗其衣,李君虚遇见...
  • 11095
《无题》阅读理解及答案
  • 《无题》阅读理解及答案

  • 无题席慕容在旧的户籍法里,孩子都跟从父亲的籍贯,并且视为理所当然。因此,长久以来,我们家里就有三个山西人,一个蒙古人。其实,在台北出生,在新竹和龙潭长大的这两个孩子,从来也没背负过什么“血脉”的包袱。在家里,他们对我那种不时会发作的“乡愁”,总是采取一种容忍和观望的态度...
  • 31817
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荷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荷赵文美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更严酷的考验的到来。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着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
  • 18588
语言阅读理解例题及答案
  • 语言阅读理解例题及答案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③...
  • 9565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28225
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迨②能倍③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
  • 33285
有关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 有关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 何易于尝为益昌①令,县距刺史治所②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③,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④不可夺。易于为属令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注...
  • 26871
关于文言文李穆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 关于文言文李穆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 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沂、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周太祖首建义旗,穆便委质,释褐统军。永熙末,奉迎魏武帝,授都督,邑三百户。又领乡兵,累以军功进爵为伯。从太...
  • 21109
李君虚幼有清誉阅读答案
  • 李君虚幼有清誉阅读答案

  • 李君虚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李君虚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李君虚下帘不视也。门生王铁盗其衣,李君虚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 14803
李琪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李琪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也。与其兄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梁兵征伐四方,所下诏书,皆琪所为,下笔辄得太祖意。末帝时,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周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二人多所异同。琪内结赵岩、张汉杰等为助,以故顷言多沮。顷尝掎摭其过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
  • 28363
褚彦回幼有清誉阅读答案
  • 褚彦回幼有清誉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彦回遇见,谓...
  • 7665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

  •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⑥两枚,次供猪脔⑦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⑧,惟啖⑨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
  • 13596
谦虚小议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 谦虚小议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 谦虚小议(6分)①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朗士等一批青年,为了让自己办的刊物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就写信给大文豪雨果,请他写一封信作为该刊物的序言。几天后,雨果回了信,打开一看,里面却写道:“年轻人,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们是森林;我只是一支蜡烛,你们是万道霞光;我只...
  • 21095
昭君怨阅读理解及答案
  • 昭君怨阅读理解及答案

  • 昭君怨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4分)(2)请具体分析下阕突出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1)梅花(2分)。依据①开放时间:未到春天(1分);②形态特点:有雪所具...
  • 10352
李十三阅读理解及答案
  • 李十三阅读理解及答案

  • 李十三陈忠实夫人刚转过身要出门,院里突响起一声嘎嘣脆亮的呼叫:“十三哥!”再没有这样熟悉这样悦耳这样听来让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感觉到快乐的声音了,这是田舍娃嘛!田舍娃是渭北几家皮影班社里最具名望的一家班主,号称“两硬”班子,即嘴硬——唱得好,手硬——耍皮影的技巧好。...
  • 24114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君子行于道路
  •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君子行于道路

  • 君子行于道路【原文】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
  • 24039
文言文比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文言文比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6222
李周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李周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李周,字纯之,冯翊人。登进士第,调长安尉。岁饥,官为粥以食饿者,民坌集不可禁,县以属周,周设梐枑①,间老少男女,无一乱者。转洪洞令。民有世绝而官录其产者,其族晚得遗券,周取以还之。郡吏咎周,周曰:“利民,所以利国也。”县之南有涧,支流溢入,岁赋菑楗②,调徒遏之,周始筑新堤,民不告病。通判...
  • 18668
李如松阅读理解及答案
  • 李如松阅读理解及答案

  • 阅读题的解答可以根据题干的指向在原文中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再结合上下文,顺藤摸瓜,大致确定作答范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如松阅读理解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李如松李如松,字子茂,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骁果敢战,少从父谙兵机。万历十五年,以总兵...
  • 11851
美好的声誉阅读理解及答案
  • 美好的声誉阅读理解及答案

  • 一天下午,本吉和我一起在院子里工作,这正是大学的暑假期间,是我儿子前途未卜的时期。我真想向他说些什么。休息时,本吉环视着我那15英亩的土地,有溪流,有树林,还有如碧波起伏的青草地。这地方真美。他说,显出沉思和迷恋。于是我就将这片土地的来历告诉了本吉。我们的第一个孩子苏...
  • 24964
文言文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
  • 15167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1阅读...
  • 13572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解析
  •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解析

  •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⑨。[注释]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
  • 26330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