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道不遠人我讀《論語》(人教版高三必修)的文學百科

道不遠人我讀《論語》(人教版高三必修)
  • 道不遠人我讀《論語》(人教版高三必修)

  • 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莊子説,做人應該“外化而內不化”內不化,無論外界風雲變幻,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隨波逐流。外化,與外界相處,學會變通,適應環境。搞好人際關係。順應與堅持的關係人際關係至關重要于丹講了個故事,使者考察天堂與地獄。結論:大家互相扶持,才會其樂融...
  • 6427
《蜀道難》導學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蜀道難》導學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必修3第二單元第4課《蜀道難》導學案班級姓名學習目標:1.瞭解本詩的寫作背景,掃清文字障礙,熟讀成誦。2.整體感知全詩的感情基調,疏通大意,把握全詩的行文脈絡。3.鑑賞本詩的藝術特色。掌握本詩重點詩句的深刻含義和用典。學習重點: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把握結構上回旋往...
  • 13989
《蜀道難》教學設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蜀道難》教學設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賞析詩歌的藝術手法(詳析)2、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誦詩歌。(簡析)教學創意1、温故知新,讓學生自然容易地接受新知識2、教師用激情調動學學生激情,(用教師上課的自我風格感染學生)3、讀、寫、思考、討論相結合,調動學生積極性。4、用詩歌一樣的語言講課,讓學生在特...
  • 12139
  • 湘夫人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一、教學目的1.通過充分的“知人論世”掌握詩人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2.通過對詩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詩歌營造的意境和傳達出的情感。3.通過對詩歌景物的分析,學習“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寫法。二、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詩歌情景關係上的特點。2.難點:通過意象營造意境,表達情感...
  • 30825
  • 論讀書(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 一、導向:1、導語:“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書香,我們一天天長大了。你喜歡讀那些書,説説喜歡的理由?學生各抒己見,發表看法。(調動激情,有感而發,有話可説。)2、揭示目標:①培養學生提煉概括、梳理知識的能力。②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本文的讀書觀。③積累文中出...
  • 31937
  • 《過秦論》教學設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江蘇宜興市一中楊志芳【設計意圖】《過秦論》是一篇內容非常豐富,語言極有特色的史論。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是理解秦之過及借鑑意義,明確對比論證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詞句。本設計突破傳統的“讀文章─-講字詞─-譯文句”的教學程式,抓住中心,精選語段、詞句,設計若干討論題,激發...
  • 14636
  • 《論語》選讀)之《中庸之道》教學設計之一(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設計)

  • 《論語》選讀)之《中庸之道》教學設計之一教學目標:1、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2、理解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教學步驟:一、導入:1、花兒因為小草的襯托而格外鮮豔,鳥兒因為天空的廣闊而顯得格外自由,夜晚的天空因為星光閃爍而光彩奪目。(...
  • 5892
  • 《論語》選讀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 《論語》選讀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學內容:(共五則)第一課時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
  • 5938
《蜀道難》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蜀道難》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陝西省佛坪縣中學王寶傑教學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瞭解唐代詩歌發展歷史,瞭解詩人李白的生平和創作。2.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3.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過程與方法:4、把握詩歌結構上回旋往復的特色和想象誇張的藝術特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5、瞭解李白懷才不遇,壯志難...
  • 22943
  • 《過秦論》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一、教學設想(一)運用“因聲求氣”的方法,通過反覆誦讀,把握文本的外在節奏和內在節奏。(二)運用“文本間性”原理,以意逆志,體悟文章的“味外之致、韻外之旨”。(三)賞析文章在“繁與簡”、“大與小”方面的處理技巧,感受文章的“運斤之妙”。二、教學方法聽讀--品讀--析讀三、教學...
  • 33272
《蜀道難》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蜀道難》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教學要求:1、瞭解本詩基本內容及其寓意;2、感悟並品味詩人熱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3、背誦這首詩。教學重、難點:1、詩的寓意2、詩的風格教學設想:1、佈置預習:結合註釋,利用工具書,粗通本詩,並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初步感悟詩的思想感情和藝術風格。2、教學方法:誦讀,感...
  • 13864
《蜀道難》學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蜀道難》學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課時:第一課時編寫人:郭麗雲學習目標:1、熟讀成誦,疏通文句2、整體感知,瞭解詩歌的主旨一、情境導入:1、導入:李白初到長安,賀知章往訪,讀了李白寫的《蜀道難》,“讀未竟,稱歎者數四,號為謫仙”,讓我們一起進入這首給李白帶來“詩仙”美譽的《蜀道難》。2、解題《蜀道難》是樂府《相和...
  • 21243
《蜀道難》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蜀道難》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教學目標:1.反覆誦讀,把握這首詩參差錯落的語言特點,在吟詠中體會蜀道的雄奇壯麗、高峻險要,感受詩的聲韻美。2.品味蜀道之“難”的典型意象,體會詩人豪放飄逸的詩風,感受詩的意境美。3.鑑賞詩人狀“難”之法,體悟詩人讚歎、驚懼、憂慮之情,感受詩的情感美。教學重點:立足於“讀”,...
  • 10165
  • 《登高》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陝西省佛坪縣中學王寶傑輯【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瞭解詩人杜甫的有關常識;2、掌握由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意境的技巧;過程與方法:3.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學習鑑賞詩歌的方法步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4、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和憂思;【教學重點】品讀詩歌的語...
  • 24599
《論語》《孟子》選讀(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 《論語》《孟子》選讀(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 【教學步驟】《我讀論孟》四步法:釋--譯--解--記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翻譯文句,讀懂文章內容。[自學為主、課前完成]2、檢查、交流並梳理語言障礙。[生生互助、師生互助]3、選擇部分章節,提供諸家集釋,弄清其主要觀點和側重點。[教師提供素材,師生揣摩分析概括]4、...
  • 24493
  • 《過秦論》説課稿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開場白:各位老師,下午好。我説課的題目是《過秦論》。一、説教材《過秦論》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三第三單元的自讀篇目,作者賈誼在本文中論述了秦朝滅亡的原因,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該單元所選課文都是古代的議論性散文。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在於讓學...
  • 24396
《蜀道難》説課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蜀道難》説課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教學目標:1、理解李白在詩中表現的思想感情;2、品味其飄逸豪放、流轉自然的語言,體會其詩作的藝術風格;3、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教學重難點:1、詩人熱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2、詩人表現雄奇險峻的寫法;3、品味寓於詩中的思想感情,體會其對待生活的態度。一、解題。1...
  • 7689
《論語》(人教版高一必修備課資料)
  • 《論語》(人教版高一必修備課資料)

  • 《論語》全文學而第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
  • 7226
《蜀道難》 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蜀道難》 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教學目標:1、瞭解作者生平及創作。2、領會詩歌的藝術風格、表現手法,提高詩歌欣賞能力。3、掌握相關的語言知識,背誦全詩。教學重點:1、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2、品味本詩的意境、風格、章法、氣象和基調等藝術表現手法。一、課前熱身:1、作者簡介:結合以前所學知識,查閲有關資...
  • 25575
  • 《過秦論》導學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學習目標】一、知識目標1.掌握、積累課文中常用的實詞,鞏固詞類活用中的使動用法、名詞作狀語的用法。2.體會文章敍事時極力鋪陳,議論時使用對比論證的寫作手法二、能力目標1.根據課文的特點朗讀文言文,培養語感。2.學習作者把研究歷史與指導現實相結合的可貴精神,從而明白“以...
  • 18972
  • 《過秦論》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 學習目標1、瞭解賈誼對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諷今的進步意義。2、積累並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3、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借論秦之過以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張。4、學習從史實對比中引出結論的寫作方法。重點難點1、背誦課文,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 5910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蜀道難》素材積累
  •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蜀道難》素材積累

  • 1.據傳李白初到長安,賀知章一見,驚歎為“謫仙人”,稱其詩可泣鬼神。後被召入京,供奉翰林,受到李隆基的特殊待遇。不過供奉翰林竟是個號稱“清祕”而無實權的職位。時值玄宗後期,老邁昏聵的玄宗,不過是利用李白敏捷的才思,為他寫行樂詞章。在李白看來,這仍是和“倡優同畜”,他一向所...
  • 25404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案
  •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案

  •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案1《教學目標》1、賞析...
  • 29675
論王道,説和諧(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學論文)
  • 論王道,説和諧(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學論文)

  • 論“王道”,説“和諧”萬樹相孟子在《寡人之於國也》一文裏,勸説梁惠王實行所謂的“王道”,體現了儒家最高的政治主張或政治理想。何為“王道”?。孟子説:“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孫丑上》)。“不忍人之心”與惻隱之心是一回事。行王...
  • 15981
  • 《論語》選讀之《誨人不倦》教案1(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

  • 《論語》選讀之《誨人不倦》教案1陳美英教學目標:1.掌握習、趨、憤、與、素、諸等詞在文中的含義。2.理解並積累成語:有教無類、誨人不倦、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3.把握“其斯之謂與”“繪事後素”等句式的特點,並能用現代漢語準確翻譯...
  • 21218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