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內經的文學百科

  • 內經:上古之人為什麼可以活到上百歲?

  • 引導語:《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鉅著,為什麼那些比較出名的上古之人都能活到百歲以上?今天就為大家解讀一下。《黃帝內經》第一篇——《上古天真論》,或許你會找到答案,或許你會了解更多: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
  • 22541
  • 內經 異法方宜論

  • 一個高明的醫生,是能夠將這許多治病方法綜合起來,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使患者得到適宜治療。本篇要點:一:説明東、南、西、北、中央五方的地理環境、自然氣候的差異,以及生活習慣的不同,對人體生理活動和疾病發生的影響.二:指出醫生臨牀上要了解病情和掌握治療大法,必須...
  • 12952
  • 解讀內經密碼

  • 《內經》所説的五臟,實際上是指以肝心脾肺腎為核心的五大系統。一、健康難題是怎麼來的?吃多了吃多了,這個大家好理解,如肥胖、三高、各種擁堵、栓塞,癌症等等,大多因為吃多所致,有的成為頑疾。吃多也會引起全身各處經絡不通,體內失衡,形成五花八門的僵硬、痛症、虧損、壞死、並...
  • 28160
  • 內經素問:評熱病論

  •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評熱病論篇原文和白話文翻譯:【原文】黃帝問曰:有病温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翻譯】黃帝問道:有...
  • 32547
內經中的健康標準
  • 內經中的健康標準

  • 《黃帝內經》開篇即明確了健康的概念,它認為,一個健康的人必須在天時、人事、精神方面保持適當的和有層次的協調。按照《黃帝內經》的觀點,現在我們所言的健康人,其實只能算是常人,而一個真正健康的人應該符合以下三個條件:①合天時,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法於陰陽,和於術數;②合...
  • 19309
  • 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解豬

  • 內經四氣,即春温、夏熱、秋涼、冬寒的四時之氣,通過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來達到養生的目的,下面是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解豬,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原文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生而勿殺,予而勿奪,商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譯文春季...
  • 21700
  • 內經大病初癒飲食調養規律

  • 導語:《內經》提出"天人相應"學説,就是專門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大病初癒,《內經》告訴我們如何調養呢?一起來看看吧。疾病初愈,人體正氣虛弱,這時理應在飲食上給予調養,但由於脾胃運化之力較差,臟腑之氣衰微,故而不適給予大量膏脂厚味。大量厚味滋補致使虛不受補,脾胃無力運化吸...
  • 5242
《內經》中女性秋季養生
  • 《內經》中女性秋季養生

  • 引導語:南方基本沒有冬天,秋季較長,在秋天之際,熱愛養生的女性朋友們應該如何養生呢?《黃帝內經》中藴藏着諸多養生精髓,只是要如何運用呢?防秋“燥”秋季是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黃帝內經》説:“秋冬養陰”,即指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律,併為...
  • 25693
  • 《內經》三句話,講透疾病起源

  • 《內經》誕生於兩千年前,它的問世,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而且數千年來一直是指導中醫臨牀實踐和推動中醫學術發展的準繩。《內經》三句話,講透疾病起源。一起來看看吧。01百病皆生於氣怒則氣上,容易腦出血,眼睛充血,咽喉上火,口臭,鼻炎中耳炎。思則氣結,思慮太過,氣機就容易板...
  • 33132
  • 《內經圖》練精化氣(小週天功)

  • 內丹術中認為,人到成年,由於物慾耗損,先天之精已不足,必須用先天元氣温煦它,使之充實起來,重返先天精氣,這就是煉精化氣的內容和目的。由於這步功法是要使內氣沿督、任二脈的經絡路線在人體內作周流運行,故又稱小週天(這是對煉氣化神的大周天相對而言的)。按丹書上説,完成這步功法...
  • 26209
  • 《內經知要·下卷》治則

  • 《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此明天地萬物,變化生殺,總不出於陰陽,察乎此者可以當神明矣。故治病者萬緒紛然,必求於本,或本於陰,或本於陽,陰陽既得,病祟焉逃。芩連姜附,儘可回春,參術硝黃,並能起死。此之未辨,畏攻畏...
  • 6171
  • 《內經》三部九候論篇

  • 《內經》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同時,也為後世中醫學的不斷完善與向前發展提供了可能。《內經》一書不僅是當時醫學發展水平的最佳見證,同時,也是現代中醫學研究發展的可靠基石。【原文】黃帝問曰:餘聞九針於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餘願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後世,着...
  • 20344
  • 內經素問:刺要論

  • 《內經》認為心主身之血脈,氣血總流於肺,血依賴氣而運行,氣血病變互有影響。刺要論篇原文和白話文翻譯:【原文】黃帝問曰:願聞刺要。【翻譯】黃帝問道:我想了解針刺方面的要領。【原文】岐伯對曰: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內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
  • 8595
內經中的夏季養生之道
  • 內經中的夏季養生之道

  • 首,素有“醫學之祖”之稱。雖成書於數千年之前,但其中對於人體生理、病理的解讀仍然精準地指導着現在的中醫臨牀實踐。最為大眾所知的,就是內經中的養生智慧。那麼,炎炎夏日,該如何養生呢?《內經》中提到的夏季蕃秀,養長之道具體又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正文吧——夏三月,此謂蕃秀...
  • 11878
內經精華句子解析
  • 內經精華句子解析

  • 《內經》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標誌《難經》釋《內經》之疑,補《內經》不足,《傷寒雜病論》創立了辯證論治體系《神農本草經》為藥物學理論導源《脈經》為第一部脈學專著。下面是內經精華句子解析,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餘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
  • 10347
  • 《內經》氣交變大論

  • 《內經》不能當成寶典,而產生尊古賤今的思想,必須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黃帝問曰:五運更治,上應天期,陰陽往復,寒暑迎隨,真邪相薄,內外分離,六經波盪,五氣頃移,太過不及,專勝兼併,願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聞乎?岐伯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貴,先師傳之,臣雖不敏,往聞其旨。帝...
  • 10759
  • 內經中的天人合一

  • 天、地、人三才之道貫穿於中華民族的人倫日用之中,培育了中華民族樂於與天地合一、與自然和諧的精神,對天地與自然持有極其虔誠的敬愛之心。下面是內經中的天人合一,和小編來看一下吧。天人同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古聖先賢認為,天地人本源於一氣,而天人合一最...
  • 18693
  • 內經五鬱治療

  • 《景嶽全書·雜證謨》謂《內經》所説五鬱,是指五行之化,氣運如有乖和,則生五鬱之病。五鬱發病,與五臟密切相關,但所呈現的證候又與相表裏的腑有關。因此,在臨證時,要從臟腑學説及五行生剋上去考慮,方能不顧此失彼。《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雲: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
  • 24669
  • 《內經知要·上卷》色診

  • 《脈要精微論》曰∶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精明見於目,五色顯於面,皆氣之華也,言氣而血在其中矣),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五色之慾者,皆取其潤澤。五色之不欲者,皆惡其枯槁也)。五...
  • 12504
內經冬季養生法則
  • 內經冬季養生法則

  • 《上經》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此之謂也。也就是説懂得養生道理的人掌握了天地變化對人體的影響,從而效法天地變化的規律,調養精氣,從而達到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目的,下面我們就來説一説內經理論提示我們的2016年冬季的氣候特點、疾病特點以及如何養生...
  • 8268
  • 內經素問序

  • 一部《內經》成了壓在中醫創新者頭上的大山,一部《內經》成了守舊者擊打中醫創新者手中的大棒。一部《內經》是中醫博大精深的籮筐。下面是內經素問序,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夫釋縛脱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贏劣以獲安者,非三聖道則不能致之矣。孔安國序消書》曰:伏羲、神農...
  • 18637
  • 《內經》八正神明論

  • 《內經》是我國中醫傳統著作,在這部作品裏包含很多經典的醫學知識。黃帝問曰:用針之服,必有法則焉,今何法何則?岐伯對曰:法天則地,合以天光。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衞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
  • 18429
  • 內經的玉機真藏論

  • 內經的玉機真藏論講的是主要是什麼呢?要如何進行學習呢?1玉機真髒論篇原文和白話文翻譯:【原文】黃帝問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翻譯】黃帝問道:春時的脈象如弦,怎樣才算弦?【原文】岐伯對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
  • 10290
  • 內經之中的汗

  • 汗是體力活動時皮膚腺體通過毛孔排出的一種含鹽的體液。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內經之中的汗,希望對你有幫助!在搜索引擎上輸入【汗】字,你會發現這樣一個定義:汗是由身體的毛孔排泄出來的液體。中國自古以來有關汗的成語就特別多,比如汗流浹背,揮汗如雨……那麼中國醫學是如何定...
  • 7951
  • 內經賢人生命觀

  • 如果沒有《內經》這本書,對於二千年的中醫是不可想象的。下面是內經賢人生命觀,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講到樂觀的人生,那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常常講,不曉得怎麼搞的,我們黃種人有個特點,尤其中國人,都有一種討債面孔的樣子,態度也都很難看。我在美國的時候,有一個美國的朋友問我,南老...
  • 19874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