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大班社會教案:玩具找家教案及教學反思

大班社會教案:玩具找家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會教案:玩具找家教案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大班社會教案:玩具找家教案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班裏有許多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它放回原處。

2、嘗試根據玩具標記圖,一一對應收拾擺放玩具。

3、願意參與集體勞動。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會發生的娃娃。

2、玩具標記圖,幼兒用書——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遊戲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將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個角落,帶領幼兒尋找發出哭聲的玩具娃娃。

找到娃娃後關心娃娃為什麼哭?家在哪裏?然後把娃娃送回家,並啟發幼兒想象自己找不到家會怎樣?懂得玩具玩好後要送回家。

2、認識玩具標記圖,初步學會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教師提問:我們還有哪些玩具?這些玩具的家在哪裏?怎樣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

教師出示幾種不同的玩具和設計好的玩具標記圖,讓幼兒説説這些玩具找誰做自己的標記最合適。

幼兒自己手拿標記圖尋找,貼在相應的玩具籃上。

根據玩具籃子的數量,選擇相同數量的幼兒將玩具根據標記放回玩具櫃裏。

3、遊戲“送玩具回家”,鞏固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將剛才的玩具拿出來,一部分幼兒送,一部分幼兒評“什麼玩具走錯了家。

遊戲可重複若干遍,讓每位幼兒都參與。

4、幼兒閲讀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畫面説説:圖上有什麼?圖上的小朋友早幹什麼?啟發幼兒用連線的'方法將活動反思:

開學以來,我發現孩子們玩完玩具的時候,經常把玩具亂扔,掉在地上的就亂踢或就當沒看見,不會把玩具放回原來的地方,也不知道輕拿輕放。通過社會活動“玩具找家”對幼兒進行一些教育,知道自己班裏有許多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它放回原處,然後通過幼兒的親身操作,讓幼兒知道了一些正確行為:輕拿輕放,不亂扔,懂得了以後在遊戲活動中都應該好好玩玩具,收玩具。這樣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地上的玩具放回筐子裏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hk/jiaoshizhijia/jiaoyusuibi/9mzkzo.html
專題